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真實版《魔鬼剋星》與鬼屋的六大要素

胡中行_96
・2022/08/04 ・257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好特別。他熱愛科學,就像我一樣。您為何不告訴我,我的外祖父是Egon Spengler?」[1]經典的捉鬼電影系列《魔鬼剋星》,從1984年問世演到2021年的最新續作,角色已經繁衍至第三代。[2]過去幾十年來,人類究竟對靈魂、鬼魅和其他超自然現象,有多少新的認識?現實世界裡,又是什麼樣的科學家或機構,在探索此領域?

《魔鬼剋星:未來世》劇照:如今角色都世代交替了,人類究竟對超自然現象有多少瞭解?圖/IMDB

超心理學

《魔鬼剋星》裡,Egon Spengler、Peter Venkman與Ray Stantz都擁有超心理學的博士學位。[2]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的解釋,「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研究的心理現象,關乎已知科學數據或定理,無法解釋的訊息或能量轉移。它聚焦的主題不只心電感應和透視,這類超感官的知覺,還有鬧鬼與通靈等現象。就算超心理學家忠於科學方法和程序,其他學者仍可能因為下列三種理由,對這個領域抱持懷疑的態度:[3]

  1. 光是承認一個超自然的因果關係,就得重新檢驗並詮釋許多已經建立的科學定理與原則。[3](簡單來說,就是打自己的臉。)
  2. 就連最完善的紀錄,也很難重現。[3](無法重複檢驗,哪來科學定理?)
  3. 有些研究人員,曾被江湖術士騙過。[3](有點像感情被騙後,不再相信愛情…)

不過,再怎麼具爭議性的事情,都有人勇於挑戰。美國的超心理學協會(Para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成立於1957年,致力超心理學的科學發展和知識傳播,以及此領域與其他科學的整合。[4]該協會的功能或許沒有像《魔鬼剋星》裡的團隊那麼酷,但卻是個貨真價實,受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核准的聯盟計劃成員。[4, 5]

《魔鬼剋星:未來世》劇照:超心理學沒有電影中那麼酷,但絕對是貨真價實的科學。圖/IMDB

鬼屋研究

2020年《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登了一篇關於鬼屋環境評估的文獻回顧,作者多為心理學家,其中包括超心理學協會的成員。該論文爬梳過去20幾年的66篇鬼屋研究,歸納出六大要素:嵌入的線索、採光、空氣品質、室溫、次聲波和電磁場。[6]不同於一般房地產分析,結論沒有順便預估鬼屋市場未來的房價走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嵌入的線索

鬧鬼的描述裡,總有一些具體的事物,好比人物畫像和鏡子,會帶來情境效應(context effects),營造出讓人聯想到超自然現象的環境。出乎意料的是,人物畫像雖然會給人被監視的感覺,但傳說鬧鬼的房間跟普通的房間相比,裏頭畫像的數量並無明顯差別。而且,即使鏡子會強化心理預期或是有暗示性的效果,統計顯示鬼屋的鏡子,並不比一般房屋多。[6]

採光

恐怖片的陰森氛圍,絕對令人心生畏懼。就科學家的觀察,被視為鬼屋的建物,室內光線亮度的平均值,的確略低於對照組的房舍。光線不足容易見到「鬼」,或許源自「空想性錯視」(visual pareidolia),[6]也就是會在隨機的事物或刺激中,看到具有意義的圖像。[6, 7]人類的聽覺也有類似的情形,即所謂的「電子語音現象」(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a)。目前關於這類錯覺的研究,偏向以精神病和癡呆的患者為主。[6]將來需要更多採用正常受試者的實驗,才能深入探究光線、鬧鬼與空想性錯視的關係。

空氣品質

潮濕而充滿水氣的地方,適合微生物滋長。黴菌、雙鞭毛藻、螺旋菌和藍綠藻的生物毒素,會造成急性或慢性疾病。隨之而來的症狀,有些與「撞鬼」有雷同的體驗,比方說:刺痛、情緒波動、體溫調節異常,以及記不得人、時、地的定向力障礙。許多據傳鬧鬼的地方,都是古老的建物,傾向有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有些鬼屋的濕氣,真的較普通房子重;但在鬼屋裡,宣稱有鬼和沒有鬼的房間,卻缺乏濕度上的差異。[6]此外,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像是頭疼、暈眩、幻覺等,[6, 8]有時會讓人誤以為自己被鬼魂「煞到」。[6]

