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重新檢視莫札特效應

科景_96
・2011/02/10 ・616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Original publish date:Apr 17, 2007

編輯 John C. H. Chen 報導

 

德國政府委託一個委員會徹底檢視與「莫札特效應」相關的文獻後,認為「莫札特效應」並不存在。

在1993年,加州大學的Rauscher在NATURE上發表一篇論文,認為兒童聽了莫札特的音樂後可以增加其智力。從此之後,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小孩能夠更聰明,於是便開始給小朋友聽莫札特,而更多商人則看準了這點,進而推出相關的產品而大發利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徹底了解音樂與智力發展的關係,德國政府指定了一個九人委員會,成員包含神經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哲學家。更重要的,這九位成員都對古典音樂有相當的認識。

成員之一的德國Humboldt University的Ralph Schumacher表示,他們閱讀了所有目前為止所有和莫札特效應相關的文獻。結論是,莫扎特效應不存在。

大部分與智力有關的音樂研究,不是無法重複,就是效應在聽完音樂後的二十分鐘便迅速消失。而就算有些效果,那也不一定要聽莫札特:聽任和一種音樂都差不多,甚至聽故事也有類似的效果。

而聽音樂對幼兒的智力發展的?他們認為效果很難確認,甚至可以表示對IQ的長期發展沒有影響。但是他們表示有一兩個比較大規模且嚴謹的研究結果顯示,聽音樂對IQ的發展有很小但是確實存在的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委員會仔細而徹底的文獻整理後,基本上已經可以認為莫札特效應並不存在。另一方面也顯示要研究這個效應,必須要有大規模、長期並嚴謹的研究,不然很難做出正確的結論。這應該是這個委員會對有志於研究莫札特效應的最大貢獻。

 

原始論文
Rauscher F. H., et al. Nature, 365 . 611 (1993).

參考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景_96
42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Sciscape成立於1999年4月,為一非營利的專業科學新聞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迴盪在耳際的聲音——迴響與聆聽知多少!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06/28 ・204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樊家欣|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P. LEAGUE 最大咖球星林書豪加盟鋼鐵人隊,帶領鋼鐵人打出新氣象,並獲選為籃球單月最有價值球員「三連霸」,堪稱史上第一人!你,也愛打籃球嗎?當你在體育館時,是否有察覺到周圍的聲音跟平常不太一樣呢? 

迴響,能讓聲音隔空變魔術!

體育館一般有挑高的設計以及較大的室內容積,當其中有聲音產生,傳遞到周圍較硬的介質表面「反射」回來,而產生延遲和失真的現象,稱為「迴響(Reverberation)」。由於空間容積與迴響時間成正比,空間越大,迴響時間隨之延長。沒有進行吸音處理的體育館,運球聲、腳步聲、群眾吆喝聲等人造聲音將迴盪在空間中,聲音必須經過更長的時間才會完全消失,使人在體育館倍感喧騰。

 聲音傳遞出去遇到牆面,反射回來形成迴響。圖/shutterstock

善用設計,打造餘音繞樑的迴響聲學空間 

迴響在不同的空間,會因周圍反射的材質,展現不同的聲景樣貌,例如:音樂廳就是利用各種不同的「形狀」「材質」來平衡聲音,再將之導向聽眾。

早期音樂廳的「形狀」只有鞋盒式,台北國家音樂廳就是歐洲數百年經典傳統鞋盒式音樂廳,平面觀眾席的聲響很好,但是後面的眺望台座位,由於天花板空間被擋住,與前面造成相異聲場,聲音就顯得不夠飽滿;而高雄衛武營音樂廳,其內部設計柏林愛樂廳一樣,採用的是葡萄園式音響設計,所有觀眾皆處在同一個屋簷下,觀眾席如同葡萄園般由舞台四周錯落展開,享受相同的音場,因此聲響均等優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細部來看,「材質」平坦而堅硬的表面能反彈聲音、柔軟的表面可吸收聲音,粗糙的表面則會將入射的聲波散射。在牆壁和天花板上裝設經特別設計的嵌板,就能使聲音在抵達你的耳朵之前,先被調整並優化[3]。藉由空間整體的設計,能讓迴響成為小精靈,締造優美的聲學空間。

打造餘音繞樑的音樂廳。圖/shutterstock

迴響時間過長,對聆聽語音是個壞消息⋯⋯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s, ANSI)於 2002 年建議迴響時間(Reverberation Time)少於 600 毫秒(= 0.6 秒)有最佳的語音理解和學習。在安靜的情境中,如果反射回來的語音較早抵達聽者的耳朵,則原聲和迴響會在聽覺系統裡整合,可能提升語音辨識度(Speech Recognition);而較晚抵達的迴響,則不會與原聲有加成的作用,反而會遮蔽或模糊原本的聲音,而使語音辨識表現下降。除了語音辨識度之外,也可能因聲音的失真,而使聆聽變得費力。

聆聽費力度(Listening Effort)為一更敏感的指標,在一些迴響時間過長的情境中,即使語音辨識度沒有下降,但聆聽者可能因著迴響,而使聆聽造成負擔,或進一步使記憶或理解力下降[5],相關文章可以參考連結。因此,迴響時間過長,會提高語音辨識的難度和增加聆聽費力度。

