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為戲劇效果犧牲科學事實,基改科幻電影再引恐慌│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六)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2020/09/21 ・4984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78 ・九年級

編按:充斥在新聞媒體或社群上的偽科學謠言,或似是而非的「新發現」,通常都以誇張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的目光,並讓多數人深信不疑。誰能擔任這個破除迷思的角色,成為科學家與媒體傳播間的橋樑,為閱聽者導正視聽呢?這一系列文章,將介紹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MC)如何運作,打擊新聞上的偽科學、假訊息。

2002 年,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製作了科幻類電視電影《金色麥田》(Fields of Gold),分成上下集共播放 3 小時。故事講述兩位記者在研究專題時,發現自己捲入了政府、大公司與生物科技的醜聞中。

這齣劇裡的兩位記者發現一小村莊的醫院有不明死亡案例,並在深入挖掘「真相」的過程中,漸漸發現死者與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有高度關聯,而政府與大公司竟聯手掩蓋真相。這齣戲劇雖沒有獲得太高的評價,卻一連幾個禮拜在媒體上掀起不小的漣漪。

《金色麥田》劇照。
圖/IMDb

為了戲劇效果,傳遞錯誤資訊沒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本劇作者是小說家羅南.貝內特(Ronan Bennett),以及時任《衛報》(The Guardian)編輯、而後帶領《衛報》成功數位轉型的傳奇總編輯艾倫.拉斯布里吉(Alan Rusbridger)。2002 年 6 月 8 日,本劇於 BBC 1 首播。

但在未正式播出之前,媒體上就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且爭議愈見壯大。首先發難的,就是剛成立不久的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SMC)。首播前一星期,2002 年 5 月 31 日,英國 SMC 發布了專家意見 [1],當中普遍認為 BBC 未盡媒體職責,因為這部戲劇傳遞了太多錯誤的科學事實;其他科幻作品如經典的《X 檔案》(X-files),劇中的設定完全基於創作與想像,但這部即將上映的戲劇所談述的,是正在發展的科技。BBC 尤其有責任,在嚴肅且複雜的議題上,提供大眾正確的知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基因改造作物,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植物科學學者馬克.泰斯特(Mark Tester)說,「重要的是平衡且知情的辯論,但這卻不是 BBC 最新這部戲劇所鼓勵的,劇中太多荒謬的錯誤,強化了不知情且反對基改作物的歇斯底里。」

英國SMC糾正錯誤劇情,卻被貼上「受財團收買」標籤

在 SMC 的專家回應中,這位學者特別於職稱處介紹,他是本齣戲劇的「前」科學顧問。 2 天後(2002 年 6 月 2 日),《衛報》發出新聞 [2],指稱英國SMC背後有大藥廠與化學公司撐腰,因其收受國際各大生物科技公司的捐款,是基改作物的關說團體,甚至強勢引導了這齣「基改驚悚劇」的評價。

劇作家之一的貝內特更在新聞中說,「他們策劃了一個小團體來抹黑劇作者,而此舉更代表他們證實了大眾一直以來的懷疑,就是這些新科技到底是怎麼被發展出來的。」

再過 5 天(6 月 7 日)、戲劇首播的前一天,《衛報》編輯、劇作者之一的拉斯布里吉,寫了長文回應。他表示,基改作物支持與反對的兩種極端意見,是最具張力的劇作題材,「而且,一直以來某些生物醫學現象的確有些啟人疑竇,例如說抵抗抗生素的基因移植到作物上……又或是抗藥性疾病的存在,難道醫學界社群對於可能出現的超級細菌,不擔心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拉斯布里吉更以本文回應「前科學顧問」泰斯特的專家意見,「科學家難道不同意,基因遺傳物質可能從作物移轉到土壤,再移轉到動物和人類身上嗎?」他表示,就連泰斯特也指出「有些基因會、有些基因不會」。拉斯布里吉認為,這樣的事實,用戲劇化的方式以尋求最多數觀眾的同感,才能引起公眾熱烈的辯論。

同一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的新聞 [3] 就討論了戲劇的虛構性與事實之間的拿捏,「因為傳統的紀錄片已經吸引不了觀眾,當電視執行製作要找到既能負些媒體責任、又能吸引觀眾興趣的題目,那麼使用加油添醋的事實來做節目,正好可以緩和電視執行製作的焦慮。」且這篇新聞更直白提問,還有多少電視製作人,可以用「幽默比真相還要真實」這種說詞,來為自己輕忽事實的態度找藉口?

