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 LIS情境科學教材
她是 Podcast《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的主持人 Hazel,以清晰幽默的口條分享精彩的歷史八卦,其爬梳史料整理出的故事腳本,被聽眾譽為「用聽的連續劇」,讓人不知不覺就追了好幾集,短短七個月的經營,頻道即突破千萬收聽。
你可能會很意外,這位以科普歷史為題的創作者,其實並不是歷史背景,在成為一位新媒體文史工作者之前,Hazel 也曾有過一段對學習迷惘的學生時期,邀請你一起往下閱讀 >>>
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就對學習的嚮往從此破滅
「其實我的學習過程,很少感到成就感,覺得讀書非常無聊,即使過去我的成績很好」 Hazel 說。
他憶起小學一年級剛入學的那天自己是非常雀躍的,因為大人告訴他上學是長大和變聰明的必經之路,但不到一學期,他就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謊言,讀書和考好不過只是為了要給家長一個交代。
在學習的路上,因著家長的期待以及嚴格的自我要求, Hazel 一路上逼著自己保持好成績,然而到了高中,突然發現不論多麼努力,還是無法跨越與「數學」的巨大隔閡。
「我在高中只有排列組合這個單元數學成績有拉上來,這個部份我能用生活的經驗理解,不過當數學超出了加減乘除之外,我就完全無法領會,也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和目標在哪裡」Hazel 坦言。
選文組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想要逃避數學
談到這裡,我們很直覺的猜測 Hazel 高中選擇了文組,他語帶尷尬的笑著說「沒錯」,而笑容的背後,正是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的無奈——「因為討厭理工科的學習,才選擇(逃到)文法商」。
「不可能有一個孩子不喜歡所有東西,但因為他要避開最討厭的那一項,只能選相對沒有那麼討厭的項目。如果我早一點知道數學的意義和在生活中的應用,或許當初我不見得沒有辦法讀理工,其實我對生物很有興趣,但錯過就錯過了!」 Hazel 用自己的故事點出學習過程中常見卻很弔詭的集體經驗。
知道為何而學,會不會學得事半功倍呢
開始有了讀書之外的社會經驗, Hazel 回看過去的學習歷程,發現到「很多過去不會或是不能理解的知識,常常到了現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茅塞頓開,原來當年在學的是這個東西阿!」,這樣的經驗也讓他反思「如果能提早知道『學習的目標和應用』會不會原本覺得困難的概念就不會學得那麼辛苦,學習效果也許事倍功半」!
這番體悟讓 Hazel 決定要成為一位「替孩子的學習創造意義感」的母親(即便他目前還沒有孩子),「我會在小孩長大的過程不斷詢問,『你想要做些什麼?』,這不是給他寫一篇作文-我的志願就結束了,我們需要和他確認『想要做這件事情』和他『接下來要去努力的方向』是否一致」。
教育的目的是讓我們擁有做夢的勇氣
看見《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在 Podcast 熱門排行榜上有名,Hazel 說自己從未想過能在 Podcast 上獲得如此斐然的成績,剛開始製播節目他還是一邊工作一邊經營,一路上靠著「興趣」和「需求」讓完全沒有歷史背景的他持續學習,摸索出節目現在的樣子。
談及這段經歷,Hazel 有感而發:「如果沒做 podcaster,我可能還是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小白領上班族,台灣教育比較沒有帶給小孩做夢的勇氣,我也是因為在 Podcast 有些成績,才膽敢放棄原本的工作和志向,但實際上不該是這樣,台灣教育沒有告訴孩子這世界有多少可能,但我們也不該只鼓勵小朋友做夢,要同時藉由教育一起幫忙孩子實現夢想。」
響應本次「LIS 第二季大科學計劃」,Hazel 分享給我們的大科學人宣言:
❛❛ 生活中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 ❜❜ ——居禮夫人
藉由深究歷史穿梭古今的 Hazel 分享:「人類經常因著不理解而做出不智之舉,不理解所帶來的恐懼,往往讓人們出於防衛而做出極端反應」,例如獵巫的源由正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無知,像是啟發伽利略的教士布魯諾,正是因為推崇「地動說」而被火刑。「人們缺乏的不是慈悲,而是追根究柢的勇氣」,如果當時的他們抱持更廣闊的心胸,還有更科學的精神找答案就不會被恐懼所困!
最後 Hazel 調皮的說:「話說如此,心裡只有 99% 認同這個句子,我想有些恐懼無論如何,還是很難克服,例如某種褐色的家庭常見害蟲,雖然清楚那只是種六腳昆蟲不足為懼,但知道歸知道,就算居禮夫人和法布爾老師復活來聯合對我再教育,也還是治不了我的害怕吧……。」
邀請您一同成為各行各業中的大科學人,您的捐款將支持「科學公益教材」的穩定開發,一起支持台灣科學教育,讓孩子從小開始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帶著自信長大成為各行各業中「永保好奇」、「邏輯思辨」的大科學人!
【LIS 大科學計畫 ✦ 第二季】|募資倒數兩個月 ▸▸▸▸▸▸▸
❛ 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這是我們的任務,下一個世代的科學史,現在就得開始寫起! ❜
每月小額捐款,就能支持全台十萬名孩子都期待的科學教材:https://bit.ly/3VxJyI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