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0

文字

分享

1
6
0

解密社會創新:為了全人類,這件事你得知道

鄭國威 Portnoy_96
・2020/11/05 ・11782字 ・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SR值 566 ・九年級

本文由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委託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覺得世界正在變好,還是變差呢?

在 2020 年問這個問題,可能有比較高比例的人會給出悲觀的答案。我們在 2020 年學到,原來澳洲野火可以燒那麼久,燒到奪走 30 億哺乳類、爬行類、鳥類的生命;更別提亞馬遜跟加州、北極圈同樣在燃燒。我們也學到原來臺灣夏天可以這麼熱,熱到打破 124 年來的高溫紀錄;我們更學到原來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可以那麼難纏,難纏到讓全球經濟活動硬生生停擺,偉大的國界疆域被只有 120 奈米的病毒嘲笑,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也隨著社會安全網被疫情撕開而更難以忽視。

澳洲大火燎原,許多野生動植物消殞,是2020年諸多憾事之一。圖/Wikimedia

這就是 2020 年的新日常。在 2015 年立下永續發展目標(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世界各國,儘管高瞻遠矚,也無法預測接下來的變化。正如湯馬斯·佛里曼在《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一書中所說的,世界正被科技、全球化、氣候變異三股巨大而且還在加速變化的亂流推動,朝向不可知的未來。越不可知,我們的預測就越趨悲觀。然而又如漢斯·羅斯林在《真確》一書裡疾呼的,我們對世界面貌的陳舊與錯誤認知,過度悲觀,也可能讓資源的運用效率不彰。

聯合國SDGs包含17項目標,提升人類與環境共好的福祉。影片/Youtube

未來的確不可測,除非我們創造未來。這就是為何「社會創新」愈來愈重要且必要。但到底什麼是社會創新?這次泛科學來到位於臺北市仁愛路上的「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要來問問將社會創新從科技社群一路推進政府體系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深入請教她怎麼把公私協力的精神展現在 COVID-19 的防疫工作、總統盃黑客松(及延伸出的許多開放資料計畫),與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的任務上。而這些令許多國家驚豔、詢問度爆高的案例,背後各自代表了哪些社會創新的意涵呢?

從《監控資本主義》談臺灣的防疫經驗

臺灣面對 COVID-19 疫情的表現足堪全球模範,特別是當不少國家的人民一邊擔心疫情,一邊還得擔心自己的政府跟科技公司(如 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 等)會共同利用機會侵犯隱私、監控人民行動時。為了防疫,臺灣雖然佈下嚴密防線,以細胞廣播、智慧平安環等方式落實居家隔離,更以超快速度串連藥房、超商、健保卡進行公平的實名制口罩預購與分配,卻沒有造成社會疑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國公司掌握數億使用者的資訊,成為具高利用價值的大數據,恐有侵犯隱私的疑慮。圖/Pixaby

這其實非常不容易,畢竟我們活在「監控資本主義」的時代。監控資本主義一詞出自 2019 年出版,由哈佛大學教授祖博夫 (Shoshana Zuboff) 所著的一本備受關注與討論的著作《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祖博夫認為,當數十億人類的一舉一動都在數據科技公司的掌握下,數據變成模型,模型提供預測,你我的下一步就成為可以被競標販售的產品,不管是給個讚的下一步、按下加入購物車的下一步、或是走入選舉投票亭的下一步。監控資本主義企業以多樣化的免費服務,在寬鬆甚至不存在的規管下貪婪地蒐集行為資料,進行交易,也引來了各國政府的覬覦。這次疫情對某些企業跟政府來說更是天賜良機,因為有了防疫的大義,監控更可以直接來

對此唐鳳表示,台灣這波防疫能免除過度監控的疑慮,首要關鍵是因為我們把病毒隔絕在境外,才能避免封城跟後續必然的嚴格管控。但除此之外,唐鳳透露這次台灣防疫模式之所以成功的大原則是「不去用疫情前沒用過的資料蒐集方法」,由藥局與藥師擔任中介。

政務委員唐鳳解析防疫期間的資料蒐集與運用,建立互信,達成公私協力。

唐鳳表示,這幾年來細胞廣播在過往發生淹水、地震等天災時,時常派上用場。要是有人沒收到簡訊,還會自己調侃自己為「國家級邊緣人」,代表細胞廣播的用途跟體驗已經為民眾熟悉。而從藥局藥師的角度來看,雖然系統不同,口罩實名制與既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使用者體驗基本一致,這也讓由藥局販賣口罩的方案上路時能減少折騰。而在居家檢疫這部分,透過擁有社區信任感的里長與里幹事系統來關心大家的身心健康,而不是要求人人戴個陌生電子設備來分秒監控人們的生理訊號,也更容易被接受。

雖然這些方案沒有那麼高科技,甚至一開始聽到都讓人覺得「很手動」、「費時費工」,但背後的思維卻很深刻。唐鳳表示,若一項社會常規在疫情之前從未確立,僅在疫情發生後硬推成社會常規,正當性自然低,做什麼都會被質疑,資料被處理、利用的方式也會讓人擔心。但倘若蒐集資料的方式基本不變,只是將資料用在之前沒用過的地方,人們更能接受,也大致上能想像是怎麼一回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用健保卡在便利商店買口罩,這樣的流程體驗跟繳納地價稅、所得稅是相同的,從便利商店萬能店員的角度來說,是他們本來就在做的事,「不用再學一萬零一個能力」唐鳳說。唯有如此,店員才能在第一線擔任起「轉介者」的角色,輔佐對數位不熟悉的長輩、移工等使用事務機,只要他們有健保卡。