為了戲劇效果迎合觀眾口味,放棄傳遞正確觀念就能被合理化?
圖/pixabay

基因改造作物,也許正是一個事實過於複雜,而必須謹慎以對的題目。度過了連續播出上下集的週末,週一上午(6 月 10 日),英國國家農夫工會(Britain’s National Farmers’ Union)的主席班.吉爾(Ben Gill)接受媒體訪問指出 [4],他認為 BBC 不負責任,「在基因改造作物的議題上,有很多嚴肅的問題待討論。這是為什麼此議題的辯論必須平衡且由嚴謹的科學研究充份告知(informed)。」而談到這齣戲劇節目,他說,「《金色麥田》捨棄了客觀性和嚴謹科學,只為了能製作這種聳人聽聞的科幻戲劇。」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在 6 月 18 日,刊出了英國科學媒體中心主任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的文章 [5],文中陳述了泰斯特在這部戲劇中扮演的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BC節目製作人曾請益植物科學者,但最後仍未採納意見

福克斯說,透過《衛報》的介紹,BBC 的節目製作人一開始便詢問了英國科學媒體中心,是否可推薦專家給這部節目,以提供基因改造作物的專業建議;但最後成品卻讓泰斯特認為,為了要符合故事線發展與劇情設定,這齣節目完全忽視了他的建議。福克斯納轉述泰斯特的解釋,「如同所有的好科學家,我不會排除任何理論上的可能性。」但他也多次建議劇作者更改在科學上不符事實的橋段,只是未獲正面回應。福克斯說,中心拿到試播帶時,邀請了科學家一同觀賞並且於映後討論,因為擔憂大眾會誤信劇中非科學事實的內容,認為有必要發布專家意見,積極澄清。

當福克斯回憶這段往事,她於 2013 年接受《自然》(Nature)期刊的訪問說,這積極澄清的舉動無疑是「一坨狗屎扔向了電風扇」[6]。2002 年,當劇作家一邊以戲劇效果來辯稱,呈現片段事實以致謬誤並無不可,更佐以對科學媒體中心的不實指控,再加上劇中演員多次於媒體專訪中表示,「透過演出,我更了解了基因改造食品。我認為這個節目很勇敢。觀眾可能會認為,因為它是戲劇節目所以聳動,但我認為,它和真正的狀況相距不遠。」

科學家在意的是,若不挑戰這樣的社會輿論,那麼另一波基改謠言又將襲來,很可能犧牲了辯論的空間。更可能的,是公眾不再有餘裕理解原本就複雜的基因改造作物議題,也不再有機會接受正確的資訊。

科學家擔心,兩極化的意見會抹去討論重要議題的空間

英國SMC自此之後,便積極在各項科學爭議上,提供科學訊息、科學家意見,更相信大眾媒體所呈現的「科學事實」,若不及時謹慎處理、釋疑,可能累積成棘手的社會爭議。

在英國科學媒體中心首先對科幻劇《金色麥田》發難的 2002 年 5 月 31 日,正是英國政府宣布將於隔年舉辦基改公開辯論會的日子。科學家無不表示歡迎,也認為這項提議雖然來得晚,不過是時候與大眾溝通現有的知識與資訊,也同時期望理解雙方立場有無可能尋得交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3 年的辯論會結束,科學家於會後的回應也語重心長,擔心兩極化的社會意見,將抹去討論真正重要議題的空間。基因改造作物從技術端到實作端,從實驗室到田間,從創新作物的發明到農人耕作的習慣,無不是遙遠而漫長的距離。更遑論,基因改造作物影響的範圍不僅是食用安全,還有環境與生態的影響,以及基因改造作物、人類行為與環境生態長時間交互作用的各種結果。

這系列的前一篇文章花了許多篇幅解釋吉爾烈—艾希.席哈理倪(Gilles-Eric Séralini)的研究有重大瑕疵,意思是,那份研究無法證實基因改造作物會誘發大鼠癌症。但除此之外,我們還對基因改造作物有哪些印象?目前的科學研究證據又能提供何種建議?

