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0
0

文字

分享

15
0
0

用電書機/平板電腦取代傳統課本?再想想吧!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1/06/07 ・195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0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五都選戰,郝龍斌市長曾提出「未來教室」計劃,打算在北市150所小學發放免費iPad供學生上課時使用,你還記得嗎?不記得也沒關係,因為看樣子說出這句話的人也不太記得XD。老實說,每當有新的電腦科技出現,很多學校總是先買再說,彷彿買了這些「電子白板」、「電子講桌」、「電子書包」,老師的教學品質就會突然提高,學生打瞌睡的比率也會大幅降低,然後教改就成功了一半…我們都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不諱言,比起用了幾百年的紙本教科書、不成氣候的CD-rom教學光碟跟Flash教學小遊戲,電書機(e-reader)跟平板電腦(tablet/x-pad)的確看起來比較有機會成為未來主流:一則可以隨時更新內容,加速資料查找;二則可以節省成本(長期來看);三則可以減少紙張跟印刷耗用;四則可以呈現互動性多媒體;五則讓學生從汗牛充棟的書籍堆中解脫,所以說電子書真是,行!

然而5月初發表於「電算系統中的人因研討會」(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的一項研究發現,或許可以讓我們再考慮一下是不是要這麼直覺地跳上擁護電書的電子花車。華盛頓大學的Alexander Thayer等人在會議中發表了他們為期一年的研究,主題是關於學生的閱讀體驗,而結果顯示若貿然以電書機替代傳統課本,將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2009年秋季,七所美國大學,包括華盛頓大學,展開了一項初探性計劃,將Kindle DX(亞馬遜公司推出的大螢幕版本電書機)取代傳統教科書,想知道新的電子設備是否能滿足學生所需。在華盛頓大學,有39名大學生獲得Kindle DX,再根據他們的日記跟訪談結果來判斷機器使用情形。結果,學年結束前,將近三分之二的學生放棄了Kindle,或是根本很少用。研究者更說,持續用Kindle DX的人「有的人得用上紙跟電腦來補強電書機的功用,有的不再認真完成閱讀作業,還有的人連閱讀技巧都改變了,但是多半是朝不好的方向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份研究跟過去其他相關研究都呈現出同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人、每個學生的閱讀方式都不同;有時候我們很認真的,一個字一個字閱讀,不想被打斷;有時候我們快速瀏覽文本,只想大致了解個意思就夠;有時候我們在文本中搜尋特定主題或特定資訊,跳著找重點;有時候我們來回比較多個章節內容。我們有時做筆記、在空白處加註、將某些段落用螢光筆劃起來、把某些頁面折角、撕掉、把好幾本書同時攤開來看…或是把教科書上的圖片惡搞成漫畫然後跟同學分享…或許顯得滑稽,但這些就是我們每個人獨特的閱讀跟學習方式,而且常常混在一起使用。我們太過習慣於紙本,享受紙本帶來的益處,以致於忘記紙本有多少電書機/平板電腦現在還無法取代的功用,同時被迫習慣電書機的僵硬。

華盛頓大學的學生遇到的部份問題–像是圖表很難閱讀、不支援彩色圖示、無法在文本上寫字加註–其實還蠻容易解決,iPad應用程式Inkling或是HTC的飛行者平板電腦都能應付這些Kindle DX的問題,然而在螢幕上閱讀跟在紙張上閱讀有個決定性的差別,研究者說,那就是紙本教科書能給予學生許多關於書本內容跟結構的「微妙提示(subtle cues)」,讓我們在閱讀時生成一幅實體書本的「認知側繪(cognitive map)」,研究者寫道:

當我們閱讀時,我們無意識地註記了資訊在文本中的實體位置,以及資訊跟我們自身所在位置的整體空間關係…這些心智圖像跟再現不僅僅幫助我們回憶起理念在任一文本中的位置,我們更利用認知側繪更有效率地保有跟記起文本資訊,對正在閱讀學術文本以達成特定目標的學生來說,成了有用的工具。

然而電書機或是平板電腦將這些閱讀時的動覺提示都刪除,這也是為何大多數學生最後無法繼續使用Kindle DX的原因。研究者表示學生「沒有認知側繪可以依靠…定位資訊的過程花了更長時間,能放在其他課題上的心智能量因此減少」,最後也無法維持學生自我期許能夠達成的創作能力。電書機可以更改閱讀介面,模擬出這些線索,例如scroll bar跟progress meter,但是很難能比得上紙本所能提供的實體動覺(kinesthetic)線索。