唐鳳表示最初防疫中心有一個提案,就是利用行動支付跟記名票證來購買口罩,可是這樣做的話,由於行動支付滲透率有限,口罩就無法讓 ¾ 的人都買到,而且這麼做也創造出新的資料蒐集體驗,提高民眾心理門檻的同時,也降低正當性。另外一個提案是在便利商店用店內提款機,民眾可一面預購一面付款,這麼做理論上可以比用事務機少一個結帳的動作,但這同樣創造出一個新的資料蒐集體驗。

唐鳳強調,刻意不在資料「蒐集端」創新,避免徒增不必要的認知負荷,而在資料「利用端」創新,正是一種社會創新。

「只要 ¾ 的人都戴口罩,我們就贏了」她記得當時網路上有一位 25 歲的年輕朋友算出這個數字。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同時具有公衛專業的陳其邁曾請唐鳳到他辦公室,親自算一次給唐鳳看,這個數字也有支持的研究論文,防疫指揮中心的人都讀過。

唐鳳說,從傳染病學的角度來看,重點不是拿到口罩的過程多簡單,而是能不能讓 ¾ 的人拿到口罩。「就算很不方便,只要 ¾ 的人都有,就贏了。即使只要按個鍵就可以拿到口罩,但只有 ¼ 的人可以拿到,那還是輸了,社區傳播難以避免。」唐鳳表示指揮中心接下來所做的一切就是配合這個最高目標:30 天內讓 75% 的人戴上口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當初用行動支付或其他方案,可能會發生的,或許是行動支付廠商想利用這個「剛需」,在過程中多做促銷或其他動作,帶來難以預料的變化。「而這些行動支付的廠商人員有沒有讓口罩好好被利用的專業呢?在地社區相不相信他呢?這都很難講。」唐鳳說。

如果不是交給某某 pay 或某某卡來解釋口罩怎麼購買,而是交給專業的藥師呢?唐鳳說,一來藥師具有專業身份,二來藥師在社區裡有很多人認識跟信任。讓 ¾ 的人有口罩是其一,拿到口罩後還得要願意戴、正確地戴才行,跟便利商店店員比起來,透過藥師之口來解釋口罩的用法跟用途,比較有說服力。再者,除了口罩,人人更要用肥皂洗手、使用酒精消毒等,這些資訊都需要藥師這樣的角色來傳達。

口罩配給過程中,藥師扮演重要的角色,與其專業和社會角色相關。
圖/Pxhere

總結來說,口罩實名制用健保卡並模擬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體驗,是為了降低所有人付出的認知成本,避免創造新的體驗,讓大家不願意拿口罩。另外就算拿到口罩,也需要有藥師這樣具有可信度、且親切、懂得解釋公衛知識的角色,搭配藥局的場景、信封袋,跟耳提面命,才能真正在每一個人心中建立防疫認知。儘管這過程辛苦了藥師,但唯有這樣傳染病的 R0 值才降得下來。若維持起初由便利商店店員來做這些事的方案,可能因說服力不足而產生漏洞。

唐鳳認為,用智慧型手機來監控疫情,乍想之下是個快速有效的做法,但其實有很多技術上的困難,而蒐集來的資料能否派上用場,準不準確(例如手機要怎麼知道我有沒有戴好口罩),更有太多疑慮,這些疑慮會降低人們推薦跟安裝這種方案在手機上的動力,結果就會讓這個看似創新的方案「R0 太低」,沒人用,就沒有用。這個提醒是所有社會創新解決方案都值得細思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唐鳳提到新加坡後來採用一個類似「平安符」的做法,將該監控裝置放在身上,不像手機會有其他感測器,這樣的做法比起在手機上裝一個系統級的程式來的安全,畢竟它不會讀取簡訊或手機裡其他資料。即使程式碼有問題,也不會曝露出太多隱私。台灣不用考慮這個方案,是因為戴口罩的比率已經達到了 75%。

即使沒有額外蒐集過多資料或用新的方式來蒐集資料,資料的重新利用有些時候也會帶來隱憂,但台灣在這方面也沒撞上牆。關於這點,唐鳳表示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台灣並沒有宣布緊急狀態。若政府宣布緊急狀態,就可不經立法院授權先行動,做了之後再由立法院追認。然而由於台灣從未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因此政府一舉一動都需要在個資法架構下執行,不得違背。唐鳳表示儘管如此,在過程中,其實一直都有一部分人對防疫監控的做法提出質疑,她表示非常感謝這些人,雖然是少數,卻發揮了關鍵的監督力量,讓立法委員提出相關質疑,而防疫中心也負起責任回應跟說明。如電子圍籬主要架構師,行政院資安處簡宏偉處長,同時也是防疫指揮中心的資訊組長,當時就到國會說明電子圍籬架構圖,降低大家的疑慮,也持續透過媒體回應跟說明。顯然,當監督制衡的機制在,加上公開透明的執行,讓社會創新的信任基礎也更穩固。