溫度

除了少數案例寫到室內溫度提高,大多自認遇到鬼的情況,都是感到一股寒意。超心理學家認為,這是當事人基於恐懼的心理作用。畢竟有些鬼屋雖然比附近的房屋冷;但就同一建物裡,鬧鬼和不鬧鬼的房間,溫度毫無差異。而在鬼屋進行的一系列實地實驗,結果也證明室溫與獲報的超自然現象無關。[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次聲波

次聲波是人類正常聽力範圍以外,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被認為可能震動眼球,並引發陰陽眼的假象。有幾個田野調查的結果,似乎支持這個假說。為了明白次聲波的影響,某些科學家更把它加入幾場音樂會的表演裡。現場聽眾抱怨生理不適和焦慮,但不清楚這究竟是頻率,還是音量的問題。[6]

電磁場

科學家曾經成功地用微弱的電磁場,在腦部的顳葉、海馬體和杏仁核等區域,觸發局部性微癲癇,進而創造暫時性的超自然體驗。乍聽之下,便理所當然地解釋了為何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地方,會感受到相似的現象。然而,實際上極少靈異地點,符合上述效果所需的確切電磁場條件。[6]

《魔鬼剋星:未來世》劇照:寧可保留未知的吸引力,還是期望科學完全看透鬼屋的奧秘?圖/IMDB

鬼屋的魅力

在洋洋灑灑討論了六大要素之後,《心理學前沿》這篇文獻回顧的作者群遺憾地表示,目前的科學研究還是不足以看透鬼屋的奧秘。[6]倒過來說,「未知」正是鬼屋的迷人之處,帶給虛構故事豐富的創作媒材。如果有天超心理學家把所有的謎題都解開了,不曉得會不會有人反而覺得遺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Ghostbusters: Afterlife – Quotes (IMDB, accessed on 30 JUL 2022)
  2. Ghostbusters Wiki (Ghostbusters, accessed on 30 JUL 2022)
  3. Parapsychology(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accessed on 30 JUL 2022)
  4. History of the Para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ara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5. List of AAAS Affiliate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22)
  6. Dagnall N, Drinkwater KG, O’Keeffe C, et al. (2020) ‘Things That Go Bump in the Literature: An Environmental Appraisal of “Haunted Hous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1328.
  7. Raquel G. Wilner. (2021) ‘Pareidolia and the Pitfalls of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Ambiguous Images in Art History’. Leonardo, 54, 6, pp. 638–642.
  8. Kaymak C, and Basar H. (2010) ‘Carbon Monoxide Intoxication – Review’.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35, pp. 163-172.
文章難易度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2

2
2

文字

分享

2
2
2
為什麼看恐怖片能讓大腦感到興奮?——《別讓大腦不開心》
馬可孛羅_96
・2022/01/30 ・191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迪恩.柏奈特 Dean Burnett
  • 譯者/鄧子衿

如果說某人沉迷於血漿、恐怖片和超自然現象,我們心中對於這個人的印象,可能是有雙凹陷發紅的眼睛、面容枯槁、舉止焦躁不安、頭髮雜亂、身體骯髒。

但是杜德斯完全不同,他是個和藹可親、氣色健康的泰恩塞德人(Geordies,當地人自稱),留著俐落短髮,性格樂觀活潑,而且堅忍不拔,很可能是因為一直有人嘲笑他的興趣和信仰吧。談話時,他中途暫停,去把鑽進箱子的貓薩克斯救了出來,他完全就不是個陰險恐怖的人。但是他熱愛血漿、恐怖片和鬼魂,為什麼?