或許你也有過經驗,可以直接翻到課本第幾章節,這靠得是經驗、習慣、厚度、彎曲、光澤、聲音、觸感、顏色、味道…各種個人才能捕捉到的線索,而這些唯有你才感覺的到的線索就成為你在書中的分身,幫你定位,幫你記憶。不少學生都反應了這樣的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研究並沒有辦法推翻電書機跟平板電腦的各種益處,也不是說我們應該永遠使用傳統紙本課本;這個研究提供給我們的是更深一層的思考:不要直覺地以為電子設備必然能夠完美替代紙本,尤其是在課本跟學校教育情境中,紙本的好處特別能彰顯。希望接下來各地學校若要採用電書機或平板電腦之前,最好能也都小規模地做個類似華盛頓大學的這份研究,而我也很期待看見各種環境下的研究結果。

最後,我想問問各位:你有電書機或平板電腦嗎?你覺得跟紙本比起來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呢?

資料來源:E-textbooks flunk an early test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5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86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掌控注意力與動機:終結找不到東西的困擾!——《記憶決定你是誰》
天下文化_96
・2024/08/03 ・156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我們總是找不到鑰匙?

讓我們想像一個日常中會發生的情況。你下班回家,用手機確認電子郵件,同時把鑰匙插入鑰匙孔,打開大門。你踏入家中,家裡那隻不久前才認養、還沒訓練好規矩的好動小狗撲過來,纏著你跳來跳去,搞得你身上沾滿狗兒的口水。

你聽到女兒的房間大聲傳出卡加咕咕樂團(Kajagoogoo)的歌曲,一小段極易琅琅上口的重低音合成流行音樂鑽進你的腦門。你疲憊的走進廚房,裡面有股腐臭味,告訴你昨晚忘記把垃圾拿出去。然後,忽然一個抽痛,提醒你要冰敷幾週前扭傷的腳踝。

現在,不要轉頭,試著回想你把鑰匙放在哪裡。如果你想起自己把鑰匙留在鎖孔上,那很好,但如果實在想不起來,你也並不孤單。你可能只是被太多事情轉移了注意力,一旦有一大堆訊息襲來,我們對單一事件的記憶會變得混亂。

有時候就是無法想起自己將物品放在哪裡。 圖/envato

更糟的是,當我們試圖回想自己最後把鑰匙放在哪裡時,會一一過濾各式記憶,包括自己以前曾放置鑰匙的所有地方,以及我們把鑰匙放在各個地方的各種不同情況,不管那些事件是發生在昨晚、上個星期,甚至去年。會有很多這樣的干擾,所以諸如鑰匙、手機、眼鏡、皮夾,甚至車子等常用的東西,我們經常忘記它放在哪裡。競爭的記憶那麼多,能夠記住這些東西放在哪裡才奇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破解記憶混亂:注意力如何幫助你記住重要細節

試著把記憶想像成一張桌子,上面雜亂的放滿皺皺的紙片。如果你把網路銀行的密碼隨手抄在這種紙片上,要重新找到這張紙片,不僅需要耗費一番努力和運氣,同時也在挑戰你的記憶力。這類經驗就像艾賓浩斯努力背誦的無意義三字母組,要找到當下所需的正確記憶,難度會不成比例的增加。

但如果你把密碼寫在一張亮眼的桃紅色便利貼,要找到就變得格外容易,因為桃紅色便利貼會從桌上所有其他紙片之中凸顯出來。記憶以同樣的方式運作。愈特殊的經驗愈容易記得,因為它會從所有其他記憶裡凸顯出來。

愈特殊的經驗愈容易記得,就像一張亮眼的便條紙。 圖/envato

那麼,要如何使記憶從我們堆滿雜亂事物的腦袋中凸顯出來呢?答案是「注意力」和「動機」。利用注意力,大腦能把我們看到、聽到、想到的事情提高優先順序。我們隨時都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四周的諸多事物上,而環境裡發生的事情常常會吸引我們注意。

