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日常生活中的障眼法:只求眼前乾淨的環保,就是真環保嗎?

賴昭正_96
・2019/01/14 ・3516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案:本文完稿於 2018 年 12 月初

在「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泛科學,2016/1/20)一文裡,筆者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論調,只要用邏輯一分析,立即可判斷其真偽:例如某財務顧問保證可以幫你賺錢,那一定是騙人的,因為如果一定可以賺錢,他早就發大財天天在夏威夷度假了,那會在這裡為你賣命?!在「統計的魔術」(科學月刊,2018 年 9 月)及「人體太複雜了」(泛科學,2015/11/11)二文裡,筆者提醒讀者,統計時常參雜著研究者不自覺或有意的偏見、取樣與數據的操作、研究經費來源的回報等等因素,因此不要太相信使用統計的研究報告。

在這裡,則讓我們來談一談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障眼法」。

魚與熊掌兼得

諾貝爾經濟獎今年頒發給耶魯大學的 William Nordhaus 以及紐約大學的 Paul Romer。前者四十年來,一直在努力說服政府面對氣候變化,最好是對碳排放徵稅;後者的工作闡釋了政府政策在促進技術創新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Romer 說他的研究讓他樂觀認為,社會可以解決像全球暖化這樣困難的挑戰:「許多人認為,保護環境太過昂貴和困難,以至於他們只是想忽略這個問題。 我希望今天的獎項可以幫助每個人看到當我們開始嘗試做某事時,人類能夠取得驚人的成就。」

美國加州是全美(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注重環境保護,以及在環保上最有成就的一州:冬天及夏天所用的汽油為適應氣溫的不同而異;在政府經濟的大力補助下,加州是全美電動汽車以及屋頂太陽能電板發電使用最普及的地方;加州有類似徵收碳排放稅的政策(稱為「cap and trade」);個人理財網站 Wallethub 謂全美國十大綠色城市中有 6 個在加州;當川普政府在 4 月決定降低奧巴馬時代的燃油經濟效率標準時,加州拒絕跟進行動;加州議會於 8 月 28 日通過新版電力法案, 2045 年的電力必須100%來自清潔來源 ……。

儘管法律規定重重,但並沒有阻擋加州經濟的發展:矽谷是全世界爭相仿效的高科技創新中心;加州如果是一個國家的話,其國內生產毛額在全世界將排名第 5,僅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及德國。這樣的成就能不讓加州人──甚至全世界人類──感到驕傲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技術創新及法令解決了環境污染與與氣候變化的問題,加州顯然是印證了今年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說法最好的例子。真的嗎?

加州的污染都去外地啦:己所不欲施於人

無巧不成書,今年 9 月中,筆者在自稱為「矽谷首都」之聖荷西市的水銀報(the Mercury News)先後看到兩篇非常相似的「障眼法」報導。其中一篇漫畫,圖中諷刺加州州長興奮地說:「你或許在問,加州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我們如何能在減少本州污染的同時,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在地球的另一邊,則是充滿了冒黑煙的工廠謂「加州的東西在這裡製造」。

另一篇則是加州伯克萊分校經濟學院教授 Catherine Wolfram 寫的社論,謂加州城市相繼成立一些「社區選擇聚合社」(community-choice aggregate) ,向傳統大公司購買清潔能源電力轉賣給社區居民。參加聚合社的居民因為認為在減少空氣污染及遲緩地球暖化上做了貢獻,即使多付點錢也人人高興,晚上不但可以心安地睡覺,閒聊時甚至可以批評一些「落後地區」(「較鄉下或者貧窮區域」之代名詞)之無知。可是實際呢?Wolfram 教授謂這些大公司事實上只是將原來送往「落後地區」的清潔電力改送到「社區選擇聚合社」而已!整個加州的空氣污染程度並沒有因之而降低;真正要判斷空氣污染是否改進,只能看整個加州到底增加了多少清潔電力能源!

