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五月二十七日出版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有兩篇文章分別發表了兩種不同的非晶質金屬,一種有如鋼鐵般堅硬,另一種則有如塑膠般多變。在由Jurgen Eckert所領軍的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 in Germany 以及 Wei Hua Wang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Beijing的團隊中,研究人員將適量的鋁原子加入銅合金中,得到了一種非晶質材料。這種材料在壓力下會變得更堅硬,且比傳統的鋼更耐磨及抗腐蝕。研究人員相信這種材料之所以在壓力下會變得更堅硬,可能是由於奈米尺度的原子叢集atomic clusters所造成的。這些原子叢集就像在鋼鐵中的小晶體一樣,可以增加材料的延展性。小組成員Jayanta Das表示,這些粒子可以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但是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的詳細結構。研究人員目前能製造出兩釐米厚的板子,可以用在膝上型電腦或手機的外殼上。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Pasadena的William Johnson表示,理想的非晶質金屬應該兼具便宜的原料並結合上述兩種材料的好處。雖然鈰金屬相當貴,但是金屬塑膠的提出確實證實了低溫可塑性low-temperature malleability是可行的。當然,如果你不希望你的膝上型電腦或手機被熱水潑到就變成黏膠,那材料的相變溫度就應該要再提高一些。而那銅合金的非晶質金屬經過改良將是飛行器或汽車底盤的好材料,因為它可以產生形變去吸收撞擊的能量而且在經過擠壓後變得更堅硬。
雖然曾有研究透過讓醫師用血液或唾液是否檢測出 IgE 抗體來判斷狗是否過敏(Ermel, R et al.,1997),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無論使用無論血清的 IgE 抗原或是唾液裡的 IgM 或 IgA 抗原都無法有效檢測出狗狗的過敏來源(Udraite Vovk Let al., 2019 & Lam ATH et al., 2019),甚至會造成偽陽性誤判。因此,目前學界公認唯一能識別食物過敏原的方法就是「食物排除法」(Food Elimination Method)。
Lam ATH, Johnson LN, Heinze CR.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serum and saliva assay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dverse food reaction in dogs without clinical signs of disease. J Am Vet Med Assoc. 2019 Oct 1;255(7):812-816. doi: 10.2460/javma.255.7.812. PMID: 315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