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2
4

文字

分享

4
32
4

別用愛了,用冰發電吧!——可燃冰的發現、應用及油氣能源的未來

Chih-Chen Huang_96
・2022/02/23 ・6224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能源與環保間的平衡在全球一直都是十分火熱的議題。火力發電、核分裂發電等高效率的發電方式,或許會對環境及生物造成永久危害;風力發電、大陽能電池等綠能,受限於天候而無法廣泛應用;乾淨又有效率的核融合發電仍在開發階段,還不到可以商用的程度。那麼,通往乾淨能源的這條路,是否就這樣被插上此路不通的標示牌呢?當然不!因為可燃冰為我們另闢了一條蹊徑。

圖一 :正在燃燒的可燃冰。圖/參考文獻 1

那麼,可燃冰究竟是什麼呢?是否如同字面上,是一種可以燃燒的冰?如果是,是何種機制會使冰能被點燃;如果不是,那麼它是怎麼形成冰晶狀態的呢?若你好奇的話,請讀下去吧!本篇會從可燃冰本身、其應用與開採問題,全面地介紹這種新能源。

可燃冰的性質

可燃冰又稱為「天然氣水合物」,其中,甲烷氣體若佔總天然氣的 99%,則稱為「甲烷水合物」。直接觀察它被點燃的樣子,就像是一塊能燃起火焰的冰塊,這也是「可燃冰」一稱的由來。然而,確切來說,這顆「冰塊」其實是水和甲烷氣體在低溫高壓下混合形成的類冰物質。也就是說,可燃冰其實不是冰,而是由水分子組成的一個個「水籠」。如圖二,籠中包含大量的甲烷氣體,因此便不難理解它被稱為「甲烷水合物」的原因。或許你十分好奇水籠的模樣,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談談組成水籠的柵欄——氫鍵。

圖二:可燃冰是由水分子組成的一個個「水籠」。圖/參考文獻 2

(一)、氫鍵

氫鍵為組成可燃冰結構舉足輕重之角色,而為介紹水籠及避免混淆重點,氫鍵概念皆舉水(簡式 H2O)為例。顧名思義,氫鍵是一種以「已結合 1 個氧原子的氫原子」為中心,與另一個氧原子所形成的「作用力」。沒錯,氫鍵並沒有產生實際的鍵結,本質上反而是一種電磁力。這個概念或許有點抽象,不過我們可以用小朋友吃蛋糕的例子來理解。

現在,老師分蛋糕給一群小朋友,高年級的小朋友可以分到比較多塊且口味不同的蛋糕,而低年級的小朋友則只有一塊蛋糕。分完蛋糕後,低年級的小朋友會跑去坐在大哥哥旁邊吃蛋糕,因為當他拿出一半的蛋糕分享時,大哥哥也會分享一半的蛋糕給他,如此一來,他們都能吃到 2 種口味的蛋糕。若低年級的小朋友還想再和別人分享一次,他就必須擁有第二塊蛋糕。然而,我們都知道他已經沒有多的蛋糕了,所以他會跑到另一個擁有蛋糕的大哥哥旁邊看著他,希望這個大哥哥能和他分享蛋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把蛋糕替換成電子、低年級生替換成氫(價電子數為 1),而擁有很多蛋糕的大哥哥即為擁有許多電子的氧(價電子數為 6)。因此,如圖三(A)所示,當氫和氧各提供 1 個電子時,便會形成共價鍵。同時,已將電子用光的氫,會與另一顆帶有 2 個多餘電子——或稱作「孤電子對」(lone pair)——的氧形成氫鍵。

圖三(A):氫鍵結構。圖/黃之辰繪

其形成原因則如圖三(B),當氫用掉唯一的電子後,部分氫原子相對帶正電,會與另一個擁有孤電子對的原子互相吸引,故部分原子帶負電的氧原子互相吸引。這個吸引力就是氫鍵,並且由於其成因,我們可以說氫鍵就是一種電磁力。

圖三(B):氫鍵形成原理。圖/黃之辰繪

(二)、水籠

當許多個水分子以氫鍵結合時,水籠便形成了。

圖四:水分子間的氫鍵。圖/參考文獻 3

事實上,水籠分為許多種類,有結構 Ⅰ 型水合物、結構 Ⅱ 型水合物以及結構 H 型水合物。如下方圖五,在以單位晶格的尺度下觀察,結構 Ⅰ 型為的水合物是以 2 個五角十二面體(512)的小籠,和 6 個十四面體(51262)的大籠所組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時,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是這個組合呢?讓我們來想想拼圖。當我們拿起一塊拼圖,會發現它會有凸出、凹陷,或是平平的不凸出也不凹陷等 3 種樣式的「邊」,或許是 4 個凸出、3 個凸出 1 個凹陷、2 個凸出 2 個凹陷,或是 1 個平平的邊加上 3 個凹陷……。這時,如果我們拿起一塊有「4 個凸出」的拼圖,那麼我們能把另外一塊也是 4 個凸出的拼圖拼在原本的那塊上嗎?