部分人士質疑政府的防疫監控措施枉顧隱私,這樣的聲音發揮了監督作用。圖/Pixaby

唐鳳接著補充,另一個關鍵在於大家對於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應對災害的措施已經有信心,知道不會被亂用。過往也從來沒有人因為之前收過細胞簡訊,資料被用到其他不該用的地方,因此收到精準促銷廣告之類的。「這是一個極強的社會常規。哪一個人敢這樣做,會被社會抵制」她說。

她提到,之前疫調(傳染病問卷調查)時有一位民眾說自己本來整天都宅在家、沒有朋友,後來改口說自己其實是酒店的專業工作者,為了要保護客戶的隱私所以一開始沒有透露。「這個實際案例其實非常好,因為實名制的資料蒐集跟專業倫理產生了衝突,大家都可以理解。」唐鳳表示當時事件一發生,本來要討論口罩的會議改為針對個案來討論,包括行政院長在內,防疫指揮中心共同討論,後來由指揮官也就是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他並沒有動用刑罰,也沒有嚴令要是酒店工作者不配合疫調,就要把負責人抓去關,儘管當時若這麼做,其實有授權、也有社會正當性;但如果這樣做,社會對酒店工作者的污名化、對立化可能嚴重加劇,讓疫情傳播的不可預測性大幅提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減少污名化,促進合作與互信,酒店舞廳也可以是防疫的一環。圖/Pxhere

指揮中心裡許多專家,如疾管署羅一鈞副署長等人,對與同類型工作者做類似的調查,其實很有經驗,本身就是 HIV 患者 U=U 的推動者,很了解實際狀況。後來指揮中心甚至連開出罰鍰也沒有,而是想出一個非實名制的「實聯制」-只要能聯絡到人就可以。社交距離若是無法保持、但飛沫傳染要避免。指揮中心將科學癥結解釋清楚後,就讓地方政府去督促在地的酒店、舞廳,在能夠做到實聯制跟避免飛沫傳染之前,勸大家不要去消費,「是一個最軟的講法」唐鳳說。

在唐鳳看來,這是一個真正的社會創新,因為利害相關人士都可以提供辦法,而且目標是為了公共利益。後來實聯制辦法如留下代號與一次性 email、易付卡電話號碼,交際時戴上帽子、有透明隔板就可以喝酒等等…從來沒想過的創新不勝枚舉。解法出現後,有些地方就可以開放,「讓酒店舞廳也成為防疫國家隊」唐鳳認為要是當時只能由政府跟用政府要的方式來蒐集資料,沒辦法配合的地方就得一直歇業,反而會創造很多漏洞。許多鄰近國家就是因此而出現了第二波、第三波傳染。在台灣的情況下,客人更願意相信工作者保留職業秘密的操守,相信蒐集的資料不會被永久保存,同時經營者也有社會責任去落實上述這些社會創新。這就是社會部門與經濟部門互相幫忙,公部門則刻意不擔任資料蒐集者,不過度監控,反而讓事情做得更好。

從《甜甜圈經濟學》談總統盃黑客松

自從「開放政府」與「開放資料」浪潮以來,臺灣便在民間社群與政府人士積極推動與堪稱良性的互動下,開出燦爛的花朵。台灣除了曾在開放資料國際評比中獲得第一,公部門、國營企業不同層級單位也不斷學習民間社群(如 g0v)的黑客松精神,辦理自己內部或是開放外人參加的黑客松活動,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能導入社會創新。

總統盃黑客松。圖/總統盃黑客松官網

總統盃黑客松為臺灣此類活動最高層級,在 2020 邁入第三屆,並以永續發展為本屆主旨。唐鳳政委亦為總統盃黑客松的靈魂人物,讓官方、NPO、國營企業、社運組織、創業團隊能破天荒齊聚,應用開放資料來解決國內問題,甚至還將解法外銷他國,是社會創新精神的具體實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亮點背後也有陰影。有人認為這些活動讓原本草根的黑客松變質,有著政府收編意味。也有人認為這些「創新」往往難以落實,越不動搖原本運作體系的,反而容易被公務員接受,直指核心的提案則被束之高閣。若永續發展當真如此重要,且政府也真心想推動,就該大刀闊斧、為所應為,而不是小打小鬧。

對此唐鳳認為,收編與非收編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場由政府主辦的黑客松在開始之前,主辦方是否預先認可黑客松結果的決策權跟政府是相當的。若結果出爐才決定採不採行該解決方案,那比較類似諮詢甚至採購;但如果預先說好,儘管不知道最後團隊會做出什麼,但就是要當作政策推動,就是一種更具互信的夥伴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在總統盃黑客松,要事先把獎盃設計成台灣的形狀,而且有個投影機能投出蔡總統承諾你這個計畫會在 12 個月內落地的影像」唐鳳表示,不管最後由哪些團隊出線,都象徵政府跟民間締結真正的夥伴關係,而不只是摸頭。另外,總統盃黑客松的評審團成員,來自社會部門的評審佔了 6 成,更採用了「平方投票法」(quadratic voting) 來讓真正的價值與喜好顯現,鼓勵理性投票,而非像目前的選舉投票,容易被迫投給極端選項或由激昂情感主導。這種投票法提供每位相同點數,以所得點數票選關心的各項議題。投票時以「票數的平方」計算所需點數,即投同一個選項的票數愈多,所花費的點數會愈高;舉例來說,投1票只需要1點,投2票需要4點,投3票則需要9點,依此類推。

