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原文為《蛭類的醫療用途(二):現代的活體外用法》
- 作者 / 賴亦德
編按:上集《蛭類的醫療用途(一):傳統的活體外用法》中,我們介紹了從古文明到 19 世紀期間,蛭類放血療法興盛與衰落的歷史;此篇讓我們接續來看看, 19 世紀後蛭類放血療法又有哪些應用呢?
整型外科領域的祕密武器
沈寂了近一世紀之後,活體吸血蛭類的放血療法在 1970 年代又開始復興。這次不再提及體液平衡,而是基於對蛭類唾液中,各種功能性因子的了解,藉由蛭類吸血時分泌的「抗凝血因子」,緩解「組織皮瓣縫合」或「斷肢接合」等整型外科手術後出現的靜脈淤積症狀。
在整型外科領域中,無論是游離或帶蒂皮瓣乃至於再植組織,在動脈血液供應不足的狀況下,至少都還能存活至 13 小時之久,但靜脈瘀血卻只要 3 小時就會造成組織壞死。
當常規治療方式,如烤燈加溫、阿斯匹靈止痛、施用血漿增量劑增加血液灌流量、固定並抬高傷處、局部使用肝素或血管擴張劑⋯⋯等,都無法改善靜脈狀態,醫師就會開始使用吸血蛭類在患部吸血,藉其分泌的抗凝血因子去除血栓、讓血液持續從傷口流出、減少血液淤積並促進血液循環。
由於吸血蛭類在此一臨床應用的成效極佳,醫用蛭類在 2004 年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認可為「具有緩解靜脈淤積和抗凝血功效」的醫療器材,至今在整型外科術後的使用上依然不斷造福病患。
可惜的是,醫用蛭類在台灣並不被列入醫療器材管理範疇,目前也尚未被用在醫療處置上發揮效能。
因地「蛭」宜的醫用蛭類
然而,在 FDA 認可醫用蛭類為醫材的之後數年,研究卻發現,被認為是醫用蛭類主要種類的「歐洲醫蛭」,其實包含了四種型態與花紋相近的蛭類,分別為歐洲醫蛭(Hirudo medicinalis)、地中海醫蛭(H. verbana)、非洲醫蛭(H. troctina)、以及晚近才發現的高加索醫蛭(H. orientalis);而且更尷尬的是,大部分流通在歐美國家醫材市場上的醫用蛭類,並非真正的歐洲醫蛭,而是地中海醫蛭。
因此,FDA 認可做為醫材的醫用蛭類,實際上至少應該包含歐洲醫蛭和地中海醫蛭兩種均可。除了歐洲這數種醫蛭之外,世界各地其實各自都有適合做為醫療用途的原生水棲吸血蛭類,例如亞洲的菲擬醫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和日本醫蛭(Hirudo nipponia)、澳洲醫蛭(Richardsonianus australis)、非洲的沼蛭(Aliolimnalis spp.)、北美洲的北美醫蛭(Macrobdella spp.)和南美洲的種類(Oxyptychus spp.)等,且歷史上這些蛭類也的確曾用於放血治療等用途上,並不盡然只有 FDA 規範的醫蛭種類才具有功效、而得以獨占醫用蛭類之名。
有趣的是,或許是體恤現代人對蛭類放血已經非常陌生甚至感到不快,2003 年曾有美國研究團隊研發出玻璃拔罐模樣的「機械水蛭」裝置。此裝置吸附在皮膚上後,就會透過中央轉盤切出開口並注入肝素,再將流出的血液抽出,藉此期望能夠代替蛭類吸血時產生的療效和功能。
不過,即使後續研究顯示此機械水蛭在減少靜脈淤積的效果上更加全面,此一裝置十多年來在市場上似乎再無下文,猜想或許蛭類在使用的各方面還是大勝人造裝置,至於 2013 年猶他大學機械工程系開發的新款機械水蛭產品是否能夠取代醫用蛭類,依然有待觀察。
醫用蛭類的使用注意事項
在現代醫學系統的常規要求下,蛭類吸血可能帶來的衛生與感染疑慮也受到仔細的檢視。
過去數十年的研究顯示,蛭類在吸血後成為疾病的媒介,將疾病傳染下一位宿主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但的確偏低,至今也從未出現因為醫用蛭類吸血而感染疾病的案例,因此蛭類療法基本上相當安全。
即使如此,在衛生考量下,現代醫學中若是用到蛭類療法,所使用的醫用蛭類個體也是專屬於特定病人、而不會在其他病人身上重複使用,一旦吸血的任務結束通常就會被銷毀,因此可說是完全杜絕疾病傳染的可能。
目前使用蛭類療法較大的風險,來自於吸血蛭類腸道中共生的產氣單胞桿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可能造成的感染。
過去一世紀的研究顯示,吸血蛭類腸道共生的產氣單胞桿菌會分泌抗菌物質,能夠將炭疽病、破傷風、腦膜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菌等病原體殺死或大幅減弱其能力;然而產氣單胞桿菌本身具有致病性,若是在蛭類吸血後感染傷口,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手術區域的組織壞死、甚至敗血症。
產氣單胞桿菌感染的發生率約佔蛭類療法的 7-20%,一旦因為蛭類療法造成此一細菌感染,則整型外科術後的皮瓣存活機率,將從未感染前的 83% 大降至 30%。
由於這一類細菌在吸血蛭類消化道內共生,使用抗生素處理蛭類也難以讓腸道完全無菌,還會造成蛭類不適或死亡,是以在臨床上使用吸血蛭類時,必須特別注意蛭類的來源與飼養環境的衛生條件,病患在蛭類吸血前後,也應施用抗生素來預防細菌感染。
由於產氣單胞桿菌對第二代和第三代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四環素(tetracycline)和氨基糖苷類(aminoglycosides)敏感,但對青黴素(penicillin)、氨芐青黴素(ampicillin)、初代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和紅黴素(erythromycin)有抗藥性,故通常會使用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或是加上複方新諾明(TMP-SMX)來預防感染。
