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初探網路趨勢:速食化的利與弊

喀報CastNet_96
・2023/01/01 ・295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上一次讀完一整本書是甚麼時候呢?自從網路、智慧型手機相繼問世後,人們似乎漸漸喪失了閱讀長文的耐心;與此同時,新聞報導、網路影片的篇幅也越來越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在這個資訊爆炸、人手一機的時代,每天接觸到的資訊量大到令人難以招架,不論是內容產製者或閱聽人,都朝著「速食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將帶領讀者一窺速食化資訊的利與弊,以及面對如此趨勢,身為閱聽人的我們該如何應對。

▲  網路上常見的等介紹短片
(照片來源/
主頻道【谷阿莫】

加速的生活步調 加速的資訊傳遞

相信大家都曾在YouTube、Facebook或是Instagram等平台上看過介紹電影劇情的濃縮短片,「三分鐘看完」、「五分鐘系列」諸如此類的影片標題,讓追求快速資訊以及對長片缺乏耐心的觀眾點開一部又一部的電影介紹短片,用最少的時間看完一則又一則的故事。

在這個資訊爆炸、人手一機的時代,每天接觸到的資訊量大到令人難以招架,人們對於要花時間研讀才能獲取資訊這件事感到不耐煩,創作者產製的資訊篇幅也越來越短,讓觀眾得以快速得知內容後,接著前往下一份濃縮過的資訊。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對於「資訊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的解釋是「快速增長的資訊量及這些大量資訊所產生的影響」,也提到學者估計現代一份報紙上的資訊就超過十七世紀人們一生所需要的資訊量;然而大部分人們在網路上獲得的資訊,卻遠超閱讀報紙獲得的,足以得知現代人每天接觸到的資訊量有多麼龐大。

▲  一份報紙資訊比十七世紀人一生需要的更多。
(照片來源/Pexels

濃縮簡化內容 快速抓住重點

在資訊爆炸的背景下,閱聽人變得傾向選擇快速且重點明確的資訊與傳播媒介,再加上現代人高壓、快節奏的生活型態,「速食化」的現象也就隨之成形。速食化的生活型態反映在現代人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但最為明顯的,還是最普遍、最大宗的資訊來源——網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資訊速食化的趨勢在許多文本類型,或資訊形式中都可以觀察到,從前述的電影介紹短片,擴大到整個 YouTube 影音平台來進行檢視,除了將兩個小時的電影濃縮成三分鐘的短片,還有各類型的知識型介紹影片,不外乎都是將極大的資訊量濃縮成極短的影片時長;而球賽或是其他運動項目,也常常會有稱為「精華片段」的剪輯短片,讓觀眾能夠透過影片快速抓到比賽的重點。

提到影音內容就不能不提近年用戶量和受歡迎程度都大幅成長的短影音平台 TikTok ,與 YouTube 相比, TikTok 在「壓低每份資訊觀看時間」的目標上做得更加徹底和完善,加上其獨特的觀看機制讓用戶欲罷不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可能就接收了超過十份以上的資訊。

▲  TikTok 近年大受網路使用者歡迎。
(照片來源/Pexels

比起 YouTube ,社群媒體如 Facebook 、 Instagram 也不遑多讓。除了 Instagram 推出模仿 TikTok 模式的連續短片(Reels)功能之外,本身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發文機制也讓許多產製者採用懶人包圖片搭配少量文字進行資訊傳遞;而懶人包作為「幫助普通人用最短時間,掌握事件的來龍去脈與核心問題」的一種網路傳播文體,追求簡單扼要和快速的特質體現了網路資訊速食化的精髓。

▲  IG的發文機制讓產製者採用懶人包圖片搭配少量文字進行資訊傳遞。(照片來源/陳昀 攝)

資訊速食化是好事 還是壞事?