在前面描述的假想情況中,你的注意力可能短暫的放在鑰匙上,接著注意力就被門打開後遇到的許多事情給轉移。即使你留意著應該記住的重要事物(一小時後得去機場接妻子,你需要那串鑰匙,否則會遲到),也不見得能幫你建立特殊的記憶,足以對抗各式各樣吸引你注意的干擾(好動的狗、廚房裡的垃圾臭氣,或女兒房間傳出的樂團聲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就是「動機」登場的時候了。你需要利用動機來引導注意力,讓注意力鎖定在某個特定的事物上,好製造一個之後能找得到的記憶。下次你放下鑰匙這類經常找不到的東西時,花一點時間專注在當時和當地的某個獨特事物,例如檯面的顏色,或鑰匙旁邊那疊未拆封的信件。只要一點點專心的動機,就能對抗大腦忽略日常事件的天性,建立較為明顯的記憶,如此便有機會戰勝那些干擾的喧囂。

——本文摘自《記憶決定你是誰:探索心智基礎,學習如何記憶》,2024 年 7 月,天下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天下文化_96
142 篇文章 ・ 623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0

0
3

文字

分享

0
0
3
一鍵生成心智圖?統整文章、製作簡報、學習知識!三款 AI 保母級教學!
泛科學院_96
・2024/03/04 ・438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真的假的,只要有它,再難的事都能秒懂?

它就是 AI 心智圖工具,只要一句話,一個關鍵字,就能生成一張完整的知識架構圖。

無論是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的學生,還是被老闆交辦沒聽過的工作,只要把聽不懂的詞丟進去,噠啦~瞬間一目了然!

而且這些 AI 心智圖工具,也能直接把生成的圖表或段落變成一頁簡報,真的非常方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天,我將介紹 Whimsical 、 Xmind 和 MyMap 這三個 AI 心智圖工具,其中 Whimsical 是免費的,Xmind 跟 MyMap 這個 AI 功能要額外付費,但我自己實測的感覺非常好,因此也推薦給大家。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Whimsical

Whimsical 對 APP 開發者可能並不陌生,是集結流程圖、心智圖、 APP 原型圖的線上工具,現在有加入 AI,不僅可以更快速地整理內容,甚至能無中生有。雖然一個帳號只能免費使用 AI 100 次,再多就要付費,但我用到現在也還沒用完。

先從快速整理內容來吧,我這邊用泛科學這篇文章當範例,複製文章內容跟他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幫我把下面的內容,整理成心智圖

暗能量是什麼?看不到也摸不著,我們該如何找到它?

這樣文章的大綱就在你面前了,如果對某些主題有興趣,就可以用心智圖上的關鍵字去 google 搜尋。

接下來,就輪到無中生有啦!這次我什麼都沒有給他,直接輸入

請給我核融合的基礎知識架構心智圖

這樣 Whimsical 就會給你核融合的知識架構圖啦。

你看,是不是很簡單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想要把這張心智圖做成簡報,你只要選擇 Section 把它框起來,

就能在右邊的 Present 欄位上面,看到新的 Section,這時按下撥放,就會是一張剪報嘍。

作為流程圖與心智圖工具的 Whimsical 本來就很容易上手,加上 AI 就變得更無腦了,你甚至可以讓 Whimsical + AI 做完所有內容,再自己再微調版面,框選 Section,就有一份出色的簡報啦!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Whimsical 的 AI 找得資料有點少,可能連學校作業的需求都無法應付,如果真的要瞬間秒懂所有事情,你可能要試試看 Xmind 或 MyMap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Xmind

先來說說 Xmind ,這款工具稱得上是臺灣最知名的心智圖工具了吧?像是創意思考或人生整理術之類的課程,都經常能見到 Xmind 的身影。現在加上 AI 之後,真的創造了天下沒有難學的知識,一個關鍵字,一張心智圖,順著心智圖學習,沒什麼事難得倒你。

這邊我想要提醒大家, Xmind 跟 Xmind AI 是兩個獨立的產品線,傳統的紅色的圖示 Xmind 包含桌面版程式與手機 APP , Pro 專業版的售價是每三個月 16 美金, Xmind AI 是新推出的產品,圖示改成紫色,專業版費用是每個月 8 美金,兩者並不互通,重要的事說三次,兩者不互通,兩者不互通,今天分享的是紫色的 Xmind AI 線上平台,不要跑錯家哟。

回到正題, Xmind 的 AI 稱為 Copilot ,只要跟 Copilot 說出你聽不懂的關鍵字,它就會用心智圖幫你解答,為什麼只要關鍵字呢?這邊來做個示範,跟前面 Whimsical 一樣,輸入

