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6日,NASA報告克卜勒任務搜尋系外行星最新成績:「多行星的恆星系統」一口氣多了11座、其中並確認了多達26顆行星!不但一舉將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提高了2倍,同時也把有著多行星環繞的恆星系統數量增加3倍。這些恆星-行星系統資料對了解行星如何形成將大有幫助。「確認行星數量的速度能不能再加快一點?」想知道從「發現」行星候選人到~確認它真是行星,這中間有個很重要的「驗證」步驟,速度能更快一點嗎?下文中將有答案。
NASA上週為克卜勒任務更新最新戰績,他們不僅找到了11座恆星-行星系統、也多確認了26顆銀河系中的行星。很快地綜觀這次公布的資料:這些行星的半徑大小範圍很廣,從只有地球1.5倍,到有的比木星還更大;大小屬中等,半徑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者,一共15顆,再以它們繞行恆星的公轉週期來看,從6天到143天,都有。大家都相當好奇的是,它們質地成分如何-它們是否像地球一樣有岩質表面?或是它們可能像海王星一樣,有厚厚的大氣層?這部份還需要日後進一步確認。不過,它們全部都是距離母恆星很近的那類系外行星。有多近呢?比金星距離太陽更近。
NASA表示,在還沒有克卜勒太空船執行系外行星觀測之前,他們在整個天空中一共只找到了500顆系外行星。現在我們卻已經在天空中這麼一塊不比拳頭大的天區裏就已發現了60顆行星,並且找到2300個待確認的行星候選人(這個數量有點多,而且還會越來越多,因為確認為行星之前,必須至少連續觀察到3次行星凌「星」/ transit的現象,才能確認公佈她是行星),綜合以上,我們應該說,銀河系的行星成員呈現著多樣性。各種大小、軌道、公轉周期,應有盡有。
克卜勒的工作其實相當忙碌,它重複地量測著15萬顆恆星在光度上的變化,並以此方式來尋找行星候選人,過濾確認它們是不是行星。怎麼做?當行星在公轉軌道上行經主恆星前面的時候,如果朝地球以及克卜勒太空船的方向投射了一道小小陰影的話,克卜勒的光度偵測器就能感應到這個行星「凌星」的現象,也就知道那裡有一顆凌星的行星。
最近這批剛獲確認的幾個新的恆星-行星系統,每個都擁有2至5個的「凌星」行星,也就是所謂的「多行星系統」,它們的行星排列得極為密集。在排列緊密的多行星系統中,行星之間彼此的重力拉力會使它們的公轉速度有的加快有的減慢,使得每一顆行星的公轉周期都產生變化。這種所謂「凌日時間變化」的效應(Transit Timing Variations,簡稱TTVs),克卜勒衛星可以量測得到。
TTV現象既然是由好幾顆行星因重力互相拉扯所形成的,運用它來驗證多行星系統正好相當好用,既簡單又不需要額外增添地面望遠鏡繁複的後續確認程序,這樣就使驗證速度加快許多,大幅加快了行星候選人升格為正式行星的速度(不過,這招只對多行星系統中的行星資格驗證有用)。此外,能偵測TTVs還讓克卜勒衛星能用來尋找更暗、更遠的恆星。
2012年1月底新發現的這幾個行星-恆星系統,在公轉速度上也有著一些特色,其中有5個恆星系統(Kepler-25, Kepler-27, Kepler-30, Kepler-31 和 Kepler-33)的內圈行星公轉2次時,外圈行星公轉1次。而在另外4個系統中(Kepler-23, Kepler-24, Kepler-28 和 Kepler-32),內圈行星每公轉3次時外圈行星公轉2次。
根據確認其中4座恆星系統的研究員Jason Steffen表示,像這樣有特色的組態,正幫助了天文學家能把行星彼此之間的重力交互作用加以放大來看,和小朋友如何選擇在正確的時間點上,為擺盪中的盪鞦韆補上一「踢」、加把力,好讓鞦韆盪得更高,正有著異曲同工。
在這批發現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Kepler -33,它是一顆比太陽更老、質量更大的恆星。它以具有最多的行星數量拔得頭籌:一共有5顆行星,其行星的體積大小,從地球的1.5倍到5倍都有,而且它的行星每顆都距離它很近,全部無一例外,未超過水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水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
憑嗅覺和運氣是找不到行星的,我們必須靠一些恆星所提供的特質才行,這包括恆星亮度減低多少,行星凌星的時間多長或多短,這些資料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可以辨識出「行星候選人」的訊跡。有天文研究團隊人員假設說,當偵測到多個「行星候選人」環繞在同一顆恆星附近,並且都發出很類似的訊跡時,則它們其中無論哪一個,呈現假陽性(false-positive)的誤判機率都是非常低。
這個「複數驗證」的概念(validation by multiplicity),是由NASA的AMES研究中心研究員Jack Lissauer所提出,於是他以Kepler -33號為對象,對此推論行了驗證,在這次公布的結果中發現,這個驗證法的整體可靠度相當高,對於確認到底哪些行星選人真的是行星的驗證速度加快,可能大有幫助。他在論文中說:「目前為止,被克卜勒任務發現並歸類為『可能是多行星系統』,但尚待證實的那些『行星候選人』,其中,應該多數都真的是行星!」他的推論對了嗎?很快就會有答案! Lissauer的論文出處?Ghttp://arxiv.org/pdf/1201.5424v1.pdf(Lauren譯)
圖說:在多達幾百個待確認的「多行星恆星系統」候選名單中,上個月以前,研究人員一共只成功確認了6個(即圖中標示為紅色者)。不過,在最近一次NASA成果公告裡,這個數字一口氣多了11個,新的「多行星系統」在圖中被標示為綠色。這些系統中有幾個還剩下一些妾身未明的「行星候選人」(標示為紫色),是尚待確認的。這麼一來,銀河系一共有18個多行星恆星系統。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太陽系,8大行星(標示為藍色)為參考大小,列在最左邊一列。
資料來源:中研院天文網[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