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k Ishmael Perkins(科學與發展網路 SciDev.Net 主任)
科學界中可靠、多樣聲音的缺乏,削弱了記者應對發展挑戰的能力。
當我在回顧本周於肯亞奈洛比召開的首屆非洲科學技術與創新論壇議程時,想起了我剛加入科學與發展網絡(SciDev.net)的入門儀式。
這個團隊有個傳統,他們會帶新成員出去吃午餐,並問一些較私人、不太尋常的問題。不久前,我正是這樣一個入門儀式的核心人物,當時我被要求要與大家分享常能激勵我的話。
當時的我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但是,在我加入這個團隊數周之後,我時常回想起這個問題,因為這是科學與發展社群可以得到一些靈感的時候。
以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Rio+20)為例,它應該是個能推動事情朝永續發展方向邁進的復興力量。許多人擔心它會失敗——因為這個星球正處於一個危急的狀態,也擔心失敗的時間可能已經到來。
受到自身危機困擾的科學媒體也需要靈感。沒有什麼行業會比新聞業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還要嚴重。既有的出版機構,已經不得不在編輯和營運方面進行重整來維持生存。科學報導和國際事務報導一樣常常成為犧牲品。
與此同時,公眾和科研人員對於記者受到的訓練不足有所抱怨。而且,幾乎沒有把創新技術用於科學家、專業傳播人士和一般讀者之間對話的例子——肯定少於藝術和「文化」產業。
然而,靈感的重點在於用可能實現的構想激勵我們,而媒體有一些具有前景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對科學新聞的需求,有增加的跡象。
復興的跡象
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意識到,讓決策者參與他們研究的重要性——例如,最近英國政府在決定科研機構的資助級別的時候,已為對現實世界影響的面向上增加價值。
現今很容易可在 Twitter 上見到科學會議及其雜亂的標籤。社群媒體已經讓記者和公眾更容易與準備好迎接挑戰的科學家打交道。
阿拉伯之春也為科學記者帶來了希望——埃及政府已經把科學研究列為優先事項,而且人們也廣泛地認為,該國的新憲法將包括關於科學技術在國家建設方面的作用。
公眾對於科學新聞的興趣也在增加,至少在開發中國家是這樣。近來在塞內加爾的一項調查,表明了人們對於他們獲得的科學新聞層次較低感到憂慮。近來一項由 BBC World Service 所進行的面向更為廣泛的聽眾調查顯示,這種情緒並不是非洲獨有的。
記者需要優秀科學家
市場能夠及時滿足讀者們對於專業科學記者的需求嗎?這樣的一種信念,可能忽略了更為複雜的圖像。
這就是這次非洲論壇所面臨的情況。對於追蹤 Rio+20 進程的人們而言,那些熟悉的時髦用語和議程項目在這次會議上不那麼地顯著。
相反地,這次會議的議程放在勞動力市場、青年就業和技術部門投資的不足之上。這次會議描繪了發展中國家治理與市場的失敗,對於科學新聞業核心的衝擊。
這次非洲論壇最主要的關切面向,是非洲大陸顯然缺少高品質的科學家。這將削弱科學記者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做出反應的能力。
我們如何知道缺乏高品質的科學?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2001 年,全世界發表的科學論文只有 2.3% 是由生活在非洲的作者發表的(見圖1),相比之下超過 50% 的作者生活在西歐和北美。
10 年之後,讓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參加會議,仍然是一個問題——你只需看看像是面臨壓力的星球之類的會議代表名單。
參與人數較少的現象,又驅動著表現不佳和資助不足的惡性循環,因為科學家需要思維相似的社群,才能從中學習並接受挑戰。
與這種代表性不足問題相伴而生的是,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所時常面臨的政治現實。近來,在迦納工作的一位自由記者告訴我,科學家之間的自我審查,或許是對其生計的最大威脅。
這並不是西非獨有的現象。事實在於,科學家並不像氣候懷疑論者那樣偽造他們的研究成果,科學家遠遠更傾向於主動或被動地保持安靜。
想像力的威力
科學界中有更多可靠、多樣的聲音,為發展中國家記者所提供的,遠遠不僅於穩定的工作——對於全球公共利益和地方的福祉都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如何才能鼓勵科學聲音的多元化?或許記者和媒體可以試圖提供一些靈感。
我們需要向學生和科學的守門人展示可能做到的東西,方法便是展現其創造力和嚴謹的價值。
我們還需致力於提供讓人才發出聲音的平台,不論他們是從何方出現。這需要冷靜地對這些聲音保持警覺,並堅定地期待——因為善意不是壞科學的藉口。
這就讓我想到了一句我最喜愛且能帶給我靈感的話。它是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的經典名言,在這個領域、機構,甚至是個人層面都行得通:「想像力是創作的源頭。你想像你所嚮往的;你會很想成為你所想像的,最後你會創造出你所期望的東西。」
本文原發表於 SciDev [201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