基因改造作物的爭議一直存在,現今研究能解釋的還有限。
圖/pxhere

基改作物商業化30年來,已有大量研究供參考

自 1980 年代起,基因改造作物成功商業化、進入美國與國際市場,直至今日,其實已有許多場域可供研究,實際上也累積了驚人的論文量,就基因改造作物的各種面向與尺度,提供不同時期、不同作物、不同環境施作的研究證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於 2016 年 5 月發表的重量級整合性評估報告《基因工程作物:經驗與展望》(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7],整理了這 30 年來的研究成果,也納入了公眾對於基因改造作物的疑慮,其中可藉由現今研究成果釋疑的,以及現今研究還無法得知的,都在其中分門別類逐一報告。

這 30 年來,其中一種廣泛種植的抗除草劑基因改造農作物,因為具有抗除草劑基因,農夫施用的除草劑將不會直接影響作物,而雜草因為不具有抗除草劑基因,可被除草劑消滅。抗除草劑農作物的發明,原是希望能協助農夫的農作流程;農人耕作時一來更為便利,二來也能減少農作物的損耗,增加產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科學實驗室裡的發明,即使越過種種風險評估的難關進入田野,仍然可能因為人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產生未預期的結果;例如說,在僅施用同一種除草劑(如嘉磷賽)、種植單一作物且未使用雜草管理策略(weed-management strategies)[8] 的田地,發現雜草的多樣性提升,且不為除草劑所影響,極難根除。至今,即使已積極發展雜草管理策略,但因為不同區域、地形環境的生態不盡相同,還未能提供有效一致的控制方式 [9]

另一常見的基因改造作物為抗蟲害農作物,在農作物中植入一蘇力菌的蛋白質片段(通常稱為 Bt toxin 或 Cry 基因),而使害蟲吃下作物時受到病原感染而死亡。這一發明,已知正確使用時,農人可減少殺蟲劑使用量,產量也會增加。並且因為減少殺蟲劑施作,田間計算到的生物多樣性,與使用慣行農法的田地相比,有增加的趨勢。這份報告梳理這些研究時,也不斷提醒,每一份研究都有其地理生態環境與研究方法差異,目前已知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成果,皆未能作為最後結論[10] 。

這些研究與這份報告,並不能解決所有提問,也不一定能符合各國研究的進程與發展。現階段所理解的安全性與益處,不是沒有挑戰的空間;現階段面臨到的難題,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機會。自基因改造作物商業化以來,各國無論同不同意大規模施作基因改造作物,又或是否進口,都累積了 30 年的經驗,這包括了科學研究持續進展、啟動社會溝通機制、推進各類政策制定等等;而利害關係人包括科學家、政府、民眾、農人、消費者與反基改團體,各方從必然的對立,或多或少逐漸找到可能的交集之處。

但也許很多人心中最基礎的問題,是人類為什麼需要基因改造作物?僅是企業能因此獲利?還是,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而大幅影響作物生長的時代,發展基因工程作物,是積極應對未來風險的一種選項?又或是,若有更方便的農耕技術,有可能降低城市與農村的發展差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減少速食資訊餵養,充分接收訊息才能好好討論

圖/pixabay

這些可能性與風險,我們知道多少?而科學家又以何種方式面對社會擔憂?專家領域間、政府部門間的橫向溝通,與政府、專家和民眾的縱向資訊管道,可有能互相理解的機會?當新興科技進入社會,需要政策的協助,讓各方利害關係人都能藉由完善的制度政策而受益。新興科技要進入社會,媒體是民眾理解該科技的重要媒介,如何確保資訊的正確與多元,如何確保資訊是否有效傳遞,如何能充分討論各方疑慮,若說這些是政府在民主社會中,制定政策的必備過程,毋寧也是每位公民意識到自己是否被充分告知,才可能繞過速食資訊的餵養,掌握公民主權的必備能力。

