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大家有空到一些開闊的水域,如翡翠水庫、新店直潭、金山海邊、鰲鼓濕地、屏東龍鑾潭、蘭陽溪口等地,可以多多觀察一下魚鷹這種猛禽喔。
魚鷹體型可達60多公分長,雙翅展開則可達180公分左右。牠的眼上帶有黑色的眼罩。背部黑色而腹面白色。飛行時常常呈現「弓翼飛行」的M字型,因此賞鳥人常會戲稱為「麥當勞鳥」。魚鷹啾啾的叫聲頗為可愛,不太有某些猛禽的威儀。但牠們平時其實並不愛叫。
唯一能全身入水捕魚的猛禽
魚鷹存在於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大陸,是世界分布最廣的掠食性鳥類之一。牠的英文是”osprey”,有時也被稱為”fish hawk”。在古代”osprey”這個單字既可泛指魚鷹,也可指稱仕女裝飾帽子的鷺鷥羽毛。猛禽魚鷹在古代中國的古籍中也常被稱為「鶚」;另外有一類海鳥鸕鶿,也常被稱為「魚鷹」,因此古籍有時會有錯亂的情形。
魚鷹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全身衝入水中抓魚的猛禽。牠們有兩項使羽毛防水的利器:尾脂腺周邊小管的細胞具有鈣離子沉澱,而且尾脂腺分泌物的油脂比例偏高。獵捕時,牠們會在空中以固定路線來回低空巡弋,在適當時機鼓起雙翼,俯衝入水抓魚。
牠們的目標通常是體積較小、游動很快的魚(譬如沙丁魚類),一旦目標接近水面,牠們就會低空飛越水面--如同滑翔機伸出起落架一般--瞬間伸出利爪掃過水面,抓起獵物,御風飛起,然後飛到某處枝頭上享用獵物。順帶一提,牠們具有可轉動的外趾以及腳掌特殊的刺狀(spiculated)結構可協助抓魚。
合力養育幼雛的魚鷹夫妻
魚鷹是一夫一妻制的猛禽。母魚鷹會以嘹亮的叫聲乞求餵食和交配,有部分研究認為若是公魚鷹帶回的魚數量越多、或是魚體越大,交配的次數就越多,求偶餵食後的交配行為、維持較久、也較易成功。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母鳥以交配來換取食物。
魚鷹是典型男主外,女主內的猛禽。孵蛋時由雌雄合作分工,但育雛期間則由公鳥主要負責巢中母子的食物供應,而母鳥則負責顧巢。在臺灣其實一直有些地點有著穩定的魚鷹族群,有的賞鳥人甚至曾在新店廣興的夏天看到過魚鷹,因此也有人曾懷疑魚鷹已經有在台灣繁殖的情形,但關於這點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
騷擾搶劫的受害者
魚鷹有個特點:牠通常只吃自己捕獵的新鮮魚體。有時候魚鷹常因此被其他食魚鳥類加以騷擾、攻擊,伺機掠奪牠爪上剛捕獲的鮮魚。
在繁殖期間如果被騷擾攻擊的頻率過高,有時會對育雛造成重大的影響。在台灣,我們也常可觀察到巨嘴鴉或是黑鳶所對魚鷹的攻擊行為。
魚鷹的科學研究
魚鷹目前在分類學上只有一科一屬一種,但是有四個不同的亞種。
作為遷徙性的候鳥,魚鷹具有穩定的遷徙路線,牠們經常會重返舊巢進行修補和再利用,對巢位十分的念舊。這些特點使得魚鷹成為研究候鳥與生態系統變遷、或是作為環境汙染指標很好的研究對象。
牠們在近代歷史上也曾經是被DDT農藥所影響導致蛋殼變薄的猛禽之一。而時下也還是有科學家以牠們作為水域汙染物質(如重金屬汞)的重要指標生物,通常是採集這些鳥類的羽毛作為分析之用。
在台灣,魚鷹在近幾年曾有過救傷照護的相關紀錄,但在單一物種的生態調查研究、以及毒物生理研究方面,前人的研究數據則較少,是滿值得未來進行學術探討的領域。
參考資料
- 魚鷹(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 中西醫接力 搶救魚鷹大作戰(台灣動物新聞網)
- 魚鷹 (台灣猛禽研究會)
- Osprey (ARkive)
- Osprey Tales
- Pandion haliaetus (Osprey) – IUCN Red List
- Osprey, Identification, All About Birds –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