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2

文字

分享

0
0
2

大難來了各自逃?大規模意外事故中,哪些因素讓人們較容易互助逃生?

貓心
・2019/12/30 ・3580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15 ・六年級

今年 5 月 5 日,俄羅斯航空一架客機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Sheremetyevo International Airport)上起火燃燒,造成 41 名旅客死亡。在這一起意外裡,有空姐卡薩特金娜(Tatyana Kasatkina)協助將許多人踹出飛機逃生,事後獲得許多媒體的報導。但在同一個場合,也發生了許多人為了拿行李而阻礙他人逃生,讓許多人逃避不及的悲劇。

究竟,為什麼有些人在災難時會協助逃生,有些人卻自私自利呢?一篇關於大規模災難的訪談研究,或許可以對這件事情窺知一二。

這篇名為《每個人都自私自利?關於大規模災難倖存者團結行為的比較研究(Everyone for themselv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rowd solidarity among emergency survivors )》,是由三名英國學者 John Drury 、Chris Cocking 與 Steve Reicher 所完成的,研究者希望回答:人們在急難狀況時,哪些因素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像那些拿行李的旅客一樣自私自利嗎?或者會像這名空姐一般幫助他人呢?

受試者從何而來?

這篇研究中,收集了 21 名來自 11 場大規模意外的倖存者,共 11 男 10 女,他們被納入的標準有三個:這場災難牽涉到許多人;所有人共同面臨死亡威脅;儘管時間有限,但人們知道自己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 11 場大規模意外與訪問對象分別是:

  • 1988 年木星號沈船事件 (Sinking of the Jupiter):4 名受訪者,一對老師夫妻,兩名女學生
  • 1991 年大洋號沈船事件 (Sinking of the Oceanos):1 名女性受訪者
  • 1989 年希爾斯堡慘劇 (Hillsborough (UK) football stadium disaster):3 男 1 女
  • 2001 年迦納足球場驚逃事件 (Ghana football stadium ‘stampede’,1名女性受訪者)
  • 1985 年布拉德福德球場火災 (Bradford (UK) football stadium fire,1名男性受訪者)
  • 1971 年麻薩諸塞州索尼斯塔飯店火災 (Fire at Sonesta Hote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 名男性受訪者
  • 1983 年哈洛德百貨公司炸彈事件 (Harrods bomb):1名男性受訪者
  • 2002 年胖男孩瘦海灘派對 (Fatboy Slim beach party):1名男服務員、1名女服務員,2名女粉絲
  • 2001 年金絲雀碼頭緊急疏散事件 (Canary Wharf (UK) emergency evacuation):1男1女
  • 2002 年法蘭克福大樓緊急疏散事件 (Frankfurt tower block emergency evacuation):1名女性受訪者
  • 2003 年格蘭瑟姆火車意外 (Grantham (UK) train accident):1名男性受訪者

所有受訪者中,除了木星號的夫妻彼此認識之外,其他人都是彼此互不認識的。

研究者詢問受訪者三大類的問題:

  1. 行為:對事情的反應、人們經過多久開始對事件有所回應並撤離現場、撤離的難易度、其他人做了什麼、人們有互相合作嗎、有沒有人自私自利?
  2. 想法感受:你對於事件如何發生有何想法、你能描述你的情緒嗎、你的情緒有多強烈、你覺得你的情緒感受是可控的嗎、你覺得有其他人在恐慌之中嗎、他們都怎麼做?
  3. 身分認同:您如何描述與您一起撤離的人?你對他們感覺如何?你覺得你和他們是一體的嗎?

在完成訪問之後,他們將受訪者的回應編碼,並進行後續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結果發現,當一個人受到災難威脅時,是否能夠和旁人產生一體感,是一個人會自私自利或是互助合作的關鍵。

在此研究中,受訪者分成高一體感組(high-identification)與低一體感組(low-identification),在這 21 個人當中,有 12 個人被歸類為高一體感組,另外 9 個人則被歸類於低一體感組。

「一體感」是促成合作的關鍵。圖/needpix

然而,一體感是怎麼形成的呢?當然,有一些事件在事發之前,就已經有一體感的產生了,例如足球場災難或海灘派對,來到這裡的人本身就已經具有參加同一個活動的一體感了。但是,隨著災難的發生,那種迫在眉睫、生死交關的感覺,卻也有助於一體感的形成──確實,在高一體感組的人當中,他們回報了較多關於「我感受到威脅」的內容,同時也表示他們感受到較多「彼此共處在同一個威脅之下」的感受(如下表一)。

