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1/26
相信大家小時候一定聽過摩西分海的故事,在《出埃及記》中記載到,當摩西率領大批的猶太人準備逃離埃及時,面對前方紅海的阻隔、後方法老王的追兵而進退不得。雖然我們難以去斷定摩西分海的真相,但可以知道的是,在臺灣的澎湖,竟然也出了如同摩西分海的情境,就在澎湖奎壁山的沙灘與赤嶼島之間,礫石步道連接著兩邊奎壁山與赤嶼島,當大海被一分為二時,遊客便能踏上神奇的分海道路,前往幾分鐘前還在海的另一側陸地。究竟什麼時候這條神奇的分海道路會出現呢?以下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2019/09/26
歲月匆匆,炎熱的2019年夏天轉眼又將一逝永不回地從身邊溜過!不管你是喜熱怕冷或好冷惡熱,相信每個人都感覺到熱天的時間似乎是越來越長了!在全球暖化的物理一文裡 (泛科學,3/22/2019) ,筆者就提到了本應該是陰冷的12月中旬,台灣卻天高氣爽,好像春天早已光臨寶島!這快速越來越熱的原因大部分的科學家均認為是因為人類大量製造二氧化碳的結果,可是早在有人類之前,夏天就比冬天炎熱多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2019/07/25
我們的無線電訊號洩漏到太空中已經大約六十年了,最早傳出去的無線電波已經前進了六十光年。不過,隨著訊號愈來愈遠,它們也會愈來愈分散,更加難偵測。大部分的訊號也受限在很窄的無線電波頻率範圍內,所以它們會和大部分的自然天文訊號有所區別。當我們尋找外星文明的訊號時,目標是找到與我們相似類型的傳輸,因為那就是我們發射出去的東西,可是誰說外星文明和我們使用的技術是相同的呢?也許他們會用 X 光通訊,而且一直都在發射 X 光束到太空中。如果他們和我們的想法一樣,可能也一直在尋找從其他行星放射出的 X 光,而我們根本沒有大量放射出這種東西。
・2017/02/18
「安太歲」是臺灣與華人地區共有的習俗,只是這個太歲到底是什麼?故事得從一顆明亮的星體說起,古時候的人稱它為「歲星」,實際上它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木星」。古人看著這木星的運轉周期,從中找出了規律的偏移,只是這樣的偏移又跟我們現在所說的「太歲」有什麼關係呢?
・2015/03/16
美國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天文學家Lewis Roberts等人發現第2顆位在四合星系統內的系外行星。其實以前就已知這顆行星的存在,只是當時認為它是在一個三合星系統中,直到最近才確認這個系統中其實有4顆恆星。這項發現將有助於天文學家瞭解多重恆星系統會如何影響行星的發展和它未來的命運。
・2012/07/26
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Kevin Stevenson等人透過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觀測資料,偵測到一顆體積可能僅約地球2/3大的系外行星(exoplanet)。這顆系外行星候選者編號為UCF-1.01,距離地球約33光年,若經證實確實為系外行星,那麼這將是比地球小的系外行星中最接近太陽系的。
・2012/05/29
天文學家經由歐洲太空總署(ESA)赫歇爾太空望遠鏡(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觀測發現:北落師門(Fomalhaut)周圍有個塵埃帶(dusty belt),可能是每天數千顆冰彗星互相撞擊摧毀的結果。
・2012/02/05
2012年1月26日,NASA報告克卜勒任務搜尋系外行星最新成績:「多行星的恆星系統」一口氣多了11座、其中並確認了多達26顆行星!不但一舉將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提高了2倍,同時也把有著多行星環繞的恆星系統數量增加3倍。這些恆星-行星系統資料對了解行星如何形成將大有幫助。「確認行星數量的速度能不能再加快一點?」想知道從「發現」行星候選人到~確認它真是行星,這中間有個很重要的「驗證」步驟,速度能更快一點嗎?下文中將有答案。
・2012/01/16
抬頭看看夜空,數一數,月亮有幾顆?只有一顆吧?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只一個」的話,一定會有人對你投以異樣眼光!但即便你看不見,繞著地球公轉的月球,數量絕對不下於一。
・2011/12/06
這顆新確認的行星,Kepler-22b,是迄今所發現,在適居帶中間部份繞行、且其宿主恆星大小與我們的太陽類似的最小行星。這顆行星的半徑約為地球的 2.4 倍。科學家仍不清楚 Kepler-22b 是否主要由岩石、氣體或液體所構成,不過它的發現離尋找類地球行星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