唐鳳表示,期待看到台灣能踏上最高階的公民參與,也就是「公民控制 citizen control」,讓公民擁有全部議題的主導權。要建立公部門與社會部門之間的夥伴關係,要先有一定的基礎,接著就是要讓政府在不是那麼核心的議題上,慢慢習慣授予權力,最終才能到公民控制。要在緩坡拾階而上,而不是從高空迫降,「不然就摔死了」,或被許多人擔心的「民粹」或「暴民」問題絆倒。

唐鳳更不認為這些方案是一時一地的小打小鬧,而是能在全球架構下推行的。在本屆總統盃黑客松許願池或是提案階段,提案跟許願者至少要勾選一個與永續發展有關的項目,這就讓每一個提案都連結全球共同的重要議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統盃黑客松——唐鳳專訪。影片/Youtube

除了總統盃黑客松中出線的方案,其他社會創新計畫,這幾年來也陸續都連結了 SDGs。唐鳳表示在 103 年當時行政院核定「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還在草案階段,兩者之間沒有對接,因此社會企業「只要覺得自己有意義就可以了」。但到了 107 年的「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就明確強調推動社會創新之目的在於達成 SDGs 各項願景。因此,社會創新方案皆契合 169 項 SDGs 細項目標當中的部分,而 GDP 在眾多目標中,只是公共利益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終極價值。

「這跟早期社會企業還在 GDP 邏輯裡不一樣。」唐鳳表示台灣的社會創新解方因為跟 SDGs 扣連,創造了一個索引,與世界有共通語言,因此台灣的外館、駐外代表處可以接力傳播,或透過聯合國周邊組織,如 SDSN 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盡可能分享這些案例。2019 年唐鳳便邀請兩個優秀的總統盃黑客松團隊到聯合國大會周邊與大家分享。

「對台灣人來說,『民主深化』跟『國際參與』,是不管什麼立場都不反對的事。」唐鳳精準地指出,在這樣的前提下,在台灣,創新不是只有工商業可以創新,而是社會上任何人都可以創新,這就相當於民主深化。同時,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但台灣透過這些社會創新展現出的主張,是普世的價值。也因此不會有解決方案只是自掃門前雪–追求自己覺得好像很重要的目標的問題,而是對社會跟環境都有好處。

這與《甜甜圈經濟學》一書中,作者拉沃斯(Kate Raworth)對傳統經濟學的看法相呼應。身為經濟學者的拉沃斯認為源自 19 世紀的經濟學正在殺死 21 世紀的地球,儘管很多人人的確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壽命也延長,卻讓全人類籠罩在貧富差距、環境浩劫的風險中。因此作者提出七項思考經濟的新方向,如改變 GDP 至上的追求,以及將經濟看成複雜的系統,而非錯誤擬仿牛頓力學,忽視諸多變因。

過往追求GDP的思維模式,往往犧牲了環境,也忽略人類整體福祉。圖/Wikimedia

過去一世紀延續至今的線性經濟從生產到消費,以最大化 GDP 為目標,忽略了地球的極限、也忽略了人類整體的福祉,甜甜圈經濟學就是借用甜甜圈的形象告訴大家,向上不該超過地球的限度,往下不該侵蝕人權的基礎,環繞著 SDGs 的精神發展,莫再做那個 GDP 永恆向上、不切實際的夢。然而問題就在於改變極為困難,人類猶如赤壁大戰時環環相扣的曹軍連環船,駛向燒燬的敗局。社會創新則如江上的小舟,雖然小、但多樣化也靈活。

唐鳳也循著甜甜圈經濟學的脈絡補充表示,台灣扣合 SDGs 的社會創新,不會使(人類福祉)內層加厚,結果擠壓到(地球環境)外層,或反之。而是互相補強,這也讓「什麼樣的企業算是社會企業」的定義爭論可以休止。

唐鳳認為,社會創新就像雜草,有韌性,傳播也快。森林大火之後,木本植物可能很慘,但雜草卻能快速恢復。當環境劇烈改變,台灣中小企業的特色就是擁有超級客製化能力,乍看之下不太有規模經濟,也不掌握全世界產業鏈,但若是從甜甜圈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才是未來世界需要的。

她說線性經濟發展破壞力太大,那麼多的破壞,需要缺什麼補什麼的能力,然而從大財團的角度看,去補這些邊邊角角興趣缺缺;但是對雜草般的社會創新組織來說,卻是很好的機會。她以社創組織 CircuPlus 開發的「奉茶 App」為例。這樣一個幫大家快速找飲水機的社會創新,除了獲得行政院環保署支持,更因為連結傳統文化、或有地方創生可能性,讓中小企業的店家非常願意加入。試想,若台灣皆為大財閥控制,要怎麼找到店家合作?就是因為台灣有雜草型的生態圈,才有各種社會創新在各角落萌芽。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年的亞太社會創新合作獎不是頒給特定的團隊機構,而是頒給一段『夥伴關係』。」唐鳳表示以前說「Made in Taiwan」,想的是特定的產品或服務,但社會創新不只是產品也不只是服務,而是一段跨域與跨界、原本想都想不到的合作關係。