表一、低一體感高一體感兩組受訪者感受到「個人受到威脅」與「群體共同受到威脅」比例之比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體感
總和
我感受到威脅
(I feel in danger)
56 57 62
感受到共同威脅
(Shared sense of danger)
67 92 80
表中的數值為百分比,表受訪者如此描述災難情境之比例;兩組比較則基於前面的量表分為低一體感 9人,高一體感 12 人。

如果從這邊來做推斷的話,或許在莫斯科失事的那架飛機裡,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正是沒有感受到自己和他人是一體的,其原因可能在於,他們並未感覺到自己身在威脅當中,或者沒有感覺到自己與他人共處在同一個威脅之下。因為在這一篇研究裡,研究者發現,共同面對死亡的命運感,會塑造出彼此的一體感。

那麼,高一體感和低一體感的人,又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區別呢?研究者檢驗了兩類變項:

  1. 幫助他人(help)與自私(personal selfishness)
  2. 對環境的秩序感受:包含「有秩序且冷靜的」(order and calm)、「情緒控制」(control of emotions)、「集體恐慌」(mass panic)、「個人恐慌」(individual panic)、「規範」(rules)、「角色」(roles)、 失禮/有禮(dis/courtesy)

結果如下表二與表三,大體上來說,在幫助他人的層面上,高一體感的人,比較會描述到他人互助合作、他人幫助自己、我幫助其他人之類的句子;而低一體感的人,則比較難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比較會認為他人是自私的。

表二 低一體感與高一體感兩組受訪者的自私與助人行為比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體感
總和
倖存者幫助他人
(Survivors helped others)
78(14) 83(34) 81(48)
其他倖存者幫助我
(Other survivors helped me)
44(6) 66(14) 55(20)
我幫助其他倖存者
(I helped other survivors)
33(7) 66(14) 50(21)
其他倖存者對他人自私
(Other survivors were personally selfish to others)
44(5) 33(4) 39(9)
其他倖存者對我自私
(Other survivors were personally selfish to me)
22(2) 33(5) 28(7)
我對其他人很自私
(I was personally selfish to other survivors)
0(0) 8(1) 4(1)
男性受訪者
其他倖存者幫助我
(Other survivors help me)
20(1) 50(7) 35(8)
我幫助其他倖存者
(I helped other survivors)
20(2) 50(7) 35(9)
女性受訪者
其他倖存者幫助我
(Other survivors help me)
33(4) 83(7) 58(11)
我幫助其他倖存者
(I helped other survivors)
25(1) 50(6) 38(7)

數字表受訪者如此宣稱的百分比,括號內表實際人數。此處的受訪者有低一體感組 9 人(5 男 4 女),高一體感組 12 人(6 男 6 女)。

而在描述守秩序層面時,高一體感的人比較會形容整個場面是有秩序的、情緒自制的、僅有少數人恐慌、人們遵循日常規範、場面是有禮貌的,而低一體感的人,則比較會說出其他人彼此互動自私、眾人是恐慌的、彼此是無禮的這樣的句子(見表三)。

表三 兩組受訪者對於場面的感受描述

一體感
總和
有秩序且冷靜的 (order and calm) 22 42 32
情緒控制 (control of emotions) 33 42 38
集體恐慌 (mass panic) 33 50 53
僅有個人恐慌 (individual-only panic) 56 83 64
日常常規 (Everyday rules) 44 67 50
常規角色 (Normal roles) 33 83 70
有禮(courtesy) 11 25 18
失禮 (discourtesy) 11 0 6

數字表受訪者如此宣稱的百分比,此處的比較低一體感組有 9 人,高一體感組有 12 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單來說,莫斯科那些忙著拿行李的人,他們除了感受不到自己和他人的連結感之外,也可能感受不到彼此的善意,認為場面是混亂的、彼此都很自私自利,而且彼此都是無禮的。

不過呢,這一篇研究沒有提到的是,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這些人的特質本來就樂於助人」,所以「他們自然也會做出助人行為,並且具有一體感」?這可能是這篇研究中,有所不足的地方。

如何在慌亂之中,製造一體感?

然而,這一篇論文沒有提到的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在慌亂之中,讓每個人意識到彼此的一體感,進而讓人們願意互助合作呢?

