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之傑
我們 4 月 19 日下午一點整到達成東京田機場,地面溫度攝氏 22 度。出關很快,我們搭乘巴士前往橫濱。地陪英子,原籍中國大陸,嫁給日本人,在日本生活三十多年,她一路解說,等於為我們上了一堂日本文化課。
車行約兩小時到達我們下榻的蒙特利酒店,隔著濱海大道,就是濱海的山下公園。英子說,出了酒店,向左走一段路,再往海灣的方向走,就是橫濱的著名景點——紅磚倉庫。橫濱 1859 年開港,這座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建築,現闢為觀光和文化中心。
黑船事件迫日本開港,鴉片戰爭開中國不平等條約先河
1859 年,不就是日本被迫打開國門六年後的事嗎?1853 年,美國海軍准將培理(Matthew C. Perry)率領艦隊駛入江戶灣,培里的艦隊塗上柏油防鏽,故稱黑船事件。日本為之人心惶惶,翌年培理在橫濱與幕府將軍見面,日本被迫與美國締結《神奈川條約》,從此打開國門。
另一方面,中國因為不願打開國門,爆發鴉片戰爭,中國以帆船對付輪船,以刀槍弓箭對付火砲,雙方的陣亡比例是一百比一!中國戰敗,1842 年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啟不平等條約先河。
鴉片戰爭之前,東亞各國唯中國馬首是瞻,日本也不例外。鴉片戰爭後不久,日本詩人梁川星巖寫了一首詠史詩〈鴉片戰爭〉:
赤縣神州殆一空,可憐無個半英雄;
台灣流鬼無人島,切恐餘波及大東。
赤縣神州,中國的美稱。流鬼,堪察加半島一帶的古稱。大東,指日本。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中國差不多完了,神州大地竟沒半個英雄人物;今後南北海上料將多事,餘波恐怕會波及日本。從這首詩可以看出,鴉片戰爭失敗,日本人開始瞧不起中國。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災難接踵而來。1851 年爆發太平天國之亂,死了幾千萬人!1856 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焚燬圓明園。俄國趁火打劫,逼迫清廷割讓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國天朝大國的地位已蕩然無存。
當日本知識份子密切注意西方勢力東進時,培里率領的美國艦隊開到日本。日本人知道無法抵抗,就和美國簽訂條約,同意開放口岸。其他國家相繼跟進,日本以較開放的態度,化解了列強侵門踏戶,免於重蹈中國的覆轍。
日本明治維新提出脫亞入歐,中國洋務運動成效甲午戰爭見真章
1868 年,明治天皇登基,隨即展開維新運動,有計劃的學習西方,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甚至提出「脫亞入歐」的口號。明治維新使得日本成為現代化國家,也成為軍國主義侵略者。1879 年,日本兼併中國的屬國琉球,改名為沖繩,中國無力保護。1894 年,將侵略目標指向中國的藩屬朝鮮,挑起甲午戰爭。
1894 年,讓我想起另一歷史事件。這一年香港爆發鼠疫,當時鼠疫病原體尚未現形,有細菌學之父稱號的德國細菌學家柯霍(Robert Koch),致電他的日本學生北里柴三郎,請他前往調查。北里1883年畢業於東京醫學校(東京帝大醫學部前身),1885年赴德留學,師從柯霍,189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留學期間,與貝林(Emil von Behring)培養出破傷風梭菌,並開發出血清療法,因而蜚聲國際醫學界。
北里獲得東京帝大醫學博士學位那年(1583 年),距離明治元年(1868 年)才不過十五年!他們這麼快就能培養出自己的、而且有國際水準的土博士,簡直匪夷所思。當日本有了北里這等世界級的大科學北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那年,距離明治元年(1868)才不過二十三年!北里還曾與貝林同獲首屆諾貝爾生醫獎提名呢。當日本有了北里這等世界級的大科學家時,中國又是個什麼樣子?隱約間,已為甲午戰敗找到了答案。
其實中國學習西方科技的洋務運動始自 1861 年,早於明治維新若干年,口號和目標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師夷長技以求富」。無如洋務運動不是全民運動,意識形態和社會結構並無任何改變;被動的局部學習,趕不上自發性的全面學習,甲午一役見了真章。
「蘭學」令日本知識份子普遍覺醒,成為明治維新基礎
再往上追溯,1587 年利瑪竇到達南京。1601 年,在北京成立天主堂。耶穌會會士們帶來了聖經,也帶來了科學。差不多同一時期,西學也傳到日本。因為初到日本的洋人多為荷蘭商人,所以當時日本人稱西學為「蘭學」。
西學(蘭學)傳到日本後,引起知識份子們的關注。1771 年刑場殺人,醉心蘭學的醫生杉田玄白、前野良澤、中川淳庵前往觀察,對照荷蘭解剖圖籍,發現漢醫不如蘭醫之有真憑實據,決定把它翻譯出來。
他們認識的荷蘭文不多,憑著臆測翻譯,一行一義往往費時數日。經過四年,易稿十一次,終於譯成《解體新書》四卷,1774 年出版。該書的序上說漢醫所說的臟腑,往往與事實不合,不如蘭醫可信。
《解體新書》圖版精細,可見當時銅版畫和蝕刻版畫已傳到日本,而中國最好的一本插圖書——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出版的《植物名實圖考》,仍然使用木刻版畫。可見早在清初,中國在接受西方科技方面已落後日本了。
因此,明治維新絕非橫空出世,它是在日本知識份子普遍覺醒的前提下水到渠成的。然而明治維心的全面學習西方,在意識形態上並未放棄自己的基本價值,所以有「和魂洋才」的說法,亦即鼓勵學習西方,同時保留固有文化。這方面日本做得相當出色,我們在船上的一百多天體會深刻。
反觀中國,經過一連串挫敗,逐漸由自大演變成自卑,馴至徹底否定自己。「五四」(1919 年)之後,民族已失去靈魂,棄傳統文化如敝屣,魯迅甚至說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極端言論。「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知識份子汲汲於在西化或俄化,歷經無盡劫難,至今似乎仍未得到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