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輝瑞登月任務》:人類如何拯救自己之資本敘事角度(正向意涵)

天下文化_96
・2022/04/15 ・4525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輝瑞 BNT 疫苗

之前臺灣熱議的 BNT 疫苗,其實是輝瑞與 BNT 合作的。核心技術由 BNT 開發,輝瑞承擔早期研發成本,如果沒有成功,BNT 不用還錢,如果成功,再從 BNT 的獲利中扣。

圖/Pixabay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支 COVID-19 疫苗,最早完成試驗、最早被英國 EUA 通過,也是最廣泛使用的疫苗之一。

這次人類快速的在遇到 COVID-19 疫情後,竟能前所未見的,在一年內研發出有效的疫苗,達成科技突破、大規模製造、大規模施打,這是一次很成功的「人類拯救了自己」的全球協作行為

人類如何拯救自己:四種敘事

究竟這個快速且高效的協作行為,是怎麼做到的?了解這個,我們才能對自己所身處的世界有更深的認識。天下文化這波引進的四本關於疫苗研發的書,剛好是四種不同的敘事。

所謂的敘事,就是描繪事情的方法。例如共產主義是一種敘事,民主自由論述也是一種敘事,各種主要宗教也都有自己的敘事。敘事是人類傳遞概念的方法,也是了解世界的重要架構,越多人相信的敘事,就越有力量。

這四本關於疫苗研發的書,其代表的敘事分別為:

  • 《疫苗商戰》:記者角度敘事
  • 《輝瑞登月任務》:資本敘事(股份有限公司敘事)
  • 《疫苗先鋒》:學者敘事
  • 《BNT 光速任務》:小型生技新創公司敘事

這些敘事,提供了我們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次人類史上了不起的突破與協作。其中《輝瑞登月任務》所代表的資本敘事,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卻最值得我們帶著歷史感去閱讀的。

資本的正負面意涵

「資本」這兩個字,往往被認為有負面意涵,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到今天普遍反商反財團的輿論,都是如此。

但就歷史的觀點來看,人類開始能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匯聚資本,並從事全球化商業貿易,是件很偉大的事,即使一開始有些不堪的過去,時至今日,卻成為支持全地球人類生存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生產食品的雀巢、生產日用品的聯合利華、生產晶片的台積電,全部都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匯聚起來的資本。研發並製造出人類第一支 COVID-19 疫苗的輝瑞大藥廠,也是。

這本書,就是輝瑞以自己的角度,說明新時代的資本,是如何以對人類的終極關懷為動機,由單一公司發動,整合全世界的資源,鎖定適合的疫苗技術,為技術研發與供應商們承擔財務風險,用前所未見的速度,開發出產品、大量製造、全球配送的。

輝瑞故事的特殊之處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本多終勝」,有那麼多錢,當然可以做到。但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可以想想幾個問題:

  • 根據統計方法與時間不同,輝瑞通常都在世界前五大藥廠之內,有時還是世界最大藥廠。這麼大的藥廠,最怕毀滅性的公關事件,也希望能控制風險、減少股價波動。為什麼他們會選擇衝第一線做疫苗,而且把公司商標壓上去,而不是使用子公司或次品牌?畢竟新藥物失敗,或者臨床試驗成功,但在真實世界卻造成問題而下架的,在製藥界並不罕見。
  • 在這次的全球疫情,傳統疫苗大廠,如葛蘭素史克、默克、賽諾菲,都沒有自己的 COVID-19 疫苗產品,部分是因為研發失敗,部分是因為預測疫情可能如 SARS 一樣很快結束。為什麼輝瑞卻賭上了研發這條路?
  • 輝瑞總裁 Albert Bourla,也就是本書作者艾伯特·博爾拉,在 2019 年沒有疫情的時候,公司就已經給了 5.1 億新台幣的薪水。假如是你,在 2020 年疫情爆發之後,會怎麼做決定?是想說競爭對手都沒打算積極研發疫苗,其中必有詐,不要自己賭下去,燒掉公司的現金水位,成為唯一的輸家,乾脆好好打個安全牌,領個差不多的薪資就好?或者,你認為自己有獨到眼光,決定把全公司操到極限,拚一個歷史定位,失敗了被檢討,黯然下台也沒關係?