如果從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的概念來看,若要增加每個人意識到自己有責任相互幫助、屬於團體的一員可能性,增加每個人的責任歸屬感,會是一個可行的方式。在旁觀者效應的論述之下,當每個人都覺得「有其他人會去協助這件事情」,便會減少每個人的責任歸屬,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dod

那麼,實際一點的作法便是,若是大規模災難發生時,若能有人跳出來指揮、協助每個人意識到「彼此處於同一個災難情境中,每個人都有責任協助彼此」,增加彼此的「一體感」,便回應了前述所說的:高一體感組的人當中,他們回報了較多關於「我感受到威脅」的內容,同時也表示他們感受到較多「彼此共處在同一個威脅之下」的感受。

在這樣的情境下,人們互助合作的可能性便會提高。因此,在大規模災難發生時,村長、里長、機長、活動工作人員等一些較具有權力位階的人,若能夠協助彼此意識到彼此合作的重要性,便比較有機會讓民眾通力合作。當然,這些活動人員或管理人員,如果能在平時就做好災害應變的訓練,實際在發生大規模災難時,便也比較有可能做出有效的指揮行為。

當然,也不一定要是原本就具有權力位階的人跳出來,如果你我都能夠適時出聲,提醒每個人通力合作的重要性,相信也能有效減低災害發生時,每個人責任歸屬感低落的情況。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參考資料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近零碳建築新趨勢:從節能創意到 2050 淨零轉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3 ・370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全球每年 38% 的溫室氣體排放,並非來自道路上的交通工具,而是由「現代都市與建築」所造成的。

我們如今站在兩條路徑的十字路口。一條是依賴更多水泥建築與空調系統來抵禦夏季酷暑,然而這樣的選擇只會加劇室外大氣的惡化。另一條則是徹底改革建築、用電、設計與都市規劃,不僅尋求低碳排放的建築方式,還要找出節能降溫的解決方案,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我們是否真的能將建築業的碳排放歸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築的溫室氣體哪裡來?

在建築物 60 年的生命週期中,建材的碳足跡其實只佔 9.8%,因為建築一旦完成後,材料不會頻繁更換。相反,日常生活中的用電才是主要的碳排來源,占了 83.4%,其中大部分來自冷氣、照明和各種電器。

當然,讓大家集體關燈停用電器「躺平」來拯救地球,顯然不切實際。既然完全不消耗能源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尋找更現實的解決方案。

現在就來看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臺灣首座淨零建築,如何運用建築技術,成為當代永續建築的典範。這些技巧中,有哪些能應用到你我家中呢?

綠色魔法學校。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為了省電要把煙囪塗黑、吸收更多太陽光?

都市裡,我們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夏天的高溫,水泥建築群在陽光的烘烤下,變成一個個巨大的窯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綠色魔法學校在國際會議廳裝了一個煙囪,不過這不是為了讓窯爐更熱,而是用來降溫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煙囪為什麼都都要蓋的那麼高?原來煙囪越高,上下的溫差越大。熱空氣因為密度低而向上移動,產生熱對流。溫差越大,這個熱對流就越強烈,這就是所謂的「煙囪效應」。在要幫室內降溫的情況下,我們的目的是產生更強的煙囪效應,抽走熱空氣,讓室溫下降。但這棟建築裡沒有火爐,而溫差不夠大時,這效應會變得微弱,那該怎麼辦?

綠色魔法學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解法:在煙囪南面下半部改裝透明玻璃窗,並將煙囪內部塗成黑色,還加裝了黑色烤漆鋁板,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陽光。每當艷陽高照,這個不插電的的「自然通風系統」就能自動啟動,創造局部的熱對流,帶動整根煙囪的熱氣向上移動,為室內降溫,達到節能效果。以熱制熱,完全反常識。

綠色魔法學校的特殊煙囪設計,玻璃引入太陽光。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幫室內降溫的最大原則是:通風。

實際上,不是人人家裡都有煙囪。但如果建築的高處沒有任何窗戶或通風設備,熱空氣就是會從屋頂一路往下蓄積在室內。因此,你也一定在許多工廠或民宅的屋頂看過一個不斷旋轉的小風扇,它們也是有異曲同工的效用。雖然不是高聳的煙囪,但特殊的渦輪構造,風吹過就會開始轉動,並連帶空氣排出室外。是個不用插電的通風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色魔法學校館內動畫-室內通風排熱補冷。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綠色魔法學校的煙囪就是個效能更強的換氣機,足以讓 300 人大型會議廳的換氣次數,高達每小時 5 到 8 次,甚至能在室內颳起風速每秒 0.5 公尺的微風,是最舒適的環境。這些利用熱氣密度的差異來改善室內溫度的方法,又稱為「浮力通風」。

為了把通風貫徹到底,綠色魔法學校在建築的兩面裝設大量窗戶以及吊扇,來讓水平也能通風。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裝置,其實才是關鍵。靠吊扇的一點點電力讓自然風可以自由進出,耗費的能源,遠比冷氣還要少得多。

幫空調省電的最後一招,就是微環境控制。

綠色魔法學校透過屋頂植栽與造林改善微氣候。圖 / 綠色魔法學校

實際上魔法學校內還是找的到空調設備,並不是完全拔除不用。除了選用最高效率的主機,以及把室內循環做到最好以外,降低周遭環境溫度才能減低冷氣的負擔。要降低水泥叢林的熱島效應,需要植被與水體來做溫度調適。

