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文詠萱
當代的動物保育議題,無論是棲地保育或是野生動物復育,都與人類的行為選擇息息相關。本次《我們與野生動物的距離》專題,希望初窺這個龐大題目的一角:生而為人,遇上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
由誠品書店敦南店、麥田出版主辦的「猛禽獸醫超日常 有愛有淚還有什麼呢?」講座活動於 6 月 14 日在誠品敦南店舉行,主講人為台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主任王齡敏,分享猛禽救傷經驗及過程中的小故事,以及從這些經驗中我們可以如何改變環境與做法。
王齡敏畢業於中興大學獸醫系,畢業後曾於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等地任職,並於 2013 年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猛禽中心任獸醫師 2 年,累積許多野外動物救傷經驗。
專研「兇猛的禽類」,台灣猛禽研究會
台灣猛禽研究會成立於 1994 年,當時主要僅針對猛禽做研究調查,非營利組織要成立新的業務要考慮很多事項,所以當時並沒有救傷中心。直到 2017 年,才成立救傷站。
猛禽可以解釋為「兇猛的禽類」,可分為日行性與夜行性,日行性猛禽也就是泛指的「老鷹」,夜行性猛禽就是我們泛稱的「貓頭鷹」。牠們共同的特質是有尖銳的嘴與銳利的腳爪,而猛禽大部分是用腳爪獵捕食物。全世界大概有五百多種猛禽,台灣有五十種左右。
而因為《哈利波特》電影及小說風潮,曾在國外當時引起養貓頭鷹的風潮。但其實,根據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禁止持有、飼養及販賣老鷹及貓頭鷹等猛禽,因此並不是想養就可以養的。救傷站從事猛禽救傷工作,則需要固定向地方政府申請救傷許可。王齡敏表示:「猛禽救傷站主要以北部地區,從桃園到宜蘭送來的傷鳥,除了猛禽外的鳥類比較沒有處理,大部分是由野鳥學會處理。雖然成立的時間沒有很長,救傷站已經收到超過一百多隻猛禽已經。」
抽絲剝繭推理「牠怎麼受傷的?」
在救傷的過程中,鳥兒沒法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許多時候需要層層推測才能猜出一些狀況。
在捷運明德站附近撿到的大冠鷲「逼逼」就是個好例子。在剛開始收到的前兩週,「逼逼」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外傷。這隻鳥看起來有點胖,照理說代表在野外吃得很好、求生的能力還不錯。除了發現尾巴有點折傷之外,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牠就是非常虛弱。
這隻大冠鷲在兩個月後肚子開始消去,皮膚出現傷口:「我們推測是慢性燙傷,又考慮了這隻大冠鷲的地緣位置(位於北投附近),進一步推測可能是因為泡了溫泉燙傷的,鳥的皮膚很薄,剛好受傷的位置是在肚子和腳。」
他們照顧了「逼逼」四個月,在這段時間,都必須用鑷子餵食他,因為傷口會痛沒有辦法彎腰。在野放前,除了要讓「逼逼」重新練習飛行外,還有羽毛折斷需要處理。
飛羽是鳥類飛行很重要的工具,如果因意外而折斷等有可能會影響在野外的適應,雖受損一時不傷及性命卻需要積極處理。處置方式之一,是等待鳥兒自己換毛時長出新羽,但大型猛禽換一輪毛大概需要四年的時間,損害較大時等待期會太長。另外一種處置是拔毛刺激羽毛重新生長,但因為羽毛是猛禽的飛行重要工具,羽毛根部都很緊密,硬拔容易流血或甚至造成羽管阻塞畸形。王齡敏在美國時學到了「接羽」的處置方式,就像人類接髮一樣,為牠們接上羽毛,以此得以重回天空飛翔。
鳥類受傷的主要原因:車禍、窗殺、黏鼠板
由於鳥兒不會說話,救傷人員往往只能根據眼前的狀況、地區等因素來猜測猛禽受傷的原因。在都會區,常見的受傷原因包括車禍撞擊、窗殺(鳥兒飛行時撞上玻璃),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黏鼠板。
