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與災共生(三):當城市遇上洪水

李柏昱
・2013/08/16 ・217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70 ・九年級

城市遭遇洪水受到的經濟財務損失難以估計,台北市納莉風災後信義區淹水戶清出的垃圾量十分驚人。(圖片來源:Flickr用戶Jerry & Cara)
城市遭遇洪水受到的經濟財務損失難以估計,台北市納莉風災後信義區淹水戶清出的垃圾量十分驚人。(圖片來源:Flickr用戶Jerry & Cara)

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地形陡峻,河川短促,每年梅雨以及颱風皆會帶來劇烈降雨。而今日臺灣人口高度集中都市,約8成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地區,不禁令人憂心都市發生嚴重洪患。本專題採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的李咸亨教授,說明臺灣都市洪災發生的風險,並從實質防洪工程層面檢視當前臺灣的都市防洪能力,診斷臺灣都市是否已經準備好應付下一次的極端降雨?

內憂外患  料敵從寬

臺灣的降雨型態逐漸改變,根據1960年代至今的氣象觀測資料,全臺年降雨天數逐年降低,但是降雨時段更為集中、降雨強度更強,每年的最大單日降雨量有升高趨勢,導致臺灣河川最大洪峰流量年年攀升,更加考驗臺灣都市的防洪能力。

臺灣都市人口集中,一旦遭遇洪患,財物損失令人無法想像,瀏覽過去臺灣都市遭遇洪災的歷史,僅僅十多年內,各大都市皆發生過嚴重水患:2001年臺北市納莉風災,臺北捷運成為巨大滯洪池;2008年卡玫基颱風重創臺中市,中港路淹水成河,市區堤防與橋粱被沖垮;2010年凡那比橫掃南臺灣,高雄市民被洪水圍困家中。這些災情或許已被多數人遺忘,但洪水仍在伺機而動,讓人憂心,下一次洪水「獎」落誰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洪水可說是都市的內憂外患,都市的防洪設施一向以興建堤坊禦洪為主,以抵抗外面河川的洪災風險。然而,臺灣都市地狹人稠,河岸旁的土地多數已被建築佔據,我們的堤坊只能用高度換取失去的寬度,以應付河流暴漲的威脅,但也因此失去了生活品質與親水景觀。而且,沿河而建的堤防雖然擋住了外患,卻也導致落入堤防內部都市的雨水流不出去,讓都市內部產生積水,一旦排水系統出了問題,例如抽水機發生故障或排水溝阻塞,這些內水便成為都市積水的內在威脅。

都市防洪  禦敵從嚴

為了應戰洪水的內外夾攻,臺灣都市的防洪設施必須禦敵從嚴。以臺北市而言,淡水河流域的防洪是以200年洪水周期為設計標準。需要注意的是,所謂「200年洪水周期」,是根據過去的氣候水文資料,計算達到這種規模的降雨跟洪水,平均每200年會發生一次,通常洪水周期的時間越長,洪水規模越大,發生頻率越低。但是洪水周期是一種發生的機率的概念,200年洪水周期並不代表要等200年才會發生一次,亦有可能在400年中連續2年皆發生200年洪水周期規模的降雨事件。

為了抵禦200年規模的洪水,臺北市已花費數十年興建平均9.5公尺高的堤防,且於基隆河上游興建員山仔分洪道,並以日本東京與京都做為觀摩對象,引入「總合治水方法」建築許多滯洪池、透水路面、綠建築等設施。然而如前所述,這些堤防與分洪設施是屬於「外水抵抗」的部分,面對「內水」,臺北市也採用一些分進合擊策略與之對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合治水方法包含5種防洪措施,根據其處理積水的效率可排序說明如下,第一種是建置排水系統,利用自然重力將水排出;二是建置抽水站,目前臺北市一共設置有85處抽水站,抽出低窪地區的積水;三是壓力排水,利用流體力學原理,在高處加壓排出積水;四是興建滯洪池,通常位於山谷與平地交接處,預留都市中裝水的空間,將雨水暫留於其中;五是透水鋪面,讓雨水能透過地表的入滲,讓這些雨水能進入土壤,但是土壤能吸收的水分是固定的,多餘的積水仍須仰賴前面幾種方式排出。