這種合作關係的概念傳播非常快,往往一聽就懂。唐鳳以成功走向國際的社會企業芙彤園為例,他們在台東建立的自然農法香草原創沐浴產品還沒賣出國,概念已先行,例如加拿大的原住民在溫哥華也可以仿效。又像是從台灣誕生的珍奶,除了已世界風行,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還出現了「奶茶聯盟」這種衍伸的鬆散夥伴關係(XD)。

「社會企業畢竟還是要賣產品跟服務,會有市場區隔侷限,也需要投資人認可市場可以擴大。但社會創新可以像雜草般到處生長,不會因為我們是小國,我們發展出來的概念就不能用,聽過防疫 Taiwan Model 的人,都可以拿自己覺得有用的地方去用。例如用一隻可愛的柴犬來當防疫代言人,這個聽到馬上可以用。」唐鳳說道。

衛生福利部的「總柴」可愛形象替防疫資訊吸睛。
圖/衛生福利部臉書

總統盃黑客松出線的提案或台灣遍地開花的社會創新方案,的確無法如無限寶石搭配手套一樣,讓人一彈指就改變現況。「但當我做出一個更好的東西,能讓其他人想學。」唐鳳微笑說,就像是日本的饒舌音樂人寫了歌傳唱台灣的防疫成效跟 IT 大臣。她謙稱其實功勞跟自己沒有關係,而且有點變成動漫人物了(XD),但這就是社會創新。

唐鳳說,舊的經濟模式是零和的,有人賺就有人陪,往往經濟賺,環境就要賠,利益從上涓滴而下。但是在甜甜圈經濟學裡,我們可以同時照顧社會發展跟經濟發展,不是靠一兩個大財團,而是靠社會創新;「當我們不非得要犧牲某個部門(經濟、政府、或社會)才得以傳播創新,創新的『基本再生數』就特別高。」她這麼說。

從《激進市場》談社會創新的未來動能

全球疫情不見盡頭,經濟衝擊對人民的影響不亞於病毒對人體的直接危害。雖然牛津大學最近的調查,認為台灣是全球疫情衝擊下,經濟受創最小的國家,既兼顧防疫,又保住經濟。儘管如此,許多規模不大的社會創新組織,不管是企業、合作社或是NPO、營收來自於販售或募款,仍受到不小衝擊。值此之際,培育社會創新的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能做些什麼呢?而企業社會責任(CSR)、大學社會責任(USR)、社會企業、地方創生等力量,又能如何互相支援?這些都是社會創新圈關注的議題。

上述所說的社創動能,都有政府在背後,某個角度來說,是扮演孵化器跟加速器;但換個角度,有人質疑,這些動能是真實存在或是被擠出來的?社會創新一旦沒有政府預算支持,一切是否就會回歸沈寂?我們的制度是否擁有自己的動能呢?

由唐鳳政委寫序文推薦的《激進市場》一書,也回應了這樣的問題。這本由韋爾 (E. Glen Weyl) 與波斯納 (Eric A. Posner) 推出的思想界重要著作,回應了當前富裕國家分配不均、經濟政策捉襟見肘、民粹威脅民主自由秩序等問題,提出了數個以解放資產壟斷、突破決策困境的激進 (radical) 機制設計。包括前面提到的「平方投票法」、財產自行定價並作為納稅基礎、以及針對移民、企業控制權、個人數據勞務的種種解方,極具前瞻性的同時,也企圖讓被預設制度綁架的現代社會在邁向未來的同時,實踐「貨暢其流、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長久想望。

以此書主旨來看,若改變預設規則,應該可以創造出一個共好的新常態,不用非要維持來自政府的外力來推動社會創新。對此,唐鳳認為建立規則就是目前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在做的事。

社創良品 Buying Power」計畫舉例,這個活動連結了具規模的企業跟社創組織,讓彼此對接。唐鳳認為該計畫早已跳出政府推銷的窠臼,是整個社創行動方案裡花費最少的,甚至真正的開支只有部長跟她出席頒獎,連獎座都是以零廢棄的循環材料製作,也沒有獎金。企業對社會創新組織的產品採購到某個金額,才能獲得榮譽獎。

「我們就是不希望大家依賴這個獎、或是其他獎助方案,這樣容易變成看題目寫作文。」唐鳳認為,若把社會企業定義成某個很窄的東西,要幫忙解決國家的重要需求,或許還是會有很強的社會企業、社會部門也會參與,但這樣一來,別的題目就沒有資源。

因此唐鳳強調台灣的做法是「你行你來」。「你覺得這邊社會有需要,那就把他補上吧,若能扣合 SDGs,就讓你免費刊登在社創良品的採購手冊上。同時,透過鼓勵社創組織公開章程,就能納入共同供應契約。她表示這些都不需要政府出什麼錢,而是如《激進市場》裡所說的「規則設定」。

唐鳳強調台灣的做法是「你行你來」。

當社創組織章程越揭露,能加入共同供應契約,越能給出交代,在資料庫就排名往上,越能在型錄上先被看到,就是有用的規則。除此之外,「我們在頒獎時,若你是一家大銀行來參與 Buying Power,我們就邀請金管會主委來頒獎。你越在意誰,我們就找誰來頒獎。頒了幾次,真的有用。」她微笑說。

唐鳳表示接下來,政府將繼續透過規則制定,在公司治理層面,讓一定規模的企業都得依照 SDGs 的指標「給社會交代」。這麼一來,對企業最好的方法就是將這些肩負 SDGs 任務,有一兩年以上經市場考驗的社創組織,整合進他們的供應鏈。