黏鼠板上通常會黏著猛禽的食物,像是老鼠、壁虎、小鳥或昆蟲等,機會主義者的猛禽飛下去嘗試進食,就會跟著被黏住。黏鼠板對鳥類羽毛影響非常大,狀況輕微的可以利用接羽技術治療;但如果遇到全身上下連身體的小羽毛都被黏到,對救傷單位來說都會非常難處理。
如果若遇上了被黏鼠板黏著的鳥類,對一般人千萬不要自己嘗試處理,因為拆黏鼠板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造成鳥類骨折。王齡敏表示,也遇過有人直接將羽毛剪掉,造成後續很大的麻煩。她建議若在臺北地區,可以將黏鼠板可以用紙蓋住黏的地方避免板上的膠到處亂黏,然後將整組黏鼠板(連同動物)送至救傷站。
反光或不反光,都影響鳥類飛行的玻璃窗戶
另外,窗殺是人類建築對鳥類的一大威脅,窗戶無論是透視或反射,都可能造成鳥類飛行視野誤判而撞上。根據數字統計,在美國一年約有1~10億隻鳥因為窗殺而死亡,佔野鳥死亡原因第一位。
一般透明玻璃在某些角度會有鏡子的效果,貼有隔熱紙反光則會更加嚴重。除了會反射的玻璃之外,透明狀玻璃也是野鳥的殺手。「在韓國國道通常設有高度相當高的透明玻璃隔音牆,常常會有野鳥撞上去。韓國環境署現在相當重視此一問題,對此做了大規模宣導教育。」王齡敏說道。
有些人會在透明玻璃貼防撞紙,讓野鳥知道那邊有玻璃。但後來發現,貼紙以外的透明部分野鳥還是會撞上。實驗發現到貼紙間隔需要密至 5×10 公分,才能防止 90% 的窗殺事件。因此,降低鳥類窗殺需要使用較為密集的貼紙,像是國外有針對窗殺推出窗殺點點陣圖貼紙,或是可以用菱形網貼在窗戶四個角,視覺效果也不錯;另外也可以在窗外掛些垂墜物,像是藤蔓,窗簾等。
編按:如遇野鳥窗殺可將相關資訊通報 FB社團 野鳥撞玻璃回報 (Reports on Bird-Glass Collisions) 或 路殺社(選擇窗殺),協助蒐集相關資訊。
學飛的小鳥別亂撿
另外,救傷站還常常收到沒有受傷的鳥,這常見於學飛中的幼鳥。雖然是出於一片好心,但有些時候這樣的干擾是沒有必要的。
王齡敏分享:「想像一下,人學會走路、跑步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小鳥雖然有飛行本能,也是需要學習才能讓自己越飛越好。小鳥在學飛時於如果再山林野地落地,不會被人看到,過一會就會再飛起來;但在都會區學飛的小鳥,落地如果被行人看見,往往會被誤送救傷。」
學飛的幼鳥並不會時時待在鳥巢中,鳥巢只有在鳥很小的時候才有休息或窩著的用途。在學飛時,鳥巢對幼鳥而言比較像是廚房,會在附近學飛一陣子,再回去吃飯。又再長大一陣子,親鳥會將食物放在幼鳥附近,連巢都不回了。因此如果確認鳥兒很有活力沒有受傷,就讓牠在安全的地方學飛、接受爸媽的照顧吧。
而如果撿到幼鳥,最後後送相關單位,也要注意記錄拾獲的時間與地點,並拍照記錄附近的環境。救傷站對於幼鳥的處置,主要也會先檢查健康狀況,如果健康的話會傾向盡可能放回原位,讓牠們親子相聚。對救傷站來說,比較大的困擾是鳥兒常是經過好幾次轉手如常見先送到消防隊或警察局,才抵達救傷站,這種情況下時常缺乏地點、時間等資料,要送回鳥兒的老家就變得不可能。
這些沒辦法放回原始拾獲點,但身體健康的幼鳥,有個可能處置方法是替牠找「養母」,將幼鳥放入同類正在繁殖的巢之中。「要這樣做是有條件的,首先要是同種,再來放的數量不能超過母鳥先天可以哺育的數量,像鳳頭蒼鷹只能哺育兩隻、稜角鴞則可以到五隻,這些母鳥不太會算自己的小鳥,但如果放超過就會失敗,這樣的做法也不是所有物種都可行。」
除了救傷外,猛禽救傷站也會藉機進行保育教育的工作。救傷固有生老病死,而到達救傷站的鳥兒,最好的結局就是野放重回天空的懷抱。因此台灣猛禽研究會尋找野放地點附近適合的國中、小等學校合作,讓學生參與其中的過程,藉機傳播鳥類保育觀念。也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參與,營造出更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