眼不見為淨,污染留外地

上述道理很簡單,可是卻常被拿來「盲人」!例如筆者在懷疑台灣是否應該發展電動汽車時(臺灣應該發展電動汽車嗎?科學月刊,2014 年 3 月),一些人就立即出來反對,盲目地只看到電動汽車可以減少台北市的烏煙瘴氣,而不考慮整個台灣的空氣污染。大陸大量地使用燃煤發電,其污染程度遠較汽車燃燒汽油嚴重(世界周刊,2016/2/21),因此如果北京全部使用電動汽車,北京附近的空氣污染將更加嚴重,依「污染不滅定律」,遲早將危及北京和全世界!今人不解的是:中國科技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在元月 23 日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2016」會上,竟以「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占比超過 30%,爲世界節能減排作出了重要貢献」為榮、並要發展中國成爲一個使用電動汽車的大國1!2016 年 5 月 11 日之「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電動汽車不一定清潔」一文謂「在中國開電動汽車是(造成)氣候改變的禍首」!

那些舊手機又是丟到哪裡去污染了多少環境呢?圖/Pixabay

在一片環保的呼聲中,不只知識份子人人想盡點能力,許多大公司也是一樣;例如美國現在市值最高的蘋果電腦,花了 50 億美金在矽谷所蓋的「太空船」總部,不只建築節能效率高,也將全部使用清潔能源2!人人稱讚蘋果電腦在環保上的貢獻!可是筆者常想:蘋果電腦每一年半載就提出一項新款的智能手機,一賣就是幾千萬隻,是誰污染了多少空氣幫它製造出來呢?那些舊手機又是丟到哪裡去污染了多少環境呢?….. 不錯,新手機的功能一定比舊手機強,可是多少人真正有更新的必要呢?在「進步」的口號、「時髦」的虛榮、與「宣傳」的推動下,日新月異的新科技產物不斷地出現3,只聽到驚嘆的聲音,卻聽不到有人批評這可能是環境污染的一大來源!不少公司都曾因為產品(例如 DDT殺蟲劑、含鉛油漆、石棉、香煙等)造成社會問題或環境污染而被控告賠償、甚至關閉。不知道是否有一天,蘋果電腦是否也需要為地球環境污染負點責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功企業家/慈善家的一將功成萬骨枯

美國亞馬遜(Amazon)公司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其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隨著股價的不斷上升,已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身價在 1500 億美元左右(約為台灣國內生產毛額的 1/4)!這位創辦人一向不怎麼熱衷於支持慈善機構,但跳上富貴首榜後,似乎不能再沉默了,於是今年 9 月中正式公開宣布開始散財! 儘管如此,亞馬遜仍然繼續支付相當低的工資,以至於數以千計的員工被迫依賴納稅人資助的計劃(如食品券、醫療補助、和補貼住房)以求生存。如果真有慈善心腸,讀者不覺得應該先從照顧現在正在為公司賣命的藍領員工們著手嗎4?人人稱讚慈善家,人人羨慕成功的企業家,卻很少人看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背後悲劇!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全面減稅;因為人人占到便宜,而廣受歡迎。但很多「落後地區」人不了解「富人」減的稅更多,沒有考慮到全面減稅後國庫收入將因之減少、政府財政赤字將大幅提高、社會福利與公共設施將必須銷減……。最後付出慘重代價的可能還是這群「落後地區」的人們吧?

透過邏輯思考獨立分析,不為環保「障眼法」所迷

隨著網絡與軟體的快速進展,人類產生的數據量多得令人難以置信,高達 1018字!如何應付這麼多的資訊,成為一位現代的民主社會公民呢?筆者所能想到的只有:透過邏輯思考的訓練,多用大腦做獨立分析!不要成為資訊的奴隸,要當資訊的主人!不管你將來要做什麼,在高中及大學時一定要有數學和物理的基本訓練,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請多為下一代著想吧!