而且,本書作者艾伯特·博爾拉本人,並不是醫師或商管出身,而是獸醫出身。32 歲才加入希臘輝瑞,40 歲才移民美國,他的英文有著很重的口音。今天一家根基於美國的世界級跨國藥廠,真的這麼多元化了嗎?這樣世界級的企業,真的成為一個以人類福祉跟價值為驅動力的資本力量嗎?

Albert Bourla on why mRNA technology was “counterintuitive” to producing an effective vaccine/YouTube

光是這些問題,就很值得我們閱讀本書。帶著這些疑問去閱讀,也會增加很多閱讀樂趣!

阿特拉斯繼續扛

1957 年出版,說明企業家重要性的知名右派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是在說如果這些商業力量逐漸消失了,世界將會崩潰,就像是扛起世界的阿特拉斯,如果決定聳聳肩,把肩上的地球放下來,那人類就慘了。

圖/Pixabay

《輝瑞登月任務》,就像是《阿特拉斯繼續扛》,而且是用這個時代的平等價值、多元實踐,在 65 年後更複雜的規範與監管與國際政治下,下定決心,繼續扛起全世界。

這次輝瑞的疫苗計畫,其標語是 Science will win. 科學終將勝利,但讀完全書,應該都能理解到,其隱而未顯的潛台詞是:「科學(當有輝瑞這樣的大藥廠資本支持時)終將勝利」。

Science Will Win / YouTube-Pfizer

新時代資本敘事:平等、多元、社會責任

我很享受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因為我曾懷疑過,以股東權益為基礎的股份有限公司,真的能夠與各種進步價值深度融合嗎?像是平等、多元、社會責任等價值,會不會與公司利益成長有本質上的衝突。而在兩劑 AZ 後,打了輝瑞 BNT 加強劑的我,讀了本書,也查閱了輝瑞破記錄的營業額成長(從 2020 的 417 億美金成長 92% 到 813 億美金),我個人很被輝瑞的這個新時代資本敘事打動!

單純的二分法,如左派跟右派、民主黨或共和黨、支持川普或支持拜登,可能已經不是很有效的敘事模式。

像是本書作者,作為第一代移民,書裡甚至有一章專門講平等,加上發布疫苗第三期試驗結果的時機又選在川普連任的美國大選之後,我們可能會猜,作者應該是偏民主黨的。但如果上網查,你會發現其實作者的政治獻金幾乎都是捐給共和黨,支持藥價自由。

這世界比二分法複雜得多,我們在不同的角色,會有不同的價值,在不同的議題上,也會與不同人合作。因此,一個以進步價值驅動的大型跨國藥廠,是可能的;一個拯救了世界的資本力量,也是可能的。

(對了,輝瑞之外,AZ、BNT、莫德納,也都是公司,也都是資本力量。)

一些本書的限制

最後,說說缺點。這本書當然是有缺點的,或者我們該說「特點」。

首先,本書作者畢竟是輝瑞的執行長,你可以想像,輝瑞的法務跟公關絕對是看過全書「好幾遍」,修掉各種可能的法律糾紛與公關問題。所以,我們不用期待他會公開批評誰,或詆毀誰,事實上全書連負面語句都很少。不過,作為一個讀者,知道這樣的前提後,學會從他對不同政治人物與公司的評論,從委婉程度不同的語句中,去推敲作者與輝瑞公司對特定政治人物或公司的好惡(如:川普、川普女婿庫許納、友商莫德納等),也是很有意思。

其次,雖然有專章介紹以色列與輝瑞的合作,但作者避談以色列的疫苗價格、不提納塔雅胡低迷的支持率可能是他高價買疫苗並送出全國病歷資料的動機只談以色列想送巴勒斯坦疫苗卻沒提到與巴勒斯坦之間的戰爭。可以理解的是,書要代表公司,這部分捨去我可以接受。相關資訊,有在追國際新聞的,大概都知道。

最後,全書沒有提到臺灣 BNT 疫苗的爭議,因為 BNT 事前就把中國與台灣的研究開發權與經銷權賣給了上海復星,而這部分是輝瑞無法介入也不適合介入的。作者一定知道這個爭議,應該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但最後並沒有出現在書中,這畢竟是一個「講得好沒有賞,得罪人會出事」的主題,期望值為負,完全不提當然是個合理的決定。

總之,本書提供了一個跨國企業與 CEO 的視角,如何用資本力量研發人類第一支 COVID-19 有效疫苗,光是這點就值得看,也是本書的主要意義。那些更為尖銳的話題,就留待更多的優秀記者,替我們挖掘了。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文章難易度
天下文化_96
122 篇文章 ・ 604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疫苗先鋒》書評: 認識AZ 疫苗的更多細節
天下文化_96
・2022/06/13 ・4728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國民法官生存指南:用足夠的智識面對法庭裡的一切。