顯然無法。因此,如果我們要將拼圖拼起來,就需要拿出另外 4 片有凹陷的拼圖,各接在原本那塊拼圖上,才能逐漸將這副拼圖拼完。這個「拼拼圖」的概念也就是為什麼水籠結構會需要不同的立體形狀組成了,因為這些不同的形狀負責「鑲嵌」彼此,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沒有空隙的拼圖,也就是這個堅固的水籠。

接下來讓我們繼續介紹另外 2 種結構。結構 Ⅱ 型則以 16 個五角十二面體,加上另一種十六面體(51264)的大籠結合而成;結構 H 型則分別由 2 種小籠—— 3 個五角十二面體,及 2 個十二面體(435663)——與二十面體(51268)大籠組成。其中,不論是大籠或小籠,每個籠中皆包含 1 個甲烷分子。

值得注意的是,甲烷水合物屬於結構 Ⅰ 型水合物,且其分子式為 CH4·8H20。理論上來說,一單位晶格內應含有 8 個甲烷分子與 64 個水分子。然而,由於可燃冰晶體中的水可與鄰近的 2 個水籠共用,因此一單位晶格內實際上只有 46 個水分子,而這也是當我們將可燃冰轉化後,可以產生大量天然氣的原因。

圖五:各類水籠結構及組成。圖/參考文獻 4

二、可燃冰的誕生

上文有提到水和甲烷能在低溫高壓之下生成可燃冰。那麼,是什麼環境才會包含大量的水、足夠的天然氣,同時又有低溫高壓的特性呢?沒錯,就是海洋!現在,我們已經有足夠多的水了,但要如何在海中找到大量的甲烷呢?以大西洋的布雷克海脊(Blake Ridge)為例,含有甲烷的沉積物稱為「氣水化合物穩定帶」(GHSZ,GasHydrate Stability Zone),大約厚 300 至 500 公尺,且位於約 190 公尺至 450 公尺的中深度範圍海域[參考文獻 5]。在這些沉積物的孔隙中,有許多以溶解狀態存在的甲烷。那麼,問題又來了,這些深海礦床是怎麼產生甲烷的呢?答案就是——細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深海中存在著 2 種細菌:好氧細菌和厭氧細菌。從他們各自的名字來看,很明顯可以知道好氧細菌會進行有氧呼吸,也就是它們會以氧的化學反應來獲得能量。反之,厭氧細菌不用以有氧呼吸來生存,意即它們可以生存在沒有氧的環境中。

在深海礦床中,沉積物孔隙中的水在幾公分的深度便是缺氧狀態的,且由於這個區域的水域包含了沉澱率高、有機碳含量豐富、環境酸鹼值適中等條件,厭氧細菌便會開始作用在這些沉積物的有機碳物質上,並產生甲烷。 

事實上,大陸地區也可以生成可燃冰,但是蘊含量極少,大約只有 1% 的可燃冰儲存在陸域[參考文獻 9]。其原因或許和組成陸地的砂石成分有關,因為科學家採樣之後的結果顯示,這些生成於陸域的甲烷水合物僅會存在於深度 800 公尺以下的砂岩或粉沙岩岩床中。同時,存在於砂石縫隙中的化合物,會被熱力或微生物分解;然而,重量較重的烴類——也就是組成天然氣的原料,卻會在較輕的化合物被分解完之後,才有機會被分解[參考文獻5]。可以看出大陸生成甲烷水合物的條件極為苛刻,因此,以這種方式形成的可燃冰,目前只存在於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永凍土中。

三、能源議題的救世主?