善用科技,讓聽損者輕鬆聽清楚

一般人在有迴響的地方聽講可能會覺得比較不清楚或費力,而對於有聽力損失的人來說,會更容易受到迴響的不利影響[4] [6]。因此,許多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的聽損者,在聽講或聲音環境較為複雜的地方會搭配使用輔助聆聽裝置(Assistive Listening Device),如T線圈(Telecoil,又稱 T-coil)、藍芽及數位遠端麥克風等。此類裝置可將聲音訊號轉換,以無線的方式傳輸至助聽器/人工電子耳,來克服環境中迴響的干擾或距離因素,幫助聽損者聽得更清楚也更輕鬆[1] [2],相關文章也可參考連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言之,迴響在不同的聲學空間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在設計不良的空間會產生聽覺上的干擾,而在好的聲學空間則能使聆聽成為一種享受;另外,藉著輔助聆聽裝置也能幫助我們克服迴響等外部因素而有好的聆聽

參考文獻

  1. 吳彥玢(2019)。助聽器使用者使用數位遠端無線麥克風系統與動態調頻系統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研究所。
  2. 林郡儀、張秀雯(2016)。校園聽覺環境及聽覺輔具之應用發展。輔具之友,39,29-34。
  3. 凌美雪(2018年08月14日)。鞋盒式或葡萄園式、柏林愛樂黃金之音怎麼聽?自由時報。ltn.com.tw
  4. Brennan, M. A., McCreery, R. W., Massey, J. (2021). Influence of Audibility and Distortion on Recognition of Reverberant Speech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Hearing Aid Amplifi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33, 170-180. Doi: 10.1055/a-1678-3381.
  5. Picou, E. M., Gordon, J., Ricketts, T. A. (2016). The Effects of Noise and Reverberation on Listening Effort in Adults With Normal Hearing. Ear and Hearing,37(1), 1-13. Doi: 10.1097/AUD.0000000000000222.
  6. Xu, L., Luo, J., Xie, D., Chao, X., Wang, R., Zahorik, P., Luo, X. (2022). Reverberation Degrades Pitch Perception but Not Mandarin Tone and Vowel Recognition of Cochlear Implant Users. Ear and Hearing, 43(4), 1139-1150. Doi: 10.1097/AUD.000000000000117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8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重新檢視莫札特效應
科景_96
・2011/02/10 ・616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Original publish date:Apr 17, 2007

編輯 John C. H. Chen 報導

 

德國政府委託一個委員會徹底檢視與「莫札特效應」相關的文獻後,認為「莫札特效應」並不存在。

在1993年,加州大學的Rauscher在NATURE上發表一篇論文,認為兒童聽了莫札特的音樂後可以增加其智力。從此之後,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小孩能夠更聰明,於是便開始給小朋友聽莫札特,而更多商人則看準了這點,進而推出相關的產品而大發利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徹底了解音樂與智力發展的關係,德國政府指定了一個九人委員會,成員包含神經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哲學家。更重要的,這九位成員都對古典音樂有相當的認識。

成員之一的德國Humboldt University的Ralph Schumacher表示,他們閱讀了所有目前為止所有和莫札特效應相關的文獻。結論是,莫扎特效應不存在。

大部分與智力有關的音樂研究,不是無法重複,就是效應在聽完音樂後的二十分鐘便迅速消失。而就算有些效果,那也不一定要聽莫札特:聽任和一種音樂都差不多,甚至聽故事也有類似的效果。

而聽音樂對幼兒的智力發展的?他們認為效果很難確認,甚至可以表示對IQ的長期發展沒有影響。但是他們表示有一兩個比較大規模且嚴謹的研究結果顯示,聽音樂對IQ的發展有很小但是確實存在的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委員會仔細而徹底的文獻整理後,基本上已經可以認為莫札特效應並不存在。另一方面也顯示要研究這個效應,必須要有大規模、長期並嚴謹的研究,不然很難做出正確的結論。這應該是這個委員會對有志於研究莫札特效應的最大貢獻。

 

原始論文
Rauscher F. H., et al. Nature, 365 . 611 (1993).

參考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景_96
426 篇文章 ・ 7 位粉絲
Sciscape成立於1999年4月,為一非營利的專業科學新聞網站。

1

1
3

文字

分享

1
1
3
要怎麼樣才可以變聰明?聰明腦袋原來是「組織」能力特別強!——《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
馬可孛羅_96
・2023/05/10 ・236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腦力難以增強?

有許多方式可以讓人看起來更聰明,例如裝模作樣的說出艱難的詞彙,或是隨身帶著一本《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但是你真的能夠變得更聰明嗎?真的有可能「強化腦力」嗎?