請給我核融合的基礎知識架構心智圖

然後再輸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核融合的知識架構

最後只給 Copilot

核融合

這三個關鍵字。

好像字越少,內容越豐富?推測是 Copilot 會直接把輸入內容當成搜尋詞彙,因此訊息越多,限制越大。在用 Copilot 時,我都盡量給簡單的關鍵字,等它完成比較豐富的心智圖後,再對心智圖中的單一項目進行 AI 生成。

沒錯,這就是 Xmind 好用的地方了,無論是你自己畫心智圖遇到瓶頸,還是剛剛 AI 生成的心智圖有不完整的地方,只要點有問題的項目,再點選畫面下方的 Copilot ,就能再生成後續內容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Xmind 也支援心智圖直接轉簡報的功能,每個項目就是一頁簡報,會依照簡報架構播放簡報。

如果要放說明文字在簡報上,你可以點項目後按下面的 note 輸入文字,

也可以在 local image 上傳你要的圖片,就會在該張簡報呈現這些內容。

雖然 Xmind 不能把簡報弄得美美的,但 Xmind 支援將心智圖下載成 .md 或 .ppt 等檔案格式,之後就可以套入之前介紹過的 gamma 或其他人做好的 template ,一份有結構、漂亮的簡報就完成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yMap

最後介紹的 MyMap ,不是 google 那個 MyMap ,是 MyMap AI ,這個 A 編用完之後直接在工作群組裡面大喊:「這東西真是太好用了阿!」的一個工具。

一進入 MyMap 介面,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工具欄或 icon ,只有跟 AI 的對話框,沒錯,這才是我想要的 AI 工具! 什麼複雜操作都不用,只要跟 AI 說話,工作就完成啦!

能有這麼狂的介面,也就表示 MyMap 對自己的 AI 功能很有信心,實際用過真的,沒跟你五四三,用得過程中完全不需要找工具欄,資料與內容整理都非常到位!

跟 Whimsical 類似,MyMap 支援多種資料呈現方式,你也不需要知道有什麼呈現方式,在問它問題的時候,它就會解析你想要的內容可能適合什麼形式的呈現,如果有多種呈現方式適合,它還會問你要用什麼形式呈現。

如果你想要用已有的文件或內容做心智圖或其他圖表,你只要按下對話框旁邊的加號,就會跳出上傳檔案或輸入網址的對話框,上傳或輸入網址之後,他就會出現即時預覽的視窗,接著,就可以跟檔案對話了。

像我給它前面泛科學黑洞文章的網址,這時候只要跟他說

幫我整理這個網頁的內容重點

MyMap 不囉嗦,直接給我一個完整的內容重點整理。

用到現在,MyMap 的唯一缺點是拖曳畫面很不直覺,以及它非常非常小氣,只有七天試用期,訂閱 MyMap 的最低價格是 9 美元,但 A 編為了 GPT4 ,之接訂了 12 美元的 pro 版。看來無論是遊戲還是現實,課金變強都是不變的道理啊!

結語

好啦,其實也沒什麼特別要總結比較的,因為 MyMap 用起來真的太舒服了,但如果你只想當個免費仔,可以先用用看 Whimsical 。

而 Xmind 呢,其實它的檔案格式的支援度是最高的,要用其他軟體加工做成簡報的話,Xmind 還是有它的優勢之處的!

如果這支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在影片下方點個喜歡,並且把這支影片分享給需要的朋友,最後別忘了訂閱泛科學院的頻道,我們下支影片再見囉。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泛科學院_96
44 篇文章 ・ 52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15

0
0

文字

分享

15
0
0
用電書機/平板電腦取代傳統課本?再想想吧!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1/06/07 ・195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0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五都選戰,郝龍斌市長曾提出「未來教室」計劃,打算在北市150所小學發放免費iPad供學生上課時使用,你還記得嗎?不記得也沒關係,因為看樣子說出這句話的人也不太記得XD。老實說,每當有新的電腦科技出現,很多學校總是先買再說,彷彿買了這些「電子白板」、「電子講桌」、「電子書包」,老師的教學品質就會突然提高,學生打瞌睡的比率也會大幅降低,然後教改就成功了一半…我們都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不諱言,比起用了幾百年的紙本教科書、不成氣候的CD-rom教學光碟跟Flash教學小遊戲,電書機(e-reader)跟平板電腦(tablet/x-pad)的確看起來比較有機會成為未來主流:一則可以隨時更新內容,加速資料查找;二則可以節省成本(長期來看);三則可以減少紙張跟印刷耗用;四則可以呈現互動性多媒體;五則讓學生從汗牛充棟的書籍堆中解脫,所以說電子書真是,行!