「雖然第一年 Buying Power 的時候,像是月餅禮盒等 CSR 購買還是過半,但是後來BD (商業開發) 接手,進入供應鏈的類型就過半了。」唐鳳以 Youtuber 兼飲料店創業者滴妹為例,她會在他跟哥哥阿滴開直播時,大讚經由群募誕生的社會企業鮮乳坊,就是供應鏈整合社創價值的結果。

儘管許多合作一開始是 CSR (企業社會責任) 甚至為了 PR (公關),唐鳳認為在後來企業發現社創組織的產品品質真的不錯,又是透過群眾募資等共創形式誕生的,能夠給企業帶來社會正當性。「不管是不是缺社會正當性,多一點總沒錯。」唐鳳表示,這樣與社創的合作就不再只是「交陪」,而是業務發展。相較於容易因景氣而起伏的 CSR 或 PR 預算,企業投資在業務開發的預算通常是增加的。所以整套 Buying Power 的設計,就是要自然地長出這樣一種互相支持的生態系,而不須政府砸錢。

透過群眾募資,能夠提升社會正當性。圖/Pixaby

正如在《激進市場》一書中,兩位作者希望打破左派右派的框架,才提出多項有利於社會創新的激進制度設計;唐鳳認為,台灣特別具有把兩極往中間推的強勁氛圍,因此才有不斷的爭辯。若社會部門貧弱,就根本吵不起來,而是會直接偏聽經濟部門的。「能吵,就是因為我們社會部門的正當性不弱於經濟部門,有個健康的張力。」她表示。而我想社會創新正需要這樣的張力,搭配政府以正確思維重新設計市場規則,才能源源不絕。

人類世的關鍵抉擇

從上述討論,我們知道社會創新不只是社會企業家以特色商業模式獨領風騷、也不獨尊前沿科技。而是在將地球與人類行為視為一體的前提下,讓對的人與組織,透過豐沛的網絡、開放的平台,加快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正回饋,同時避免或消除過去人類行為遺留的「外部性」,例如環境污染、貧富差距等。

事實上,我們一直把這些「人為後果」稱為外部性,彷彿就刻意忽視了系統(也就是社會運作機制)本身設計該與時俱進。社會需要創新,而創新也需要社會。

科學家認為,近百年來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已經足以在地層中留下我們的印記,因而創造了全新世之後的「人類世」。而這也逼我們正視人類無節制的所作所為,已超越環境極限,正在替人類在地球上的日子預定終止時間。因此,與其問世界正在變好或壞,彷彿我們只是隨波逐流的一片葉子,不如問「我們接下來打算怎樣改變世界」。

相較於大財團或主流政治對 GDP 根深蒂固的執著,社會創新或許只如雜草般的角落生物。此外,不同於也誕生自邊陲的「破壞式創新」,社會創新是具有修復能力的創新。台灣現代史上常常出現以花為名的社會運動,例如野百合、太陽花,推動著台灣民主大步前進,如今社會創新這朵乍看之下容易被忽視,也不激昂綻放的蒲公英,正將種子輕柔地擴散得更遠,遠至對台灣毫不熟悉的國度;也更近,近至你我每日的食衣住行。

「只要你的行動能夠感動超過 1 個人,R0 大於 1 就成功了。」唐鳳最後這麼對我說。我想,比起動用黑科技控制腦波來改變世界,社會創新帶來的影響將更有效、也更長效,不是嗎?(好吧,可能我被腦控了……)

#Promo 隨地亂扔的飲料瓶、飄在海上的微塑膠、農地上的違章工廠、通訊 App…

PanSci 科學新聞網發佈於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83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把握 2050 淨零轉型契機!了解「產品碳足跡」提升企業 ESG 績效
宜特科技_96
・2024/10/06 ・5540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圖/宜特科技

邁向 2050 淨零轉型,當企業在面對客戶價值鏈要求時,導入 ESG 早已成為提升營運績效的重要指標。而「產品碳足跡」是企業在品質、價格、規格之外,貼近客戶價值鏈、爭取國際品牌廠青睞的重要關鍵。透過本文一起深入探討,如何有效率地開展產品碳足跡計算與報告領域。

本文轉載自宜特小學堂〈把握淨零轉型契機 用產品碳足跡提升 ESG 績效〉,如果您對半導體產業新知有興趣,歡迎按下右邊的追蹤,就不會錯過宜特科技的最新文章!

