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睪丸最大?把你的手放下男士們,現在只有灌叢蟋蟀(Platycleis affinis)可以炫耀。根據一份發表在生物學通訊的報告,這種昆蟲的睪丸,平均70毫克重,約佔體重的14%;而人類約只佔了0.04到0.08%。這是目前已知動物中,相對比例最大的睪丸。有大睪丸的物種,通常其雌性也會有出了名的亂交,所以雄性不會想把種子都種在同一塊田上。
資料來源:ScienceShot: Largest Testes Found on Tiny Insect [9 November 2010]
誰的睪丸最大?把你的手放下男士們,現在只有灌叢蟋蟀(Platycleis affinis)可以炫耀。根據一份發表在生物學通訊的報告,這種昆蟲的睪丸,平均70毫克重,約佔體重的14%;而人類約只佔了0.04到0.08%。這是目前已知動物中,相對比例最大的睪丸。有大睪丸的物種,通常其雌性也會有出了名的亂交,所以雄性不會想把種子都種在同一塊田上。
資料來源:ScienceShot: Largest Testes Found on Tiny Insect [9 November 2010]
美劇《The Big Bang Theory》第 11 季第 6 集裡,Howard Wolowitz 狼吞虎嚥,深怕術前禁食餓著。旁邊的 Raj Koothrappali 也狂吃紓壓,聲稱為這個拜把兄弟深感焦慮。[1]雖然 Raj 是「看人食米粉,你咧喝燒」,[註1]操心撈過界;但不可諱言,輸精管結紮手術(vasectomy)總是令眾家好漢,聞之色變。實際上,這種侵入性醫療行為,通常無須禁食,[2]事前會打麻醉,術後還有口服止痛藥,[3, 4]理應免於嚴重蛋疼。不過,大家真該想清楚的,是將來不見得能生育的風險。[5]有鑑於「反起反倒」[註2]的人性不容忽視,近來體貼的科學家,發明了一項新科技,賦予男性隨時後悔的權力。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複習舊有的技術,當作待會兒比較的基礎。男性結紮是為了預防在沒戴保險套的情形下,將精子射進女性體內,使之懷孕。[4]手術步驟的摘要,大致如下:
上述的結紮方法成功率高,術後一般頂多輕微不適,幾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2, 3, 6]然而,輸精管的廢存猶如革命建國,套句孫文的話,就是「建設難而破壞易」。[9]重建程序相較複雜,[4]依手法與其他因素而定,結紮逆轉後順利授孕的比率,約為 30% 至 90% 以上,並無百分之百的保障。[10]為此,在美國維吉尼亞的 Contraline 公司,開發出一種名叫「ADAM」的暫時性結紮專利水凝膠,來避免絕育。[11]
有些外科醫師本來就愛在結紮時,跟病人分享音樂,或同步講解流程。[6]這會兒嘗試新科技,要是來首范瑋琪的〈到不了〉,肯定再貼切不過。局部麻醉後,一把狀似熱熔槍的推進器,前端穿過男性陰囊的皮膚,將水凝膠送入輸精管裡。[5]灌進去的 ADAM,如同封堵水管的熱熔膠,阻塞輸精管,「♫不敢漏掉/一絲一毫♫」。[11-13]往後肆無忌憚地無套射精,發散空包彈時,「♫你眼睛會笑/彎成一條橋♫」;因為精子發現「♫終點卻是我/永遠到不了♫」~[12, 13]
據說短短 10 分鐘的手術,效果竟能維持二年,[5]副作用又比現行的結紮方式更小。[11]ADAM 水凝膠會自然降解,和排不出去的精子一樣,都能被身體吸收。[3, 11]到期後輸精管恢復通暢,便可以積極增產報國(aka 製造全球人口負擔)。[11]
2022 年 11 月 11 日,美商 Contraline 公司宣佈,澳洲墨爾本 Epworth Freemasons 醫院的團隊,已經成功地將 ADAM 水凝膠注射到 4 名男性受試者體內。除了於當地繼續努力,他們也計劃在 2023 年稍晚,展開自己國內大規模的臨床試驗。[11, 14]期盼用所得的結果,於 2025 或 2026 年之前,換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上市許可。[11]將來一旦商業化,Contraline 還打算推出 1 年或 3 年等不同效期的產品,並與醫療保險公司洽談合作,提供男性消費者負擔得起的多元選擇。[11]倘若哪天在臺灣或您所居住的國家也有此技術,您或您的伴侶會考慮使用嗎?
