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助聽器,其實跟戴眼鏡不一樣!別再期待一戴就能馬上聽清楚

Unmet Needs 臨床工程專欄_96
・2020/09/21 ・388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38 ・八年級

生活中是否有遇過親朋好友買了助聽器後抱怨連連,以為戴上助聽器就能恢復以往溝通無礙的輕鬆感?

在臨床,有時會遇到家長或大眾會期待戴上聽力輔具後,能像戴上眼鏡一樣快速有效。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討視覺與聽覺受損的差異,進一步討論輔具的相異之處。

撰稿
許逸翔|台大生資所碩士生/陽明醫工&生科雙修
詹喬智|醫材獨立開發者
魏羽庭|陽明大學神研所碩士

審稿
郭文瑞|國立陽明大學神研所
吳政融|聽力師

在台灣,我們很常看到身邊的人近視,開啟戴眼鏡的人生。不過,現在的人們似乎也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近視是否很嚴重,因為我們只需要去眼鏡行一趟、花一筆錢,就能戴上一副好眼鏡,讓自己的世界再度變得光明與清晰。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另一項器官──耳朵,如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受到高強度的聲音刺激,像是長時間的戴耳機、處在高分貝聲音的環境下,我們的聽力功能也會逐漸退化,而且不是簡單帶上助聽器就可以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像近視度數很深時,可以選擇雷射手術,從此擺脫麻煩的眼鏡或隱形眼鏡;重度聽損即便做手術植入電子耳,仍要後續復健、持續支出昂貴的耗材費用,以及定期回醫院調頻追蹤,而且還不可能完全恢復正常的聽覺。

究竟是為什麼呢?這次就來談談聽損與近視在本質上的不同,並講解為何聽損者在戴上助聽器後還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復健之路。文章將從各自簡單的原理出發,讓讀者了解眼睛與耳朵發生問題的原因,與解決之道。

要做比較之前,我們要先從同類型能比較的項目出發,也因此來解析一下視覺與聽覺輔具的異同之處。

從訊號、輔具、接收器來看視覺與聽覺

我們的視力與聽力都是屬於感官,主要都是以「接收訊號」為主。當我們提到「輔具」,其定義是輔助達到「功能」的器具,我們的感官都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因而我們才會需要輔具。接下來分別就「訊號」、「輔具」與「接收器」看視覺與聽覺,進而解釋不能適用的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訊號呢?分別是光波與聲波,雖然兩者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不過前者是電磁波、不需要介質,後者是機械波中的橫波,但兩者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

因為都是能量,我們簡單用其主要的兩變數作為軸線:頻率與強度。光學的好理解,頻率就是我們的光譜圖(Spectrum),強度應該對應的光亮程度(Lumen2),不過我們是從感官收到的訊號出發,方便理解,這邊將視覺的強度稱作「清晰度」。

聲學的軸線圖表比較不常見到,其橫軸是聲音的頻率(也就是人耳的可聽頻率 20–20000hz 間),搭配縱軸的音量(單位分貝,dB)可以繪製成的「聽力圖」(Audiogram),其主要用途跟視力檢查的圖類似,聲音檢查時很常會用到。

聽力圖。圖/George Chan

為什麼會近視,原來是光線無法正常聚焦到視網膜

造成近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外乎就是我們過度地使用眼睛。從國小、國中開始,課業逐漸繁重,因為科技影響,我們容易在辛勤唸書之後,再繼續滑個手機、玩電腦遊戲以抒解疲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樣的放鬆並沒有讓我們的眼球獲得休息,眼睛在長期近距離的使用下,會導致眼軸過長,使得光線反而在我們一般正常的使用眼睛的情形下,無法好好的聚焦在視網膜上,而這也就造成了我們的近視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帶上近視眼鏡,來彌補光軸過長,光線無法正常聚焦到視網膜的缺點。

談完近視,那現在換我們來談談,究竟什麼樣的原因為造成聽損?聽損有分很多種,有一種是「傳導型聽損」,是跟近視比較像的類型,可以透過簡單的放大聲音,像是助聽器就能回歸正常生活。

