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3/06/28
當你在體育館或音樂廳時,是否有察覺到周圍的聲音跟平常不太一樣呢? 這背後的科學和「迴響」有關!
・2021/08/15
聽到「人工電子耳」這五個字你會想到什麼呢?既是「人工」又是「電子」的耳朵,大概就像義肢或義眼吧,會有著與原器官相似的外型,若一不小心開啟妄想小宇宙,各種以機器人為題材的科幻電影馬上浮現……,先等一下!這誤會可大了!
・2021/07/30
有沒有發現?電視轉播畫面的角落裡總有位手語翻譯員(手譯員)流利打著手語,生動的臉部表情十分吸睛,無聲地傳達指揮官的口說訊息給聽損人士。病毒散播之際,佩戴口罩儼然已成生活規範與新常態,在記者會現場的手譯員卻可以不戴口罩,引發網友熱議,若要理解不戴口罩的原因,就應該先了解手語這個語言。
・2021/05/17
本來用於調音使用的音叉,現在常用於測試聽力,「噹」一聲就能知道聽力有沒有問題。但如果身邊沒有音叉,有沒有辦法能快速檢測自己的聽力呢?
・2017/09/17
在明顯的聽損發生之前,有一個隱密的變化正在發生,那就是──耳朵裡的毛細胞和聽覺神經纖維中間傳遞資訊到大腦的通訊悄悄中斷了。因為路徑中斷不會立刻在聽力檢查時被檢測出來,所以這樣的情況被稱為「隱性聽力損失(Hidden Hearing Loss)」。我們的耳朵約在 45 歲之後會開始慢慢老去,為了在老去之後仍能聽到彼此的喁喁細語,日常更該注意保健措施,留意聽損發生的前兆,才能有效避免老化以外的噪音性聽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