  • 作者:蔡依橙 醫師

被汙名化的好疫苗:牛津 AZ

臺灣常說的 AZ 疫苗,其實是 The Oxford / AstraZeneca COVID-19 vaccine,也就是牛津與阿斯特捷利康公司 (AstraZeneca; AZ) 合作的產品,由牛津大學研發並做少量初始製造,接著由 AZ 處理大規模量產與全球配送。

這支疫苗的命運坎坷了些,不管在世界或是臺灣都是。

世界部分,AZ 疫苗因為是學術機構與商業藥廠的合作,磨合與臨床研究耽誤了一些時間,即使在審查最快速積極的自家主場英國,取得緊急授權的時間,也輸給輝瑞 BNT 疫苗 27 天。(2020 / 12 / 3 vs 2020 / 12 / 30)

臺灣部分,則因為某些可說與不可說的原因,有效煽動出一定要向中國上海復星買神藥的輿論,首先進來的 AZ 被汙名化成爛疫苗。如果你還記得的話,當時打氣非常低迷,AZ 被說得一文不值。想回顧這段經歷的,只要上網搜尋「AZ 爛疫苗」,就能看到很多偏離事實的離譜言論,而這也不過才一年前的事情而已。

立場聲明,我個人在 AZ 被罵得一文不值時,自行閱讀國外的期刊資料,以及許多傑出醫藥同行的歸納,認定 AZ 是很棒的疫苗。在沒有人要打,醫院還要到處拜託才能湊足 10 人以免浪費的時候,就去打了。而且,連我自己的太太、爸爸、媽媽也都接受注射,提早形成保護力。

在AZ疫苗引進台灣之初,因各種因素受到許多抨擊。圖/pixabay

多一種疫苗,多一種選擇

在討論疫苗時,我們首先該有的認識是,在這次全球危機中研發疫苗,並不是像死亡擂台一樣,一定要比誰最好,只有冠軍有存在價值。而是應該慶幸,人類文明相當多元,在最早的幾個疫苗研發團隊中,組織文化不同,動機不同,技術也各有不同。

技術來說,有 mRNA 技術也有腺病毒載體技術,萬一 mRNA 新技術失敗了,也有 AZ 的成熟技術平台,就算 AZ 也失敗,後續仍有 Novavax 和臺灣高端的次單位蛋白技術等著出場。

組織文化來說,輝瑞是用大型資本的力量支持 BNT 的科學研發、製造與配送;莫德納是小型新創生技公司,在技術與知識上做到頂尖,並自行取得資金擴張;牛津大學則是自詡「幫這個世界準備好應對災難需要的技術」的學術角色,找到願意以「非營利基礎」處理製造與分銷的 AZ 一起合作。三種協作模式,各自努力攻頂。

可能因為中華民國人習慣聯考比分數,把所有的學習成效,簡化為一個分數來決定一切,久了之後,連思考事情都很單一價值。

但事實上,疫苗有很多面向,像是保護力、抗體量、細胞免疫、保護力下降速度、疫苗輸送保存容易度、疫苗注射方便性等等。因為研發生技產品總有不確定性,用多種技術與多種產品去避險,並讓不同的國家能有不同的選擇,這樣才是最好的。

就像一個複雜且成熟的社會,應該要使用多元入學方式,培養多元人才、適才適所,才是正確的全社會繁榮方向。

這種「多樣性」有多麼重要,愛爾蘭很懂。在原產地中南美洲,馬鈴薯有數千種,種類繁多且千變萬化。哥倫布大交換後,進入歐洲,因其容易種植且熱量高,逐漸成為主要糧食作物,餵飽歐洲人以跳脫馬爾薩斯陷阱的人口崩潰。愛爾蘭農民認為,要種當然種最好的,於是幾乎只用最適合商業耕種的單一品種。

結果,馬鈴薯晚疫病一來,因基因單一,完全無抵抗能力,就造成長年的嚴重歉收與愛爾蘭大饑荒,在只有八百萬人口的愛爾蘭,造成一百萬人死亡、兩百萬人逃離家鄉成為海外移民,並讓存活下來的人們決心獨立,脫離英國。