註解

  1. 已經如願以償:現在中國已是全世界使用電動汽車最多的國家!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大廠特司拉(Tesla)已於 10 月 17 日簽約在上海購買土地(為其在國外的最大投資),準備蓋廠投中國所好。
  2. 是誰在哪裡使用了一大堆不清潔的能源製造出這些太陽面板?
  3. 請不要誤會認為筆者反對新科技;事實上筆者是新科技的受惠者,很難想像如果日常生活中沒有網路、電腦、手機、及高畫質電視,日子將要怎麼過?如果沒有網路查詢與驗證資料,這篇文章是很難出爐的!筆者在這裡所要問的是:我們需要如此快速地不斷更新嗎?筆者家中的網絡速度是每秒 10 Mbit左右、因是微軟不支持 XP 而被迫改用視窗 10 版、最常用的兩個應用軟體(Word及Quicken)分別是 2007 年及 2001 年的版本,手機是數年前內人淘汰下來的 3G、有一台較小的電視還是 720p,…但筆者一直覺得它們都已遠超過應付筆者高品質的日常生活之要求了,從來沒有覺得有更新的必要!
  4. 在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幾近一年的批評下,亞馬遜終於決定從 11 月起將最低工資調整為每小時 15 元(美國聯邦的最低工資為 7.25 元)。一般白領工程師在美國公司的薪水待遇均還算不錯;但不管公司賺多少錢,均可能因公司決定裁掉某一部門、以便賺更多的錢提高股價而被炒魷魚,所以基本上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背後悲劇人物!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到的參考文章均已收集在「我愛科學」一書內(華騰文化有限公司 2017 年 12 月出版。該書收集筆者自 1970 年元月至 2017年 8 月在科學月刊及少數其它雜誌所發表之文章編輯而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賴昭正_96
42 篇文章 ・ 51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0

3
1

文字

分享

0
3
1
從成長的極限到永續系統發展——《成長的極限》導讀
臉譜出版_96
・2024/04/22 ・3899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顏敏仁
    •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暨數位賦能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 國際系統動態學臺灣分會主席

何飛鵬社長邀請我寫這篇導讀時,《成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系列書籍已被翻譯成近 40 種語言,全球銷售一千多萬本,被譽為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書籍之一。1972 年出版的本書源自傑伊.佛烈斯特(Jay W. Forrester)教授創立的 MIT System Dynamics Group 系統科學研究,由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支持其研究及出版。17 位科學家運用佛烈斯特的世界模型原型為基礎提出 World3 電腦模型,分析描述地球環境與經濟社會從 1972 年到 2100 年的可能未來景象並提出警示建議,由唐妮菈.米道斯(Donella Meadows)、丹尼斯.米道斯(Dennis Meadows)、喬詹.蘭德斯(Jorgen Randers)及威廉.貝倫斯(William Behrens)代表撰文出版成為世界第一本以電腦科學分析環境風險的報告。同年聯合國提出《人類環境宣言》。

想像 50 年多前這本書帶給世人什麼震憾?世界頂尖科研團隊提出,在有限的地球資源條件下,若依人類追求經濟成長的慣性發展趨勢,以及環境社會解方的行動時間延遲,將可能不自覺導致超過地球限度的開發(overshooting)而讓資源失衡崩潰。本書運用科學數據分析描繪的 12 種未來發展可能景象,不只是成長趨緩或停滯而已,還有全面毀滅式的環境經濟社會崩潰。這樣的論述在追求經濟成長的 1970 年代堪稱非常反直覺的驚天論述,有其支持者,也有大量的批評接踵而來。包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許多批評者無法理解其分析的依據,也不相信其推論,甚至認為是不負責任的危言聳聽。