你我已經身處在速食化的網路環境中,但是這種現象和網路生態到底是好是壞?對身為閱聽人的我們又會產生甚麼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逐漸速食化的網路環境,提供閱聽人快速了解事件或特定資訊的管道。在過去,要學會某項技能可能需要讀完一整本書,但在追求快速、簡要、精華的現代網路資訊環境中,可以很輕易找到速成的教學影片或圖文教學。雖然經過濃縮的資訊無法和一整本書的細節知識相提並論,卻能夠讓閱聽人快速學到基礎及重點。

生活在現代的網路使用者生活節奏越跑越快,能運用的時間越來越少,每天接觸到的訊息量卻又大到難以想像,因此重點明確、篇幅短小的資訊,對於閱聽人而言是更好吸收的資訊型態。

▲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能運用的時間變少。(照片來源/Pexels

然而速食化的特性事實上是一體兩面,速食化趨勢的優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先前提到經過濃縮、刪減後的網路資訊讓閱聽人可以快速獲得資訊重點,但同時在刪減過程中犧牲掉的,就是資訊的細節和完整性。若是新聞報導或議題類的網路資訊,在速食化的網路環境下為了達到快速、簡要的目標而對資訊進行刪減,容易省略掉細節而導致閱聽人無法掌握事件的全貌,甚至被誤導至錯誤的結論。

在這樣子的網路環境之中,閱聽人也漸漸對閱讀長文報導、篇幅較長的完整資訊失去耐心,而網路使用者的不求甚解也讓內容農場有機可乘。就連許多新聞媒體也漸漸以聳動標題搭配簡短、空泛的內容作為主要的報導形式,犧牲了報導的深度與廣度,讓台灣網民普遍認為台灣新聞媒體素質低落,從常常被用來抨擊新聞媒體的笑話——「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就可略知一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動代替被動 速食也可以很健康

面對內容深度逐漸低落、完整性不足的新聞媒體,與追求快速、精簡的網路環境,有些人會認為產製者欠缺專業性,但供給也是來自相對應的需求,受眾不買單的話產製者也不會朝這個方向發展。因此,我們很難把如今的網路環境單方面歸咎於產製者,如果閱聽人普遍擁有媒體識讀的自覺,或許新聞媒體和整個網路資訊生態也不會演變成如今的樣貌。

▲  不論哪種資訊型態都有助於構築閱聽人自己對事件的理解和觀點。(照片來源/Pexels

網路資訊速食化的趨勢和資訊爆炸已是現況,身為閱聽人的我們在接受網路便利性的同時,也需要檢視自己的網路使用習慣並提升媒體素養。然而光有媒體識讀的能力,用來評判資訊的對與錯並不足夠,在跟上時代的同時,要活得進步又健康,閱聽人需要具備主動蒐集資料的能力。

就算資訊簡短、經過濃縮,仍然可以一點點地去拼湊事件的面貌,構築自己對事件的理解和觀點。因此,在資訊充足和便利的時代,我們絕不能被動地任憑媒體餵養,在智慧科技當中反倒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速食化資訊固然方便,但是長篇內容的存在也有其必要性。接收訊息、形成認知的過程,要以誰為主、以誰為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閱聽人不該屏棄任何一種資訊型態。如果時代如此資訊爆炸,那麼就該接收更多,而不是拒絕更多。


資料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資訊爆炸

 懶人包歷史大解密:原來懶人包也有這麼多學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喀報CastNet_96
11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大三學生自媒體,文章撰寫類目含括科技新知、藝文評論、人物特寫、社會議題和專題新聞,以大學生的觀點出發撰寫與自身和社會相關的文章,內容豐富。 喀報CastNet網站:https://castnet.nctu.edu.tw/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 i 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59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只要認明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4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奠定現代通信基礎的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
數感實驗室_96
・2024/06/06 ・74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以前小時候如果調皮不聽話,就會被大人叫去跪算盤,現在的家長家裡沒算盤了,反而會拿出電路板讓小孩跪。

咦?為什麼總是拿算數工具來懲罰小孩呢?

