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你昨天的晚餐,有沒有遇到什麼讓你難以下嚥的食物呢?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在餐桌上看到命定的剋星:芹菜、香菜、花椰菜、番茄……但是,如果要你說說自己到底有多討厭那些食物,或為什麼討厭那些食物,大概也很難形容吧?
不過呢,科學就是要講求精細的,於是,來自法國的研究團隊決定利用 fMRI 來看看人們對食物的厭惡程度,而這個研究,甚至讓他們獲得了 2017 年第 27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呢!
傑利鼠最愛的起司,居然是顧人怨冠軍?
桌上食物百百種,正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研究者要怎麼決定用哪種「顧人怨」的食物呢?
研究團隊先利用報紙的廣告找到了 300 多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士,而後讓他們填寫問卷,並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表示出自己對於 75 種食物的感覺。如果受試者有特別不喜歡的食物,研究者會進一步追問:不喜歡是因為食物不耐症呢、還是你有過敏呢、還是文化影響呢、還是你的飲食習慣特殊(eg.素食)呢?(香菜厭惡者表示:啊我就只是純粹看它不爽!)
在經過問卷調查之後,研究團隊發現到,在八種食物類別中,不喜歡起司的人最多。在 332 位受試者中,竟然有高達 11.5% 的人表示自己不喜歡起司;其中,更有 6% 的人給了起司 0 分跟 1 分(真的超級討厭的啦!)。這在研究者眼中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因為法國可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起司啊!
到底有多討厭起司?把起司討厭者送進 fMRI吧
在得到問卷的結果後,研究者決定鎖定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起司」來當作研究目標。他們想知道:喜歡起司和討厭起司的兩種人,他們的大腦究竟有何不同呢?為了解開這個謎題,研究者找了 30 位女性,她們皆是右撇子、嗅覺正常、年齡相仿,唯一的差別是:其中 15 位喜歡起司,而另外 15 位則討厭起司。挑選完畢後,研究者便將把她們送進 fMRI 的機器中。
在機器中,受試者會帶上氧氣面罩,而研究人原則站在外頭,手上拿著個神祕的幫浦,只要輕輕一按,就可以透過嗅覺儀(olfactometer),將各種氣味傳到面罩中:起司、小黃瓜、蘑菇、比薩……只要聞到氣味,受試者就可以按下按鈕,以 1~5 分來表示自己對於氣味的厭惡。而除了 12 種氣味(6 種不同起司的味道、6 種其他食物的味道)之外,研究者也進一步使用視覺刺激,將 12 種食物呈現於受試者眼前。
由於 fMRI 並沒有辦法確實看到神經元活躍的情形,只能測量神經元活動引發的血流改變,所以,這種研究仍然有其限制。不過,光是看血液的變化也告訴了我們非常多資訊,在這個實驗中,研究者發現到:討厭起司氣味的人,一旦聞到起司的味道或看到照片,大腦中的「外蒼白球」(GPe)、「內蒼白球」(GPi)以及「黑質」(Substantia nigra)這三個部位的血液流動就會變得十分不一樣。
究極偏食大絕:不把討厭的東西當食物!
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這三個部分跟大腦裡的「獎賞系統」有著密切關聯,也就是說,通常它們會在你遇到「喜歡」的事物時變得活躍。獎賞神經迴路會釋放出讓人愉悅的化學物質,讓你對食物深深著迷,才不會一不小心就餓死自己。
然而,現在團隊卻進一步發現:獎賞神經迴路跟「厭惡」居然也息息相關。這個發現表示出:其實讓你喜歡食物和討厭食物的可能是同一套系統,只是操作方式不同而已。如果要讓你喜歡上一種食物,大腦會在你吃它時感到快樂;而如果要讓你討厭一種食物,大腦就在你避開它時給你點甜頭。所以,外蒼白球、內蒼白球和黑質不只讓你記下喜歡的東西,也會讓你記下討厭的東西,進而對於特定食物產生厭惡、逃避或偏食的情形。
也就是說,你可能不是討厭起司,而是喜歡「討厭起司的感覺」。(請叫我科學彼得蘇謝謝~)
另一方面,團隊也發現到:如果缺乏對起司的渴望,那麼你的腹側蒼白球(Ventral pallidum)就會顯得較不活躍。那麼,腹側蒼白球原本會在什麼時候活躍呢?答案是:當你肚子咕嚕咕嚕叫、眼前又剛好出現食物的時候。
這個區域對誘因性動機(incentive motivation)來說非常重要,它的活躍就是大腦在告訴你:「食物就在你前面!快去吃!」討厭起司的人在面對一般食物時也會出現這種反應,然而,當他們看到起司、聞到起司味的時候,腹側蒼白球卻罷工不幹了。而它罷工的結果就是,讓它的主人完全不會想要去吃起司。(既然這麼討厭它,我就不把它當食物啦!)
這麼看下來,有沒有覺得好像為自己的偏食找到了理由呢?(不是我不吃,是我的大腦叫我不要吃!)
參考資料:
- Winners of the Ig® Nobel Prize
- Jean-Pierre Royet, David Meunier, Nicolas Torquet, Anne-Marie Mouly and Tao Jiang, “The Neural Bases of Disgust for Cheese: An fMRI Study” Front. Hum. Neurosci., 17 October 2016 |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6.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