目前在內水外排的部分,臺北市已經有96.7%的地區,有能力應付每小時78.8毫米的暴雨,下一階段目標將逐步加強都市的防洪能力,逐漸提高防洪目標達每小時83.8毫米的降雨強度。

儘管臺北市防洪系統在臺灣已屬建置最為完善的都市,然而面對日漸極端的降雨型態,這道防線未來是否還守得住?都市防洪在未來勢必需要有更多積極的政策推動與觀念推廣。當前房地產追求河景與生活品質,抽水站與堤防成為不受歡迎的鄰避設施,若政府單位缺乏魄力建設,將成為都市防洪體系中的罩門,一旦洪水突破便將是全市淪陷如2001年的納莉風災。此外,新的道路鋪面設計、綠建築的推廣、雨水截流設施等等,亦能對臺灣的都市防洪有一定貢獻,這些技術都已完備,端看政治人物與社會大眾願不願意居安思危,還是要等到洪水突破堤防高牆的那一天,才會記起洪水的可怕。(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

文章難易度
李柏昱
81 篇文章 ・ 2 位粉絲
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喜歡的領域為地球科學、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對於都市面臨的災害以及如何進行防災十分感興趣。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九二一地震,台灣人永不忘記的傷痛——災後重建的社會與未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12/11 ・4974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田偲妤、王怡蓁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震盪整個台灣的巨響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點 47 分,一場芮氏規模 7.3 強震將眾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主因是車籠埔斷層逆向抬升導致全臺多處災情慘重,史稱九二一大地震。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他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內外學者攜手合著《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統整臺灣 20 年來地震科學研究成果,記錄受災社區的重生故事。一起了解這場世紀強震,如何促使臺灣災害科學與政策改革向前跨出一大步!

地震災害中隱藏的風險

圖|iStock

地震可說是最致命的天災,1989 至 2019 年間,全球前 25 起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地震就佔了半數以上。而臺灣更是好發地震的高風險區,根據全球地震模型估計,臺灣幾乎全島都有地震風險,在全球地震危害度排行上名列前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九二一地震是臺灣二戰後最嚴重的震災,導致 2444 人不幸罹難、近 11 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財產損失超過新臺幣 3 千億。

難以預測的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的一夕損失,如再加上人為缺失、制度不健全,以及社會本身的貧富差距、階級與族群不平等因素,將加劇災害的嚴重程度。

為防範悲劇再度發生,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陳亮全教授、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林冠慧教授等共同作者,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多篇文獻,採用包含以下 4 組風險因子的「風險函數」來評估震災隱藏的各種風險。

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 (危害度 (hazard,+), 暴露度 (exposure,+), 脆弱度 (vulnerability,+), 韌性 (resilience,-),…)

究竟臺灣面臨哪些受災風險與制度缺失?人們如何走出地震陰霾?面對災難我們還可以做什麼?讓我們從 4 組風險因子出發,深入發掘問題癥結!

傷亡主因:無法承受地震的建築物倒塌

地震發生時,我們最先感受到的通常是房屋的晃動。如房屋無法承受震度而倒塌,還是地震引發火災、山崩或土壤液化等災害,都將導致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

「危害度」與「暴露度」是從地震造成的各種災害,探討如何減緩災害對生命財產的衝擊程度。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全臺的死亡與重傷案例高達 87% 至 96% 是建築物倒塌所致,其中又以「集合住宅」的死傷最為嚴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臺北東星大樓為例,雖然離震央遙遠,卻傳出房屋全倒,造成 73 死、138 傷、14 失蹤的嚴重災情。為何集合住宅會發生大量死傷?這跟臺灣長期落後的法規有關。