馬鈴薯如此,疫苗也如此。如果我們只選一個最好的,也只用一個最好的,當這個「我們以為的最好疫苗」失效時,人類也會大量崩潰。

疫苗的採用並非選出最好的,而是選出最適合的。 圖/pixabay

科學上來說,AZ 疫苗的第一劑效果相當不錯,完整接種後對變種病毒的防禦力也很好,一直到了加強劑的時代,才稍微淡出舞台。總之,牛津 AZ 疫苗,是個速度快、品質好、效果也相當不錯的疫苗。

而且,AZ 是救了臺灣的疫苗。在全世界疫情都嚴重,臺灣民眾恐慌,莫德納疫苗出口量不大,BNT 疫苗被中國與上海復星用政治因素阻擋時,AZ 不管透過 COVAX、透過捐贈、透過臺灣直接購買,都扛住了各種政治壓力與責任,持續到貨。

如果你忘記了,歡迎回顧當年媒體對 AZ 排山倒海的批評,會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本書就是讓我們看看,對世界、對臺灣都很重要的 AZ 疫苗,是誰研發的?是怎麼研發的?

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真實狀況

跟天下文化已經出的兩本書來比的話,《疫苗商戰》的記者角度,會把多線寫在一起,形成一個精彩且互相關聯的故事;《輝瑞登月任務》的 CEO 角度,則讓人很容易懂,了解輝瑞的價值與付出的努力,擴大影響力;這本《疫苗先鋒》,則完全流露出生物醫學科學家 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根本不管你 擇善固執的獨特性格。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生物醫學界從業者的辛苦,年輕研究人員靠著計畫生活,不知道今年的計畫結束後,下個計畫在哪裡。資深研究者如本書作者莎拉・吉爾伯特則自承,已經十年沒有親手做實驗,幾乎都在找錢找計劃,想辦法讓研究團隊繼續經營下去,在這種不確定性下,一邊也要養活一家五口。

如我們在《疫苗商戰》分享文中提到的靈魂拷問:是的,他們所從事的事情,有可能在機會來臨時,會改變世界,但過程可能很不順利,機會也可能永不到來。你願意從事這樣收入不穩定、研究產出不穩定、未來也不穩定的日子嗎?如果這是你的孩子呢?你願意看著他抱著其實自己也不太有信心的夢想,過著沒什麼保障的生活嗎?

這就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真實狀況。如果你自己在這領域工作,或者你的小孩有興趣走這領域發展生涯,我蠻建議可以看看這本的,作者們頗為真誠,美化程度並不高。

學者個性:誠實的本色

說到真誠,這兩位作者真的沒什麼在修飾的,像是牛津大學選擇 AZ 作為合作伙伴後,格林難掩失落:

「他們在製藥界的名氣顯然也很響亮,可是他們對於疫苗生產卻沒有什麼特別足以著稱的名聲。」

「⋯⋯這項決定,完全沒有徵詢過我們這些真的懂得如何製造疫苗的人。」

「新來的團隊成員感覺起來像我們實際上的新老闆。」

「他們絲毫沒有製造病毒載體的經驗⋯⋯我們必須反覆不斷的向阿斯特捷利康略有不同的各種成員組合說明一切,讓我們感到挫折。」

不過之後,他也毫無保留的肯定 AZ,對於量產製造、優化儲存與運送、協助低收入國家度過疫情的貢獻。是個好就說好,不好就說不好的個性。

科學的本質:承認未知,持續探索

另一個這本書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對於未知的容忍度很高。

《疫苗商戰》的記者角度,以及《輝瑞登月任務》的廠商與執行長,為了可讀性,通常會讓整個故事交代得比較完整且清楚。用白話說,就是有坑就要填,不能挖了坑之後不去填,因為沒填的坑,會令人產生不確定感,持續侵蝕讀者的心。

但科學最重要的特色(尤其對比於宗教),就是承認我們有很多事情不知道,但這種狀態並不舒服,是違反人類本能的。而本書也很清晰地呈現了這種狀態,以及這些科學家們與未知共存的樣貌。

像是 AZ 所做的臨床試驗,為什麼會有一組人第一劑只給半劑量?(這部分書中有說明,但最終也沒有從原理上解決,而是從流程上解決:直接用 qPCR 測定,而非分光光度法。)又為什麼半劑量的反倒效果更好?作者作為科學家,並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也不會假裝他們知道,就把這些明白的寫在書裡。

