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elders, it may hurt others to drive, but hurt themselves not to.
兩個多月前,台北市發生了一起高齡駕駛者撞死高齡行人的新聞事件,一時之間,關於年長者開車風險的討論,紛紛躍上媒體版面,其中也包括借鑒鄰國日本的相關經驗。
以日本為例,針對七十歲以上的年長者,政府除了縮短更換駕照的期限並要求通過相關測驗,更進一步鼓勵年長者主動繳回駕照以換取種種優惠 (參考過去文章,了解更多國家針對年長者駕駛的限制)。反觀台灣,目前尚未制訂全國適用的高齡駕駛者退場機制,僅有大台北地區施行了零星的因應措施。其一為台北市區監理所針對連續兩次未換照的七十歲以上駕駛人,寄發催換通知,並檢附「自我健康評估檢表」,若駕駛人自我評估出現老化徵兆而不適合開車,則採柔性勸導方式鼓勵其自主繳回駕照註銷。其二仍由台北區監理所主導,自今年5月20日起推出70歲以上的的駕駛人可用放棄駕照的方式換取悠遊卡的活動,至八月初500張悠遊卡已被換領一空。
針對高齡駕駛的安全問題,當前輿論似乎是一面倒地認為高齡駕駛風險過高,危害公共安全甚鉅,宜從嚴管制,彷彿只要降低年長者長開車的比例,天下就此太平。反正,一般人大多如此相信,老人家開不開車,沒差啦!但不說你可能不知道,開不開車對於年長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其實大有影響。關於高齡者「戒絕駕駛」(driving cessation)之學術研究在國外已經汗牛充棟,也值得我們多加瞭解!
Choi et al. (2012)系統性地回顧了過往關於高齡者「戒絕駕駛」的實證研究,並建議此一研究課題應置於「壓力-應對」(stress-coping)的理論分析架構下思考,才能獲致更為全面的觀察。首先,我們需要瞭解有哪些壓力源(stressors)足以致使年長者「戒絕駕駛」?其次,「戒絕駕駛」又會帶來哪些不利的健康後果?最後,「壓力源 ──>戒絕駕駛──>健康後果」的因果關係,是否又會受到個人的應對策略(coping strategies)、心理資源、社經背景或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
具體而言,健康不佳固然會促成高齡者做出放棄開車的決定,但研究也顯示,一旦停止開車,高齡者往往也會隨之減少戶外活動與社交活動,而令身心健康加速惡化。追根究柢,高齡者決定是否繼續開車的「初級壓力源」(primary stressor)不外乎有三者,亦即認知、視力與功能障礙。這些障礙一旦出現,可能接著誘發出內在(如:自己對於開車感到焦慮)或外在(如:家人或醫生要求不得再開車)的「次級壓力源」(secondary stressor),而導致高齡者自願(內在壓力>外在壓力)或被迫(外在壓力>內在壓力)決定停止開車。不同壓力源的排列組合與「戒絕駕駛」的理由之差異(自願 vs. 被迫)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之廣度與深度,就是一個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的課題。
再者,「戒絕駕駛」的城鄉差異也值得關注。顯而易見的是,城市裡由於大眾運輸普及、人口稠密,身處其中的高齡者因此更有可能較早放棄開車,也更傾向自願做出這項決定,對於「戒絕駕駛」這件重大生命事件也因為可獲得較多資源而有較佳的調適。但對於鄉村中的高齡者而言,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以駕照換取悠遊卡的政策為例,儘管立意良善也值得稱許,但由「壓力-應對」(stress-coping)的理論分析架構觀之,這個政策也因為只有「天龍國限定」而顯得美中不足。
為了探究從開車到不開車的這個轉換(transition)如何引發負面情緒,Windsor et al. (2007)發現,「戒絕駕駛」會導致個人的自覺掌控感(sense of perceived control)降低,從而提升個人的憂鬱症狀。因此,從社會認知理論的角度看來,一些能夠增加個人自我掌控感或自我效能感的介入活動,應該可以緩衝「戒絕駕駛」對於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例如教導高齡者如何利用網路購物、參與網路社群活動。或者,透過由社工員提供的「活動力諮商」(mobility counseling ),以瞭解高齡者的交通需求並協助其尋找替代方案,也會有所幫助(Carr and Ott, 2010)。
系列電影「玩命關頭」(Fast & Furious)中有一句經典台詞:「不開車,毋寧死」(ride or die)。大多數的高齡駕駛人或許不會像Toretto (Vin Diesel在電影中的角色)一樣對於「戒絕駕駛」反應如此激烈,但從前文可知,開不開車,對於高齡者的身心福祉的確大有關係。為人子女者,除了考慮是否「該讓老爸老媽繼續開車?」(註)或許也該開始關注,老爸老媽不再開車之後的健康變化。至於政府,要讓高齡者放棄開車,可以,但請先記得規畫好其他高齡友善的交通替代方案。
(註)「該讓老爸老媽繼續開車?」康健雜誌144期。2010年11月。
參考文獻
- Carr, D.B., Ott, B.R. (2010). The older adult driver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It’s a very frustrating life”. JAMA, 303(16):1632–41.
- Choi, M.J., Adams, K.B. & Mezuk, B.A. (2012). Examining aging processes through the stress-coping framework: Application to driving cessation in later life.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16 (1), 75-83.
- Windsor, T.D., Anstey, K.J., Butterworth, P., Luszcz, M.A., & Andrews, G.R. (2007). The role of perceived control in explaining depressive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driving cessation in a longitudinal study. The Gerontologist, 47, 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