電路板上看似複雜電路板密密麻麻的,是電腦進行邏輯計算的關鍵。這小小的薄片能執行驚人的運算功能,背後的奧秘離不開一位傳奇科學家的貢獻。他不僅奠定了現代通信的基礎,還開創了人工智慧研究,這可不是一般人一生能做到的成就,但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卻一次搞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位非凡的科學家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時代?

他讓我們今天能享受高效的通訊技術和智慧生活。如果你也覺得現在生活離不開手機和電腦,那你應該感謝這位數學和電機工程的天才。

對於 2000 年後出生的人而言,或許覺得用手機傳訊息、用電腦看影片再平常不過。但在 Shannon 出現之前,沒有人能系統性地定義「資訊」和「通訊」。他以其對動手實驗的熱忱,將這些看似無形的概念轉化為實際的理論,為世界帶來了一場資訊革命。

正是因為 Shannon 的卓越貢獻,我們才能享受如此便捷的現代通信技術。他不僅改變了科學的面貌,還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Shannon 的故事也提醒我們,熱愛與好奇心是推動進步的核心力量。他用智慧和創造力,為我們打造現代通信的基礎,並開啟未來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感實驗室_96
7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數感實驗室的宗旨是讓社會大眾「看見數學」。 數感實驗室於 2016 年 4 月成立 Facebook 粉絲頁,迄今超過 44,000 位粉絲追蹤。每天發布一則數學文章,內容包括介紹數學新知、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或是數學和文學、藝術等跨領域結合的議題。 詳見網站:http://numeracy.clu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numeracylab/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資訊量過大啦!我們其實不擅長處理複雜的資訊?——《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
商周出版_96
・2023/11/21 ・133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誰不接受多樣性?

我們的成長方式具有多樣性。有人長得快,有人長得慢;有人長得高大,有人長不高。這種多樣性是「生物的策略」。不過有個東西並不接受多樣性。就是我們的大腦。

人腦不善於處理複雜的訊息。

有一個法則叫做「神奇數字七法則」,意思是:人類一次頂多只能記住七樣東西。

這是真的嗎?我們來試試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記住以下插圖,限時三十秒。

接著再看下面的圖,什麼東西不見了?

答案是不倒翁。為什麼明明十樣物品也不多,我們就是記不住呢?

再來試試下一題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超過七個圖,但是這一題可能大家都記得住,因為這些圖都與《桃太郎》的故事有關。先找出關聯性,再加以歸納整理,大腦才有辦法勉強記住超過七樣東西。

大腦不擅長處理太多資訊

記憶圖畫或許比較困難,試試看數字吧。

請記住旁邊的數字,限時五秒。

怎麼樣? 是不是太簡單了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面這一組數字呢? 也是限時五秒。

上面這一題是不是也太簡單了!

下一組數字呢? 限時同樣五秒鐘。

如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兩題應該可以輕輕鬆鬆記住,但是第三題就比較不容易了吧?

你知道第三題有幾個數字嗎?

答案是八個。

只有八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厲害到發明了電腦,我們優秀又傑出的大腦照理說應該能理解一百、一萬,甚至一億個數字。然而實際上,人腦必須費盡力氣才能記住兩隻手數得完的數字。我們的大腦本質上不擅長處理「大量」的資訊。

理解「大量」的方法

如同上述的例子,當題目是文字(圖像)時,只要歸納出《桃太郎》的故事,我們的大腦就更容易理解。

那麼數字呢?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數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把亂七八糟的數字排成一列,是不是就好記很多?

如果再排成下面這樣呢?

這次是依照數字的大小排序。

我們可以看到「3」有兩個,而 1 到 9 中間缺少了「7」和「8」。經過排列和整理順序之後,人腦就比較能夠理解這些資料。我們的大腦最喜歡把東西排成一列或排順序。學校排成績也是這樣的關係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每一種生命的成長都有理由,都值得我們學習》,2023 年 8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2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