話說回來,除了應用在整型外科、斷肢接合、微細血管接合等顯微手術的術後處理,以避免靜脈淤積或閉鎖及血栓形成之外,蛭類放血療法也漸漸以「替代療法」或「另類療法」之姿重新風行起來;且據說在心血管疾病、癌症與轉移、糖尿病與併發症、感染性疾病、關節炎與陣痛的治療上,均能發揮一定程度的效果。
誠然,根據目前所知,蛭類吸血時放出的抗凝血及其他各種功能性因子,在這些適應症的緩解或治療上的確有所本,而且也有些許研究支持其療效,但其效力終究尚未被主流醫學以大規模的嚴謹實驗確認,因此僅能做為替代療法參考。
至於近年來坊間以蛭類放血來減肥、治療禿頭和各種皮膚病、治療不孕症和性冷感、乃至於抗老回春等民俗療法,其療效與依據還有待研究,務必三思而後行。
參考文獻
- A. M. Abdualkader, A. M. Ghawi, M. Alaama, M. Awang, and A. Merzouk. 2013. Leech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Indian J Pharm Sci 75: 127–137
- K.S. Bharanija, K. Jalagandeswarar & V. Ashok. 2016. Hirudotherapy-A Cure in Vampire’s kiss: A Review. J. Pharm. Sci. & Res. 8: 822-827
- J.Malcolm Elliott1 and Ulrich Kutschera. 2011. Medicinal leeches: historical use, ecology, genetics and conservation. Freshwater Reviews 4: 21-41
- U. Kutschera. 2012. The Hirudo medicinalis species complex. Naturwissenschaften 99: 433–434
- Sebastian Kvist, Gi-Sik Min & Mark E Siddall. 2013. Diversity and selective pressures of anticoagulants in three medicinal leeches (Hirudinida: Hirudinidae, Macrobdellidae). Ecology and Evolution 3: 918–933
- Kosta Y. Mumcuoglu. 2014.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Leeches in Reconstructive Plastic Surger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Article ID 205929, 7 pages
- Mark E. Siddall, Peter Trontelj, Serge Y. Utevsky, Mary Nkamany and Kenneth S. Macdonald III. 2007. Diverse molecular data demonstrate tha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edicinal leeches are not Hirudo medicinalis. Proc. R. Soc. B 274: 1481–1487
- Porshinsky BS, Saha S, Grossman MD, Beery II PR, Stawicki SPA. 2011. Clinical uses of the medicinal leech: A practical review. Journal of Postgraduate Medicine 57: 65-71
- Sawyer, R.T. 1986. Leech Biology and Behavio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USA
- Eric W. Wang, David K. Warren, Vicky M. Ferris, Ed Casabar, Brian Nussenbaum. 2013. Leech-Transmitted Ciprofloxacin-Resistant Aeromonas hydrophila.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37: 190-193
- I.S. Whitaker, J. Rao, D. Izadi, P.E. Butler. 2004. Historical Article: Hirudo medicinalis: ancient origins of, and trends in the use of medicinal leeches throughout history. British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42: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