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組織的價 值體系,能夠吸引外界越多的肯定與認同,軟實力就越強,國際聲望也越高;反之軟實力就弱,聲望也低。軟實力價值體系的建立,不完全在於你說些什麼,而在於你怎麼說、怎麼做…
科學無國界,然而科學傳播卻可以分成「國內」和「國際」等兩大研究區塊──以針對國內受眾所做的科學傳播而言,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尤其是大眾科學教育)無疑有著密切的關聯,有時甚至很難在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之間劃出明確的界線,例如科學博物館、科學展覽等,便是最明顯的例子;另一個區塊是以國際社 會為對象的科學傳播,而在這個層面上,科學傳播的教育意涵或許減少了,無形中卻也增添了至少兩個新的使命,其一是成為對外宣揚本國科學成就的展示窗口,其二是透過吸引外資或促進跨國合作等管道,提高科學發展的經濟價值,例如世界各國的科學園區,在某個程度上便都帶有科學外交(science diplomacy)的功能與色彩。
遠在「軟實力(soft power)」這個名詞成為近來政治與傳播學界的熱門話題以前,國際性科學傳播早已是世界各國展現國力的重要工具之一,例如法國人在1886年送給美國人的自由女神像,便是科學外交的經典傑作,跟1889年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中完成的艾菲爾鐵塔一樣,都是法國建築工程師艾菲爾(Alexandre- Gustave Eiffle)的作品,既向世人宣示了美、法兩國堅定的友誼,更炫耀著法國融合了建築、美學和技術的多元科學文化。艾菲爾鐵塔保有「世界第一高」的頭銜達 41年之久,直到紐約在1930年建造了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不過艾菲爾鐵塔的建築智慧與優雅的造型,迄今仍是全世界吸引了最多遊客的收費性建築,同樣的,自由女神像也已被世人公認為美國自由精神的象徵。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互爭雄長,比拼的不僅是軍事武裝的硬實力,也比意識型態(資本主義VS. 共產主義)和文化造詣(電影、文學、藝術等)的軟實力,因此當蘇聯搶先美國一步,在1957年成功發射出第一顆繞著地球軌道運行的人造衛星Sputnik 時,對以「科學超級強國」自詡的美國人來說,當真有如晴天霹靂,不但一百八十度扭轉了他們先前認為蘇聯人「無知」的錯誤偏見,刺激了美國當局卯足全勁發展 航太科技,並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致力提升美國民眾的科學素養,於是一方面有了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NASA)1958年的成立、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在1969年登陸月球,乃至於Internet隨後的誕生,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科學教育的進程,兼且拓寬了科學傳播的發展幅度。
無可諱言,科學的「內容」本身(例如某種發明或技術)倘若缺乏深度,以此為根底的科學傳播無論是面向國內或國際,都將只是一種空洞而無太多意義的活 動而已;然而反過來看,如果沒有科學傳播──特別是對國際性科學傳播──的需求和壓力的話,國家機器不見得會在關鍵時刻挹注各種寶貴的行政資源,傾全力培 育科學人才、開發相關的智慧財產,也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國際性科學傳播毋寧是促進某些科學領域長足發展的一項重要動力。
在今天這個分工日益精細、國際關係漸趨複雜而微妙的世界裡,如要充分發揮國際性科學傳播的影響力,除了有必要加強整合科技、社會與人文知識的穿領域 科學教育理念,提高本國科學研究的創意和質量外,也有必要對「軟實力」的概念做進一步的掌握,以便發展出更完整、更前瞻也更具成效的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策略。
科學成就、文化資產、經濟財富、教育水平和體育表現……等,都是一個國家展現軟實力的籌碼,但並不等於這個國家的軟實力,例如台灣近幾年來特別喜歡打美食牌,可是一桌美味的台灣小吃本身並不代表台灣的軟實力,重點在於這些具有素民特色的籌碼是如何被運用的?展現出什麼樣的生活心態?釋放出了甚麼訊 息?