九二一地震造成臺北東星大樓倒塌,孫家兄弟受困 6 天奇蹟生還。歷經建商判刑、住戶抗爭、黑道介入等風波,終在 2009 年重建完工。
圖|Wikimedia

「很多制度改革都是被災難推著走的」,林宗弘指出問題癥結。1970 年代以前的建築規範主要沿用日治時期的法規,落後的法規趕不上日新月異的建築技術,更難以規範黑心建商,直到 1964 年白河地震發生後,才刺激政府推出新的建築規範。

然而,70、80 年代正好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期,大量湧入城市的移居人口有高度的居住需求,許多倉促興建的公寓大樓在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相對脆弱。

此外,民間還存在許多故意或無心的違法情事,例如黑心建商偷工減料、民眾因風水或生意需求而打掉樑柱等,建築結構的破壞升高了受災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幸的是,根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初步調查,至 2022 年第 2 季,臺灣興建達 30 年以上的老屋數量已超過 460 萬戶,其中隱藏不少危老集合住宅,但礙於產權複雜、都更不易,是防災工作中急待解決卻也最棘手的問題!

如果民眾無法接受拆除危老房屋,還有其他替代方案嗎?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邱聰智博士等研究發現,「危老補強」是大樓管委會、多數民眾較能接受的折衷方案,可在房屋既有結構下進行耐震補強,費用比重建便宜許多。

可惜在建築師簽證、檢驗或補強成本無人願意承擔的情況下,立意良善且成本低廉的危老建築補強政策,尚缺乏激勵民眾參與的制度創新,是目前防災制度上相對弱勢、值得持續思索對策的一環。

創傷心靈的重建

地震不僅震垮房產,還揭露人心脆弱無助的一面,對於社會弱勢族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風險因子之中的「脆弱度」、「韌性」帶我們檢視災民所處的社會、經濟與身心條件,探討如何發揮人際網絡相互扶持的力量,緩解社會不平等加劇的受災風險

其中,災後的心理復健長期遭到漠視,面對親友驟逝、身體傷痛、家園破滅且頓失經濟依靠等變故,災民得承受排山倒海的身心壓力,需要專業人士適時伸出援手。

臺大心理系吳英璋與陳淑惠等教授看見九二一災民的需求,成立「臺大 921 心理復健小組」,並號召其他院校的心理學家、臨床醫師與社工人員積極投入救災。

1999 年的臺灣社會仍對「災難與創傷心理學」相當陌生,小組成員抱持從做中學的精神累積經驗,開啟了臺灣災難心理衛生元年。

主要服務據點位於受災最嚴重的臺中東勢,由多位臨床心理博士開設「東勢 921 災後身心聯合門診」,也投入在地種子教師的培訓工作,傳授篩檢高危險族群、輔導孩童因應災難創傷的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心理輔導人員更陪伴失依孤兒成長,參加孩子們的畢業典禮、婚禮,建立如同親人般堅定的情誼。

災民最常諮商的主題中,有 72% 是因震災而產生的身心症狀、家庭經濟困境,屬於創傷後壓力疾患之一。國際上對於災後心理復原有 5 項介入原則:安、靜、能、繫、望,如今已成為國內因應疫情、公安災難的主要介入策略。

大型災害心理防治的 5 大原則與目標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Steven E. Hobfoll et al, 2007

在 5 項心理介入原則中,「能」指的是「促進效能感」,引導災民重新察覺自己有調節情緒、處理人際關係、修復財產與接受職業訓練等能力,有助災民逐步重返正常生活。

而「繫」則是指「促進聯繫感」,協助災民獲得與所愛者、社交族群的聯繫,從中找到解決問題、接納情緒、分享創傷經驗等支持管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分析九二一震災村里追蹤資料後發現,東勢在震災後 20 多年間,是災區自殺率最低的鄉鎮,證實社區緊密的人際網絡、專業的心理諮商與陪伴,有助降低社會脆弱度、強化災後復原韌性。