「那些讓我害怕的事物總能吸引我。」貝瑞的解釋就是這麼簡單。最早因害怕而顫抖的記憶是在七歲時,當時他和奶奶住在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安貝爾的海邊。

「堂姊莎拉也和我在一起,她告訴我附近碼頭和海濱步道上發生的鬼故事,說是有個僧侶鬼魂會嚇人,我總是被這些故事嚇著。」十三歲時他重訪故地,莎拉讓他看了生平第一部恐怖電影《養鬼吃人2》(Hellraiser II),那是一九八○年代最血腥恐怖的施虐受虐電影。他被嚇著了,看了一半就跑掉,不過隔天又回來看完,接下來在那裡的每一天都看,因為貝瑞說,由恐怖帶來的顫抖與快樂實在是太強烈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剛剛看了什麼?)圖/envato elements

這個故事聽來像是有個小孩受到堂姐的心理霸凌,實情可能就是如此,但是貝瑞所描述的過程符合刺激轉移理論(excitation-transfer theory)。

強烈的刺激,特別是來自於恐懼、「戰鬥與遁逃」反應,或是其他能夠讓身體內腎上腺素大爆發的,都會引發強烈的興奮感,同時在恐懼的來源消失後,對於刺激的敏感程度依然維持在高檔(整個系統要花點時間才會恢復正常)。因此之前普通的事物變得能夠帶來刺激感,因為你的腦部閥值已經「調高了」,任何東西帶來的感覺都會更強烈。恐怖事物帶來的刺激感轉移至普通平凡的事物上,所以才有「刺激轉移」這個名稱。

此外,腦部的報償系統不只在好事發生時會活躍,壞事(正式地說是「負面」的事)停止時也會。你的腦部會下意識地說:「不管那是什麼,我都不喜歡,還好現在已經沒有了,能夠避免實在是幹得好,來一點愉快的感覺吧。」這時很高興能夠好好活著的腦便體驗到了報償感,殘留的刺激感又讓報償感增強。如果你在電影院中見過看完恐怖片頭暈眼花而渾身顫抖的人,他們可能就是這樣。

貓貓:我當時害怕極了。圖/envato elements

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則是安全。你多少需要知道自己是安全的,那個眼前的危險並非真的,否則你只會嚇到而已,因為本來就該嚇到啊。從災難中存活下來的人,鮮少會「喜歡上」地震或火災。貝瑞的經驗相當嚇人,但發生的地點是自己可以信賴的家庭中,以致保有控制權,使得這種受到驚嚇而沒有陷入危險的狀況,更像是有趣的經驗,因此也就喜歡上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貝瑞也熱中於找尋鬼魂。他相信有鬼,但是並不相信自己曾經見過,所以許多週末他會去傳說中鬧鬼的房子或城堡,同時帶上各式各樣現代抓鬼者能夠拿到的儀器。這種熱情似乎也來自他對於恐懼感的享受。

「我不知道自己看到鬼魂時會怎樣。我猜如果真的看到幽靈或死人,完全會嚇死吧,也就是說會嚇到命都沒了。不過有趣的是在於顫抖的感覺,午夜時分在空蕩城堡中的感覺,探頭到一片漆黑的房間中,這時會血脈賁張、腎上腺素爆發、寒毛直豎,這種感覺真是愉快,會上癮。」

「抓鬼」能讓貝瑞感受到興奮與刺激。圖/envato elements

並不是只有貝瑞會這樣,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找尋刺激是一種明顯的人格特質,而且有遺傳證據指出,他們的報酬途徑反應比較不敏銳,換句話說,他們需要玩命體驗所引起的強烈刺激,才能夠得到你我喝一杯好咖啡或特製三明治所獲得的愉悅感。

不過喜歡血又是怎麼來著的?享受害怕的感覺是一回事,但是從來都沒有親眼見過鈍器用各種方式重擊身體的人,卻能從觀看這種場景中感到樂趣,還真是令人擔心。人們真的不會排拒這種場景嗎?許多人會的,他們真的害怕血腥場面。但還是有許多人喜歡這一套,讓性虐待色情片成為一項賺錢的類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馬可孛羅_96
25 篇文章 ・ 19 位粉絲
馬可孛羅文化為台灣「城邦文化出版集團」的一個品牌,成立於1998年,經營的書系多元,包含旅行文學、探險經典、文史、社科、文學小說,以及本土華文作品,期望為全球中文讀者提供一個更開闊、可以縱橫古今、和全世界對話的新閱讀空間。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要餵鯊魚沒有那麼簡單?對於「鯊魚咬人」你所不知道的事
張維展
・2019/08/27 ・240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16 ・六年級

說到鯊魚,浮現在腦海中的不外乎是「海面上鐮刀狀的背鰭」、「有著尖銳牙齒的血盆大口」、「聞到海水中的鮮血便發狂」的恐怖印象。

很多電視節目、電影帶給人們對於鯊魚不必要的焦慮,然而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被鯊魚攻擊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等同於被雷劈中的 30 倍(跟中大樂透差不多喔)。以機率來看,比起被鯊魚咬,你更該擔心的是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裡被路人咬傷。

如果所有的鯊魚都像電影中的一樣兇猛,那應該沒人敢住海邊了。 圖 / imdb

鯊魚真的會吃人嗎?