平常多半撰寫鑑識相關的死人故事,難得有如此正向的作品。謹以本文獻給長期支持筆者創作的母親 Yun-yu Chen 女士,以及摯友 Chinling Huang 老師。希望二位不會介意,這是針對生理男性的衛教短篇。
「猜猜看,睪丸是左邊 or 右邊的比較大顆呢?」—— 2002 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是您和伴侶在床第之間、帶著科學、藝術和情趣的最佳話題~
中世紀的歐洲藝術史學家——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1717-1768)曾在 1764 年說:「生殖器也有獨特的美,左側的睪丸總是比較大顆」 [1]。
嗯哼,真的嗎?
為了驗證「藝術家眼中的睪丸」,任職於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醫院、神經外科的麥克馬納斯(I. C. McMANUS)造訪了 107 件文藝復興時期的男人雕像,並仔細地評估了它們的睪丸高低、大小,並發表其觀察於 1976 年的「自然《Nature》」 [1]。
他們發現,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像,兩顆睪丸的大小、高低,多半都不同。雕像「左側的睪丸」通常較大、位置也較低。統計數據如下:
嗯~雕像睪丸的「左大右小」、「左低右高」,符合真實男性的睪丸嗎?
猜猜看,真人哪側的睪丸比較大顆?
1960 年的「解剖學期刊《Journal of Anatomy》」,刊出了一篇由香港大學團隊的研究。透過對活人的體檢、大體的解剖,分析了「那邊比較大顆?」和「那邊比較高?」的難題 [2]。
香港團隊解剖了 100 名大體後發現,右側睪丸通常更大顆也更重 [註1]。
所以說,文藝復興時期的古人們,把雕像的左睪丸雕刻的比較大顆是錯的!但玄幻的是,左邊比較低不一定是錯的:因為,在真實世界裡,睪丸是不是「左高右低」的答案並沒有哪~麽簡單。
睪丸的位置,本來就會不對稱。
男性生殖器夾在大腿內的狹小空間,兩顆睾丸相互重疊、碰撞;合理推測,在發育過程中,會調整高低位置,以達到空間的最佳利用。如果沒有其他影響,理論上左側、或右側較高的人數比例應為 1:1。那⋯⋯結果是 1:1 嗎?
團隊透過 486 人(左撇子 35 人)的體檢,發現「和慣用手同側的睪丸,位置比較高」。經統計,64.7% 的右撇子,其右側睪丸較高;而 68.5% 的左撇子,其左側睪丸較高。
所以雕像的睪丸,位置和真實世界相同——通常是「左高右低」。或更精準的說:「和慣用手同側的睪丸,位置比較高」。
擁有卓越藝術力的麥克馬納斯,在 1976 年發表「古代雕塑睪丸/陰囊的不對稱性」論文,並在 2002 年榮獲搞笑諾貝爾醫學獎,以表彰他「平衡」的研究。感謝他獨特的觀察力,讓我們未來在觀賞睪丸(不論雕像或真人)之際,也能感恩、讚嘆科學和人體的美麗~
走筆文末,我曾聽女性說:女性左側的乳房通常較大。各位有聽過這樣的說法嗎?
註1:依表格,似乎隨著年紀增長,在 30 歲以後,睪丸的重量/體積都隨時間減輕、縮小(不常用,所以乾脆小一些?)。
參考文獻
在這個提倡多元性別的時代,性別不再只是男女之分,而在鼴鼠(mole)的世界裡,其實也存在這樣的性別樣貌。
近日,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Genetics)研究團隊分析了鼴鼠的基因組,並解釋引發這種性徵的原因,研究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
常被誤認成土撥鼠的鼴鼠(mole),除了外型相像,也具有優秀的鏟土本領,牠們所挖鑿出來的隧道系統不僅可作為棲息地,也能提升土壤的通氣性與排水性。
作者按:鼴鼠通常可以長到 4~6 英寸不等,翻土效果更勝蚯蚓好多籌!