可燃冰在近幾十年突然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能源議題新寵兒。事實上,人類早在 1810 年就已經於實驗室中發現天然氣水合物這種物質,只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時空背景以及科學發展進程,1934 年才在美國的輸氣管道中,發現天然的甲烷水合物這種「可以燃燒的冰塊」。直到 1968 年,蘇聯科學家才終於在西伯利亞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礦藏[參考文獻 6],而在此期間,人們普遍認為天然氣水合物大多只會出現在太陽系外圍的低溫區[參考文獻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這種神祕的、甚至連科學家都還沒完全搞清楚生成機制的化合物,究竟是怎麼在這場能源大賽中「殺出重圍」的呢?這和可燃冰的轉化率、蘊藏量、能源危機,甚至人類環保意識的提升都有不可或缺的關係,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然而,目前可燃冰離完全商用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先不提這個,我們來談談轉化率,顧名思義就是「可燃冰轉換成天然氣的效率」。前面有提到,當可燃冰轉化後,即可產生大量天然氣,而若我們精確地看數字,就可以發現 1 立方公尺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大約 164 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參考文獻 6]

這個轉化率著實驚人,因為若拿同等體積的天然氣和可燃冰相比,可燃冰能產出的能量是天然氣的 150 至 180 倍!所以,若可燃冰能順利轉為商用,無疑能使「運輸天然氣加蓋地下管線」、「天然氣存量減少以致價格上漲」等問題迎刃而解。 

不過,某種能源能是否能順利轉為商用,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蘊藏量。目前,人類就正在面臨石化燃料存量枯竭的問題,然而人們的生活早已和石化燃料密不可分,小至織品原料,大至交通工具,或許都會面臨一場重大的革新,而這些無疑會造成經濟動盪,故這是十分棘手且嚴峻的狀況。

那麼,可燃冰的蘊藏量究竟能供人類使用多久呢?根據美國的天然氣需求量來看,僅開發美國本土外海的天然氣水合物,就足以供美國人使用 2000 年[參考文獻 9]!而台灣在西南海域發現的存量,可以供台灣使用約 40 年[參考文獻 10]!科學家也預估,可燃冰的天然存量大約是天然氣的 2 至 10 倍[參考文獻 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可燃冰驚人的轉化率、龐大的蘊藏量,再加上燃燒後不會產生殘渣等特性,造成的汙染相較於現今正在使用的各種燃料來說減少許多。在人類盡力追求經濟產能與環保平衡的今天,無疑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四、如何開採可燃冰

可燃冰看似是目前能源議題的最佳解,但我們對它的瞭解仍遠遠不夠,因為我們還不知道如何快速、安全且大量開採。自 40 年前第一次發現礦藏至今,科學家不斷探索、採集並分析可燃冰這種新興燃料,即使瞭解仍十分有限,但也已經發展出一些鑑別以及開採的方法。除了以前傳統、直觀(但是相對來說更低效且粗魯)的加熱法及減壓法以外,甚至有了更新型的開採方法。不過,在介紹新型方法前,我們可以先從較傳統的方法開始,以便更加瞭解開採可燃冰最基本的模型與原理。由於此種方法較為直觀,篇幅會較為簡短。

以下分別介紹 3 種傳統與新型開採方法:

(一)、傳統——加熱法與減壓法

加熱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可燃冰層以對流法、電磁加熱法[參考文獻 6]等直接升溫,將可燃冰分解為天然氣與水,並且直接以管線收集天然氣。減壓法則是以管線導出可燃冰層下方的氣體或流體,使可燃冰層的壓力變小。此時,可燃冰中的「冰」就會因為壓力下降而液化成為水,使得天然氣被釋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新型——二氧化碳置換開採法

這個方法可說是傳統加熱法的進化型態,兩者都是以同樣的原理運作,即:使可燃冰升溫,讓水合物中的天然氣釋放出來,並加以收集。那麼,二氧化碳置換法為什麼是進階版的加熱法呢?原因就在於這種方法能在開採可燃冰的同時,將一部份的二氧化碳轉為水合物,封存在海底。以環保的角度來說,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高收益。

此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利用天然氣水合物和二氧化碳水合物保持穩定時的壓力差進行開採,意思就是,當我們把壓力控制在特定範圍下,天然氣水合物就會分解,而適合這個壓力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就會形成[參考文獻 6]。圖六是二氧化碳置換法的示意圖,圖六(A)是開發前蘊藏可燃冰礦藏的海床。開採時,如圖六(B)所示,我們需要在可燃冰礦層的上方及下方都注入二氧化碳,下方那一層是主要運作的區域,而上方則用以阻隔並穩定海床。