現實中的鯊魚不像電影中所演的一般,會主動「獵捕」人類。國際鯊魚攻擊檔案顯示,過去 60 年來鯊魚攻擊次數和人類下水活動的數量有著緊密的關係。鯊魚並不會像獵殺海豹一樣,主動衝上岸攻擊人類,也就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觀察到主動取食人類的行為。換句話說,鯊魚攻擊很可能通常是出自於誤認人類為海豹、海獅等平時的食物或是試探性的咬咬看。若牠們主動獵捕人類,受傷者應該更多,因為當人類在牠們的地盤上游泳時,是個緩慢、無防備的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到被攻擊的風險,當鯊魚追逐魚群或海豹游到淺灘附近,靠近遊客的地方時,人們更容易遇到鯊魚,也增加了被鯊魚攻擊的風險。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透過觀察環境因素,像溫度、浪潮、天氣狀況來預測鯊魚是否會出現,藉此達到減少被攻擊的機會。

(嚼嚼~)這不好吃,吐掉(呸~via GIPHY

並非所有的鯊魚都會咬人

提到鯊魚,多數人的反應就是「咬人」。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鯊魚都有危險性,「鯊魚攻擊」、「被鯊魚咬」在科學上的定義就和「哺乳類攻擊」同樣廣泛,然而沒有人會將狗咬人和倉鼠咬人混為一談。源自於娛樂媒體的錯誤印象,讓我們對鯊魚貼上錯誤的標籤。

在五百多種鯊魚之中,只有十幾種會真正對人類造成威脅,而其中所有致命的鯊魚攻擊事件幾乎都出自這三種鯊魚之口——大白鯊 (Carcharodon carcharias)鼬鯊 (Galeocerdo cuvier)、公牛鯊 (Carcharhinus leucas)

  • 編按:原公牛鯊學名誤植於2019/8/30更正

實際上,這三種鯊魚在演化、棲地、行為上都是非常不同的,以演化的觀點來看,鼬鯊和公牛鯊的關係,就如同狗和兔子的差別,在 6 千 5 百萬年前分家,而這兩種鯊魚和大白鯊的關係,則像是狗和袋鼠,必須追溯到更遙遠的侏儸紀,恐龍稱霸陸地、鳥類還沒誕生、靈長類的起源甚至還要再等上 1 億 1000 萬年的時代,就已經田無溝水無流了。

大白鯊、鼬鯊、公牛鯊分別在侏儸紀 、白堊紀形成演化分支,可說是遠遠遠房親戚。圖/ Gavin Naylor, CC BY-ND

 

知己知彼:認識鯊魚、遠離攻擊

要保持水中活動的安全,了解活動地點的狀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有關於鯊魚攻擊,要妥善預防救需要了解該地分布的鯊魚種類以及其習性,不管是牠們的行為還是生活習慣,都能有助於減少被攻擊的危險。以美國東岸的鯊魚攻擊紀錄為例:在麻薩諸塞洲發生的鯊魚攻擊事件,兇手幾乎都是大白鯊,牠們體型巨大、生活在寒冷水域之中,主要的獵物是海獅跟海豹。有說法指出,被它們攻擊可能是因為大白鯊從水面下往上看時,把趴在衝浪板上的人誤認成海獅。而在美國較南方的卡羅萊納洲發生的攻擊事件,兇手則多半是黑邊鰭真鯊 (Carcharhinus limbatus) 及公牛鯊。

黑邊鰭真鯊並不是美國南方鯊魚攻擊事件最主要的犯人,牠們通常取食鯡魚等群聚性的魚類。公牛鯊在鹹水和淡水中都能生存,常常在河口發現牠們的身影,相較起黑邊鰭真鯊,牠們的體型更大、更有力,被牠們攻擊所留下的傷口相較之下也更為嚴重,有時候甚致會致死。

