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文詠萱
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暖化,已經是全球要一起面對的問題。在上篇中,我們邀請到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專任教授李堅明,談論國際減碳協定歷程、國際目前針對永續發展政策制定的大方向,在本篇中,讓我們來談談碳交易工具是什麼?如何能改變人類行為?
談到減碳,一般人想到的主要是使用再生能源以及節能減碳。盤點台灣總碳排放量約為兩億六千萬噸,其中有六成來自發電;而國際上許多國家也的確著重在發展低碳、碳中和能源轉型的發電方式,以降低碳排放。但長期來說,再生能源還是個發展中技術,短期內的能源來源不可能百分之百靠再生能源,有一定的比例仍必須依靠技術以完整的天然氣與燃煤,且原料儲量還可使用一至兩百年,因此高碳排放這個缺點需解決。
目前從技術層面盤點,處理碳排放主要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方向:第一是再生能源;第二則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來自於生物燃料,而這些動植物在成長過程中,會吸收二氧化碳,當我們使用生物燃料時,並不會增加地球碳循環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被視為淨零碳排放;第三則是利用碳捕獲技術,將大氣中的碳捕獲用以作為產品原物料,甚至可以封存到地底下。
引入減碳政策工具的重要性
台灣溫管法預計在 2050 年達到比 2005 年減碳 50%。要達到有效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際上有三個面向需要檢視。除了透過前述的科技發展,還需設法達成行為改變,還有引入能造成行為改變的經濟誘因,如碳價機制、碳稅等,三者須同步進行,才有機會造成改變。
李堅明強調減碳工具的重要性:「引入能造成行為改變的政策工具相當重要,工具能夠激勵科技發展與行為改變,光靠教育來不及;而任何科技發展也不會自然產生,要有商機、誘因才會引起行動。」
減碳相關的政策工具最常被提及的種類包括碳稅(carbon tax)與碳交易。
碳稅主要為政府針對汙染源(企業等溫室氣體排放者)根據其二氧化碳的排放課徵稅額;所得的稅賦則可用以補貼企業執行減排或發展相關技術。目前施行的國家包括國家瑞典、挪威、芬蘭、瑞士、日本、墨西哥、英屬哥倫比亞(加拿大的一省)、愛爾蘭。而新加坡亦規劃將於 2019 年開徵碳稅,成為東南亞地一個施行碳稅的國家。
而碳交易則由主管單位(政府)設定時間範圍內的二氧化碳的可排放量,並將之視為可交易的商品於市場上進行交易販售,有排碳需求的單位就必須購買相關的權利。目前碳交易可分為三種機制: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聯合履行機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以及排放交易機制(Emissions Trade,ET)。其中最蓬勃發展的碳交易市場就是歐盟於 2005 年成立的交易系統 ETS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旗下 28 個會員國,幾乎納管全歐 45%的排放量。
減少碳排放──市場機制怎麼可以做更多?
李堅明主要提倡碳交易市場,認為碳稅本身會有很大的環境不有效性,其機制不見得能達到想要的減排效應,但如以碳交易會搭配碳排放的總量管制,較能控制碳排放。
李堅明表示:「考量到企業的立場,大家都想要賺錢;而市場的誘因機制就是要設計鼓勵所有人思考並執行減排、讓技術及早商業化,並且產生行為改變,才能真正有效控制碳排。」
舉個例子來說明減碳的模式:企業廠商會由政府分配到特定的碳排放配額,不同廠商減碳的成本有所不同,在有配額的情境下,減碳成本較高的廠商可向成本較低的廠商購買排放權;成本較高的廠商以較自身減碳低價購買到碳排額度,而成本較低的廠商則可因此賺錢;在此市場機制中,雙方都因此而得利。而政府只要控制總和分配量,整個社會達到一個固定的碳排放量,依市場機制就會產生最有效率的減碳方案。
除了碳價機制之外,還可以透過金融機制,讓需要投資減碳科技企業容易取得資金做投資,稱為「綠色金融」。而為了達到降低碳排放,能源轉型也是未來趨勢,「智慧電網」在國際減碳技術發展上展露頭角。智慧電網是將用戶端同時成為供應端,每個用戶要自給自足電力,用智慧電網把沒用完的回購給政府電力公司。
目前碳盤查技術已相當成熟,透過計算器可算出每個企業的碳排放量,而環保署也會提供碳足跡標章。李堅明目前正在推行「負碳商品」,即為計算出商品碳足跡,再透過自己購買來的碳配額,達到商品碳排放中和,甚至成為負碳商品。
李堅明表示:「這個靈感來自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針對永續發展議題,他們提出的口號是『人類需要有明智的消費模式』」
李堅明認為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缺民眾的參與。個人的排放量雖然很低,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是需求創造供給,民眾的需求在哪裡,廠商就會去到那裡,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了,廠商自然就會被影響。」目前李堅明正積極地將負碳商品推廣至便利超商,期望能透過民眾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行為擴散市場力量,教育消費者購買零碳商品。
「這將會是新的商業模式,買碳的成本極低,但會提升企業形象,民眾也會因為負碳、零碳而提升購買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