全球氣候變遷早已成為國際間重要環境議題,目前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針對碳足跡的要求和指南,例如:法國的 ADEME(環境和能源管理署)指南和日本的碳足跡計劃;而國際大廠(包含 Microsoft 及 Bosh 等車電大廠等)也積極推動供應商碳足跡管理,以降低整體供應鏈的碳排放,致力於實現其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 SDGs)。臺灣也針對「2050 淨零轉型」提出四大策略及兩大基礎。

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圖/國家發展委員會

企業導入產品碳足跡可以幫助其成為客戶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發展策略中重要合作夥伴,促進長期合作關係。然而,在企業開始進行碳足跡計算時,常常會面臨邊界設定、數據收集與量化等方面的各種問題,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導致進展受阻。

宜特科技已有為數百家企業提供輔導服務的豐富經驗,成功協助客戶獲得多項增值認證,順利進入國際產業供應鏈。在本文中,我們將分享透過實例經驗,並深入探討如何有效率地開展產品碳足跡計算與報告領域,滿足客戶在 ESG 需求,從而幫助企業在國際供應鏈中保持競爭優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產品碳足跡-基於生命周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簡稱 LCA)

碳足跡是一種特定的環境指標,用於量化某個活動、產品或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直接和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通常會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來表示。而產品碳足跡是基於 ISO 14040  和 14044 所定義之系統化的方法,針對整個生命周期中對暖化的影響加以評估,這其中包括從原材料的獲取、製造、使用到最終處置的各個階段排碳量。

( 一 ) ISO 14040:生命周期評估原則與框架(Life Cycle Assessment-Principles and Framework)提供了 LCA 的總體框架和原則,涵蓋了 LCA 的基本概念、應用範圍和限制,以及進行 LCA 的基本步驟和程序。

ISO 14040 產品生命周期評估原則與框架。圖/宜特科技

( 二 ) ISO 14044:生命周期評估需求與準則(Life Cycle Assessment-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描述了 LCA 各階段的技術要求,包括數據收集、數據品質、影響評估方法和解釋結果的方法。ISO 14044 對 LCI(Life Cycle Inventory,生命周期清單) 的實施提供了全面指導和技術要求,LCI 作為 LCA 的一個關鍵階段,在 ISO 14044  的框架下進行,可以確保其數據的品質和結果的可靠性。常見 LCI 如下:

ISO 14044 下常見的 LCI(生命周期清單)。圖/宜特科技

綜合上述 LCA 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可以幫助企業和決策者了解各種環境影響並進行綜合決策;LCA 涵蓋了多種環境影響指標(如暖化效應、臭氧層破壞、資源消耗、酸化效應、生態毒性等),而碳足跡是則聚焦於暖化效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產品碳足跡系統邊界設定:

設定產品碳足跡盤查範疇(Boundary)是準確量化碳足跡的關鍵步驟。此過程包括確定哪些生命週期相應階段、活動和排放源應被納入碳足跡計算,並據此推動相關減排措施。基於生命週期的產品碳足跡,通常會涵蓋以下幾個主要階段:

  1. 原材料獲取:從自然資源中提取和加工原材料。
  2. 生產:製造和裝配產品的過程。
  3. 運輸和配銷:產品從生產地運輸到消費地的過程。
  4. 使用:產品在其使用壽命期間的階段。
  5. 最終處理階段:產品使用壽命結束後的處理,包括回收、再利用或廢棄處置。

完成生命週期設定後,需要進一步定義產品系統的邊界,包括哪些過程和活動應該納入盤查範疇。例如對於包材,應涵蓋包材的生產、製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廢棄包裝的處理等完整階段,以供後續執行數據分配,如下圖所示:

生命週期之產品碳足跡主要階段。圖/宜特科技

若屬於 B2C 產品將涵蓋上述完整五個階段,而 B2B 產品則只包含上述前兩階段;下圖是 B2C 產品碳足跡的案例。

B2C 產品碳足跡案例。圖/工研院

量化產品碳足跡:依據 ISO14067 產品碳足跡來量化要求與指引

ISO 14067 提供了關於如何量化產品碳足跡的詳細指引,產品碳足跡計算基於「活動數據」與「排放係數」,下圖為相關案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SO 14067 產品碳足跡計算案例。圖/工研院

( 一 ) 如何蒐集活動數據

基於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說明如下:

  1. 原材料階段

  • 原材料(包含輔材與包材)使用量:每種原材料的數量和重量。
  • 原材料製造過程的排放:包括從自然資源提取和加工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 運輸數據:原材料從提取地點到加工廠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方式(如貨運、海運等)。

  2. 生產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能源消耗: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電力、燃料(如天然氣、汽柴油)等能源的消耗量。
  • 製程排放:生產過程中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如化學反應產生的排放)。
  • 廢棄物管理: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廢水和廢氣的處理過程中,涉及燃燒、分解等清理方式之處理量。

  3. 運輸和分銷階段

  • 運輸距離和方式:產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方式。
  • 運輸工具的能源消耗:運輸過程中運輸工具的燃料消耗量和類型。

  4. 使用階段

  • 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如家電使用的電力,車輛使用燃料等)。

  5. 最終處理階段

  • 廢棄物處理方式:產品生命終期(End of Life)不同處理方式(如焚燒、掩埋)對應之處理量。

( 二 ) 蒐集與應用排放係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藉由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s,簡稱EF)可將活動數據(如能耗、材料使用等)轉換為溫室氣體排放量。ISO 14067 提供了量化產品碳足跡相關指引,幫助企業有效地收集和應用排放係數。以下是收集和使用排放係數的步驟和建議:

1.選擇排放係數來源

  • 官方資料庫:使用來自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標準化排放係數,例如: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的排放係數資料庫、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EA)的排放係數、國際能源署(IEA)的能源數據以及台灣碳足跡資料庫。
  • 供應商提供的一手數據(Primary Data):來自供應商自行盤查的數據。
  • 第三方商業資料數據:市售第三方商業數據庫和工具,如 Ecoinvent(Simapro)和 GaBi。