然而,常常讓人誤解的不會是這種,今天的主題也是國人罹患的最主要的類別 — 感音神經性聽損,它的發生原因是「接收器」上有所受損,進而難以完整傳達訊號。

常見的「感音神經性聽損」,原因是毛細胞受損難接收訊號

感音神經性聽損主要原因包含我們人體的自然老化,或長期曝露在噪音的環境下,例如長期的配戴耳機等。有這症頭的人常會有「覺得好像有聲音,但是聽不清楚到底在講什麼的」情況,或是電視越開越大聲、覺得看新聞很吃力,甚至是到餐廳和朋友聚餐很容易漏掉話題,常常需要對方再講一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自然而然的老化,或耳朵的過度操勞,都會導致我們對聲音的「敏感度」逐漸下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重聽,除了會有覺得對方講話不夠大聲的情況,也可能高頻的聲音(高音)比較聽得不是那麼清楚。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源自於我們的毛細胞受損,進而難以正常接收到訊號,接下來討論的聽損都是針對這種「感音型聽損」。

瞭解這樣兩種訊號與接收器後,重點來了,當這兩種訊號都在同樣的距離發出,我們能接收到的訊號,就會取決於我們的感官(接收器)的敏銳度。用頻率─聲音圖來說,近視就是「相同距離看到的畫面比較不清晰」,也就是說,近視的人比起沒近視者,相同距離的物體需要放更大,聽損則是指相同距離音量要放更大。

輔具的目的,就是補足「接收」不良的「訊號」

輔具的目的是協助器官「恢復正常供能」,以軸線圖來說,就是近視與聽損者,在比較低的能量段是較弱、或是收不太到的。而輔具就是幫助我們受損的感官聽到、看到更弱的訊號。

那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視力受損戴個眼鏡就可,聽力受損卻沒那麼容易協助?由圖中可看出,一般眼鏡在做的是「光線的重新聚焦」,也就是視覺訊號接收範圍的平移;用頻率-強度圖來說,眼鏡是將較低強度的清晰度平移往上,但在頻率(顏色辨識上)比較沒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感音型聽損因為是接收的訊號(頻率)的毛細胞不齊,所以不能單純像視覺一樣透過平移,還需要對不同頻率段「放大縮小」。從上圖來說,聽損的狀況圖往往是曲線的,所以如果透過「單純平移」調整,容易造成某頻率會過大聲或過小聲的狀況,要調整這狀況,就需要因應不同頻率,依靠晶片進行放大與變小。

圖/George Chan

眼鏡比較像「擴音器」,與助聽器概念不同

簡單來說,主要差異在於「接收器是否仍正常」,近視通常傷的不是我們的視神經,但聽力卻很多是毛細胞受損。換句話說,聽力受損收到的訊號像是收音功能不全的麥克風,總是會少掉某個頻率,可能都沒有重低音或高音;而視力受損比較是焦距跑掉的萬花筒,再加個鏡片仍可以清晰收到訊號。

如果要用相同等級的障礙來形容的話,我們常說聽損不能用近視來比較,因為近視是「視網膜受損」造成接收上有缺陷,而不是「視神經受損」。

如果要用比較解法,「眼鏡」跟單純聲音放大的「擴音器」比較能做類比。這也是為何眼鏡感覺比聽力輔具更有效,因為是在不同前提下(聽損依據頻率有差異),對應的解法就較難做類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來說,我們透過解析訊號的圖譜(強度─頻率)和接收器狀況的不同(聽力是毛細胞受損),來分享說為什麼我們感覺聽損較難透過輔具協助。

補充:若正在閱讀文章的您正是電子耳使用者,或是您有認識配戴電子耳的親朋好友,歡迎加入陽明大學神研所有關電子耳的研究,一同為了更優質的聽知覺品質努力。詳情可以參考:連結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Mechanical wave
  2. Wikipedia: Lumen (unit)
  3. 聽力師口述