在太陽照射下,水泥屋頂表面最高可以達到攝氏 70 度,如果屋頂有種植植栽,室內頂層樓板的表面溫度就可以維持在攝氏32 度以下。不用開電就先幫室內降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也是關鍵的一環。一是水的比熱高,想打破水分子之間的氫鍵,需要大量的熱量,要讓一千克水的溫度升高一攝氏度,需要 4,200 焦耳的熱量,這可以避免溫度因為烈陽就快速上升。二是當溫度真的過高,水也會透過蒸發帶走熱量,讓溫度不至於向上飆。

魔法學校的屋頂花園使用水庫淤泥,研磨後燒製成的再生陶粒,裡頭混合了稻穀,結構極細,不會像有機土一樣分解消失,可以涵養水源,還不用動不動補土壤,不只降低屋頂植被的澆水次數,還能達到降溫效果。地面也採用透水鋪面,讓每一滴水都不浪費。

綠色魔法學校本名是成功大學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

2013 年被英國知名出版社羅德里其評為「世界最綠的建築」,並獲選為聯合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

除了表彰之外,在認證上也確實取得了臺灣最高等級的「鑽石級綠建築」認證,以及美國最高級的「白金級綠建築」兩個綠建築認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讓相同的成效可以陸續在全臺的所有建築上實現,臺灣在既有的綠建築標章體系上,擬定出了「建築能效評估系統 BERS」,針對關鍵的空調、照明、插座電器的用電狀況訂出明確的耗電密度指標得分。簡單來說,就是每平方公尺的面積上,每年平均的用電量。

建築能效標示。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要打造一棟淨零建築,需要設計與材料硬體的相互配合。在日常用電這最大耗能項目上,能透過前面的淨零設計與智慧能源管理來減低能耗。而我們還沒提到的最後一塊拼圖,則是回到建築的建材本身。這部分減碳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將傳統施作工法改為在工廠就完成模組化建材製造的「預鑄工法」,減少現場搭建鷹架、施工的步驟,達成減碳。又或是將部分建材更換為木、竹等負碳建材,甚至使用零廢棄物、能「循環使用」的建材。例如 2018 年亮相的臺中花博荷蘭館、或是 2021 年台糖在沙崙啟用的循環聚落。

建築物能夠完全不用電嗎?……電從哪裡來?

沒錯,連全球最綠的建築——綠色魔法學校,也無法做到完全不使用電力。正如前面提到的,建築的最大能源消耗來自日常使用,而這所「魔法學校」的成就,是成功將日常能源消耗降低,讓溫室氣體排放減少超過 50%。

這就是關鍵,減少一半後,剩下的部分就靠周邊的造林、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能源來補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年 3 月,國發會公佈了 2050 淨零排放的路徑圖,參考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制定了 2050 年達成淨零建築的目標。

這條路徑包含兩個核心目標:第一,所有建築物要在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中達到 1 級節能,甚至進一步達到「1+ 級」近零碳建築的標準,減少至少 50% 的能源消耗。第二,同步發展再生能源,讓這些近零碳建築朝淨零邁進。

淨零建築路徑。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這個目標比你想像的要容易實現。比如,2023 年 12 月,台達電的瑞光大樓 II 就成功取得了「1+ 級」近零碳建築認證,並符合 0 級淨零建築規範。而在 2024 年 7 月,國泰人壽在臺中烏日的商辦大樓經過改造後,也達到 0 級淨零建築標準。這些案例證明了綠色魔法學校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不論是新建築還是舊建築,都能達成甚至超越淨零目標。

圖 / 台達電瑞光大樓 II
圖 / 國泰人壽臺中烏日商辦大樓

為了不讓每一年的夏天都是你我餘生最涼的夏天,碳排歸零是必須要實現的目標。現在你知道,這個任務的關鍵就掌握在你我手中。就像選擇能源標章電器一樣,只要選擇符合 BERS 能效標準的建築,我們不僅能降低冷氣的依賴,也能節省電費,讓地球和你的荷包都雙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8
1

文字

分享

0
8
1
社會合作靠八卦?
科學松鼠會_96
・2014/03/13 ・188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12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imthumb.php

文/

經驗說:八卦是一種惡習。

實驗說:八卦規範了社會行為,愛說八卦的都是熱心人。

假如你是個風險投資家。一個心懷理想的、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找到你談到他的偉大夢想,希望你給他投資,因為他有辦法把你的錢翻3倍!到時候你們分享收益。那麼你會投資給他嗎?