鼬鯊一樣是體型巨大的種類,也是致死性攻擊事件的主要肇事者,喜歡在火山島岸邊的海域活動,像夏威夷和留尼旺島,牠們也常闖進有衝浪客和戲水者活動的淺水域。

大白鯊有著兇猛的形象,實際上卻是瀕危的物種,大家要好好愛護它。圖/ wikipedia

鯊魚百百種,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雖然普羅大眾都知道鯊魚,但實際上我們對牠們的認識不多,甚至是錯誤的,在生物學觀點上對牠們的了解也僅止於皮毛罷了,在 500 多種的鯊魚之中,有一類住在深海名叫軟鱗鎧鯊,在胸鰭後面有個特別的袋狀構造。牠們之中只有兩種有過採集紀錄,其中之一在30年前的智利,另一次則發生在近幾年的墨西哥灣。我們還不能確定袋狀構造的功能為何,科學家們推測是用以儲存發光液體,來誤導牠們的掠食者親戚——亮尾擬小鰭鯊 (Euprotomicroides zantedeschia),一種會從腹部腺體分泌發光液來吸引獵物的鯊魚。

巴式軟鱗鎧鯊(Mollisguama parini)有著圓禿禿的頭,是非常稀有的小型深海鯊魚。圖/ J.WICKER@NOAA

鯊魚百百種,有著很高的多樣性,從其貌不揚的歐氏尖吻鮫 (Mitsukurina owstoni),到緩慢濾食的鯨鯊 (Rhincodon typus) 。即使鯨鯊是地球上最大的魚類,我們還是必須為瀕危的牠們設立托兒所,照顧上千隻牠們的幼魚。有些深海鯊魚則是潛水者眼中的夢幻物種,例如巨大的六鰓鯊,生活在 100 公尺以下的海底,以腐肉為主食,但也可能獵捕深海的其牠動物。

台灣的海洋資源豐富,鯊魚的種類自然也不在話下,周圍海域共發現 130 種鯊魚,大部分的種類都是嬌小、不具攻擊性的種類。雖然也有具危險性的公牛鯊、雙髻鯊出現的紀錄,但大家也不用擔心,只要保持安全距離、不在牠們身邊逗留,牠們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喔!

參考資料

  1. The conversation — Shark Week looms, but don’t panic
  2. 維基百科 — Great white shark  
  3. 臺灣物種名錄 
  4. 台灣魚類資料庫
張維展
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為什麼電影越可怕,越多人喜歡?──《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遠流出版_96
・2018/12/15 ・208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83 ・九年級

嚇人的恐怖驚悚電影,人氣始終居高不下,這產生了一個心理上的矛盾:為什麼電影越可怕,越多人喜歡?

其他受歡迎的恐怖娛樂還包括鬼屋秀、恐怖故事(影集)、驚險刺激的雲霄飛車,這些娛樂提供了多元的體驗,有的是一步步累積的陰森恐懼;有的則熱愛突如其來、冷不防的驚嚇。這些驚險、刺激、甚至令人作嘔的感受不一而足,所以或許無法用單一簡單的答案,來解釋人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例如,研究恐怖電影若只鎖定砍砍殺殺的血腥片,並排除那些以營造心理驚悚取勝的作品,就會陷入困境。不過,裡頭顯然有些共通的現象與作用,心理學有辦法解釋嗎?

2017 年引起話題的恐怖電影《牠》。儘管大家都被嚇個半死,討論熱度仍然不減。 圖/IMDb

恐懼是演化而來的避險機制

說到恐怖電影及其激起的情緒,首先一定要提到「恐懼」,這是恐怖片予人最普遍的情緒之一,在跨文化之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一位西方電影觀眾可能看不懂韓國的喜劇片,因為裡頭有大量異國的社會文化比喻,但他幾乎毫不費力就能看懂、回應韓國的恐怖電影。從這種共通的恐懼文化,大概可看出天生情緒反應的演化起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0 年京都大學的心理學家正高信男(Nobuo Masataka)等人進行了一份研究,證實了所謂「先備學習」效應 [1]。研究顯示,城市出身、年僅三歲的孩童一眼就能看出螢幕上的蛇,其速度遠比從螢幕中看出花朵要快上很多;如果那條蛇作勢要攻擊的話,孩童的反應還會更快。