本文轉載自 Unmet Needs 臨床工程專欄《為什麼聽損輔具不能像「戴眼鏡」那麼有效?視覺、聽覺輔具原理與比較》。

  • 責任編輯:YP

文章難易度
Unmet Needs 臨床工程專欄_96
7 篇文章 ・ 230 位粉絲
「臨床工程專欄」希望從醫工的角度出發,與讀者分享醫材開發背後的巧思。藉由介紹醫材設計的觀點、開發醫材的經驗分享,與整理相關的知識資源,讓大家得知,醫材開發,有跡可循。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兒童近視控制鏡片」——助延緩度數惡化,降低病變風險!
careonline_96
・2023/12/22 ・226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遇過一位 4 歲的小朋友,來就診的時候,近視已經高達 475 度!」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教授吳佩昌醫師指出,「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玩手機,所以近視度數暴衝相當快,若以每年一百多度的速度增長,很快就會成為超過 1000 度的高度近視了。」

為了看到東西,近視的孩童勢必得配戴眼鏡。吳佩昌醫師說,「我們希望利用眼鏡幫助孩童看清楚的同時還能控制近視,所以經過討論後,會提供給適合的小朋友配戴近視控制鏡片的選項。」控制型的眼鏡是利用鏡片上一千餘點的星環狀微透鏡,在視網膜前方形成非聚焦的光束帶,進而發揮近視控制的效果。

除了配戴近視控制鏡片,也請要提醒小朋友調整用眼習慣,不可長時間使用手機。吳佩昌醫師說,後續追蹤顯示,這位小朋友的近視在治療後,每年大概增加 20 幾度,已較為穩定。

目前台灣兒童近視的盛行率相當高,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近視大於 50 度的比例在幼兒園小班約 6.9%、幼兒園大班約 9%、小學一年級約 19.8%、小學二年級約 38.7%、小學三年級約 43.3%、小學六年級約 70.6%,到國三已達 89.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較嚴重的是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已經達到高度近視。吳佩昌醫師說,近視大於 500 度高度近視的比例在小學六年級約 10.3%、國中三年級約 28%、高中三年級約 35.7%。

近視是種疾病,可能產生多種併發症。吳佩昌醫師說,相較於沒有近視的人,近視 500 度的高度近視患者,白內障風險約 3 倍,視網膜剝離風險約 9 倍,黃斑部病變的風險約 41 倍。隨著近視加深,發生病變的風險也越高。該如何控制近視,是很重要的課題。

近視控制鏡片幫助延緩近視度數惡化

小朋友的近視惡化很快,每年大概會增加 100 度。吳佩昌醫師說,如果沒有好好控制,很快就會變成高度近視,有失明的風險。

目前近視控制的方法大概分成兩種,一種是藥學的方法,一種是光學的方法。吳佩昌醫師說,藥學的方法是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散瞳劑,讓眼睛放鬆。光學的方法,包括近視控制眼鏡、角膜塑型片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前常用的角膜塑型片是硬式隱形眼鏡,孩童於晚上睡覺時配戴,起床後摘除。角膜塑型片會暫時改變角膜的形狀,所以能夠矯正近視,但是隨著角膜回彈,效果漸漸消失。配戴角膜塑型片的異物感較明顯,而且通常需要父母協助每天清潔。

為了克服角膜塑型片的缺點,發展出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讓孩童在白天配戴軟式隱形眼鏡,異物感較低,較容易適應,取下後可直接丟棄。

由於角膜塑型片與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都會接觸眼球,且須長時間配戴,讓很多家長會感到疑慮,所以也有廠商研發出兒童近視控制鏡片。

兒童近視控制鏡片的好處是沒有接觸眼球,配戴方式與一般眼鏡相同,相當方便也容易適應,家長不用擔心隱形眼鏡的清潔問題。吳佩昌醫師說,而且兒童近視控制鏡片適用的年齡層比較廣泛,不只限於 9 歲以上,幾乎全年齡層的兒童與青少年都可以使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近視達到 150 度時,大概就沒辦法看清楚黑板,會對學習與生活造成影響,所以建議配戴眼鏡矯正。吳佩昌醫師說,兒童近視控制鏡片既可以矯正近視、散光,讓小朋友能看清楚黑板,又有助於近視控制。