除了確定他的計畫確實能賺錢,你還必須保證,他賺了錢會連本帶利地還給你。怎麼保證?對簿公堂是不愉快發生之後的無奈之舉,要想防止不愉快的發生,還是得事先做好功課;簡單說就是查查那個年輕人的口碑,過去叫做「江湖名聲」,其實就是八卦。

說八卦促合作?

八卦,那些背著當事人說的閒言碎語,其實並不像通常我們想的那樣是破壞社會和諧、製造矛盾,傳八卦者也不一定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系馬修•費恩伯格(Matthew Feinberg)與幾位專家,非常同意這個觀點。為了有理有據地為八卦正名,他們把前面的投資場景搬到了實驗室,要看看八卦對投資人和被投資人的行為到底有多大影響。

近400名男男女女在看到網站上「參與心理學實驗有機會得50美元獎金或iPod」的廣告後,紛紛來到費恩伯格的實驗室。在這裡,這群不明就裡的網友見到了另一群不明就裡的實驗者(雙盲控制),並在研究團隊的指示下明白了接下來的遊戲規則:

  1. 抽角色牌,確定扮演投資者、被投資者還是觀察員。
  2. 投資者有初始點數10點,可以選擇0-10任意多點投資給被投資者。
  3. 被投資者獲得的點數立刻乘以3,並可以選擇0-30任意多點返還給投資者。
  4. 遊戲分兩輪,每一輪中都會有三個投資者為被投資者投資。
  5. 觀察者可以看見每一輪中點數流動的情況,並且可以把第一輪的情況告訴第二輪的三個投資者。

實驗按照這個規則順利進行,可是在做完第一輪之後就結束了,其實所謂的「第二輪」根本不存在,所有的角色牌也只有一種角色,那就是被投資者。研究人員只是想看看在這種可能被觀察員八卦的情況下,被投資者會不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返還給投資者更多收益。為了對照,研究人員還設置了另外兩種情況,一種雖然有觀察員,但不許傳八卦,另一種則沒有觀察員這個角色。

不出所料,八卦組投資者獲得了更多的收益,平均達到了39點,在統計上顯著高於另外兩個沒有八卦組的平均35點。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被人八卦,人們心中的小惡魔便會收斂許多。

說八卦的都是熱心腸?

可是,八卦畢竟歷來都被認為是上不得檯面的事,沒什麼人能夠勇於承認自己喜歡說八卦。難道說八卦真的是心中的小天使大爆發,寧願背上「八婆」和「搬弄是非」的罪名也要幫助投資者減小損失?難道我們都錯怪八卦了,說八卦才是真正捨己為人的行為?

其實也沒有那麼神聖。說八卦首先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痛苦。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看到了有違公序良俗的事情就會很生氣,儘管也許這件事跟你沒有任何關係(詳見〈為什麼人們愛管閒事?〉),但你仍然會血壓升高、呼吸加速。 費恩伯格發現,在這種情況下,當人們把事情告訴其他人後,生理上的不適感也會隨之緩解,而且一旦有可能,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去「八卦」。甚至可以根據一個人看到壞人壞事的不適程度預測這個人的八卦程度。

在另一個實驗中,參與者這次被暗中安排只能抽到「觀察者」身份。所有的觀察者都會遇到把自己全部財產都傾囊相送的投資者和一個一分錢也不歸還的被投資者。看到這種極品行為,他們可以選擇告訴或者不告訴下一個投資者。但大約90%的觀察者堅持將這個被投資者的八卦傳達給下一位投資者,即使他們知道八卦對遊戲最終的結果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這種「捨自己名聲,促社會和諧」的「八卦精神」在一些人身上格外閃耀,費恩伯格發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親社會。「親社會」這個心理學名詞你可以理解為反社會的相反,這些人特別希望被人接納,也希望為社會效力。

與其靠八卦,不如讓社會更透明

可是無論怎麼說,你可能還是無法抹去腦海中七大姑八大姨的形象。不可否認,過去她們在八卦的過程中,驅逐了難以合作的自私行為,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互惠行為。她們曾是維繫社會合作的強大力量,但也由於自身水準的限制和偏見,有意無意地造成了搬弄是非的後果,以至於讓八卦淪為上不了檯面的行為。不過作為心事鑑定組的讀者你一定很清楚,人類不可能成為死理性派(詳見《 你不可能稱為死理性派 》),這種純粹人為的社會監督是靠不住的,透明的誠信體系總有一天會代替暗中的八卦緋聞佔據歷史舞台。

參考文獻:

Feinberg M, Willer R, Stellar J, Keltner D. The virtues of gossip: reputa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 as prosocial behavior. J Pers Soc Psychol. 2012 May;102(5):1015-30. doi: 10.1037/a0026650. Epub 2012 Jan 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229458

