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科普對一個文筆流暢的人不難,只要將相關生物資料,彙整一下,加以簡單組合排列,潤飾一下文辭字句,大概不難寫成一篇文章,至於是否膾炙人口,就見仁見智了,很難下評論。除非去參加科普徵文競賽,參賽者為了能獲得好成績才會努力創作,不然寫的內容其實大都會大同小異,難以看出文章有何值得閱讀之處。而內容的價值卻是決定文章可讀性最大的關鍵。
在資訊快速流通的網際網路時代,同樣主題的文章,處處皆是,古代寫文章,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抄的妙不妙往往就影響了文章的可讀性。當今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內容大都已經數位化,只要上網輸入關鍵字,一大筆相關與不相關的資料通通都會跑出來,只要剪一下,再貼一下,稍微改寫一下,換一下風格,瞬間就是一篇文章了,這樣的網路文章隨處可得,但卻乏可讀性與價值,通常只是一篇換了包裝的禮物而已,卻沒有一點內涵。
撰寫科普文章對我來說事一件又愛又恨的事,愛的是可以重新咀嚼知識內容,體驗隱藏在其中大自然的奧妙,令我咬牙切齒的是要尋找一個全新的觀點,來撰寫已知科學的內容,更難的是訂出一個好題目,題目好壞優劣當然又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議題,因為沒有公定標準,所以到頭來都是各說各話,自圓其說。然個人對文章題目希望讓讀者看到標題就能引起閱讀的動機,因此下標題通常都是一改再改、一修再修,直到能凸顯文章的重點與趣味性為止。
就我而言,我在下筆寫作之前,會先評估主題內容是否值得奮力一博,換句話說,就是讓我心甘情願花力氣、耗時間去為它找到一個觀點,然後在一字一句地將它堆砌完成,過程中不斷地來回審查所寫的字句是否能正確表達出心中的意念,好不容易完成之後,還要想想讀者是否也能因此獲得共鳴。舉例來說,驅使我撰寫《潮間帶作客之道》的最大原因在於:潮間帶是人們常常造訪之地,有關潮間帶的生物圖鑑或旅遊手冊比比皆是,但是卻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一樣,鮮少有作者提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影響甚鉅的舉動,讓許多人(包括專業人員在內)無意中傷害了生物卻不自知。有鑑於此,個人才動手為文,希望人們造訪潮間帶時,除了遵守安全與保育規則之外,更應注重對待生態環境的環境倫理,以免誤傷生物。這類的題目才是個人願意投資精力與時間。
另外有些文章是有助於釐清似是而非的迷思觀念,《尼莫叫什麼名字》一文就是這樣來的,文中所提及的小丑魚尼莫的俗名容易造成混淆,如同種不同名,同名不同種,往往造成許多迷思,有時甚至會引起許多笑話;若能破解迷思,方能撥雲見日,獲得正確的觀念。
科普文章除了提供知識之外,應該具備釐清觀念的功能,方能有可讀性,《海起嘯了》一文就是在這樣的動機之下,所完成的文章。許多不具海洋科學背景的社會大眾,因受到媒體跨大的報導造成心中極大的恐慌,這篇短文應發揮知識的力量,安定社會大眾的效用。這樣應該也算功德一件吧,總比念佛誦經,口中念了半天,心中卻還是波濤洶湧,無法平靜的效果好多了。
文章的精彩性在於其內容的優劣而非篇幅。簡單就是美,但是要寫的簡單而非長篇大論,卻是一種功力,所謂恰恰好,就是多一份太胖,少一份太瘦,為文時如果也能遵循簡約的規則,相信更能將文章重點表露無遺,華麗詞藻雖會增加稿費的收入,但卻無助於文章的精彩性,有時反而適得其反,讓讀者看不出重點所在。畢竟科普文章的重點是讓人讀懂,而非私人日記,作者是當事人,寫得不清楚只要點到為止,有感覺就好了,無須對讀者負責。
網路時代,圖像成了資訊表達的主流,短句子成了約定成俗的標準。臉書、推特等社會媒體的盛行,更有推波助瀾之效。昔日長篇大論的文章已經成了文人雅士的專利了,短篇文章卻大行其道,成為主流,科普文章亦不例外。然而文章要短而精彩,又要很通俗,凡夫俗子皆可讀懂,真是對作者寫作能力一大考驗,這就是痛苦之處,想多寫深怕現代讀者大多缺乏耐心,寫少了又怕讀者看不懂,兩者之間的平衡點不知放在何處,且文章又要找切入的觀點,才能寫出特點,最後才有完美的句點,老實說,好難喔。
自古文章是自己的好,每字每句都好像是千挑萬選,好不容易才擠出來,有時想了半天,鉛筆頭都要快要被咬斷了,也蹦不出一顆字來,因此要修改文句,使文章流暢,尚可接受,若要大幅刪除/改寫的話,即使心中明白地知道,這對文章好,但是總會萬般不捨,一字一句在彈指之間就形銷骨毀,不見蹤跡了。而這種沒標準的事情最後的定論就是要比權勢大小了,有求於身操生死大權的編輯時,就算是心疼還是要含淚割愛,誰叫情勢比人差呢;若是編輯稿源不足的話,而來邀稿的話,那就是情勢大逆轉,另當別論囉,作者與編輯之間永遠有說不完的辛酸血淚故事。
科普文章寫作切入的觀點其實就是為讀者鋪路,讓他們可以順著道路,找到神秘的後花園,它同時也是引發讀者興趣,連接讀者共同的經驗與新知識之間的橋樑。一般人學習新知的方式,以舊有的知識為參考基礎,去理解新的知識與觀點,簡單來說,科普作者需要為讀者搭橋鋪路,將讀者與作者的觀點相連通,讓讀者一口氣將文章讀完。個人寫作喜歡找尋日常生活中的共同經驗,如在《海兔來拜年》一文的開端,就先簡介世俗對陸生兔子的刻板印象如圓圓的身軀、修長的耳朵與強壯的彈簧腿,以此為跳板再說明海兔與陸生兔子之間的差異,由此帶領讀者認識海兔的種種有趣的生態習性,達到介紹海兔的目的。
每一篇科普文章都是新的挑戰,就像每一份創意料理一樣,素材處處皆是,但是如何從主題的訂定,料理調配方式的選擇,素材的選用與搭配,最後完成合乎大眾口味的美食,整個創作辛苦的過程,只有同為創作者才能理解箇中的滋味。阿基師是創作美食的料理師,而科普作家應該是科學知識的資訊料理師,兩者最終的成品雖不相同,但同樣都能滿足人心靈上最深層的需求。
本文原發表於陳勇輝的臉書網誌[201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