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這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會左右我們的決定。演化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男生注重女性的外表,女生則注重男性的社會地位和資源擁有(Shackelford, Schmitt, & Buss, 2005)。而如果只是在尋找短期伴侶,女生則會和男生一樣都注重對方的外貌,但相對於選擇長期伴侶,女生把標準提高了,男生卻把標準降低了(Kenrick, & et al, 1990)。
在人生海海當中,如何去判斷誰才是那麼幸運被你選中的那位。就和其他認知任務(cognitive tasks)一樣,收集有關潛力對象(potential mate)的精準無誤資訊,以判斷該對象是否為你能獲得的最佳可能性,是一件非常費力、費時間的事。
於是如同認知捷思法(cognitive heuristics)一樣,在擇偶時,人們收集了基本的資訊之後,就會做出,在大部分情況下正確,但亦有可能會是錯誤的決定。
社會線索 (Contextual Cues) 作為資訊
在 Hill & Buss (2008) 的研究中,他們探討社會線索在處理伴侶選擇的過程中,作為重要資訊的效應。由於在很多時候,男性的社會地位和資源擁有並不能直接從外表上來準確判斷,增加了女生在擇偶上的困難度。而男生們也必須要評定獲得該女生成為自己伴侶的成功機率。於是他人所作的擇偶決定,或許可以作為自己的參考。
Hill & Buss (2008) 讓異性戀性取向(heterosexual)的478位女生及369位男生,就照片中的異性目標人物(target person)進行問卷的吸引力評斷。在被試間設計(Between-Subjects design)中,第一組的照片顯示,目標人物獨自一人坐在大學的庭院內。第二組的照片中,目標人物與其他四位異性同伴們坐在一起。第三組的照片中,目標任務與其他同性同伴坐在一起。目標人物和周邊同伴們都是屬於大學生年齡層。
Hill & Buss 為了避免 contrast effect 的可能性,收集了研究助理們對照片中周邊同伴的吸引力評量,作為過後數據分析的控制。
小百科:
Contrast effect-曝露在極端的刺激物下,會改變對平均刺激物的觀感;譬如說,看過雜誌內的美女模特兒之後,發現身旁的女友好像並不是那麼的漂亮(Kenrick, & Gutierres, 1980)
相反效應:性別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當男性目標人物被女生環繞著時,女性受試者認為他的吸引力較獨自一人出現、及較與同性同伴出現時高。而當女性目標任務被男生環繞時,男生受試者認為她的吸引力較獨自一人出現、及較與同性同伴出現時低。
為什麼~為什麼?這並不是男生們可以像只花蝴蝶一樣,而女生們必須堅守貞牌坊的正當理由啊。
對男生來說,其他男生的在場,或隱含著若要獲得該女生成為伴侶,必須付出精力和其他男生競爭。再者,女生在擇偶市場上的價值(即外貌到底正不正),非常容易就可以從外表上判斷(這句話好像廢話),所以並不大需要仰賴社會線索(Contextual cues)來提供有關於該女生的資訊。而另外一件在演化擇偶上,男生必須解決的適應性問題(adaptive problem)是,他們必須要確保伴侶生產下來的後代,是帶有自己基因的子代。於是,當女生身旁有著其他男生的時候,男生必須得冒更大的風險,去承擔伴侶的子代並不帶有自己基因的可能性。
而對女生而言,擇偶複製現象(mate-choice copying)並不少見。好多女生常常問「為什麼好男人手上都牽著一位女生?」、「為什麼好男人都被選走了?」。換個方向來想,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手上牽著一位女生,才讓你覺得他是好男人。由於男生在擇偶市場上的價值(資源擁有)並不如女生的特質(外貌)那麼容易從外表上來判斷,所以若有其他女生對那位男生有興趣,並願意把自己託付給他,這或許代表著那位男生有可取之處,值得被選做伴侶。
此外,在擇偶上,女生的最先決考量是找到一個願意提供資源的伴侶。因此,如果有那麼一位男生的資源非常多, 多至所投資在許多女生及她們的孩子的資源,依然多於資源不那麼多的男生有能力投資在一位女生及她的孩子的資源,那麼這位女生比較好的擇偶決定,還是那位資源比較多,但是已經有伴侶了的男生。(好繞口,但是如果有口語化一點的語言來解釋,那可是非常殘酷的事實;就好比古時候皇帝的財產如果平均分給後宮三千佳麗,每位佳麗所得到的依然多過一位平民男子可以給他唯一一位妻子的財產……老實說,這樣的解釋真的是讓我很不舒服)。更多此現象可以參考 婚戒效應 (Wedding ring effect)。
超有魅力的球隊隊員
在 Hill & Buss (2008) 研究中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當男性目標人物與同性同伴們出現在照片上時,女性受試者認為他比獨自出現時更具魅力。這或許是因為,有同性同伴的相伴,間接證明了該男性目物具備好的性格特質(desirabl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或該男性目標人物的社交能力(sociality)增加了對女生的吸引力。此外,在人類演化史上,男生們必須合作才能順利完成許多直接關聯至基因傳遞的任務,譬如捕獵、抵抗外敵等等。因此擁有比較多同性同伴的男生會比獨自一人的男生,更具吸引力。
這也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參加球隊的學長們都特別有魅力吧?
這只是捷思法!
這項研究報告讓皮皮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有段時期留學海外時,皮皮常被便利商店的店員拍肩膀,說上幾句話,而美麗程度相仿的友人,卻鮮少有這樣的經驗(囧,這是炫耀文嗎?)。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因為皮皮在該時期,總是獨來獨往地穿梭在那便利商店的商品架間,而該友人卻時常有位男閨蜜伴隨左右。哈哈,當然被吸引和採取行動之間還是有很多其它因素作用。而在日後,該友人與她的女性朋友們同行或一個人獨自旅行時,則有了說不完的遇艷故事!
男生們,當然可以利用身旁環繞正妹這一招來提高自己的性吸引力。但必須要切記,你得冒著因為讓現今伴侶(current partner)感到不安全感,而失去她的風險喔。
女生們,必須要提醒自己,這只是個捷思法(heuristic rule),常常會有謬誤出現的。一位男生被許多女生環繞時,或許不代表他的市場價值高,有可能只是他花了點錢聘請了女性臨時演員和他一起出場(娃哈哈,我也想太多),又有可能那些女生是他的親妹妹、姐姐、上司下屬、同事而已。
不管什麼提高或降低對異性的吸引力,沒有任何枷鎖可以捆綁我們去尋找與朋友相伴的快樂啊(無論男生朋友還是女生朋友)。只是如果是出現在心儀對象的面前時,還是選擇獨自出現或和姐妹淘一起比較容易達到目標哦。哎喲,反正不管那麼多了,皮皮現在就要去找我的兄弟黨喝咖啡聊天了。
參考資料:
- Shackelford, T.K., Schmitt, D.P., & Buss, D.M. (2005).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human mate pre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 447-458.
- Hill, S.E., & Buss, D. M. (2008). The mere presence of opposite-sex others on judgments of sexual and romantic desirability: Opposite effects for men and wome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 (5), 635-647.
- Kenrick, D.T., Gutierres, S.E. (1980). Contrast effects and judgments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When beauty becomes a social probl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1), 131-140.
- Kenrick, D.T., Sadalla, E.K., Groth, G., Trost, M.R. (1990). Evolution, traits, and the stages of human courtship: Qualifying the parental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 97-116.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