配戴兒童近視控制鏡片後,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了解近視的狀況,必要時還可以搭配散瞳劑使用。吳佩昌醫師說,白天配戴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的孩童,在晚上拿掉隱形眼鏡後,也可以繼續使用兒童近視控制鏡片,加強近視控制。

雖然兒童近視控制鏡片的外觀與一般眼鏡相似,但是一般眼鏡缺少特殊的微透鏡設計並沒有近視控制的效果。吳佩昌醫師說,「兒童近視控制鏡片上具有上千點微小的透鏡,不會影響視野,還可以在視網膜前形成非聚焦光束帶,透過週邊近視離焦延緩近視惡化。國際的大師認為,這類技術未來會成為近視控制的主流,比其他方法更為普及。」

配戴兒童近視控制鏡片要避免撞擊,請保持清潔,不要磨損鏡片。吳佩昌醫師提醒,一天需配戴 10 至 12 個小時,才能發揮近視控制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常生活中,務必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吳佩昌醫師說,國民健康署推動「eye 眼健康密碼:3010120」,意思是「用眼 30 分鐘、休息 10 分鐘,每天戶外活動 120 分鐘以上」。善用各種方式,多管齊下,才能幫近視的度數踩煞車,避免暴衝到成為高度近視喔!

討論功能關閉中。

careonline_96
444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我的孩子有聽力障礙,戴上助聽器是否就能恢復聽力?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2023/10/09 ・4044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文轉載自食藥好文網

  • 撰文/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黃上維、張晏銘 聽力師

聽覺是兒童接觸外在聲音世界、學習口語語言的基礎,聽得到且聽得清楚,孩子的語言及認知表現才有機會適齡發展,因此一旦確認有聽力損失,就有助聽器的使用需求。不過,當醫生判斷孩子有聽力損失後,父母心中都想知道:有沒有吃藥、手術或其它方式,來治療聽力問題?又或是戴上助聽器後,就能讓孩子的聽力恢復嗎?要解答這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聲音的傳遞方式。

我們如何聽見聲音?

耳朵是接收聲音的管道,分成外耳、中耳、內耳,隨後透過聽覺神經將聲音訊號傳遞至大腦解讀,任何一個區域出了差錯就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失。

外耳及中耳問題會造成「傳導性聽損」,例如:小耳症、耳道閉鎖、中耳積水、聽小骨硬化或斷裂等;這類聽損有醫療治癒的機會,但若治療的時機未到或期程過久,仍將耽誤孩童的聽語學習,因此可能需要階段性使用助聽器。內耳及聽神經問題會造成「感覺神經性聽損」,例如:毛細胞損傷、基因遺傳導致的細胞功能變異、神經細小等;這類聽損至今仍不可逆,也占先天性聽損的多數,需要終生使用助聽器或其它聽覺輔具。

耳朵剖面圖。引自馬英娟(2016,第267頁)[1]

助聽器的技術發展與時俱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受損的耳朵重拾聽覺,要先了解助聽器的來歷。 助聽器顧名思義是幫助聽力的器具,如果說任何能把聲音有效傳進耳內的工具都是助聽器,那 17 世紀所誕生像漏斗、號角般的「耳朵喇叭(Ear trumpet)」就開啟了助聽器的時代篇章 [2]。不過這樣單純依靠聲學作放大的音量勢必有限,18 世紀末出現了以碳形成磁場,能有效提高音量的「碳助聽器」,同時引進不同頻率的聽力損失應有不同放大量的概念,隨後更歷經以「真空管」提供電力、以「電晶體」減少耗電及縮小外觀尺寸的時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 19 世紀末,助聽器開始「數位化」處理,與過往類比式不同,數位式助聽器在麥克風收音時,便將聲音轉成 0/1 的數位訊號,透過處理器分析、過濾和放大這些聲音,以此達成方向性接收語音、降低噪音、消除回饋音(漏音)等功能,最後再把 0/1 的數位訊號解碼化回聲波,傳遞至耳朵內。

耳朵喇叭(Ear trumpet)。來源/Science Museum Group

助聽器可以像近視眼鏡一戴就好?