災後重建——社區營造的集體力量

社區營造也是災民展現生命韌性的案例之一。過去有人質疑社區營造對災區重建的效益,但林宗弘等學者實際比較南投埔里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的家庭平均所得後發現,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

社區營造的目標在於發掘地方資源、發現新價值,提升社區的自信與自主性,為災後重建注入活水。而農村聚落的重建補助主要用來修復硬體設施,缺乏創造新產業價值的作為,也無法留住青壯年人口。

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即是經典的災後創生案例。在九二一地震前,桃米社區是埔里鎮最窮的村里之一,震災重建後卻成為當地 33 個里中,平均家庭所得排行前 5 名的村里,擁有著名的紙教堂與生態園區,吸引每年多達 40 萬遊客造訪。

南投埔里鎮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家庭平均所得趨勢圖,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其中,社造成功的桃米里更從平均 56 萬上升至平均 87 萬,於 2010 年成為埔里收入最高的社區。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李俊穎)

究竟桃米社區如何成功翻身?關鍵在於社區營造帶起的三層面連結:

內部組織由下而上動員、外部組織跨區交流合作、國際資源跨國援助

桃米社區在災後,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以工代賑」計畫支付基本工資,鼓勵居民投入家園重建與社區營造工作。

長期與社區合作的新故鄉基金會,也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世新大學觀光系合組區域活化運籌團隊,協助居民學習當地生態知識、發展生態旅遊,並於 2001 年啟動生態旅遊試營運,讓「桃米生態村」日漸廣為人知。

2008 年,在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先生等人的牽線下,日本鷹取紙教堂落腳桃米社區。這座教堂是日本名建築師坂茂為阪神大地震災民所建的精神地標,而神戶災區也在九二一地震後捐贈近千戶組合屋給南投縣。

紙教堂的移地重建不僅展現了人性普世的友愛光輝,新成立的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更是結合軟硬體綜效的社會基礎建設,在五年內為社區創造 1.3 億產值、近 200 個就業機會,成為九二一災後復興的象徵。

桃米社區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
圖|柚子(數位島嶼)

社會互救!強化韌性應對未來的災難

從 4 組風險因子綜合歸納出潛在的震災風險後,再從歷史制度論分析國家與社會關係對防災制度演化的影響可知:

如果國家與公民社會皆具備動員能力,且願意化解利益分歧、共同投入防救災,將可強化制度韌性,減少下一次震災的風險。

九二一震災後各領域制度韌性之相對評估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宗弘)

例如在九二一地震後,政府與民間在撤離與搶救政策改革、公有基礎設施與建築補強重建方面,展現較強的制度韌性,從而推動《災害防救法》的立法,在災害發生後能較有系統、有法源依據地實施緊急應變措施,包含動員軍隊、徵用民間機具等。

林宗弘對於震災搶救過程記憶猶新,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他剛好在成功嶺服役,從事救災物資的運輸補給工作。當時消防署的救災分工尚不完備,再加上許多消防單位也被震垮,屋漏偏逢連夜雨,導致最初的救災工作不是很系統化地進行。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九二一地震讓救災工作獲得重視,後來的桃芝颱風、莫拉克颱風也強化了風災與水災的救災經驗,臺灣現在的救災工作已提升到國際水準。國家及民間力量能在短時間內投入撤離與搶救作業,並提供緊急醫療、臨時安置、心理重建等服務。

然而,還是有一些問題是目前國家與民間都難以解決的,例如危老建築存在很高的暴露度風險,如不進行都市更新或建築補強,難保不會成為下個災難現場。

雖然中央政府有推動國土規劃政策,但都市更新是地方政府職權,需要地方行政單位的積極介入,否則將陷入民間業主與營建財團的利益衝突,使都更停頓或變質。

四面環海的臺灣位處地震帶、颱風必經路徑上,也是全球貿易與交通要衝,導致我們難逃地震、颱風、疫情三大災難的襲擊。惟有掌握各種潛在風險、了解當前的強項與弱勢,才能從國家政策與公民網絡著手,做好面對下一場災難的萬全準備!