然而5月初發表於「電算系統中的人因研討會」(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的一項研究發現,或許可以讓我們再考慮一下是不是要這麼直覺地跳上擁護電書的電子花車。華盛頓大學的Alexander Thayer等人在會議中發表了他們為期一年的研究,主題是關於學生的閱讀體驗,而結果顯示若貿然以電書機替代傳統課本,將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2009年秋季,七所美國大學,包括華盛頓大學,展開了一項初探性計劃,將Kindle DX(亞馬遜公司推出的大螢幕版本電書機)取代傳統教科書,想知道新的電子設備是否能滿足學生所需。在華盛頓大學,有39名大學生獲得Kindle DX,再根據他們的日記跟訪談結果來判斷機器使用情形。結果,學年結束前,將近三分之二的學生放棄了Kindle,或是根本很少用。研究者更說,持續用Kindle DX的人「有的人得用上紙跟電腦來補強電書機的功用,有的不再認真完成閱讀作業,還有的人連閱讀技巧都改變了,但是多半是朝不好的方向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份研究跟過去其他相關研究都呈現出同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人、每個學生的閱讀方式都不同;有時候我們很認真的,一個字一個字閱讀,不想被打斷;有時候我們快速瀏覽文本,只想大致了解個意思就夠;有時候我們在文本中搜尋特定主題或特定資訊,跳著找重點;有時候我們來回比較多個章節內容。我們有時做筆記、在空白處加註、將某些段落用螢光筆劃起來、把某些頁面折角、撕掉、把好幾本書同時攤開來看…或是把教科書上的圖片惡搞成漫畫然後跟同學分享…或許顯得滑稽,但這些就是我們每個人獨特的閱讀跟學習方式,而且常常混在一起使用。我們太過習慣於紙本,享受紙本帶來的益處,以致於忘記紙本有多少電書機/平板電腦現在還無法取代的功用,同時被迫習慣電書機的僵硬。

華盛頓大學的學生遇到的部份問題–像是圖表很難閱讀、不支援彩色圖示、無法在文本上寫字加註–其實還蠻容易解決,iPad應用程式Inkling或是HTC的飛行者平板電腦都能應付這些Kindle DX的問題,然而在螢幕上閱讀跟在紙張上閱讀有個決定性的差別,研究者說,那就是紙本教科書能給予學生許多關於書本內容跟結構的「微妙提示(subtle cues)」,讓我們在閱讀時生成一幅實體書本的「認知側繪(cognitive map)」,研究者寫道:

當我們閱讀時,我們無意識地註記了資訊在文本中的實體位置,以及資訊跟我們自身所在位置的整體空間關係…這些心智圖像跟再現不僅僅幫助我們回憶起理念在任一文本中的位置,我們更利用認知側繪更有效率地保有跟記起文本資訊,對正在閱讀學術文本以達成特定目標的學生來說,成了有用的工具。

然而電書機或是平板電腦將這些閱讀時的動覺提示都刪除,這也是為何大多數學生最後無法繼續使用Kindle DX的原因。研究者表示學生「沒有認知側繪可以依靠…定位資訊的過程花了更長時間,能放在其他課題上的心智能量因此減少」,最後也無法維持學生自我期許能夠達成的創作能力。電書機可以更改閱讀介面,模擬出這些線索,例如scroll bar跟progress meter,但是很難能比得上紙本所能提供的實體動覺(kinesthetic)線索。

或許你也有過經驗,可以直接翻到課本第幾章節,這靠得是經驗、習慣、厚度、彎曲、光澤、聲音、觸感、顏色、味道…各種個人才能捕捉到的線索,而這些唯有你才感覺的到的線索就成為你在書中的分身,幫你定位,幫你記憶。不少學生都反應了這樣的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研究並沒有辦法推翻電書機跟平板電腦的各種益處,也不是說我們應該永遠使用傳統紙本課本;這個研究提供給我們的是更深一層的思考:不要直覺地以為電子設備必然能夠完美替代紙本,尤其是在課本跟學校教育情境中,紙本的好處特別能彰顯。希望接下來各地學校若要採用電書機或平板電腦之前,最好能也都小規模地做個類似華盛頓大學的這份研究,而我也很期待看見各種環境下的研究結果。

最後,我想問問各位:你有電書機或平板電腦嗎?你覺得跟紙本比起來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呢?