註釋

[1] SMC (2002). “Scientists Comment on BBC GM Drama.”2019/09/30 檢閱。

[2] Robin McKie (2002). “Lobby group ‘led GM thriller critics’.” 2019/09/30 檢閱。

[3] Born, M. and Leonard, T. (2002). “Why you won’t find the facts spoiling a good docu-drama.” 2019/09/30 檢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 Breaking New.ie (2002). “Farmers attack ‘irresponsible’ BBC drama.” 2019/09/30 檢閱。

[5] Fiona Fox (2002). “‘Fields of Gold’: Science fiction.” 2019/09/30 檢索。

[6] Ewen Callaway (2013). “Science media: Centre of attention.” 2019/09/30 檢索。

[7]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Committee o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Board on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National Division on Earth and Life Sciences,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 (2016).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8] 雜草管理策略(weed-management strategies),即使用多樣方式來控制雜草生長,包括使用化學除草劑、生物防治、預防措施等。

[9] 同前引註 [7]。

[10] 同前引註 [7]。

  • 責任編輯:YP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46 篇文章 ・ 328 位粉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希望架構一個具跨領域溝通性質的科學新聞平台,提供正確的科學新聞素材與科學新聞專題探討。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531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1999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2003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2024年為止,已有130件優良綠建築、31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EEWH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1998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圖說: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EEWH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52.8%。

圖說: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圖說: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說: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圖說: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圖說: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8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圖說:樹林藝文綜合大樓。/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4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BIM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3D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BIM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FM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說: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2

11
1

文字

分享

2
11
1
研究指混打 AZ 與 BNT 疫苗效果拔群!感染率比接種 2 劑 BNT 更低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2021/10/22 ・234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 年 10 月 21 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公開一篇法國里昂國際傳染病研究中心(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ectiologie Lyon, CIRI)的研究,探討混合施打 AZ 與 BNT 兩種不同廠牌的新冠疫苗後,產生細胞免疫的特性與效果。研究觀察 13,121 名護理人員的真實世界數據,發現混打 AZ 與 BNT 疫苗,比起施打兩劑 BNT 疫苗,可更好的預防新冠病毒引起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研究團隊為瞭解混打這兩種疫苗的機制,觀察兩種疫苗不同的施打組合,發現兩種組合都可以引起很強的抗體反應,而混打疫苗的個體,血清中抗體都有更強的中和能力。此增強的效果,與轉化、活化 B 細胞辨認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的頻率上升有關。

比起第一劑的 BNT 疫苗,AZ 疫苗引起的 IgG 反應較弱,但引起 T 細胞的反應更強,作者認為這可解釋兩種疫苗混打後效果較好的原因。研究結論也提到,混打的方式可能特別適合免疫功能較低下的人。

我們對於混打的瞭解有多少?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表示,先前許多針對疫苗混打的研究規模比較小,參與人數大多僅數十人到數百人;研究方向著重在免疫反應的差異,而非真實世界的保護力;實驗方法也有限制,例如,分析中和抗體時所用的是替代指標或是人工假病毒中和試驗,而非活的新冠病毒,因此對預測真實臨床病毒的中和能力仍然會有一些疑慮。

最近有另一篇剛剛發表刊登在 Lancet 的報告,是來自瑞典全國性大規模的疫苗混打研究結果,該研究總計納入超過 10 萬名接受 ChAd(腺病毒載體)/mRNA 疫苗混打者與 43 萬名完成兩劑都是接種 ChAd 疫苗者進行保護力的分析。結果發現,疫苗混打組確實對有症狀感染具有更高的保護效果,但是並未深入剖析相關的免疫機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齊嘉鈺指出,本文是來自法國的研究,對象是 1 萬 3 千多名醫護人員,其中 2,500 多名接受混打(ChAd/BNT),另外 1 萬多名兩劑皆施打輝瑞 BNT162b2 疫苗。相較於其它文獻,這一篇研究除了分析對感染的保護力差異外,更清楚探討混打疫苗所誘發的免疫機制。