延伸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2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製作完美可麗餅的終極物理廚技
胡中行_96
・2022/07/04 ・188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論語》〈鄉黨〉裡,關於吃飯的規定,超—級—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1]吼~這麼囉嗦,有本事自己來啊!

有些男人激不得。

  

為了吃,您願意付出多少努力?圖/Monika Grabkowska

  

物理學家 Mathieu SellierEdouard Boujo 就因為前者的妻子提出挑戰,而用電腦運算出最佳烹調模型,還在 2019 年的《物理評論流體》(Physical Review Fluids)期刊上,分享成果,造福饕客。[2, 3, 4]全文第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本論文研究固化流體薄膜,受制於複雜的運動學,在固體表面的流動…」,[5, 6]意思是「我們要教大家做可麗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完美可麗餅的定義

撇開二位科學家基於品味差異,而無法達成共識的餡料不談,[2]這個研究中,可麗餅的最高境界,被定義為「厚度均勻,無孔洞,且呈現完美圓形」。[6, 7]要在自家廚房,達成此終極目標,通常會遇上難題:當麵糊在鍋底鋪開,同時也會逐漸被煮熟。如果水平放置鍋子,麵糊便在平均地觸及鍋緣之前固化。為避免這個問題,一般有兩種常見的解決辦法:第一種是用刀具迫使麵糊在鍋中散開,類似刮刀塗層的動作;另個做法則是將鍋子傾斜旋轉,令麵糊往低處流動。[6]

  

運算製作可麗餅的模型

二位科學家採用「伴隨優化」(adjoint optimisation)的數學方法,描述流體在活動容器中的運動,模擬以最小施力,鋪出最平坦的可麗餅。[7, 8]其中考慮的因素,包含:以通過鍋子圓心的縱軸為中心運動;藉重力鋪開麵糊;以及隨溫度改變濃度的麵糊與旋轉中的鍋子的互動。[3]經過一番(讓人反胃的)計算過程,他們找到最佳的做法:先快速翻動鍋子,然後在煮的過程中,緩慢旋轉。[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詳細的技巧,如下:一倒入麵糊,就馬上以陡峭的角度傾斜鍋子,把液體逼到邊緣。接著,手腕輕扭,轉鍋子一圈,確保麵糊完整鋪滿底部。在轉動的時候,傾斜的角度得逐漸縮小,轉速也隨著麵糊固化而趨緩。當覆蓋動作完成,鍋子也恢復水平狀態。[4, 7, 8]

圖中,深紅處麵糊最厚,深藍則最薄。可麗餅的製作流程,由左上開始,先向下,再依序往中、右二欄進行。[7]

起初濃厚的(紅色)麵糊被推向鍋子的右上緣,把稀薄的(淺藍)剩料拋在後頭。然而隨著順時鐘的轉動,麵糊逐漸勻稱地分佈於整個鍋底。[7]

圖/參考資料 6,figure 6

  

製作鬆餅的技巧,也受到科學家的重視。來源:參考資料 9

  

做鬆餅救眼疾

科學家們之所以對餅皮類食物的製作如此著迷,是因為類似的手法不僅能生產巧克力,幫智慧型手機螢幕鍍膜,[4]還可以懸壺濟世。2016 年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 YouTube 上,也發佈了一個看似玩物喪志的作品。全長約 5 五分鐘的影片裡,前 4 分鐘幾乎都在以嚴謹的態度,講述鬆餅(此指 pancake,而非 waffle)的製作。到了最後卻話鋒一轉,道出製餅技術與眼疾治療的關係。原來手術中控制眼睛內部液體外流的皮瓣(surgical flaps),就要倚靠類似的原理來研發。[9]

