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多重平行宇宙的概念,想像在另一個地球上的自己,其實是一位貢獻卓越的科學家,解決了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造福了全人類……雖然只是想像,但對曾經的我來說,是很真實的。
我記得從幼稚園開始,我就喜歡在嶄新白亮的計算紙上,用短短但削得尖尖的鉛筆,畫出各種型態的機器人,我可以連續「設計」數百種各不相同的機器人,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小時候的自己有點神,也很懊惱怎麼沒把「神蹟」給留下來。再大一點,我也時常找小學同學來「穿梭時空」,其實就跟其他小孩子扮家家酒、開午茶會一樣,只不過我跟同學做的是小叮噹(現在叫做多拉A夢)的時光機–就是把一個大紙箱剪開做成底板,再用膠帶漿糊跟色紙做出按鈕跟儀表板,然後把檯燈放在一旁,準備啟程!在那個想像力不虞缺乏的年紀,要打破物理定律,只需要一點點動機跟玩心。
小時候的我很愛看書,很愛看電視,總之就是對各種知識著迷,在書店或圖書館待上好幾個小時是尋常之事。那時候看最多的就是各種科學家跟發明家的故事,雖然最吸引我的都是這些科學家的軼事,例如牛頓為了養貓,讓兩隻貓可以出入,所以在牆上開了兩個洞之類的……這些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我也沒有深究,但對當時的我來說,覺得科學家真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厲害的人了。於是乎,小時候的我也就立下「我要成為科學家」的志向,起碼在老師問我們這些小孩子未來要做什麼的時候,這是我的一貫答案。
然而,這個答案並沒有維持一貫太久。上了國中,我的學業成績起了很大的變化……好啦,其實就是成績變差、非常差。特別是數學跟理化,當時的我簡直是撞了牆,撞得頭破血流,而且恨不得自己撞昏了就別醒過來。畢竟小學的時候成績很好,還是模範生,還想當科學家……怎麼搞的,到了國中就後繼無力。
於是我開始「偽造文書」:對每個禮拜老師發下來要帶回家給家長簽名的小考成績單,做了各式各樣(我認為)天衣無縫的「修改」。這繁複的假造技術我就不細細道來了,當時年輕的自尊心跟羞愧感來回折磨著我自己,就像被兩台坦克車夾在中間輾壓。到最後,就跟絕大多數的謊言一樣,還是被揭穿了。
平行宇宙無所謂幸運還是不幸運。我後來分班,換了一位更有經驗的數學導師,加上自己已經沒有退路,於是竟然又把數學跟理化成績衝刺了起來,好比從地獄又爬了上來。後來在國中模擬考屢屢成為全校第一,聯考也順利考上第一志願,人生似乎又回到了「我要成為科學家」的正軌。但其實,並沒有。
我在考完聯考後,感到的不是輕鬆,而是一股恨意。我馬上把國中的課本跟參考書綑綑一綑回收,數學跟理化課本還特別抽出來燒掉。上了高中,雖然是大多數人稱羨的第一志願,但我已經完全沒有唸書的熱情,對更艱難的數理科目更是排斥跟作嘔。選分類組時,我當然選了第一類組,也就是所謂的文科。在高中,時常蹺課,補習班的學費交了,但也不去。直到高三才又開始抱佛腳、假裝衝刺。
後來大學念應用外語,研究所念傳播,論文用質性方法研究,開始慢慢找回學習的熱情,但我其實是徹底地、刻意地背離科學家之路。就像是分手之後,把前女友的照片放在餅乾盒裡隨便往床下一丟一樣,眼不見為淨,但始終無法真正捨棄。
而人生就是難以預料。我在念研究所的時候更了解台灣的傳播媒體產業現況,參與了不少與環境保育有關的社會運動,也同時加入了國際公民媒體組織「全球之聲」,瞭解如何從無到有創辦新網路媒體。後來出社會工作,短暫在線上影音公司服務,也學習怎樣營運線上社群,後來到蒙古國主持環境公民媒體計畫,到中國與剛萌芽的創業社群交流,更發現隨著社群媒體跟行動載具快速獲得大眾青睞,針對專業領域的線上知識媒體極為欠缺,與社群溝通的方式跟型態都需要極大的改變。在種種因緣際會下,我與夥伴在六年前創辦了「PanSci 泛科學」,一個以「科學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給科學家;科學家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給科學」為根本出發的新媒體。
在獲得許多科學家跟科學愛好者的支持下,如今的 PanSci 泛科學已經是台灣原生最具規模的科學與知識傳播企業。我作為一個沒有科學專業背景的總編輯,雖然做得很辛苦,但卻打從內心極為滿足與快活。因為我現在做的事,就是要讓許多跟當年的我一樣懷抱科學夢的人,能夠發現科學多麼有趣,了解科學思維的重要性,不要放棄,就算放棄,起碼不要跟當年的我一樣,恨科學、恨學習。
也因為在這個宇宙裡,我是一個念傳播跟語言的文科生科學網站總編輯,我才得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科學,去向科學家提問,重新彌合科學與許多跟我一樣曾跟科學斷交的人之間的關係。我發現科學家也有自己的問題,他們也需要科學傳播人協助他們,來做更好的跨領域交流,我們就跟大型強子對撞機一樣,讓各種專業知識得以互相碰撞。
或許在某一個平行宇宙裡,我並沒有遭遇到國中時的學業挫折,或許我真的成為科學家,但我就不會成為一個科學傳播工作者,認識並幫助我敬佩的科學家、科學愛好者與廣大的社群互相連結,解答關鍵的科學問題,讓更多人對未來、對知識產生求知慾。未來,希望我也能在各位實現科學夢的路途上,扮演一個角色。
本文原發表於《科學少年》 2017 年 7 月號 NO.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