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浦那(Pune)的印度科學教育與研究中心(Indian Institute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的大學生,在疫情中以數位化的新形式,進行科普推廣工作。疫情前,這個從 2014 年啓動的科學培育計劃每週都會預備課程,並帶領參與的孩子到當地科教館參觀。現在,該中心底下科學培育計劃的志工們利用這些居家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東西,繼續用影片講解的方式,教導高中理組的學生。
遠在七千公里外的倫敦, 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IOP)的科學家們,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為當地的國小學生製作一系列的線上科學實驗影片。他們原本預定要與學生家長們一起合作舉辦實體科展,無奈礙於疫情必須中止這項計劃。
IOP 所策劃「在家動手做實驗」的系列特輯中,製作火箭氣球的示範影片。 Do Try This at Home episode 7: Rocket balloon. 影片來源:Institute of Physics,IOP
改變為線上形式,也讓活動的策劃擁有更多的彈性變化。由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卓越教育中心(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贊助、鼎鼎大名的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科學研究項目(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RSI),是一項面向全世界優秀高中生招生的暑期科研項目。過去,他們會帶領 80 名來自美國和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進行為期五週的研究實習計劃。來到受疫情影響的當下,可以跨越疆界限制的線上互動模式,取代了過去有所限制的實體活動。
在非洲肯亞,遠距教學也是一大挑戰。位於該國東南部的城鎮基利菲(Kilifi)的肯亞醫學研究機構威康研究計劃(Kenya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Wellcome Trust Research Programme, KWTRP) ,一直支援在地 50 所學校約 4000 位學童的科學教育工作,舉辦了實驗室導覽、科學職涯講座和各校之間年度科學知識問答比賽等活動。他們還為高三生提供進入職場的工作機會,讓他們可以在奈洛比的肯亞醫學研究機構總部累積實習經驗。
開羅美國大學(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的物理學程 Fun Lab,也同樣面對受衆網絡設施不佳的問題。大學物理系所的科學傳播部門負責人 Mohamed Soliman 透露,他們寄發了不少教材如影音光碟,給那些無法上網的家庭。而他們也與埃及教育部轄下的頻道合作,播放 Fun Lab 的科學影片,讓被迫待在家保持社交距離的學生,還是可以透過電視不間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