另一方面,由於牠們主要以田野或花園裡的害蟲為食(每日食量大約等於自己的體重),無心插柳,正好為植物提供了很棒的生存環境。
然而,集園丁才華於一身的鼴鼠,在某些人的眼裡仍不受待見。
按照牠們隨機挖坑的習性,這群失控的孩子很可能在刨土的同時殃及植物根部,進而導致植物死亡。更糟糕的是,若案發地是在田裡,萬一不小心鑽破田埂,就會讓灌溉用水流到其他地方去。
鼴鼠終其一生除了挖地道築巢、躲避有心人士的追殺外,連繁衍後代也十分麻煩,一整年的時間下來,雄鼠與雌鼠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獨居為主。
而且沒有 Txxder 可以滑,大夥兒如果要找到心儀的交配對象,更需要緣分的安排:)
到了準備繁殖的季節,雄鼠便會開始積極擴張疆域、出關播種,並在隧道系統中築起能安置鼴鼠寶寶的球型巢室。
成功與雄鼠交配的雌鼠,會在春天產下 3~4 隻不等的鼴鼠寶寶,並花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照顧牠們。
挖地道已經夠辛苦了,雌鼴鼠還要生孩子,一個打 4 個,這對雌性動物來說是何等煎熬啊。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雌鼴鼠的心聲(X)大概真的被老天爺聽到了吧,牠們的卵巢演化出如開外掛般的好工具——卵睪丸(ovotestis)。
顧名思義,就是長著睾丸的卵巢。
此外,雌鼠會發展出狀如陰莖的外生殖器(其實是陰蒂),且陰道口(vaginal orifice)也是繁殖季限定,生完孩子就消失了。
當然,這不代表雌鼴鼠能用器官優勢自己繁衍後代。從卵睪丸的構造來看,它還是有卵巢該有的功能,也會滋養並釋放卵子以進行受精,只是側面多了一塊睪丸組織,且該組織無法製造精子細胞。
不過,由於這個組織仍存在雷迪格細胞(Leydig cells,又稱睪丸間質細胞),因此能製作出產量足以媲美雄性的雄性激素,好讓牠們也能擁有雄性的體格優勢。
只是,哺乳動物的睾丸組織發育仰賴 Y 染色體上的基因,這樣才能在發育早期提高睾丸激素的產量;也就是說,若缺乏 Y 染色體,胚胎就無法產生睾丸。
問題來了,雌鼴鼠明明就不帶 Y 染色體,為何可以長出這麼「超自然」的器官?
為了挖掘這層真相,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Genetics)的研究團隊,深入分析了這些動物的基因組。
他們假設,除了基因本身的不同,某些基因的調控區可能也發生變異,為了檢驗這個假設,研究團隊將雌性伊比利亞鼴鼠(Talpa occidentalis)進行染色體改造並繪製染色體模型,期待能從轉錄組、表觀遺傳以及染色質等相互作用數據中找答案。
結果發現,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該鼴鼠體內控制雄性賀爾蒙的 CYP17A1 基因為 3 倍,且牠們的某些 DNA 片段位置也不同,如與睪丸發育有關的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F9G9) 基因發生染色體內倒置(intrachromosomal inversion),這些都使得基因表達的環境發生變化。
一位參與該研究的遺傳學家盧皮亞茲(Darío Lupiáñez)補充,這個發現證明了基因組的三維結構在演化上相當重要,只要重新排列,就有機會創造出跨性別的特徵,且其他器官與系統的發育不會受到影響。
最後,為了確認這就是雌鼴鼠產生雙性性徵的原因,團隊將雄鼠、雌鼠進行基因改造,並發現雄鼠並無異樣,反倒是雌鼠所產生的睾丸素變得與雄性一樣多,且從外觀來看也變得更強壯了。
看來,老天還是眷顧著雌鼴鼠的,至少這樣的變化能讓他們在體能上,也不至於輸在起跑點。
雖說在自然界中,某些爬行動物和魚類也具有雌雄同體(Intersexua)的性徵,但這在哺乳動物中並不常見——以人類為例,目前僅有約 1% 因基因突變而成為雙性人,他們除了性解剖結構外,基本與一般男女無異。
這次的研究成果,不僅以科學證實基因組重新排列會改變發育基因的表達潛力,筆者也希望大家能藉此反思,慢慢撕下雙性人的疾病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