2.評估和選擇排放係數

  • 地理相關性:確保排放係數與產品生產和使用的地理位置相關。例如,電力生產的排放係數在不同國家或地區可能差異很大。
  • 時間相關性:使用最新的排放係數數據,因為技術更新可能會影響排放量。

 3.應用排放係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計算流程標準化:在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應建立標準化計算流程來應用排放係數,確保一致性和可比性。
  • 善用軟體工具:使用專門 LCA 軟體工具來管理和應用排放係數,如 SimaPro、GaBi 等。
  • 數據整合:將排放係數整合到產品碳足跡的計算公式中,與活動數據(如能源使用、材料消耗等)相結合,以計算總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確保碳足跡量化數據品質

ISO 14067 對數據品質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以確保產品碳足跡量化準確性和可信度。以下是 ISO 14067 對數據品質管理的主要要求:

  1. 數據品質的評估指標
  •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數據應該反映真實的情況,包括地理範圍、時間範圍的相關性。
  • 一致性(Consistency):應使用一致的方法和假設來收集和處理數據,確保不同數據集之間的可比性。
  • 可靠性(Reliability):數據應該來自可信的來源,並經過適當的驗證。
  • 精確度(Accuracy):數據應該盡可能準確,減少誤差。
  • 完整性(Completeness):數據應該包含生命週期各階段重大排放,確保碳足跡計算的全面性。
  • 可追溯性(Traceability):數據來源和處理方法應該可追溯至原始單據,以便審查和驗證。

   2. 管控數據品質

  • 內部稽核:定期進行內部查核,評估數據品質,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外部驗證:在必要時,進行外部驗證,確保數據和碳足跡計算結果的可信度。

   3. 執行數據敏感度分析

  • 碳足跡的敏感度分析是確保碳足跡計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的重要步驟。敏感度分析有助於識別和理解不同參數對碳足跡數據的影響,從而幫助決策者進一步優化產品環境表現。
  • 執行方式為識別在碳足跡計算中使用的所有主要參數(能源消耗、材料用量、排放係數)等。選擇那些對結果有較大影響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變量進行分析。
  • 執行方式為單因素分析(逐一改變每個變量,在保持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逐一調整每個變量的值,計算並記錄每次調整後的碳足跡結果)或多因素分析(同時改變多個變量,評估這些變量之間的交互作用及其對碳足跡結果的綜合影響)。
  • 根據敏感度分析結果,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例如替換高碳排放材料、提高能源效率等。

 4. 持續改善和更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持續改進:定期檢討和改進數據收集和處理流程,採用最新的技術和方法,提高數據品質。
  • 數據更新:根據最新的技術、方法和排放因子,定期更新數據,確保碳足跡計算的準確性。

ISO 14067 對數據品質管理的要求涵蓋了數據收集、評估、管控、改進的各個方面。通過遵循這些要求,企業可以確保其產品碳足跡計算的數據是準確、可靠和透明的,從而提高碳足跡報告的可信度和科學性。

碳足跡與產品環境宣告(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

產品碳足跡和產品環境宣告(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簡稱 EPD)是兩個相關但不同的概念,它們都提供產品的環境衝擊資訊,以幫助企業與消費者做出更可持續的選擇。

產品環境宣告是根據 ISO14025 國際標準所編制的技術文件,提供產品在生命周期內的環境影響資訊。EPD 基於生命周期評估(LCA)數據,可申請第三方認證。產品碳足跡通常是 EPD 中的一部分數據,尤其是在全球變暖潛勢(GWP)方面。EPD 包含了更廣泛的環境影響數據,而碳足跡專注於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範例如下:

產品環境宣告案例。圖/Fujitsu

運動飲料上針對碳足跡的標誌。圖/公視

產品碳足跡和產品環境宣告(EPD)兩者都是評估和傳達產品環境影響的重要工具。產品碳足跡專注於溫室氣體排放,而 EPD 則提供全面的環境影響資訊。兩者結合使用,可以幫助企業和消費者做出更可持續的選擇,推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除了 ISO14067 外,溫室氣體議定書(GHG Protocol)也提供了計算產品碳足跡的詳細指導方針和方法。

自 2011 年起,宜特透過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產品碳足跡與節能減碳資訊服務平台暨工具開發計畫」,積累輔導國內指標企業導入碳足跡的豐富經驗。我們認為,供應商碳排占比與減量機會,都是彰顯「產品環境績效」之關鍵,這正是導入碳足跡的重要目的之一。

因此供應商實地盤查至關重要,尤其針對排放貢獻占較大的本土供應商,宜特已定義出約 30 種盤查指標,企業可利用相關數據,偕同供應商建構減碳價值鏈。

我們輔導的客戶中包含全球知名代工龍頭廠、半導體設備製造廠、IC 設計廠商、光電業、電子元器件製造業、電子系統廠、傳產等國內上市櫃公司。在 ESG 輔導方面,亦有協助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及 SBTi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與 ISO 50001 能源管理與節能等相關輔導服務。

宜特科技可協助企業進行的 14 個輔導面向。圖/宜特科技

本文出自 宜特科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宜特科技_96
8 篇文章 ・ 4 位粉絲
我們了解你想要的不只是服務,而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iST宜特自1994年起,以專業獨家技術,為電子產業的上中下游客戶, 提供故障分析、可靠度實驗、材料分析和訊號測試之第三方公正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