轉載自科學松鼠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松鼠會_96
112 篇文章 ・ 6 位粉絲
科學松鼠會是中國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願景:讓科學流行起來;價值觀:嚴謹有容,獨立客觀

0

0
2

文字

分享

0
0
2
大難來了各自逃?大規模意外事故中,哪些因素讓人們較容易互助逃生?
貓心
・2019/12/30 ・3580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15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 5 月 5 日,俄羅斯航空一架客機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Sheremetyevo International Airport)上起火燃燒,造成 41 名旅客死亡。在這一起意外裡,有空姐卡薩特金娜(Tatyana Kasatkina)協助將許多人踹出飛機逃生,事後獲得許多媒體的報導。但在同一個場合,也發生了許多人為了拿行李而阻礙他人逃生,讓許多人逃避不及的悲劇。

究竟,為什麼有些人在災難時會協助逃生,有些人卻自私自利呢?一篇關於大規模災難的訪談研究,或許可以對這件事情窺知一二。

這篇名為《每個人都自私自利?關於大規模災難倖存者團結行為的比較研究(Everyone for themselv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rowd solidarity among emergency survivors )》,是由三名英國學者 John Drury 、Chris Cocking 與 Steve Reicher 所完成的,研究者希望回答:人們在急難狀況時,哪些因素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像那些拿行李的旅客一樣自私自利嗎?或者會像這名空姐一般幫助他人呢?

受試者從何而來?

這篇研究中,收集了 21 名來自 11 場大規模意外的倖存者,共 11 男 10 女,他們被納入的標準有三個:這場災難牽涉到許多人;所有人共同面臨死亡威脅;儘管時間有限,但人們知道自己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 11 場大規模意外與訪問對象分別是:

  • 1988 年木星號沈船事件 (Sinking of the Jupiter):4 名受訪者,一對老師夫妻,兩名女學生
  • 1991 年大洋號沈船事件 (Sinking of the Oceanos):1 名女性受訪者
  • 1989 年希爾斯堡慘劇 (Hillsborough (UK) football stadium disaster):3 男 1 女
  • 2001 年迦納足球場驚逃事件 (Ghana football stadium ‘stampede’,1名女性受訪者)
  • 1985 年布拉德福德球場火災 (Bradford (UK) football stadium fire,1名男性受訪者)
  • 1971 年麻薩諸塞州索尼斯塔飯店火災 (Fire at Sonesta Hote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 名男性受訪者
  • 1983 年哈洛德百貨公司炸彈事件 (Harrods bomb):1名男性受訪者
  • 2002 年胖男孩瘦海灘派對 (Fatboy Slim beach party):1名男服務員、1名女服務員,2名女粉絲
  • 2001 年金絲雀碼頭緊急疏散事件 (Canary Wharf (UK) emergency evacuation):1男1女
  • 2002 年法蘭克福大樓緊急疏散事件 (Frankfurt tower block emergency evacuation):1名女性受訪者
  • 2003 年格蘭瑟姆火車意外 (Grantham (UK) train accident):1名男性受訪者

所有受訪者中,除了木星號的夫妻彼此認識之外,其他人都是彼此互不認識的。

研究者詢問受訪者三大類的問題:

  1. 行為:對事情的反應、人們經過多久開始對事件有所回應並撤離現場、撤離的難易度、其他人做了什麼、人們有互相合作嗎、有沒有人自私自利?
  2. 想法感受:你對於事件如何發生有何想法、你能描述你的情緒嗎、你的情緒有多強烈、你覺得你的情緒感受是可控的嗎、你覺得有其他人在恐慌之中嗎、他們都怎麼做?
  3. 身分認同:您如何描述與您一起撤離的人?你對他們感覺如何?你覺得你和他們是一體的嗎?

在完成訪問之後,他們將受訪者的回應編碼,並進行後續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結果發現,當一個人受到災難威脅時,是否能夠和旁人產生一體感,是一個人會自私自利或是互助合作的關鍵。

在此研究中,受訪者分成高一體感組(high-identification)與低一體感組(low-identification),在這 21 個人當中,有 12 個人被歸類為高一體感組,另外 9 個人則被歸類於低一體感組。

「一體感」是促成合作的關鍵。圖/needpix

然而,一體感是怎麼形成的呢?當然,有一些事件在事發之前,就已經有一體感的產生了,例如足球場災難或海灘派對,來到這裡的人本身就已經具有參加同一個活動的一體感了。但是,隨著災難的發生,那種迫在眉睫、生死交關的感覺,卻也有助於一體感的形成──確實,在高一體感組的人當中,他們回報了較多關於「我感受到威脅」的內容,同時也表示他們感受到較多「彼此共處在同一個威脅之下」的感受(如下表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表一、低一體感高一體感兩組受訪者感受到「個人受到威脅」與「群體共同受到威脅」比例之比較