人生,很多事情不會知道答案的,這也是科學的真實狀態。有些事情,就是需要經過幾個世代,才能明白。

牛津大學的自許:延續大英帝國的驕傲

AZ 疫苗的價格,一劑只要 4 元美金,約 120 元新台幣,這是牛津大學在找合作廠商時,要求以非營利基礎,所確定下來的。為什麼牛津大學會有這種救人淑世的情懷?這個跟英國歷史有關。

牛津大學校史 900 年,完整經過大航海時代,協助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培養大量殖民官員、傳教士與帝國擁護者,伴隨英國成功殖民美洲,然後失去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再重新找到自我認同,認為自己是為印度等未開化地區帶來文明的指導者。像是這張有名的畫作中,稚嫩的印度人,在英國人的牽引下,學習文明、禮節、教養。(英國觀點)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許多印度人在英國人的引導下學習英國的文化。 圖/wikimedia

哈拉瑞的書也提過,科學與帝國相輔相成。對大英帝國來說,這些熱帶的、貧窮的、世界的人民,需要英國的幫助,英國也需要更好的科學,去開發殖民地的資源,減少殖民地的疾病,於是設置了「植物園」與「熱帶醫學研究」。

「熱帶醫學」這個詞,代表有個殖民母國,想要了解位在熱帶的殖民地的各種醫學知識。相對的,你就不會特別稱殖民母國的醫學叫做「溫帶醫學」,因為殖民母國的醫學,就。是。醫學。當然,因為「熱帶醫學」這個領域也累積了很多知識,而且這個詞表面上看沒什麼歧視意味,所以就保留下來,在今天,多數時候這個詞彙被看做是中性的。

牛津 AZ 疫苗的臨床試驗,就是在牛津大學的「臨床疫苗與熱帶醫學中心」開始的。

即使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後,失去了全球帝國的地位,但那種驕傲和自我期許還在:為全世界的危機做準備,為有需要但沒資源的人做準備。「熱帶醫學」在英國,也做為一門學科,繼續流傳下來,並在人類危機出現時,重現了大英帝國的科技驕傲。

AZ疫苗在臨床疫苗與熱帶醫學中心,展開臨床試驗。 圖/the jenner inst

人類世界的兩面性

以上,並沒有批評牛津大學或 AZ 的意思,我個人相當尊敬挺身而出的牛津大學科學家們,與承擔製造與物流並賭上自家品牌的 AZ。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要說明人類世界的複雜。

在這場人類共同克服疫情的戰役中,被認為邪惡的資本,其實並不那麼邪惡;被貼上正向價值的學術領域,也有著不適合一直拿出來說的歷史脈絡;被認為終將勝利的科學,仍有很多事情不知道;被視作英雄的疫苗研發者,在這之前也只是個苦於幫實驗室找到資金的、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生命科學從業人員。

這一系列的疫苗出版,讓我們看見的,是這些辛苦與困頓的人們,所共同堆砌出的偉大。

——本文為《疫苗先鋒:新冠疫苗的科學戰》書評,2022 年 2 月,天下文化出版。

天下文化_96
122 篇文章 ・ 604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2

1
0

文字

分享

2
1
0
疫苗分配平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輝瑞登月任務:拯救人類的疫苗研發計畫》
天下文化_96
・2022/04/17 ・188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作者/艾伯特.博爾拉 Dr. Albert Bourla 博士
  • 譯者/廖月娟

各國疫苗分配失衡

大多數高收入國家都是第一批下訂單,以確保 2021 年一整年的疫苗供應無虞。歐洲、美國、日本與英國等多個國家都訂購了我們的疫苗。

遺憾的是,很多國家因為對 mRNA 技術沒有信心,或是由於其他藥廠承諾會在當地生產,決定完全使用其他疫苗,特別是中等收入與低收入國家。我們在當地的團隊盡了全力,可惜沒能改變這些國家領導人的想法。我看著 Excel 表格,發現分配給高收入國家的疫苗數量高得不成比例,實在令人憂心。

我親自和沒有向我們訂購疫苗的中、低收入國家接洽。我寄信給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同時我們在當地的團隊則繼續努力,但是大都沒有成功。到了 2020 年 10 月,即使在這場新冠疫苗競賽中,輝瑞顯然已經拔得頭籌,又有幾個國家向我們預購疫苗,但是訂購的中、低收入國家仍然不夠多,疫苗分配比例依然失衡。