救世的精神,於是賦予了科學家一個精進廚藝的學術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論語/鄉黨第十(維基文庫)
  2. Making the Perfect Crêpe (APS Physics, 2019)
  3. The hard-hitting science behind crepes and beauty pageants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19)
  4. Using fluid dynamics to perfect crêpe cooking techniques (Phys.org, 2019)
  5. Boujo E and Sellier M. (2019) ‘Pancake making and surface coating: Optimal control of a gravity-driven liquid film’. Physical Review Fluids, 4, 064802.
  6. Boujo E and Sellier M. (2019) ‘Pancake making and surface coating: Optimal control of a gravity-driven liquid film’. arXiv
  7. Physicists Think They’ve Finally Found the Trick to Making Perfect Crepes (Science Alert, 2019)
  8. A computer model explains how to make perfectly smooth crepes (Science News, 2019)
  9.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s of pancakes to save sight (University College Lodon on YouTube, 2016)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與災共生(三):當城市遇上洪水
李柏昱
・2013/08/16 ・217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70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城市遭遇洪水受到的經濟財務損失難以估計,台北市納莉風災後信義區淹水戶清出的垃圾量十分驚人。(圖片來源:Flickr用戶Jerry & Cara)
城市遭遇洪水受到的經濟財務損失難以估計,台北市納莉風災後信義區淹水戶清出的垃圾量十分驚人。(圖片來源:Flickr用戶Jerry & Cara)

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地形陡峻,河川短促,每年梅雨以及颱風皆會帶來劇烈降雨。而今日臺灣人口高度集中都市,約8成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地區,不禁令人憂心都市發生嚴重洪患。本專題採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的李咸亨教授,說明臺灣都市洪災發生的風險,並從實質防洪工程層面檢視當前臺灣的都市防洪能力,診斷臺灣都市是否已經準備好應付下一次的極端降雨?

內憂外患  料敵從寬

臺灣的降雨型態逐漸改變,根據1960年代至今的氣象觀測資料,全臺年降雨天數逐年降低,但是降雨時段更為集中、降雨強度更強,每年的最大單日降雨量有升高趨勢,導致臺灣河川最大洪峰流量年年攀升,更加考驗臺灣都市的防洪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都市人口集中,一旦遭遇洪患,財物損失令人無法想像,瀏覽過去臺灣都市遭遇洪災的歷史,僅僅十多年內,各大都市皆發生過嚴重水患:2001年臺北市納莉風災,臺北捷運成為巨大滯洪池;2008年卡玫基颱風重創臺中市,中港路淹水成河,市區堤防與橋粱被沖垮;2010年凡那比橫掃南臺灣,高雄市民被洪水圍困家中。這些災情或許已被多數人遺忘,但洪水仍在伺機而動,讓人憂心,下一次洪水「獎」落誰家?

洪水可說是都市的內憂外患,都市的防洪設施一向以興建堤坊禦洪為主,以抵抗外面河川的洪災風險。然而,臺灣都市地狹人稠,河岸旁的土地多數已被建築佔據,我們的堤坊只能用高度換取失去的寬度,以應付河流暴漲的威脅,但也因此失去了生活品質與親水景觀。而且,沿河而建的堤防雖然擋住了外患,卻也導致落入堤防內部都市的雨水流不出去,讓都市內部產生積水,一旦排水系統出了問題,例如抽水機發生故障或排水溝阻塞,這些內水便成為都市積水的內在威脅。