一體感
總和
我感受到威脅
(I feel in danger)
56 57 62
感受到共同威脅
(Shared sense of danger)
67 92 80
表中的數值為百分比,表受訪者如此描述災難情境之比例;兩組比較則基於前面的量表分為低一體感 9人,高一體感 12 人。

如果從這邊來做推斷的話,或許在莫斯科失事的那架飛機裡,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正是沒有感受到自己和他人是一體的,其原因可能在於,他們並未感覺到自己身在威脅當中,或者沒有感覺到自己與他人共處在同一個威脅之下。因為在這一篇研究裡,研究者發現,共同面對死亡的命運感,會塑造出彼此的一體感。

那麼,高一體感和低一體感的人,又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區別呢?研究者檢驗了兩類變項:

  1. 幫助他人(help)與自私(personal selfishness)
  2. 對環境的秩序感受:包含「有秩序且冷靜的」(order and calm)、「情緒控制」(control of emotions)、「集體恐慌」(mass panic)、「個人恐慌」(individual panic)、「規範」(rules)、「角色」(roles)、 失禮/有禮(dis/courtesy)

結果如下表二與表三,大體上來說,在幫助他人的層面上,高一體感的人,比較會描述到他人互助合作、他人幫助自己、我幫助其他人之類的句子;而低一體感的人,則比較難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比較會認為他人是自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表二 低一體感與高一體感兩組受訪者的自私與助人行為比較

一體感
總和
倖存者幫助他人
(Survivors helped others)
78(14) 83(34) 81(48)
其他倖存者幫助我
(Other survivors helped me)
44(6) 66(14) 55(20)
我幫助其他倖存者
(I helped other survivors)
33(7) 66(14) 50(21)
其他倖存者對他人自私
(Other survivors were personally selfish to others)
44(5) 33(4) 39(9)
其他倖存者對我自私
(Other survivors were personally selfish to me)
22(2) 33(5) 28(7)
我對其他人很自私
(I was personally selfish to other survivors)
0(0) 8(1) 4(1)
男性受訪者
其他倖存者幫助我
(Other survivors help me)
20(1) 50(7) 35(8)
我幫助其他倖存者
(I helped other survivors)
20(2) 50(7) 35(9)
女性受訪者
其他倖存者幫助我
(Other survivors help me)
33(4) 83(7) 58(11)
我幫助其他倖存者
(I helped other survivors)
25(1) 50(6) 38(7)

數字表受訪者如此宣稱的百分比,括號內表實際人數。此處的受訪者有低一體感組 9 人(5 男 4 女),高一體感組 12 人(6 男 6 女)。

而在描述守秩序層面時,高一體感的人比較會形容整個場面是有秩序的、情緒自制的、僅有少數人恐慌、人們遵循日常規範、場面是有禮貌的,而低一體感的人,則比較會說出其他人彼此互動自私、眾人是恐慌的、彼此是無禮的這樣的句子(見表三)。

表三 兩組受訪者對於場面的感受描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體感
總和
有秩序且冷靜的 (order and calm) 22 42 32
情緒控制 (control of emotions) 33 42 38
集體恐慌 (mass panic) 33 50 53
僅有個人恐慌 (individual-only panic) 56 83 64
日常常規 (Everyday rules) 44 67 50
常規角色 (Normal roles) 33 83 70
有禮(courtesy) 11 25 18
失禮 (discourtesy) 11 0 6

數字表受訪者如此宣稱的百分比,此處的比較低一體感組有 9 人,高一體感組有 12 人。

簡單來說,莫斯科那些忙著拿行李的人,他們除了感受不到自己和他人的連結感之外,也可能感受不到彼此的善意,認為場面是混亂的、彼此都很自私自利,而且彼此都是無禮的。

不過呢,這一篇研究沒有提到的是,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這些人的特質本來就樂於助人」,所以「他們自然也會做出助人行為,並且具有一體感」?這可能是這篇研究中,有所不足的地方。

如何在慌亂之中,製造一體感?