關於美國多訂購的那一億劑

不過,當疫苗獲得證實有效之後,情況就有了變化。首先,已經訂購一億劑疫苗的美國政府與我們接洽,表明要再買一億劑。幾個月前,當我們能夠供應的疫苗產量即將售罄時,早已經告知曲速行動,最好再多訂購一億劑。然而,他們拒絕了。我親自打電話給曲速行動的領導團隊,告訴他們歐洲已經訂購兩億劑,為了謹慎起見,他們也應該這麼做。還記得我當時說,如果美國政府無法從一間美國公司獲得疫苗,豈不是挺尷尬?我還強調,輝瑞將尊重承諾,嚴格依照已經確認訂單的順序來分配疫苗。換句話說,如果他們日後改變主意,想要多訂疫苗,我們也不會從已經下訂單的國家那裡調動產量過來,結果還是遭到曲速行動拒絕。

然而,現在他們要求再多訂購一億劑,而且還要我們立即交貨。問題是,我們前六個月的預計供應量都分配好了,很難在六月前額外生產出美國政府要的一億劑疫苗,但是 2021 年下半年交貨就沒問題。然而,出於其他原因,談判陷入僵局。

這時,川普總統的女婿兼白宮顧問傑瑞德.庫許納(Jared Kushner)打電話給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原本以為再提供美國一億劑疫苗是很單純的一件事。根據我們已經達成的協議,美國政府可以額外添購疫苗,但是官僚主義作祟,從中阻礙疫苗採購流程。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由於疫苗已經獲得核准,他們沒辦法或者是不想依照當初疫苗等待核准時的協議下訂。我則是不願重啟談判,總覺得這像是潘朵拉的盒子,畢竟先前我們花費好幾週談判才達成協議。這時,抨擊川普政府沒有購買足夠疫苗的聲浪愈來愈大。庫許納打電話來了解問題。我向他解釋情況,並且要求在合約中新增條款以重啟談判。

庫許納指出,這些事情實在荒謬,並承認這是官僚主義的問題,他會再打電話給關鍵人物。

秉持平等原則

多虧庫許納的介入,事情終於解決了。幾天後,經過幾次的電話溝通,我們的律師擬出一個雙方都同意的解決方案。但是,交貨時程表的問題再次浮現。庫許納態度強硬,要求增購的一億劑疫苗必須在 2021 年第二季全部交貨。如果答應他的要求,我們就得把原來要給加拿大、日本與拉丁美洲國家的疫苗先調給美國,但是這些國家都比美國更早下訂單,也在等待第二季可以取得疫苗。因此,我拒絕他的要求,兩人吵得臉紅脖子粗。我還提醒他,我早就和曲速行動的負責人施勞威說得一清二楚,我們不會把其他國家的疫苗調給美國,先前簽訂第一份協議時甚至低聲下氣的請求曲速行動增購疫苗,但他們一再拒絕。

然而,庫許納不肯讓步。在他看來,美國無論如何都得優先拿到疫苗;不過對我而言,平等才最重要。他還堅持,一旦我們的疫苗可以從卡拉馬祖工廠出貨,必須先給美國額外的一億劑,再給其他國家。他提醒我,他代表政府,他們會設法貫徹自己的意志。

「悉聽尊便,傑瑞德,」我說:「我寧願日本首相是向你抱怨東京奧運取消,而不是向我客訴。」

幸好,我們的生產團隊繼續創造奇蹟。他們提交新的生產時程表給我,看來我們得以在 4 月至 7 月間增加產量,滿足美國添購疫苗的要求,卻不必削減給其他國家的疫苗。有了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我們總算簽訂合約。兩天後,庫許納從海湖莊園(Mar-a-Lago)打電話給我,感謝我的合作,這次風波終於圓滿落幕。

——摘自《輝瑞登月任務:拯救人類的疫苗研發計畫》,2022 年 3 月,天下文化

所有討論 2
天下文化_96
122 篇文章 ・ 604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0

9
0

文字

分享

0
9
0
打完 BNT 疫苗半年後保護力僅 20% ?——免驚!能有效「抗重症」才是重點
miss9_96
・2021/10/19 ・389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國民法官生存指南:用足夠的智識面對法庭裡的一切。

剩 20%

先秀重點。接種輝瑞-BNT 疫苗,半年後:

  • 保護力剩 20%
  • 抗重症、死亡的保護力仍高
  • 男性、或 65 歲以上、或免疫抑制、或有 2 種以上慢性病者,中和抗體效價較低
  • BMI 超過 30 者,中和抗體效價較高

打輝瑞-BNT 疫苗,保護力、抗重症的衰退速度?