都市防洪  禦敵從嚴

為了應戰洪水的內外夾攻,臺灣都市的防洪設施必須禦敵從嚴。以臺北市而言,淡水河流域的防洪是以200年洪水周期為設計標準。需要注意的是,所謂「200年洪水周期」,是根據過去的氣候水文資料,計算達到這種規模的降雨跟洪水,平均每200年會發生一次,通常洪水周期的時間越長,洪水規模越大,發生頻率越低。但是洪水周期是一種發生的機率的概念,200年洪水周期並不代表要等200年才會發生一次,亦有可能在400年中連續2年皆發生200年洪水周期規模的降雨事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抵禦200年規模的洪水,臺北市已花費數十年興建平均9.5公尺高的堤防,且於基隆河上游興建員山仔分洪道,並以日本東京與京都做為觀摩對象,引入「總合治水方法」建築許多滯洪池、透水路面、綠建築等設施。然而如前所述,這些堤防與分洪設施是屬於「外水抵抗」的部分,面對「內水」,臺北市也採用一些分進合擊策略與之對抗。

總合治水方法包含5種防洪措施,根據其處理積水的效率可排序說明如下,第一種是建置排水系統,利用自然重力將水排出;二是建置抽水站,目前臺北市一共設置有85處抽水站,抽出低窪地區的積水;三是壓力排水,利用流體力學原理,在高處加壓排出積水;四是興建滯洪池,通常位於山谷與平地交接處,預留都市中裝水的空間,將雨水暫留於其中;五是透水鋪面,讓雨水能透過地表的入滲,讓這些雨水能進入土壤,但是土壤能吸收的水分是固定的,多餘的積水仍須仰賴前面幾種方式排出。

目前在內水外排的部分,臺北市已經有96.7%的地區,有能力應付每小時78.8毫米的暴雨,下一階段目標將逐步加強都市的防洪能力,逐漸提高防洪目標達每小時83.8毫米的降雨強度。

儘管臺北市防洪系統在臺灣已屬建置最為完善的都市,然而面對日漸極端的降雨型態,這道防線未來是否還守得住?都市防洪在未來勢必需要有更多積極的政策推動與觀念推廣。當前房地產追求河景與生活品質,抽水站與堤防成為不受歡迎的鄰避設施,若政府單位缺乏魄力建設,將成為都市防洪體系中的罩門,一旦洪水突破便將是全市淪陷如2001年的納莉風災。此外,新的道路鋪面設計、綠建築的推廣、雨水截流設施等等,亦能對臺灣的都市防洪有一定貢獻,這些技術都已完備,端看政治人物與社會大眾願不願意居安思危,還是要等到洪水突破堤防高牆的那一天,才會記起洪水的可怕。(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

文章難易度
李柏昱
81 篇文章 ・ 2 位粉絲
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喜歡的領域為地球科學、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對於都市面臨的災害以及如何進行防災十分感興趣。

2

2
1

文字

分享

2
2
1
物理學家如何煮義大利麵?
胡中行_96
・2022/06/16 ・250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情期間學烹飪,再拍照上傳社群網站,是凡夫俗子的成果發表;將煮義大利麵的心得筆記,發表在《流體物理學》(Physics of Fluids)期刊上,[1]則是科學家的華麗炫技。

煮麵的動機

美國伊利諾大學Sameh Tawfick副教授的實驗室,專攻靈活可變形的纖維和有彈性的結構,所產生的「流體結構交互作用」(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過去幾年老是開玩笑,說義大利麵的黏著力與我們的研究息息相關」,他說團隊發覺分析麵條力學質地的轉變,「可以體現黏著力、力學質地和烹煮熟度的關聯。」[2]

以上研究動機有聽沒懂,無所謂。煮麵要緊。

煮麵的方法

當 COVID-19 疫情襲來,學生與博士後研究人員,開始在家中和實驗室裡煮義大利麵。[2]

他們在實驗室裡,用的不是鍋子和瓦斯爐等通俗的烹飪設備,而是燒杯加熱板[3]加熱板是一種有發熱平面的機器,比開放式的火源安全。[4]

依照一般食譜的建議,煮義大利麵的步驟,是先把麵條扔進大滾的鹽水中,等熟了再撈出來瀝乾。[5]不過,實驗的這個部份沒加鹽,大概是想把變數降到最低,後面再討論食鹽的作用。以滾水煮熟的麵條,在脫離水的時候,殘留的水份會在麵條之間形成「彎液面」,以「表面張力」把一根根的麵條黏在一起。[2, 3]