軟實力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組織的價值體系,能夠吸引外界越多的肯定與認同,軟實力就越強,國際聲望也越高;反之軟實力就弱,聲望也低。 軟實力價值體系的建立,不完全在於你說些什麼,而在於你怎麼說、怎麼做,例如中東很多國家因為石油量產,經濟富裕,可是除了錢滾錢以外,政權紀錄惡劣,自 然就稱不上有什麼軟實力;又如中國政府開始致力扶植電影工業,當張藝謀的《英雄》在2002年成為第一部由大陸主導的全球性華語電影時,確實提升了中國的軟實力,並非基於《英雄》的故事內容──事實上,電影本身強調武力統一、歌頌獨裁霸主的訊息引人質疑,在某個程度上反倒為中國的軟實力扣分──而是因為本 片證明了中國電影環境無論人才、資金、技術和美學品味皆已到位,可以拍得出和好萊塢抗衡的主流電影。不過隨後十年間,當中國影壇只一味注重類似的大堆頭鉅片時,此類作品華而不實、缺乏新意的問題卻一再暴露出背後體制的缺陷,包括創作自由的侷限、電影市場的失衡……等,也所以拍片的投資雖然愈益龐大,對中國軟實力的強化卻未成正比。
台北市在2010年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提供了寶島在國際上展現民間活力的重要契機,從整個規劃到展出的過程中,主辦單位是否在各方面都善用花博的 平台為台灣創造更多的軟實力,達成在國際社會上的宣傳效果,可謂見仁見智,不過標榜環保意識的主展館「環生方舟(EcoARK)」,運用150多萬支回收 寶特瓶,以低碳建築工法完成了一座碳足跡歸零的永續性綠建築,成為全亞洲、乃至全世界最環保的塑膠展覽館,透過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偉大工程巡禮》(Megastructures)的介紹,堪稱近年來台灣國際性科學傳播的亮點,尤其是紀錄片不避諱衝突與爭議的敘事手 法,強調了從設計草圖到建築施工,每個步驟都是老建築師與年輕新血之間在專業、品管、創意上的拔河比賽,不但增強了節目的可看性,也不著痕跡地突顯了台灣 民間科技人才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勃勃生機。
從【台灣環生方舟】的案例中,在此我想提出三個思考點:一、國際性科學傳播的推動,固然往往有軟實力的背後動機,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必須回歸「科學無國界」的本質,讓科學歸科學,政治歸政治,否則一但被受眾當成是政治傳播(propaganda)時,無論在可信度與傳播效益上都將大打折扣;二、環生 方舟之所以具有高度的國際性與國際科學傳播的價值,因為它所標榜的環保意識是全球共通的議題,換句話說,台灣如果希望獲得國際的關懷,便需要關懷國際,放 眼台灣之外的全球脈動與世界萬象,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三、電視紀錄片固然是國際性科學傳播的重要途徑,但是否還有其他的傳播管道值得一試,以期發揮多管 齊下的加乘功效呢?或許穿領域科學傳播的作用之一,便是提倡科學家與傳播人的共同思考,在彼此的激盪中,擦撞出傳統思維以外更靈活、也更多元的傳播智慧吧?
蔡明燁博士特地提供了網路廣播版本,搭配文章閱讀,絕對讓你我都收穫良多!
參考資料:
Cole, Devin (8 November 2011) ‘Diplomacy meets science in Boston’, The Boston Globe (http://www.boston.com/business/blogs/global-business-hub/2011/11/when_diplomacy.html).
Nye, Joseph (2008) The Powers to Lead: Soft, Hard and Sm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wnsley, Gary (2011–2012) Public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blog (http://wwwpdic.blogspot.com/).
Zheng, Chenguang (3 January 2012) ‘How to build up China’s soft power’ radio broadcast, CRI English.com (http://english.cri.cn/7146/2011/12/31/1942s674081.htm).
國家地理頻道《偉大工程巡禮》系列紀錄片 (2011) 【台灣環生方舟/Megastructures: EcoARK】。
蔡明燁(26/10/2011)“跨科際科學傳播:科技、社會、人文的撞擊與對話”,跨科際對話平台(http://case.ntu.edu.tw/shs/?p=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