多數情況下,戴助聽器跟戴眼鏡不一樣,無法一戴就好,原因除了助聽器硬體的外部限制,如麥克風收音的品質與距離影響,人耳的生理也有內部限制。對少數「傳導性聽損」者而言,聽力損失相對單純,只要聲音的「音量」被放大還原,克服了外耳或中耳的阻礙,就能有正常的聆聽潛力,然而多數「感覺神經性聽損」者,損失的不單是音量,尚有對高低音「頻率」的差異分辨,如此當說話語音與環境噪音的頻率太過相近時,大腦很難將語音從噪音中抽離;以及對聲音「時間序列」的解析力降低,因為大聲音(或比較重的音節)會遮蔽緊跟其前後的小聲音,加上生活中的語音及噪音忽大忽小,大腦很難在交錯的聲音中鎖定目標語音 [3]

以視覺模擬聽力損失之面向。來源/作者。

以視覺做比擬,音量損失就像字體變小了,語音變得不易看見;頻率解析度下降就像字形變模糊了,讓本來就看起來相仿的字變得更混淆;而時間序列解析度下降就像比較大的字會凸顯而掩蓋前後比較小的字,或字跟字會有重疊情形,讓整句話變得不完整。

現代助聽器有許多進階功能,如頻率降轉技術 [4]、噪音消除技術,能協助濾化聲音,幫助聽損者更好接收到目標音,但無法從本質上根治感覺神經性聽損敏銳度低的問題,因此助聽器是以矯正聽力損失、利用殘餘聽力為目的,有賴後續聽能復健訓練以最大化助聽器的使用成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好」的助聽器是「最合適」自己孩子的助聽器

國內經衛生福利部核准的助聽器醫療器材超過 180 種,各家廠牌的設計訴求不一,若家長在為孩子選購助聽器時陷入苦思,不妨先依序檢視下述原則:

一、選擇:助聽器的種類與適用對象

傳導方式適用對象注意事項
氣導助聽器因為能夠達成左右分耳、分頻率的矯正,為所有耳部具支撐力的聽損者之優先選項外型款式(如耳掛型、耳道接收器型、耳內型)除了要考量固定性,也會影響助聽器最大可支應的聽損程度,因此需依評估結果與聽力師討論。
擴音範圍與喇叭的輸出大小有關,應該視聽力穩定性預留調整空間,但音量輸出最大的幾款同時會使頻率響應的範圍變窄或不平順,造成音質差異,因此大小適當為佳。
傳導方式適用對象注意事項
骨導助聽器小耳症及耳道閉鎖者
聽力常變化的傳導性聽損者
內耳聽力在輕度聽損以內的混合性聽損者
配戴側:左右各有麥克風收音才能貼近人耳真實的聆聽感受,因此雙耳聽損仍要以雙耳配戴為佳。
刺激側:雖然內耳的骨頭是左右相連,在正常傳導機制下,聲音會傳至兩側;但若兩側的內耳聽力有落差,又或兩側的傳導性聽損阻礙程度不同,聲音仍會以優耳感受。
傳導方式適用對象注意事項
雙對側傳生型助聽器 (CROS)單側不具殘餘聽力的聽力不對稱性聽損者需雙耳配戴,但會將聲音無線傳輸至優耳聆聽,即捨棄刺激劣耳聽神經。
  • 整理/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二、配置:助聽器的規格與使用需求

聽損者的聽力在不同聲音頻率間,多有不同的感知受損程度,助聽器要達成分頻率地矯正,有賴於可調整的「壓縮頻道」,頻道數的多寡也常反應在助聽器的等級與價格,但越多的壓縮頻道不一定會聽得越好。對於聽力圖屬於平坦型,即高低頻的聽損程度相近者,擁有 6 個壓縮頻道就足以達成理想的語音辨識清晰度;對於聽力圖屬於極陡降型,即高低頻聽力可能橫跨輕度至重度聽損範圍的人,提高壓縮頻道至 18 個才有改善語音聆聽清晰度的顯著意義 [5]。此外要留意,若您的孩子適用政府輔具費用補助資格,壓縮頻道在 6 個以上就能符合〈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進階型助聽器〉的頻道數要求,該「進階型」的意義與市面上廠商所定義「入門款、基本款、高階款」等不相同。