然而,這一篇論文沒有提到的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在慌亂之中,讓每個人意識到彼此的一體感,進而讓人們願意互助合作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從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的概念來看,若要增加每個人意識到自己有責任相互幫助、屬於團體的一員可能性,增加每個人的責任歸屬感,會是一個可行的方式。在旁觀者效應的論述之下,當每個人都覺得「有其他人會去協助這件事情」,便會減少每個人的責任歸屬,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圖/dod

那麼,實際一點的作法便是,若是大規模災難發生時,若能有人跳出來指揮、協助每個人意識到「彼此處於同一個災難情境中,每個人都有責任協助彼此」,增加彼此的「一體感」,便回應了前述所說的:高一體感組的人當中,他們回報了較多關於「我感受到威脅」的內容,同時也表示他們感受到較多「彼此共處在同一個威脅之下」的感受。

在這樣的情境下,人們互助合作的可能性便會提高。因此,在大規模災難發生時,村長、里長、機長、活動工作人員等一些較具有權力位階的人,若能夠協助彼此意識到彼此合作的重要性,便比較有機會讓民眾通力合作。當然,這些活動人員或管理人員,如果能在平時就做好災害應變的訓練,實際在發生大規模災難時,便也比較有可能做出有效的指揮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也不一定要是原本就具有權力位階的人跳出來,如果你我都能夠適時出聲,提醒每個人通力合作的重要性,相信也能有效減低災害發生時,每個人責任歸屬感低落的情況。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參考資料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想太多的人比較自私嗎?
Y. M. Huang
・2013/06/19 ・147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4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前有介紹過同情心訓練的研究,似乎意味著人們並非無私的,但實際上在心理學、演化學的範疇中,有很多研究者想要探討究竟人類是否生來就是自私或是無私的。

這次要介紹的研究想要了解人在沒有自我控制能力時是否較容易有犧牲自我、成就他人的行為,特別是與自已關係親密的人,換句話說就是想要了解人的本性是否是無私的,因為他們假設人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時,本性就會被展現出來。

在實驗中,他們採用了社會心理學常會採用的技巧-自我耗盡作業(ego/self depletion),在這類的作業中,他們認為若實驗參與者要壓抑自己做某件事情的衝動,會耗盡他們的自我,接下來若進行另一個作業也需要自我控制時,表現會比較差。這個作業做早是由Baumeister教授所提出的,研究於1998年發表後,已經被引用超過1600次,顯示這個研究受歡迎的程度,當然該研究也並非完全沒有問題,作者也將相關研究寫成專書Willpower: Rediscovering the greatest human strength,很可惜台灣沒有出版社翻譯(簡體字版)。

在這個研究中,他們讓實驗參與者看沒有聲音的影片,在圖像下方會有字幕,對於自我耗盡組,他們會要求實驗參與者不可以去看字幕,這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事情,所以他們認為會造成自我耗盡;大家可以想像去看電影時不看中文字幕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非自我耗盡組,則是在看影片時沒有被告知特別的指導語。觀賞完影片後,他們要回答他們是否願意陪自己的伴侶或是好朋友參加四個他們不會喜歡的活動(例如:男性陪女朋友去參加姊妹趴之類的…)。結果顯示,自我耗盡組較願意陪自己的伴侶或是好朋友去參加他們不喜歡的活動,也就是說當自我耗盡時,人們是較無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另一個實驗中,他們利用做決定的時間壓力來檢測是否越直覺的反應是越無私的。在這個實驗中,實驗參與者會被告知要取消自己想參加的一個活動來幫助他的伴侶或是好朋友;其中一半的人只有4秒鐘可以做決定、另一半的人則沒有時間的限制。結果顯示,有時間壓力的實驗參與者,會有較無私的決定

在最後一個實驗中,他們利用量表的方式了解伴侶們自我控制能力、公共取向(是否會考量他人的需求)、以及是否會為另一半犧牲,並且探討這些因子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高自我控制的人,都較不願意為伴侶犧牲,且公共取向的程度不會影響他們的自私行為;但對於低自我控制的人,若他們有較高的公共取向(較會考量他人需求者),他們較會願意為伴侶犧牲

綜合這幾個實驗的結果,研究者認為人的本性應該是無私的,反倒是考慮太多會造成我們有所謂的自私行為。這結果看似有點意外,但仔細想想似乎是如此,像我們就常會覺得太聰明的人,往往比較自私,反倒是純樸的人比較善良。再者若從自我控制的角度出發,這研究結果也呼應了之前有介紹過飲酒能夠促進團體士氣的研究,因為飲酒會降低自我控制,所以會促進大家的無私行為。但在這裡必須提醒大家,這研究中比較的是自我控制程度的高低,非有無自我控制能力。有些額葉受損的病人完全沒有自我控制能力,他們的行為有時候是完全不合宜的,更不可能稱得上是無私的行為。此外,這裡的無私行為都是針對與個體有親密關係的人,目前尚不確定是否對任何對象都適用!

去看研究的原文 Low Self-Control Promotes the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去看主要研究者Francesca Righetti教授的網址,Righetti教授主要關注的議題有親密關係、自我控制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Y. M. Huang
95 篇文章 ・ 4 位粉絲
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探討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老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落實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部落格網址:認知與情緒新聞網 (http://cogem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