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詹鳳春
編按:本文節錄自《聆聽樹木的聲音》一書,為閱讀需要,有些許調整部分擷取內容。
臺灣植物學研究的先驅者──田代安定
臺灣近代行道樹思想的導入,始於民政部技師田代安定。
田代安定生於日本鹿兒島。求學階段即前往東京,從於當時著名博物學者田中芳男門下。因精通法語,熟知歐洲殖民地之熱帶植物,因此得以受到重用。之後,農商務省委託田代調查沖繩諸島栽培奎寧樹的可能性,並計畫萃取樹皮治療瘧疾。
正當調查結束時,收到田中芳男委任事務官,前往俄羅斯帝國在聖彼得堡舉辦園藝博覽會。會後短暫停留於俄國,而從俄國植物學者卡爾.馬克西莫維奇研究東洋與熱帶植物近半年,之後便留於德國、法國習得園藝學。
日本據臺後,田代被任命於民政局並著手民族概況調查,也藉由植物學理論建議行道樹種植計畫,並撰寫《臺灣街庄植樹要覽》作為參考依據。
田代基於過去歐洲視察經驗,參考法國都市計畫及植樹技術作為建議提案,如行道樹計畫要領、苗圃事業,強調以科學手法推動近代行道樹的必要性。
在短暫停留於民政局後,隨即擔任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主任,持續專注於研究及調查。直到熱帶植物殖育場規程受到廢止,提出報告書後便回到鹿兒島農林學校擔任講師。
歷經三年後,再度回到臺灣總督府再接任技師時,有感道路植栽管理問題,又再次撰寫《臺灣行道樹及市村植樹要鑑》以提出具體建議。
想要好好綠化環境,可不能隨便種樹!
田代本身除了調查民俗文化以外,也熱心於熱帶樹種的研究。對於行道樹的事業,認為臺灣也應如同歐洲、熱帶國家殖民地般的鋪設道路,綠化環境。
面對殖民地初期行道樹推動反覆錯誤之下,強調樹種選擇、特性的掌握不充分以至於成效不彰。不僅如此,也未能以專業知識控管,依舊以過去植栽的園藝方法種植行道樹。
如:北三線初期植栽計畫,忽視植栽距離的重要性,勉強種植合歡木,雖然可提供充分的樹蔭,卻無法執行正確修剪管理。儘管田代在總督府期間所提出行道樹計畫都未能完全得到落實,卻也間接提示了行道樹事業的基本輪廓。
具體如道路等級配植,訂立樹間距離,採用本土原生樹種。其他還建議市街行道樹,採用椰子科及來自印度、新加坡等豆科樹種。地方行道樹以原生樹種如相思樹、苦楝,果樹如芒果、龍眼、波蘿蜜等。強調行道樹育成事業,必須培養相關人才,導入並參考西歐行道樹種植手法,如支架、人車分離、排水溝概念等。
藉由苗圃的新設,積極引進國外樹種進行育苗試驗及培育,以科學方式奠定行道樹規畫基礎。換句話說;自道路等級、樹種選擇、植栽間隔、支架等詳細建立一個行道樹事業推行的依據,提示了近代行道樹設計案。
田代安定在臺期間,斷斷續續長達三十餘年。自臺灣植生調查、建立苗圃、撰寫臺灣行道樹要鑑等各方面的推動,建立了臺灣近代行道樹基礎。
臺灣行道樹新典範:臺南「鳳凰新道」
日治初期推動的行道樹計畫,在後期於各方面也面臨許多課題。尤其,面對養護管理卻顯示了專業認知度的不足。
有鑒於此,田代氏又以革新為前提,提出行道樹改革方針。如劃分管理職權並設置行道樹主任掌管事務,訂立植栽技術、設計單位、導入外來行道樹文明特質等。
植栽技術方面,提出樹種選擇及植栽距離之設計,並要求主管單位須具備行道樹及園藝相關分野的知識,以便於執行。對於歐美行道樹規畫導入,透過一種比較的方式,說明臺灣行道樹事業的必要及設計方向性。
如外來行道樹思想,說明各國行道樹植栽的技術特色,分為東洋、印度南洋、西洋類型。根據這三個不同環境所歸納出行道樹的特質,除了美化景觀也在空間上展現近代文明。
同時也指出臺灣屬亞熱帶氣候環境,參考南洋熱帶地區樹種,推廣行道樹為刻不容緩的事業。因此在計畫行道樹植栽同時,對於樹種選取更同時考量風土氣候,並透過近代科學技術來經營管理。
田代氏自鹿兒島再度回到臺灣總督府殖產局任職時,提出臺南鳳凰新道的行道樹規畫看法。臺南為台灣最具歷史的都市,受到過去荷蘭等權力支配,行道樹僅於臺南官田一帶展開。
之後因市區改正展開道路計畫,接著臺南廳舍的落成,並開通大道種植鳳凰木。
鳳凰新道寬約二十公尺,全長約八百公尺,以單一樹種共一百五十三棵,植栽距離以每九公尺栽種一棵樹;平均樹齡以三年生、樹高約二、三公尺列植。田代認為植栽樣式為統治以來革新的作法,猶如歐美近代行道樹植栽樣式,可以說是臺灣行道樹的新典範。
鳳凰木為熱帶三大花木之一,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被廣泛種植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於熱帶地區,乾季時落葉,雨季時展葉。臺灣於荷蘭時期開始,即導入各式各樣有用植物,如各種果樹、金龜樹、阿勃勒、鳳凰木等,猶如原生狀態,適應能力強、生長良好,然而大量輸入外來樹種並栽培試植為日本統治時期。
後來,田代氏回憶鳳凰木樹姿;說明前往歐洲搭船時行經印度洋,當停留於法國殖民地西貢的港口一帶,映入眼簾為鳳凰木赤紅花海的壯觀景色,讓所有乘客記憶深刻。不僅具備景觀,也適合作為綠蔭喬木。如爪哇市區,便廣植鳳凰木以供樹蔭。在臺灣,殖民政府於一八九六年自新加坡領事館寄送種子後,隔年春天展開播種移植。之後作為行道樹樹種,廣泛種植於台南。
——本文摘自《聆聽樹木的聲音》,2022 年 7 月,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