身體的「能力」,通常代表的意思是能夠以特定的方式完成某些事情或展現某些動作。「腦力」所牽涉到的能力,一定讓人想到和智能有關。你的確可以用腦連接到工業發電機讓電路暢通,同時也讓你腦中的能量增加,但是對你並沒有任何好處,除非你很喜歡讓自己心智炸裂(物理)。

要怎麼讓自己變聰明呢?圖/envatoelements

你可能見過一些廣告,說某種成分、工具或是技術能夠提升腦力,通常要價不斐。那些玩意基本上難以讓人產生任何顯著的改善,因為如果真的有廣告宣稱的效果,就會大為流傳,那麼每個人應該都會變得更聰明,腦子也變得更大,直到顱骨支撐不住為止。若真的有能夠提高腦力、增強智能的方式,會如何進行?

聰明的腦袋有什麼特別之處?

要了解這點,應該先要知道聰明的腦和不聰明的腦之間有什麼差異,以及如何把後者變成前者。有一個看起來完全是錯誤的因子:聰明的腦使用的能量比較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違背直覺的論點來自於直接紀錄腦部活動的掃描研究,例如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這是一種厲害的技術,讓人躺在 fMRI 掃描儀中,紀錄身體的代謝活動(也就是細胞和組織在做事情)。代謝活動需要氧氣,氧氣由血液供應。

使用fMRI掃描大腦。圖/envatoelements

fMRI 掃描儀能夠區別出含有氧氣的血液和缺乏氧氣的血液,身體部位代謝活動高會把前者變成後者,例如腦部某些區域在從事任務而快速運轉。

基本上,fMRI 能監測腦部活動,並且指出其中哪些部位特別活躍。舉例來說,如果受試者進行的是記憶性任務,那麼腦部與記憶處理相關的區域活更為活躍,在掃瞄儀器上便能夠顯示出來。那些活動增加的部位,可以看成和記憶處理有關的部位。

當然事情沒有那麼單純,因為腦部時時都在進行多種活動,要找出「更為」活躍的區域,需要進行過濾與分析。話雖如此,許多當代辨認腦部各區域特定功能的研究,都用到了 fMRI 掃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瞭解大腦各區的活動情況。圖/envatoelements

並不是特定區域發達,而是大腦整體的連結感強!

到目前為止也都還好,你會認為負責某個特殊活動的腦區,在從事那個活動的時候會特別活躍,就像是舉重選手在舉起啞鈴的時候,二頭肌會使用到更多能量。

但對於腦部而前其實不然。一九九五年,拉森(Larson)等人的研究發現,在設計用來測驗流體記憶的任務中,的確看到了受試者前額葉皮質處於活動狀態,但是非常順利執行任務的受試者,卻是例外。

說得清楚一點:流體智能非常高的人中,並沒有使用到假定為負責流體知能的區域。這完全沒有道理吧,就像是你幫人量體重的時候發現只能量到體重比較輕的人。

進一步分析發現,比較聰明的人前額葉皮質的確會活躍,但是要在接受困難任務時才會活躍,例如需要多花一些心力才能應付的問題。這個結果讓我們得到一些有趣的論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腦各區連結更強的人越聰明。圖/envatoelements

智能並不是由腦中某個專屬區域所執行,而牽涉到多個腦區,這些區域彼此相關。看來在聰明人的腦中,這些區域連結得更緊密、組織得更好,整體上就不需要那麼多活動了。

你可以想像成汽車:如果有輛車的引擎發動起來像是一群雄獅狂叫怒吼,另一輛車子則安靜無聲,那麼前一輛當然就不是比較好車款。發出噪音和產生震動的汽車,是為了完成效能更高車款所完成的事,後者所花費的能量更少。

目前逐漸形成的共識是,腦區(例如前額葉皮質、頂葉等)之間連結的範圍與效率,對於智能有很深的影響。腦區之間溝通與互動的狀況越好,處理資訊的速度就越快,進行計算與做出決定時就越不費力。

大腦中白質的連結性

大腦白質的連接與腦力有關。圖/envatoelements

這個論點受到其他研究的支持。白質(white matter)的完成度與密度高低,可以做為智能高低的有效指標。白質是腦中另一類組織,往往受到忽視。人們的注意力總是放在灰質(grey matter),但是腦中有一半屬於白質,它的功能也很重要,沒有得到那麼多關注,是因為「功能」沒有那麼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重要的活動都是在灰質中進行的,白質的功能則是把活動內容傳到其他部位的連接線所組成(連接線便是神經元伸出的軸突)。如果灰質是工廠,白質則是傳送貨物與補充原料的道路。

兩個腦區之間的白質連接如果越是完善,那麼彼此之間合作時所需要的能量和作業也就越少,在掃描時也就更難偵查到。這就像是在是在乾草堆中找針,只不過這時的乾草堆是由比較大一點點的針組成,而且全部都混在一起了。

——本文摘自《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大腦「真正的秘密」,揭開複雜的運作原理》,2023 年 4 月,馬可孛羅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馬可孛羅_96
25 篇文章 ・ 19 位粉絲
馬可孛羅文化為台灣「城邦文化出版集團」的一個品牌,成立於1998年,經營的書系多元,包含旅行文學、探險經典、文史、社科、文學小說,以及本土華文作品,期望為全球中文讀者提供一個更開闊、可以縱橫古今、和全世界對話的新閱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