出版 20 年後的 1992 年,作者群更新內容以《超過限度》(Beyond The Limits)之名重新出版,同年聯合國召開首次全球環境及發展高峰會,宣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30 年後的 2002 年,作者群再更新實際發生數據研究出版《成長的極限》三十週年增訂版,再與聯合國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議同步,跨入 21 世紀倡議永續社會;40 年後的 2012 年,聯合國通過「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乃至於 2015 年 193 個會員國全數簽署《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執行 1992 年的相關環境公約。本書出版 50 週年時,世界頂尖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專文呼籲科學家們應該停止對成長極限的爭論而共同全力為經濟環境永續發展努力。

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歷任三屆聯合國祕書長特別顧問的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Jeffery Sachs)是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巴黎協定》重要推手。曾公開表示《成長的極限》是 50 年前他就讀哈佛大學經濟系時的指定必讀名著,對其影響啟發深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envato

時至今日,國際經濟社會已廣為倡議 SDGs 及 ESG 等等永續發展行動與政策實踐,甚至是產官學各界領導人必修知識與國民素養教育。再讀這本引領思潮,橫跨兩世紀的經典之作,我們可以用什麼視角來品析及反思學習呢?

以對話取代對立:研究方法學

本書所引發的跨世紀跨領域對話,可以從研究方法學的特性來理解。古有云:事實勝於雄辯。對於已經發生的事件及資料加以科學分析歸納,是為研究方法中的歸納法(inductive reasoning)。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依據取得資料幫助吾人從經驗中學習,以及傳遞知識。然而,對於還沒有發生的未來可能,歸納法則可能受到限制或僅能以過去相關資料有限度的推測未來趨勢。演繹法(deductive reasoning)則是一種運用行為邏輯與科學分析推論未來可能發展的研究方法,可依據邏輯幫助吾人規畫未來情境並分析可能性。若是從科學研究角度,要隨著時代持續進步,最好是同時有從經驗學習的能力以及展望未來的能力,亦即歸納法加上演繹法的持續運用。反之,若將歸納法 vs 演繹法直接二選一,便容易產生對立觀點。

若要能夠開放式對話,其實我們需要理解的是歸納法強調「資料」(data),演繹法重視「規則」(rule)。這兩種研究方法並沒有直接衝突,而是關注點不同。持各種不同研究方法及論述立場的人們之間沒有不合,而是需要對話及互相理解彼此想法。分析已發生的事件及資料需重視精準度及解釋力;而對於未來看法的對話,我們既然拿不到「未來」的資料,便需要更重視行為邏輯結構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而避免不知其所以然而為之的黑箱(black box)預測。如此大家才有機會一起探討各種未來可能的行為模式及發展趨勢。因此,作者持續的對外聲明,他們沒有要直接對未來做預測(prediction),而是希望勾勒規畫各種行為模式下的可能未來情境(scenario planning),以做為政策及個人選擇參考。

以平常應對無常:系統動態學

許多人看到本書描繪 21 世紀可能成長超過限度並導致崩毀的反直覺景象,非常難以相信亦或是恐懼無常。然而本書卻有條有理的說明,不論是呈現持續成長、成長趨緩、超過限度並出現振盪、超過限度並導致崩毀等等看似反直覺的各種未來情境,都有 World3 模型中可以解釋各種行為模式的結構性原因。這樣的分析方式正是典型的系統動態學(System Dynamics, SD)。相較於傳統的線性思考方式,SD 重視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及因果回饋環路關係,考慮作用時間延遲,並運用電腦模型分析系統運作結構模式來推論未來發展趨勢。經歷各種複雜系統研究分析與歸納學習各種非線性動態趨勢變化後,系統科學家習以為常的運用 SD 分析方法將一般人認為動態趨勢變化的「無常」理解為可以探究其結構性原因及對策的「平常」。因此,作者在書中強調的「調整系統結構」(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等等論述。雖然文字上並不親民,卻也是典型的系統科學家用語及系統思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D 重視脈絡分析,從心智模式(Mental Model)、系統思考、電腦模擬與未來情境分析,到對行為模式的反思學習,其持續追根究柢的科學專業,以及對未來保持開放思考的態度正是精髓所在。因此,當系統科學家在情境分析的過程中發現有非常不利的未來可能時,會防範未然提出早期警訊,呼籲要調整系統結構並儘早採取對策,便不難理解。系統動態學的應用也能有效協助規畫建立有利於未來發展的各種系統。