左圖/參考資料3

整個過程就像圖中所示,左側為二條(橙色)義大利麵條,被置在(粉色)加熱板上的燒杯內烹煮;中央是麵條離水;右邊則為局部放大圖,呈現義大利麵條之間的彎液面。

表面張力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每個方向的引力本來都一樣,可以相互抵銷,然而到了水面就失衡了,因此有儲存能量的張力。 [6, 7]

右圖/參考資料3

表面張力:藍色的圓點代表水分子,橙色的箭頭則是引力。圖/參考資料7

傳統義大利麵講求的口感,叫做「al dente」,意思是「煮到內硬外軟」,恰到好處。從物理的角度來看,水份由麵條表面,逐漸擴散進入內部,所以首先軟化的當然是最外層。吸水的過程中,麵條體積會隨之膨脹。煮愈久,效果愈明顯。下圖是研究團隊在觀察義大利麵「吸濕膨脹」(hygroscopic swelling)時,進行的量化紀錄。[3]

圖片上方中間的麵條剖面,從圓心向外,由深至淺,有輕微的色彩變化。然而,水份達到飽和後的右上剖面,便不再有任何的顏色漸層,大概就是所謂煮過頭的狀態。[3]

至於縱向的吸濕膨脹,則展示在下方。以最左邊的生麵條為比例尺,對照用 100 度 C 的滾水,分別烹煮 12、18、24、30 分鐘後的膨脹變化。整體而言,麵條剖面周長增加的比例,大於長度的成長比例。這是基於內部沒有與水接觸的核心,限制了麵條縱向的延展。[3]

左圖/參考資料3

所以,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擁有al dente的口感?

研究團隊發現義大利麵條達到 al dente 前,其周長與長度分別的膨脹率相比,所得的比率是3.5比1。一旦超過了,就會軟爛。[2]此外,由於麵條煮愈久,離水時彼此相黏的部份就愈長。研究團隊認為,專業廚師也可以測量相黏長度,來推論起鍋時間,以後再將成熟的技術,推廣至普通民家…[3](原文口氣意外地認真。)總之,要知道煮好沒,不是用嘴試吃,也別拿錶計時,科學家的建議竟是用尺測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煮麵的鹽和光

明明義大利麵條的包裝上,都有建議的烹煮時間。為什麼科學家不直接告訴大家,煮多久能起鍋?原來如果照正常的煮法,在水中加食鹽,麵條的化學和力學特性都會起變化。比起用蒸餾水,鹽水不僅有助麵條膨脹,而且會增添嚼勁。[3]此外,Sameh Tawfick 副教授解釋,滾水中的鹽量,會改變達到 al dente 所需的時間。有鑑於此,他未來要探討食鹽,在義大利麵膨脹時所扮演的角色。[2]同時,這個研究正如一道照亮前程的光,或許會引領其他人,也來嘗試用簡單的方式,研究軟物質的特性。

參考資料:

  1. Hwang J., Ha J., Siu R., Kim Y. S., and Tawfick S. (2022) ‘Swelling, Softening, and Elastocapillary Adhesion of Cooked Pasta’, Physics of Fluids, 34 (042105)
  2. Physics Models Better Define What Makes Pasta Al Dente (Physics of Fluids, 2022)
  3. Hwang J., Ha J., Siu R., Kim Y. S., and Tawfick S. (2022) ‘Swelling, Softening and Elastocapillary Adhesion of Cooked Pasta’, arXiv
  4. Hot Plate Use and Safety in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13)
  5. Spaghetti and Meatballs (Gourmet Traveller, 2018)
  6. 第11章  有趣的界面現象(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7. Chemical Science Lesson Plan: Hydrogen Bonding and Surface Tens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10)
  8. Enjoy better-cooked pasta with…physics and a rul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22)

所有討論 2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