卡達(位於西亞的君主專制國家)是疫苗接種的資優生,截至 2021 年 9 月 7 日,其 12 歲以上國民已超過九成接種一劑疫苗,接種兩劑者更突破八成 [1],該國主要施打輝瑞-BNT 和莫德納/Moderna 兩種 mRNA 疫苗;廣泛的施打、夠長的時間,讓我們得以窺見,接種輝瑞-BNT 疫苗後半年內,其保護力衰退速度。

隨著全民開打疫苗,該國突破性感染(接種疫苗後仍感染)比例也逐漸增加。至九月初,新增確診者中,約 36% 屬突破性感染(圖1),可能原因有二:接種人數增加,或「疫苗保護力下降」。接種者增加是事實,那,保護力有下降嗎?

圖1:上圖為累積接種疫苗人數,卡達總人口約 280 萬人。下圖為突破性感染佔新增確診者之百分比。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1

輝瑞-BNT 疫苗的保護力,第 5 個月後僅剩 20%

如表 1、圖 2,可發現就「預防有症狀感染」方面,第一劑就可達約 36%,而最高峰在第二劑後 1 個月內、約 77.5%,之後逐漸下滑。到第 4 個月後,降幅加大、僅剩 51.7%;到第 5 個月後,更是僅剩約 20%。而此趨勢,各年齡層皆相似 [1]

換言之,接種輝瑞-BNT疫苗後、過了半年,就幾乎不能抵擋病毒的感染了

但,疫苗目的並非百毒不侵,而是讓重症、死亡弱化成小咳嗽、小發燒。那麼,輝瑞-BNT 疫苗在「抗重症、死亡」方面的表現如何呢?

輝瑞-BNT疫苗的抗重症保護力仍高

如表 1、圖 2,就「抗重症、死亡」方面,第一劑可達到約 66%,而第二劑後更拉高到 96% 左右;重要的是,抗重症能力並未明顯下滑,直到第 6 個月仍有將近九成的保護力(第 7 個月之數據,因採樣人數過少、信賴區間上下限過大,不建議納入考量)。而此趨勢,各年齡層皆相似 [1]

簡言之,接種輝瑞-BNT 疫苗後,對抗重症、死亡的效力,應至少可持續半年。綜上可合理提出以下政策:

  • 完整接種疫苗,可有效對抗重症、死亡。所以人人都應該打疫苗
  • 預防感染的能力,在接種半年後僅剩 20%。因此「頻繁接觸病毒」,及「和脆弱族群互動頻繁」的人,以及他們的親密接觸者,如:機組員、醫護團隊、長照居民和同仁,以及前述的家人,都可能必須接種第 3、甚至第 4 劑,以避免突破性感染
圖2:上圖為接種輝瑞-BNT 疫苗後,隨時間的預防有症狀感染保護力變化。下圖為隨時間的抗重症、死亡保護力變化。請注意在超過 7 個月的該點,因取樣數過少,故信賴區間上下限極大。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1
預防感染有效性(%)
(95% 信賴區間)
抗重症、死亡有效性(%)
(95% 信賴區間)
第1劑後14天~第2劑之前36.8(33.2-40.2)66.1(56.8-73.5)
接種第2劑後
1個月77.5(76.4-78.6)96(93.9-97.4)
2個月73.2(71.3-75)96.8(93.9-98.3)
3個月69.6(66.7-72.3)94.3(89.1-97)
4個月51.7(45-57.6)83.7(65.5-92.3)
5個月22.5(10.6-32.7)100(因接種疫苗者無人重症)
6個月17.3(2.2-30.1)88.9(52.1-97.4)
超過7個月22.3(-1.7-40.7)55.6(-44.3-86.3)
表 1:接種輝瑞-BNT 疫苗後,預防感染,或抗重症、死亡之有效性。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1

啥,胖子的抗體效價比較高?