主動選擇勝過被動無奈

這不是無奈,這是我們的選擇。本書提到世界面臨的不是一個預先注定的未來,而是一個選擇,亦即在不同的心智思考模式之間所做的選擇。

面對成長的極限與可能的崩潰,作者仍然採取積極的思考方式,建議人類從面臨成長極限的經濟模式反思典範轉移到永續系統(Transitions to a Sustainable System),為長存發展之道。因此作者提出了許多可能協助人類邁向永續系統的作法。惟面對未來發展,值得我們重視的並不僅於作者所建議的作法,亦或是再次爭論作者所提方法的精準度,而是我們是否能夠用非常審慎的態度、以科學方法為基礎來關注分析真實環境威脅與經濟及社會需求,進而可能找到兼容並進的永續發展路徑。作者也表示其研究是在試圖找出各種可能的未來,而不是要單一預測未來。他們鼓勵讀者多學習、多思考、並做出個人的選擇。

圖/envato

思索面對未來發展,心智模式非常重要。永續發展需奠基於人類自我覺察的視界與能力。挪威前首相、唐獎永續發展獎第一屆得主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所領導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在 1987 年發布著名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為「永續發展」提供經典定義:「永續發展係指能滿足當今需求,卻不犧牲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在諸多學者、倡議人士的持續努力下,永續發展成為一種理性看待世界的系統性思考,有了結合物理環境、工程系統、社會經濟文化背景的分析框架。永續發展試圖理解世界經濟、全球社會和地球的實體環境等三個複雜系統的互動。而為了實現永續的經濟、社會及環境目標,也必須達成政府和企業的良善治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邁向永續系統的未來展望

教育與自覺非常重要,我們主動選擇的行為改變與經濟社會轉型,是邁向永續系統的未來展望。聯合國倡議推動的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已將系統思考、自我覺察、未來情境策略規畫等能力列入未來人才核心能力培育綱領。2023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 28 屆締約方大會(COP28),更是首度盤點全球近200國氣候行動,正視具體實踐。

羅馬俱樂部沒有停止其主動選擇權和科學精神,在《成長的極限》出版 50 年後,發布了核心主張聲明,希望協助大眾正確瞭解該書所欲傳遞的訊息。並邀請原作者丹尼斯.米道斯和喬詹.蘭德斯再撰寫出版《極限與超越》(Limits and Beyond)一書,回應他們 50 年期間對相關重大議題的持續考證與反思學習報告。羅馬俱樂部仍持續出版其他以科學探索永續發展未來路徑的書籍報告。

MIT System Dynamics Group 持續推廣系統科學研究並成立永續發展倡議單位。國際系統動態學會(System Dynamics Society)在全球五大洲許多國家及區域設立分會,以推廣相關教育及產業社會服務。在臺灣,系統思考能力的培養已列入教育部頒布的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108 課綱),系統動態學的核心管理科學技術已經國科會核定成立全國第一個 ESG 產學技術聯盟。SDGs 與 ESG 等永續發展行動與相關政策已經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如本書所建議的方針「In transition to a sustainable system」,以科學基礎和建設性的對話,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地球與人類發展典範轉移邁向永續系統。最後呼應本書以及聯合國的倡議及努力,「Towards sustainable system development from the limits to growth」,從成長的極限到永續系統發展的積極作為,是我們共同的未來。

——本文摘自《成長的極限》,2024 年 03 月,臉譜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臉譜出版_96
85 篇文章 ・ 255 位粉絲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文學。人文。科普。藝術。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環保從今天開始、從 i 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愛地球!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9/12 ・185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陳彥諺