接著,因為壓力被控制在適合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範圍,因此當這種水合物逐漸生成並放熱時,最靠近底層的可燃冰就會被這些熱量分解,轉化出大量甲烷。此時如圖六(C),這些甲烷會被導管收集,所以下方的二氧化碳就會上移、填補空缺,然後持續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使更多的可燃冰分解、釋放甲烷。在這種連鎖反應下,我們就可以達到在不斷釋放可燃冰中甲烷的同時,不斷(以水合物的形式)封存注入至海床中的二氧化碳[參考文獻 11]

圖六:以二氧化碳封存置換甲烷氣示意圖。圖/參考文獻 11

(三)、新型——固體開採法

最初的固體開採法是直接採集可燃冰固體,並將可燃冰固體移至淺水海域後加以分解,因為若是以物理或化學方法就地分解,會產生消耗能源,而且經費昂貴。之後,固體開採法也衍生出了另一種更進階的方式,稱為「混合開採法」。這種方法是將可燃冰就地轉為固體、液體混合的狀態,再將包含了可燃冰固體、液體及氣體的「泥漿」以導管傳輸至海平面上作業,藉此取得天然氣[參考文獻 6]。這種不用再將礦產運送至淺水區的方式顯然更加方便操作,且以導管運輸的方式能進一步減少可燃冰的損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台灣的可燃冰及各式能源之比較

相對於其他科技、科學競賽來說,台灣在可燃冰的發展上,雖然起步較晚,仍然有相當亮眼的成績。2018 年,科技部的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II)就在臺灣西南外海採集到天然氣水合物。而誠如主導計畫的中央大學地科系許樹坤教授所說:「台灣因沒有自主能源,更顯珍貴。」教授說:「台灣是一個能源缺乏的島嶼,99% 的能源都仰賴進口。科學的新發現,若能配合工程技術開發,就能帶來新契機。台灣西南海域蘊藏豐富,預估可用上 40-50 年,目前日本和中國大陸都已試開採[參考文獻 17]。」若是台灣能成功開採並使用可燃冰,或許便能在這場白熱化的能源議題中,找到一線生機。

各式能源之比較表。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16

參考文獻

  1. Frozen Heat: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Natural Gas Hydrates.(2017, May).Office of Fossil Energy and Carbon Management.
  2. Sara E. Harrison. Natural Gas Hydrates. Physics 240, Stanford University, Fall 2010.
  3. Model of hydrogen bonds (1) between molecules of water. Wikipedia.
  4. Juwon Lee and John W. Kenney III. Clathrate Hydrates. IntechOpen.
  5. 甲烷水合物,維基百科。
  6. 可燃冰,百度百科。
  7. Kenneth C. Janda. Gas Hydrate Structure.
  8. 冰與火戰歌,經濟部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辦公室簡報。
  9. 解開可燃冰封印,科學人雜誌。
  10. 西南海域可燃冰若開採學者:可供台灣使用逾40年,國立中央大學。
  11. 以二氧化碳封存置換甲烷氣示意圖,中央地質調查所。
  12. 超流體,維基百科。
  13. 固液共存,百度百科。
  14. Coal – Types, Uses and Formation
  15. Table 8.2. Average Tested Heat Rates by Prime Mover and Energy Source, 2010 – 2020,SAS Output (eia.gov)
  16. 各式發電比較,國立交通大學。
  17. 重大突破!中大地科團隊首次在台灣海域鑽獲「可燃冰」,國立中央大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4
Chih-Chen Huang_96
1 篇文章 ・ 3 位粉絲
目前就讀中央大學光電系。喜歡閱讀,還有邊境牧羊犬。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一餐變災難:台北素食餐廳爆食物中毒,這些細菌你不可不知!
careonline_96
・2024/08/30 ・253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市素食餐廳的食物中毒事件已造成二死四危急,引發眾人關注。食物中毒可能是因為食物內含有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當這些病菌持續在腸胃道理作亂、生長,就會引發不適。另外,食物中毒也可能與細菌製作出的毒素有關。

食物中毒的症狀

食物中毒算是個很廣泛的說法,包含了各種不同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多數在幫表現症狀的初期,我們還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種細菌或病毒造成的,因為一般食物中毒還輕微的時候,就是腸胃炎的症狀。患者會肚子絞痛,想要跑廁所,開始有腹瀉症狀。這時要注意自己的糞便是純粹水便,還是含有血絲或大量的血便,這與猜測致病原有關係,要記得就診時告知醫師腹瀉的狀況。另外,還要告知有沒有發燒、嘔吐等情形。

另外,我們也需要注意這些噁心嘔吐及腹瀉症狀發生的時間點,不同的細菌或病毒造成症狀的時間不一樣,有的短至三十分鐘內患者就開始上吐下瀉,有的則是要過上一星期才發病。不過通常是吃到含有病菌的食物後一到三天發病。