那麼,誰比較容易被突破感染呢?過往研究推測,中和抗體效價較低者,比較容易被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攻破、出現突破性感染 [2]。換言之,若分析不同族群的抗體效價下降幅度,將有助於制訂第 3 針的政策。

以色列科學家徵招了四千多名受試者(4,868人),研究不同年齡、性別、體重等因素,對中和抗體效價下降程度的影響 [3]。先講結論,輝瑞-BNT疫苗誘發的中和抗體效價,在半年內快速降低(圖 3),而男性、或 65 歲以上、或免疫抑制(服藥或疾病所致)族群,中和抗體效價較其他人更低(表 2)。

圖 3 可發現,接種第 2 劑後的前 70 天裡,中和抗體效價迅速下滑;而之後雖仍下降,但速度趨緩。而不同族群之間,衰退的速度相仿。

圖 3:上圖為接種輝瑞-BNT 疫苗後,不同年齡之中和抗體效價、隨時間之變化。下圖為不同性別之中和抗體效價、隨時間之變化。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3

細部分析後發現,「男性」、「65 歲以上」、「免疫抑制」、「2 種以上慢性病」等因素者,其中和抗體效價顯著較低。舉例而言,表 2 可發現,免疫抑制族群的抗體效價,較一般人低 70%。而男性的抗體效價,大約較女性低 47%,而且每個年齡層裡,都是男性的抗體較弱。有趣的是,資料顯示較胖的人,產生的抗體效價反而越高。相較於瘦子,BMI (身體質量指數)超過 30 的人,抗體效價會高出 31%,肥宅終於要稱王了啊啊啊

觀察以色列的研究後,可合理提出以下政策:

若抗體效價和突破性感染相關,那優先接種第 3 劑者應為「65 歲以上」、「免疫抑制」、「男性」(瘦子和 2 種以上慢性病者,較難被識別,基於政策可行性,恐難被納入優先施打)

相較於人類熟知的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疫苗之中和抗體效價,每年下降僅 5~10%;輝瑞-BNT 的 COVID-19 疫苗誘發的抗體,其衰退的速度明顯較快。

儘管科學家尚未釐清抗體強度和突破性感染的關係,但疫苗效力迅速減弱已是事實、補接種已無法避免,台灣應儘早做好準備,以減輕疫苗衰退帶來的衝擊。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Keep Calm and Carry On.

中和效價最高峰時實驗結束時中和效價
年齡
小於45歲假設為1假設為1
45~65歲0.52(0.43-0.64)0.66(0.57-0.76)
長於65歲0.59(0.47-0.75)0.58(0.48-0.7)
性別
假設為1假設為1
0.64(0.52-0.8)0.64(0.55-0.75)
體重
BMI小於30假設為1假設為1
大於301.31(1.14-1.51)1.31(1.14-1.51)
易重症之慢性病
假設為1假設為1
罹患1項0.88(0.7-1.11)0.96(0.84-1.17)
罹患2項以上0.59(0.44-0.79)0.88(0.71-1.09)
免疫抑制劑
假設為1假設為1
有使用0.3(0.2-0.46)0.3(0.2-0.46)
小於45歲(各年齡層之性別影響)
假設為1假設為1
0.53(0.36-0.79)0.81(0.6-1.08)
45~65歲(各年齡層之性別影響)
假設為1假設為1
0.79(0.54-1.15)0.62(0.5-0.77)
長於65歲(各年齡層之性別影響)
假設為1假設為1
0.64(0.45-0.89)0.54(0.41-0.73)
表 2:接種輝瑞-BNT 疫苗後,不同分組間的中和抗體效價比值。括號內數字為 95% 信賴區間之上下限。實驗結束指接種第 2 劑後 175 天。BMI=體重/身高2,通常超過 30 視為肥胖。易重症之慢性病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腎臟病、心臟病、肺病、肝臟疾病等。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3

參考文獻

  1. Hiam Chemaitelly, M.Sc., Patrick Tang, M.D., Ph.D. et. al, (2021) Waning of BNT162b2 Vaccine Protection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in Qata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114114
  2. Moriah Bergwerk, M.B., B.S., Tal Gonen, B.A. et. al. (2021) Covid-19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in Vaccinated Health Care Worker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109072
  3. Einav G. Levin, M.D., Yaniv Lustig, Ph.D. et.al. (2021) Waning Immune Humoral Response to BNT162b2 Covid-19 Vaccine over 6 Month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114583

標註:我將文中的"信心"區間全改成信賴區間,比較精確。統計學上為:信心水準、信賴區間。(椀濘)

miss9_96
170 篇文章 ・ 766 位粉絲
蔣維倫。很喜歡貓貓。曾意外地收集到台、清、交三間學校的畢業證書。泛科學作家、科學月刊作家、故事作家、udn鳴人堂作家、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 商業邀稿:miss9ch@gmail.com 文章作品:http://pansci.asia/archives/author/mis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