接著,承前述助聽器與人耳的限制,助聽器需要與「無線傳輸系統」相容,不論是搭配各助聽器廠牌自有的藍牙麥克風,亦或是搭配現今教育部針對聽覺障礙學生提供之遠端麥克風系統(舊稱調頻系統)[6],才能讓孩子在具有複雜聲音環境的學習場域聽得清楚,克服與老師間的距離、周遭的噪音回音等影響,減輕長時聆聽的疲勞。

三、驗證:確認助聽器的使用效果

因為兒童還無法完善表達自身需求,要確認使用助聽器效果時,除了家長的日常觀察,下述的客觀檢測不可少,包含「聲場矯正後聽力圖」用以確認孩子最小可以接收到的音量有無改善;「語詞辨識測驗」用以確認孩子在不同聆聽情境(如安靜環境下的遠距離說話音量、及吵雜環境下的一般說話音量)皆能聽得清楚;「真耳或耦合器量測」用以確認助聽器的處方公式設定與輸出音量相符,並確認最大輸出音量,避免過度擴音造成傷害。「聲電分析」用以確認助聽器的效能(如增益量、內部噪音量、聲音失真率等)隨時間可能衰減後是否仍在容忍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不同聽損程度或助聽器的配戴經驗會影響驗證的細節,因此在購買助聽器之前,記得向聽力師了解這些檢測的理想目標、同樣能達成目標的其它選項有何差異、目標未達成時可努力的方向,以此兼顧助聽器的購買成本及使用效果。

和戴上助聽器同樣重要的下一步

看起來助聽科技很厲害,但別忘了,助聽器不是治療聽損的萬靈丹,聽覺大腦的路徑具有神經可塑性,需要透過正確配戴輔具,來增進聽損者對聲音的感知 [7]。對語言及認知能力還在發展階段的兒童來說,養成全日配戴的習慣、培養良好的傾聽技巧 [8]、學習聲音與意義的連結,是擁有適齡發展的要素。此外,你可以想像即便是聽力正常人,在聆聽環境複雜的時候,不總能聽得如此清晰,也需要依靠上下文解讀、請他人重述,或轉換環境做聆聽等,因此,「聽能復健訓練」是從建立核心的聽能技巧開始,擴展到語言及認知能力的促進,再到有效溝通策略的練習,是最佳化輔具成效所不可或缺的步驟。

參考資料

  • [1] 馬英娟(2016):淺談聽覺系統。載於林桂如(主編),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265-282頁)。新北市:心理。
  • [3] 劉殿楨等譯(2019)。聽覺輔具,第 1 章。台北市:華騰文化。(Harvey Dillon, 2012)
  • [5] Jason Galster & Elizabeth A. Galster.(2011).The Value o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hannels and Bands in a Hearing Aid. AUDIOLOGY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udiologyonline.com/articles/value-increasing-number-channels-and-826.
  • [7] Karawani, H., Jenkins, K., & Anderson, S. (2022). Neural Plasticity Induced by Hearing Aid Use.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14, 884917.

延伸閱讀

  • [2] 楊又臻(2018)。助聽器是尊貴的象徵?從聲學椅到聲學拐杖,為了聽清楚的怪招式還真多。
  • [4] 張逸屏(2022)。高音唱不上去可以降 KEY,高頻聽不清楚可以……?──談助聽器降頻技術。
  • [6] 林淑芬(2022)。教室聆聽小幫手—遠端麥克風系統。
  • [8] 楊琮慧(2020)。有聽沒有到,為何學會「傾聽」這麼重要?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65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依衛生福利部組織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成立,職司範疇包含食品、西藥、管制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管理、政策及法規研擬等。 網站:http://www.fda.gov.tw/TC/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