環保行動從源頭出發

說到「環保」,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關鍵字就是「減塑」、「限塑」,在現代社會中,大量塑膠製品、塑膠袋充斥在生活中,而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製品就是環保行動的最大敵人。不過,你知道嗎?發明塑膠袋的初衷,其實是為了拯救地球。
在塑膠袋發明以前,紙袋、布袋是主流的包裝用品。為了讓人們能有好看、方便、低成本的包裝材料運輸物品,1959 年,瑞典工程師斯坦・圖林發明了塑膠袋,其輕便、價格低廉、耐用、可重複使用,也可以取代紙袋以減少伐木量。

圖一、1959年,瑞典工程師斯坦・圖林發明了塑膠袋,其輕便、價格低廉、耐用、可重複使用,也可以取代紙袋以減少伐木量。

卻沒想到,這麼好用又便宜的塑膠袋問世後,在20 世紀末以前,紙袋、布袋幾乎被塑膠袋取代了,但是,人們並沒有如圖林發明當時所設想的,將耐用的塑膠袋重複利用,以減少地球負擔,反而衍生出單次使用後便丟棄的習慣,時至今日,塑膠垃圾更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然而,地球是大家的,是每一個人的,也是家樂福所關心的。

家樂福十多年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除了推行友善農業關懷土地,也以透明系列商品支持動物福利,2019 年,更設立影響力概念店,鼓勵消費者自備購物袋,同時把家中不需要的紙袋,帶到店中分享給需要的民眾,家樂福以具體行動響應 SDG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希望改變從 i 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家樂福響應 SDGs,改變從 i 開始

家樂福賣場實際響應環保行動

(A) 生活區:瓶身再生塑膠的環保洗護產品

日常生活中,洗澡洗髮使用的盥洗用品,是塑膠瓶罐的一大來源。家樂福攜手台鹽生技、台灣設計研究院、點睛設計,從原料到包裝,皆秉持著永續再生、環境友善、天然純淨的原則,推出Re系列永續商品。

Re代表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Recycle),更代表著這項產品的永續再生(Power of Regeneration)。落實的行動包含,瓶身、瓶蓋採用 100% 再生塑料,運輸紙箱採用 FSC 森林環保紙箱等。

(B)食品區:可回收包裝減少食物浪費

食品的包裝,也是生活廢棄物的一大來源。家樂福除了停止使用保麗龍外,更在食品的包裝方法上,採用「貼體包裝」。

以往常見的食材包裝,是將食材放在保麗龍盒上,再以保鮮膜覆蓋,因為保鮮膜並無法完全密合食材本身,保鮮效果有限。而家樂福採用 APET/PE 材質的貼體包裝,結合抽真空原理與加熱技術,讓包材可以貼合食材,形成食材的第二層皮膚,減少與氧氣、微生物的接觸外,更能有效保存食材,減少食物浪費,同時減少保麗龍使用,一年可少用3百萬個保麗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 收納區:減塑收納寶物,再生塑料一級棒

在收納部分,家樂福提供了消費者環保折疊購物袋的新選擇,樣式活潑可愛的環保折疊購物袋,材質為 RPET,是回收寶特瓶材質,每 2.8 個寶特瓶可做 1 個折疊購物袋,不只可供消費者重複使用,且產品本身便已達到循環利用。

另外,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垃圾袋,家樂福也有新實踐!家樂福環保清潔袋,是回收家樂福或各通路的PE膠膜,經過工廠處理、回收篩選、製作成 100% 再生塑膠粒子後添加美國香氛除臭精油製袋,讓以往丟棄的回收膜,經過處理後有了新生命,而且不需添加新塑膠,就能製成接近新料等級的優質產品。

圖三、家樂福賣場的實際行動,以「再生塑膠」的回收再利用達成減塑目標

從今天開始、從 i 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愛地球!