即便是生活在城市中,看見蛇的機會不多的三歲孩童,也能迅速辨識出圖片中的蛇。而這個速度遠遠快於辨識出一朵花。 圖/Foto-Rabe @Pixabay

這種源自演化的避險反應淺顯易懂,此為一種對「掠奪」的原始恐懼。其他常見的恐懼反應──例如恐懼傳染病、害怕個人受到侵犯──大概也有同樣淺顯易懂的演化起源。2004 年,加拿大貴爾輔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戴維斯(Hank Davis)和賈佛(Andrea Javor)請參與研究者根據三種恐懼(掠奪、傳染病、個人受到侵犯)來給四十部恐怖電影打分數,結果發現,票房成績與分數有強烈的正相關。換句話說,票房成績最亮眼的電影,確實最訴諸人們最原始的恐懼,也就是戴維斯所說的:「(這些恐懼來自於)人們演化過的認知機制。」

二手的恐懼體驗,滿足了本我的誘惑

上述論述或許可以解釋恐怖電影為什麼這麼嚇人,但無法說明人們為什麼喜歡這種不舒服的體驗。這時就要請現代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出場了。他曾發表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論詭異〉(The Uncanny, 1919),自此掀起了心理學界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解釋各種現象的深厚傳統──也就是採用心理學的精神動力理論。這個精神分析法從佛洛伊德的傳統學說來看,恐怖電影可提供一種二手(但安全)體驗的驚悚來探究本我,並喚起深埋已久的情緒,以及被長期禁止的欲望。而從榮格的學說來看,恐怖故事的吸引力在於可以和原型接觸交流──所謂原型,指的是最原始的「文化模板(cultural template)」,深深烙印在眾人的集體潛意識裡,可觸發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心理學界把佛洛伊德和榮格的理論視為哲學,而不是可驗證的科學假設。近代對恐怖電影吸引力的解釋還包括齊爾曼(Dolf Zillmann)在 1970 年代提出的興奮轉移理論。他指出,恐怖電影結束時,當緊繃的張力平息下來、好人獲勝,這時觀眾會感覺良好,這是古希臘「宣洩」(catharsis)概念的現代版。然而這套理論最明顯的瑕疵是:很多恐怖電影並沒有快樂結局。

另有一套理論認為,恐怖電影有一種類似於做夢的功能,是一種虛擬實境演練,以利於應付真實人生的危急情況。在虛構的世界裡預先體驗恐懼,可讓我們先做好準備,以因應真實世界裡的危機。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真的不酷

約會必看恐怖電影,是有心理學根據的! 圖/rolandoemail @Pixabay

1986 年,齊爾曼、門道夫(Norbert Mundorf)等人發表了一篇研究,指出男大學生在看恐怖電影時,如果女伴表現出憂慮、受苦,男大生會看得更過癮;而女大學生的男伴如果保持冷靜鎮定、堅忍,女大生會看得更高興。1960 年代一項經典研究也證明,男性如果在不穩的吊橋,或其他容易引起恐懼的情況下遇到年輕女子,這時男性所散發出的吸引力,會勝過在平穩的地面上與女子相遇時的狀況。這意味著,一旦高漲的情緒被激起(意即腎上腺激增的生理情況)並轉移到其他感受或性吸引力上時,就會出現這種「錯誤歸因效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夫妻或情侶檔去看恐怖電影,或許也會有類似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依偎效應」。甚至,若在一個安全、可掌控的環境裡觀看虛構電影,當恐怖片激起了高張反應,就可能會讓人產生「後設情緒」,意即觀眾能夠清楚察覺到自己的害怕及恐懼,並以此為樂(因為不會真的有危險)。

注解:

  • [1]:prepared learning,指演化上的適應能力,生物為了求生存,某些能力的學習會比較快,例如對蛇的恐懼、懼高等就是為了生存而容易學到的能力。

 

本文摘自《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2018 年 3 月,遠流出版。

遠流出版_96
59 篇文章 ・ 30 位粉絲
遠流出版公司成立於1975年,致力於台灣本土文化的紮根與出版的工作,向以專業的編輯團隊及嚴謹的製作態度著稱,曾獲日本出版之《台灣百科》評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民營出版社」。遠流以「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自期,積極引進西方新知,開發作家資源,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閱讀生活,矢志將遠流經營成一個「理想與勇氣的實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