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publish date:Mar 15, 2004
編輯 youko 報導
科學家在精子與卵子中找到可以用於開發新避孕方法的基因與蛋白質。
一般最常用的避孕方法就是保險套以及避孕藥,但保險套的保險功能並非百分之百,而目前所使用的避孕藥雖然其中的荷爾蒙濃度已不再像早期的時候那麼高,不過即使是再微量的荷爾蒙所造成的影響依舊是全身性的。至於其他像子宮內避孕器或是殺精劑等藥劑因為使用不便,尤其前者有子宮外孕的問題,所以對於仍想懷孕的女性而言也不是理想的避孕方法。
由於在精子與卵子形成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基因表現,所以科學家把目標鎖定那些在卵子、精子形成過程中或是受精時,扮演關鍵角色的基因或蛋白質。目前藉著質譜儀技術的發展,以及高解析度二維電泳法的使用,對於微量蛋白質已經能夠準確地定量,而且分辨分子量相近的蛋白質之解析度也大大地提高,並且能夠定序其中的氨基酸序列,如此科學家已經找出一些可能具有意義的基因及蛋白質。
未來目標成品可能是以疫苗的型式打入體內,以抗原抗體之間的拮抗作用,來阻斷卵子或精子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或醣蛋白功能,使之不能受精,達到避孕的效果。或者以抑制劑(inhibitor)方式,作用在睪丸或是卵巢中一些特定酵素的催化過程等,以中斷精子的形成或是卵母細胞的作用。
根據WHO在2002年的估計,僅2000年當中全球就有1千9百萬名女性進行不安全的墮胎行為,雖然避孕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它能左右的生命比想像中的還要多。發展新的避孕方式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更多的人來支持它。
參考來源:
- Nature Science Update: Push for next generation of contraceptives
- New Frontiers in Contraceptiv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genda
- New Frontiers in Contraceptive Research: A Blueprint for Action
相關連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用書面授權轉載模式,詳細著作權聲明與轉載規定請見 http://sciscape.org/copyrigh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