資料來源:E-textbooks flunk an early test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5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86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0

9
5

文字

分享

0
9
5
青少年睡眠不足的解方?在高中生早自習被取消之後——《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23/03/04 ・323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蔡宇哲/心理學博士,主持 podcast 《哇賽心理學》與《睡眠先生的活力學》。

Take Home Message

  • 美國眾議院在 2020 年決議將每年 9 月的第三週訂為「學生睡眠健康週」;臺灣教育部也在去年宣布取消高中早自習,希望青少年可以多睡一點。
  • 多項國際研究發現,青少年睡眠不足會影響注意力、學習、記憶,連帶牽動到學業成績,甚至還可能影響情緒調節與自我控制能力。
  • 研究發現,延後上學提升了學生的學業成績、出席率、準時上課率,並降低睏睡度;但學生對於「睡眠是否重要」的概念也會影響延後上學帶來的幫助。

教育部在去(2022)年宣布,在 111 學年度開始取消高中早自習,學生只要在上午 8 點前到校即可,希望藉由調整上學時間讓青少年能睡多一點。不過這項措施並未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尤其是華人文化一直以「勤奮」為勉,像成語焚膏繼晷、懸樑刺骨等都隱含著睡得少才會有成就的意涵。家長與老師也常以此來勉勵國高中生努力讀書。然而,這樣的傳統觀念在睡眠科學的檢驗下卻是大錯特錯。

睡眠不足將影響青少年的身心理

2020 年,美國眾議院決議將每年 9 月的第三週訂為學生睡眠健康週(Student Sleep Health Week, SSHW)。不僅如此,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也在去年 9 月 12~18 日進行相關倡議。

不過他們為什麼要特地宣導?主因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統整的研究報告經專家討論後,提出青少年每日應睡 8~10 小時、平均睡眠時數達到 9 小時的建議。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數據卻顯示,有將近八成的中學生呈現睡眠不足的狀態,因此美國政府希望能透過政策與教育推廣來倡導睡眠的重要性。

那臺灣學生呢?根據 2020 年臺灣兒福聯盟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臺灣高中生有將近九成每天睡不到八小時,國高中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時數更僅有 6.9 小時,連建議值的低標都沒達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挪威一項針對學生睡眠情況與學業成績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共調查了 7798 位 16~19 歲的青少年,發現上床睡覺時間、睡眠時數,以及睡眠缺損都與學業成績有關。上床睡覺時間愈晚、睡眠時數愈少,睡眠缺損也愈嚴重,學業成績就會愈低落。簡單來說,學業成績較差與睡不夠有關。

雖然這項結果只代表兩者相關,並不表示因果關係,然而已有非常多研究都發現睡眠不足會使人的注意力、學習、記憶情況變差,而且在實驗室控制的情況下這項因果關係可以被確認。如果要有好成績便需要仰賴專注,才能讓學習與記憶的歷程能夠順利開展。因此,睡眠會影響學業這點確實有它的道理。

睡眠不足會影響青少年學習。圖/envatoelements

此外,睡眠影響的並不只是單純白天有沒有精神、注意力是否集中而已,甚至還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 2021 年一份針對臺灣國高中生的萬人抽樣調查中發現:有 25% 的國高中生在過去一年內曾認真地考慮過自殺。就算這項數據可能被誇大了,但即使將數字折半來看依然很令人擔憂。不過自殺念頭又跟睡眠有什麼關係呢?