多數的食物中毒症狀並不嚴重,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只是腸胃不舒服一下下,拉個幾次就會過去了。然而如果有以下狀況,最好趕快就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脫水嚴重:尿尿的量變少,覺得頭暈目眩,嘴巴很乾
  • 一直吐:什麼東西都吃不了,一進食就吐
  • 一直拉:成人拉肚子超過兩天,或是小孩拉肚子連續一天,就算是嚴重了。如果是新生兒,只要看到腹瀉,最好還是就醫。看到血便也是要就醫。
  • 肚子很痛或發燒
  • 家人發現患者意識狀況變差,或發現有複視皮膚變黃等等狀況。

引起食物中毒的知名病菌及其特色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個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或病毒。

  • 大腸桿菌(E. coli)

最常見的狀況是吃到沒有完全煮熟的絞肉,像是沒煎到全熟的漢堡排。不過大腸桿菌也會出現在受到污染的蔬菜(像是生菜沙拉)、水果、或生水之中。

  • 沙門氏菌(Salmonella)

沙門氏菌存在沒有煮熟的肉類與蛋類食物,或是喝到沒有完全經由巴斯德滅菌過程的乳製品。

  •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備餐的時候沒有先洗手,而處理食物後沒有再經過烹煮,像是切肉片肉排,切三明治或包裝三明治,就可能讓人因金黃色葡萄球菌而食物中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產氣莢膜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產氣莢膜桿菌存在自然界,可以形成具有耐熱性的孢子,有些甚至在沸水中仍能存活許久。因此,除了生肉、蛋類、奶類可能含有產氣莢膜桿菌外,土生土長的蔬菜、穀類也可能含有產氣莢膜桿菌。當燉煮的肉湯、肉汁放在室溫一陣子,沒有放到冰箱冷藏的話,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這屬於少見但容易致死的食物中毒。肉毒桿菌是存在自然界土壤與水源的常見細菌,如果沒有藉由煮沸煮熟來殺死肉毒桿菌的話,是無法停止其生長的。最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狀況有兩種,一種是吃到沒有正確保存的醃漬物或罐頭食物,尤其是居家自己醃漬的小品,無論是醃菜、醃魚、醃肉,都可能會導致肉毒桿菌滋生。另一種傳染途徑是讓小於一歲的幼童吃到蜂蜜或玉米糖漿,裡面的孢子可能含有肉毒桿菌而造成幼兒食物中毒,記住記住,千萬不要以為讓幼兒吃蜂蜜很營養喔,會因為感染肉毒桿菌而致死的。

肉毒桿菌會影響神經肌肉的控制,造成的食物中毒特色是患者的視力出現複視,講話講不清楚,肌肉無力,無法吞嚥,有這種狀況務必趕緊就醫。

  • 李斯特菌(Listeria)

李斯特菌可以存在未經巴斯德滅菌過程的牛奶及乳酪中,也會存在於豆芽、瓜類、和香腸熟肉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諾羅病毒(Norovirus)

諾羅病毒的傳染能力很強,只要碰到帶有諾羅病毒的餐桌表面、再將食物送往口中,就可能感染。因此只要有個人感染諾羅病毒,很容易在與他人共餐的同時藉由分享食物、備餐等狀況而傳給其他人。

預防食物中毒

  • 擤鼻嚏、咳嗽、抽菸、上廁所之後,請記得都要好好洗手
  • 如果是備餐的人,請好好清洗蔬菜及水果,用來備餐的表面及餐具也都要在準備食物之前好好清洗。
  • 肉類、蛋類等務必都要好好煮熟,不要讓生肉或未煮熟的肉或肉汁去污染到其他食物。
  • 不管是煮過的食物或生肉,不要任其停留在室溫內超過兩小時,放兩個小時後的食物都不安全,請儘早把食物冰到冰箱。解凍的食物要趕快煮一煮,不要放在室溫過久。
  • 保存食物的時候,生的肉類要與蔬菜水果、煮過的食物、或加工食物分開擺放。
  • 買含有沙拉醬、美乃滋的食物沒吃完一定要冰起來。
  • 不知道放了多久的食物請丟掉。一打開有味道,或是罐頭蓋子鼓起的一定要丟掉。

預防食物中毒的重點是自己常洗手,並好好保存食物,備餐時也要用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careonline_96
515 篇文章 ・ 275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