感染率比較:混打組 0.42% < 0.71% 兩劑BNT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指出,研究比較 10,609 名間隔四週施打兩劑 BNT 疫苗,和 2,512 名第一劑施打 AZ 疫苗 12 週後第二劑改用 BNT 疫苗者,發生 COVID-19 感染的情形,以及免疫系統的反應情形。兩劑都打 BNT 疫苗組感染的發生率是混打組的兩倍(0.71% 比 0.42%)。作者還檢驗了多種免疫反應,只打完第一劑後,AZ 疫苗產生的抗體濃度較 BNT 疫苗低;但施打完兩劑後,有些抗體濃度就相似,有些則是混打組較高;在記憶細胞方面,混打組也產生較多。

邱南昌表示,這些免疫反應,可以解釋為何混打的人,能夠降低更多的感染風險。對於變種病毒也是混打組有較好的免疫反應。與過去只是驗抗體濃度,此篇有現實世界的資料,也較之前研究做了更深入的免疫反應檢驗,證實第一劑 AZ 疫苗第二劑 BNT 疫苗,可以得到比兩劑都打 BNT 疫苗更好的效果。

輝瑞 BNT 疫苗。圖/Wikipedia

混打後的免疫反應能維持多久?仍未有結論

邱南昌也說,此篇沒混打組的兩劑 BNT 疫苗是間隔四週,但混打組兩劑間是間隔 12 週。之前的資料就顯示第二劑間隔較久才施打,產生的抗體濃度較高。但由此研究檢驗多種免疫反應的結果看來,時間間隔應不是唯一理由,還有其他可顯示有混打對免疫反應增強的理由。此外,不同地區不同的流行狀況,會影響保護力的研究結果,但免疫反應應是差不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齊嘉鈺則補充,研究對象都是醫護人員,因此結果要外推到其他一般大眾,包括更廣的年齡層、潛在疾病等,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工作性質不一樣的醫護人員之間暴露於病毒的風險也不同,也可能影響兩組疫苗保護力的結果;免疫機制的實驗僅追蹤至施打完第二劑後 4 週,所以,混打後的免疫反應能維持多久、何時會降低、需不需要再追加第三劑,也還沒有結論。

若開放混打,我該衝一波嗎?

本文有幾項重要結論:

  1. 兩劑間隔 12 週,有順序的混打(ChAd/BNT)疫苗確實比間隔 4 週施打兩劑 BNT 疫苗對降低感染提供更好的保護力。
  2. 兩種組合都刺激了很強的抗棘蛋白抗體反應,但混打可以誘發更強的中和抗體,即使是針對不同的 SARS-CoV-2 變種病毒。這種增強的中和抗體反應與可以辨識受體結合區域(RBD)的記憶 B 細胞持續的成熟及活化有關。
  3. 第一劑施打 ChAd 疫苗後比 BNT162b2 疫苗誘發的抗體反應弱,但卻有更強的 T 細胞反應,可以解釋兩種疫苗混打使用時的互補性。

這個結果再一次為混打疫苗的保護力提出更多的科學證據,同時也特別對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如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更好的疫苗接種選擇建議。

COVID-19 有多種疫苗,陸續有研究顯示混打可能誘發不同免疫反應,得到比單一疫苗更好的保護力。但是疫苗種類繁多,混打方式的排列組合更多樣,目前只有少數方式有確切數據可驗證。

我國根據我們各種疫苗的供應量和已經發表的研究資料,有可能會逐漸開放准許混打的種類。但是就本研究的資料看來,即使不混打也仍得到相當不錯的保護力。所以其實也不必執著於是否要混打,有什麼疫苗能打就打什麼,反而是最簡單的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文獻

※為了盡快了解研究的重大發現,此為 Nature 期刊提供的未經編輯文章,在最終發布完稿之前,研究者還可能修正文章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46 篇文章 ・ 328 位粉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希望架構一個具跨領域溝通性質的科學新聞平台,提供正確的科學新聞素材與科學新聞專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