為了地球,家樂福不遺餘力。從友善農業、動物福利開始,再從減廢減塑著力。當家樂福自有品牌取消了飲料組裝的收縮膜包裝,策略從賣場及商品包裝減塑,每年約減少 340 噸塑膠,1067 噸的碳排。

塑膠產品的誕生初衷,是為了讓地球、讓人們的生活更好。雖然在過去的消費習慣下,對地球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要愛地球,永遠不嫌晚。從今天開始、從i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愛地球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四、從 i 開始,和家樂福一起減塑、減廢,用消費發揮影響力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跳脫古典數學邏輯!直覺主義的興起——《大話題:邏輯》
大家出版_96
・2023/04/08 ・147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非古典邏輯:直覺主義

布勞威爾 (1881 – 1966)是最早脫離所謂「古典邏輯」系統的學者之一。他反對弗雷格和羅素將數學化約為邏輯的構想,認為數學根基於我們對某些基本數學物件(如數字和直線)的「直覺」,因此他的學說便稱為「直覺主義」。

直覺主義。圖/大話題:邏輯

惡魔論證

布勞威爾主要將焦點擺在無限集合和序列上,例如所有正數的集合和無理數(如 π 和)小數點後的數字形成的序列等等。他的論證大致如下:

我邏輯上能證明 666 這個序列一定會出現在任何無理數(如 π)的擴張裡。因為若主張 666 不在裡面,就代表 666 不出現在 π 的小數點後數字的任何地方,但這一點在數學上是無法證明的。就算世界上所有白紙都寫滿π的小數點後數字,還是有無限多的數字沒檢查到。

惡魔論證。圖/大話題:邏輯。

直覺邏輯的興起

雖然布勞威爾只想證明有些數學證明的方式和邏輯證明不同,但有些人發現他的論證也能用來證明某些數學領域的邏輯和其他數學領域不同,甚至有些人還據以建構出一套邏輯系統,並嘗試證明這套邏輯適用於所有數學領域。這套系統就叫「直覺邏輯」。

直覺邏輯系統。圖/大話題:邏輯。

直覺主義 v.s. 歸謬法

直覺邏輯有一個關鍵特點,就是不能用萊布尼茲的歸謬法。歸謬法是先假設某個數學陳述的否定為真,然後導出矛盾,進而證明該陳述為真。但要從「某事的否定為假」推導出「某事為真」就得仰賴排中律,因此在某些數學領域裡,歸謬法並不符合數學應該運作的方式,也就是從公理推導出數學語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覺邏輯與歸謬法互相對立。圖/大話題:邏輯。

直覺主義的數學熱潮

上述問題在 1930 年代引發了一波新的數學熱潮,不少學者嘗試用直覺邏輯替一些常用的基本數學陳述找到證明,也確實找到了不少。

數學系和哲學系紛紛成立,新的學術領域也隨之誕生。就連希爾伯特的方法明明是直覺邏輯的對手,也被加以改造,只使用得到認可的直覺主義程序。直到這股風潮引起了哥德爾的注意。

儘管後來學者對這場爭辯的興趣削弱了一些,但「唯有構造性證明才能確保一個陳述句為真」的基本看法至今仍然得到不少邏輯學家、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支持。

許多人試著用直覺邏輯替數學陳述找證明。圖/大話題:邏輯。

處理未來陳述句的老問題

大約同一時期,波蘭數學家盧卡西維茨(1897 – 1956)1920 年提出的構想勾起了一些學者的興趣。此前十多年,這個構想從來不曾在波蘭以外的地區引起多大反應。盧卡西維茨當時想解決的,是從亞里斯多德到羅素都面對過的老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按:「如何判斷大笨鐘一千年後會遇上大雪」這句話的真值?

未來陳述句是邏輯無法確認之事。圖/大話題:邏輯。

——本文摘自《大話題:邏輯》,2023 年 3 月,大家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大家出版_96
14 篇文章 ・ 11 位粉絲
名為大家,在藝術人文中,指「大師」的作品;在生活旅遊中,指「眾人」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