一篇 2018 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JAMA Pediatrics)期刊的研究,將 67615 份青少年(國三到高三)問卷資料中的睡眠時數分為八小時以上、七小時、六小時,以及少於六小時這四組,比較這些人從事危險行為的情況。結果發現,睡眠時數少於六小時的青少年在攻擊行為上比睡滿八小時的高出將近兩倍,自殺行動更高出三倍之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就是說,睡眠不足這件事不僅影響了白天在課業表現上的各種層面,還包含比較容易被忽略的情緒調節與自我控制,而這對青春期的學子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睡眠不足的影響太容易被忽略,誰在生氣時會想到今天脾氣這麼差是因為前一晚沒睡好呢?但透過科學研究確實發現,睡眠不足會讓脾氣變得暴躁,容易看什麼事都不順眼。

青少年獨有的「生理時鐘延遲」

既然睡不夠,那應該要讓學生早點睡才對。很多人會把青少年晚睡的因素歸咎於課業壓力、網路與遊戲,但這些僅是外在因素,其實還有一個無法抗拒的內在因素,那就是青春期獨有的「生理時鐘延遲」現象,即使想早睡也睡不著。

早在 1993 年,美國睡眠領域的專家卡斯卡頓(Mary Carskadon)與不少學者都曾針對青春期生理時鐘延遲的現象進行研究,當時的網路與手機都還不像現在如此普及,且在實驗室控制的情況底下也排除了課業壓力,但依然發現學生在進入青春期之後會有作息延遲的情況。而且這個現象也非人類獨有,在恆河猴(Macaca mulatta)與一些囓齒類動物身上也會出現,因此這可能是生物體的發展所導致,而非單純社會文化與壓力的影響。

因此在生理時鐘延遲、難以提早入睡,但又必須早早起床上學的情況下,睡眠不足的現象必然會發生。再加上課業壓力與網路、遊戲等誘因,又結合了華人不用睡太多的勤奮文化,就成了臺灣青少年睡眠不足的難解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睡眠不足是許多青少年常見的問題。圖/envatoelements

延後上學,全球青少年睡眠不足的治標措施

睡眠對青少年來說如此重要,但卻又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因此透過政策改變上學時間反而變成一種最快速的方法。十多年前英美各國就都陸續試行相關的政策,多數都發現延後上學對學生學習是幫助。因此,美國加州政府在 2020 年頒布了法令,規定公立學校的國中必須在上午 8 點以後、高中則是在 8 點 30 分以後才可以開始上課。而臺灣在去年開始,也規定高中生可以於上午 8 點前到校即可。不過這樣的措施卻受到不少反對者質疑,認為只延後這一點時間根本沒有用。針對這些質疑,我們可以透過科學研究獲得一些驗證。

2018 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就以美國西雅圖中學施行延後上學政策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該校學生的上課時間從原本的上午 7 點 50 分改成 8 點 45 分,足足延後了 55 分鐘。結果發現,延後上學後學生的整體睡眠時數增加了 34 分鐘,且學業成績、出席率、準時上課率都提高,睏睡度則降低。簡單來說,延後上學可以讓中學生睡得比較多一點,在學校的整體表現也變好。

另一篇去年進行的大規模研究,收集了橫跨 1999 ~ 2017 年的資料,參與者包含了 28 所學校、上萬名高中生都延後至上午 8 點 30 分上學。調查這些學校實施延後上學的前一年和實施後連續四年的數據,結果發現在實施後的第四年,學生的畢業率從原本的 80% 提高到 90 %,出席率也由 90% 提升到 93% 。在大樣本的情況下有如此高的提升,可說是相當驚人。

從結果來看,單單只是延後上學這件事就可以對青少年有多項正向的影響,是個有效又不用花太多錢的方法。當然這個政策影響層面很廣,還有家長接送、老師上班時間等議題,但至少延後上學這件事對於學生而言,目前的證據都是正向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治本之道,肯定睡眠的重要性

延後上學對青少年有幫助,但從落實到實際有好成果出現之前,需要大眾與家長對睡眠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發揮政策的效果。筆者有次參與國際睡眠醫學研討會時,一位韓國學者的報告中就提到影響延後上學政策成效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學生是否認為睡眠是重要的、自己需要睡多一點」。

如果連學生都認為睡眠不重要、自己不需要睡那麼多,那麼延後上學、獲得多一點時間睡覺的幫助自然就變小了。臺灣在取消早自習、讓高中生延後上學時,也需要搭配推廣睡眠教育,讓青少年與大眾都了解睡眠充足才是展現高效學習、身心得以平衡的基礎。

延伸閱讀

  1. McKeever, P. M. et al. (2022). Delayed high school start times and graduation and attendance rates over four years: the impact of race and socioeconomics.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18(11), 2537–2543.
  2. Dunster, G. P. et al. (2018). Sleepmore in Seattle: Later school start times are associated with more sleep and better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Science advances, 4(12), eaau6200.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3 年 3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8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