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後抗生素時代,改用這些殺手細菌來「以菌攻菌」

陳俊堯
・2017/02/23 ・311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25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過幾十年來的大量使用,有人煙的地方大概都有抗生素流到環境裡,在全球各地篩選具有抗藥性的細菌。有抗生素在等於就保障了抗藥性細菌的生存。每隔一陣子就會來個新聞提醒我們,某地又有人被超級細菌感染,醫院的抗生素全部失效,醫生束手無策。雖然你自己要真的碰上超級細菌的機會極低,但是我們的確處在一個高風險的時代,人類必須在這些細菌出現時小心圍堵,不能讓它們蔓延開,才不會讓自己碰上菌來了沒藥醫的窘境。

人們一方面往謹慎用藥的方向走,另一方面也積極尋找新一代的抗菌武器。有些人跑遍地球最奇怪的角落,希望在那裡找到的奇怪微生物身懷絶技,能夠借來對付越來越壓制不住的病原細菌;有些人轉而開發新的抗菌武器。於是細菌在自然界裡的天敵就成了新的希望,例如能感染細菌的病毒就是個當然會受到注意的目標。然而,另外一個會殺細菌的生物,是跟病原菌一樣是原核生物的細菌。

獵殺革蘭氏陰性菌的殺手

在我們不熟悉的角落裡,各種生物為了維生可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次要介紹的是兩種以獵殺細菌維生的「殺手細菌」。

我們的殺手 1 號是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它是種會獵殺其它細菌的細菌。蛭弧菌的大小只有一般細菌的十分之一,可以利用鞭毛讓身體高速轉動,穿入獵物細菌的細胞裡,待在裡頭吞食養份長大,是個高效率的細菌殺手。它們也不挑食,只要是革蘭氏陰性的細菌都鑽得進去,都可以當晚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圖/NIH Image Gallery@flickr

而殺手 2 號是噬綠膿小弧菌(Micavibrio aeruginosavorus)是另一種類型的細菌殺手。會得到這怪名字是因為它有殺死病原菌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能力。噬綠膿小弧菌會吸附在自己的細菌獵物上,再一點一點吸走它的養份,像吸血鬼那樣咬住吸乾受害者。它們也不挑食,過去研究已經證實它們能攻擊多種不同的革蘭氏陰性細菌。

噬綠膿小弧菌(Micavibrio aeruginosavorus,途中黃色細菌)正在獵殺病原菌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圖中紫色細菌)。圖/The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of New Jersey

這些殺手細菌平常住在自然環境或污水處理廠裡,因為在那樣的地方有很多它們能獵殺的革蘭氏陰性的細菌可以吃。正巧很多人類的病原菌也是革蘭氏陰性的細菌,或許我們可以借助這些細菌殺手來幫我們清除來犯的病菌。這是一種把環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態這個學門的知識運用在醫學上的概念。

噬菌蛭弧菌會鑽進獵物細菌裡生長繁殖。圖/Estevezj – Own work,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非正規部隊真的能上戰場嗎?

過去已經有人在實驗室裡做過實戰測試,證明這些殺手細菌的確能在培養器皿裡消滅病菌。不過,它們可是活的細菌啊,我們真的可以放手讓它們進入人體,信任它們會乖乖為我們殺敵嗎?

利用它們來治病的第一個考量,是這些外來的殺手細菌會不會攻擊我們,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第二個考量是這些殺手細菌到底能不能活著見到它們的對手。一般病原菌都得有十八般武藝,才能有機會穿過我們身體的層層防禦,進到組織深處致病。但這些殺手細菌的專長只能用來對付細菌而不是人類,因此如果要讓它們發揮功能,我們還得幫它們個忙,把它們直接空降在戰場上才能發揮戰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動物體內是否可以發揮效用呢?2016 年底發表的一篇研究拿斑馬魚胚胎做過測試。研究人員在斑馬魚體內上注入病原菌福氏志賀氏菌(Shigella flexneri,再加上蛭弧菌來救援。結果發現單獨注射殺手細菌不會影響斑馬魚的存活,而且證實殺手細菌可以趕在自己被免疫系統消滅前殺死病原菌,讓斑馬魚胚胎活下來。用殺手細菌消除病原菌在魚類胚胎裡行得通,那如果場景換成像我們這樣的哺乳類身上,也可以行得通嗎?

終於,在 2017 年的開始,第一篇利用這些殺手細菌在哺乳類成體身上治療感染的研究報告發表,證實用它們來治病的這個想法是可行的。只不過在這個研究裡被治療的哺乳類還不是人,而是先讓老鼠來打頭陣。研究人員在這個研究裡用感染了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實驗室大鼠來測試殺手細菌的效果。

先求不傷身體

要把細菌大量放進身體裡,即使是為了治病,還是讓人心裡怕怕的。

這研究的第一步先要證明施用這菌不會傷身。研究人員從大鼠鼻腔小心放進高劑量的殺手細菌,結果發現老鼠在接種這兩種殺手細菌後都沒有異樣,肺部組織也沒有出現病變。他們用更靈敏的 ELISA (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來看這些細菌是否會刺激到大鼠的免疫系統,結果發現在接種一小時後,免疫系統的確出現小小的騷動,但是兩天後再做檢測,免疫系統的反應就恢復正常了,顯示這些殺手細菌沒有對身體造成感染或其它不良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他們持續追蹤體內的細菌數,發現殺手細菌在接種一小時後,大鼠包括肺部的內臟裡還測得到,接下來兩天內數量持續下降,十天後完全消失,顯示這些殺手細菌沒有能力在哺乳類動物身上長時間停留。整體來說,是很安全的。

殺手細菌特種部隊

接下來要測試殺手細菌的能力了。研究人員先在大鼠接種高劑量病菌,模擬感染後肺部出現細菌的狀況。然後研究人員在接種病菌後 0.5、6、12 及 18 小時將殺手細菌放入肺部,看看它們能不能及時阻止病菌的進攻,拯救這隻老鼠的性命。

不過這是個醫學實驗,老鼠在接種後 24 小時必須得犧牲,讓研究人員仔細檢視細菌造成的影響。在肺部組織切片上,病菌的進攻造成免疫細胞大量湧入,但是只要後來有派殺手細菌上場救援,肺臟裡就跟沒發生感染的控制組一樣平靜。他們檢查了大鼠肺臟裡的病菌數量,發現有加殺手細菌的大鼠只有沒加殺手細菌大鼠菌量的千分之一,有些個體甚至於已經測不到病菌了。從這個結果看來,施用這兩種殺手細菌來治療細菌感染,效果其實蠻好的。

一天四次鼻噴劑比一天飯後四顆藥好嗎?

以往鼻噴劑大多是用在緩解鼻子過敏,如果有一天鼻噴劑中換裝殺手細菌,能幫我們對抗體內的害我們生命的細菌嗎?圖/Andreas Nilsson@flickr

你已經在想像未來怎麼使用這種治療法了嗎?其實這項治療離正式運用還早得很呢。這個研究雖然證明用殺手細菌在動物身上做治療是行得通的,但這畢竟是在老鼠身上做的測試,要用在人身上或要在各大醫院施行,還要有效能及成本上的考量,想必還要做相當多的調整。未來可以接、滴、灑殺手細菌的部位,像是氣管、口腔或是體表,或許都有機會考慮這種新的療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新療法真的有比現在使用的抗生素有效嗎?或許沒有。但是在現在這個抗生素年代,病菌只要改變一兩個蛋白質上的結構,就可能讓抗生素無法和細菌的蛋白質結合而失效。但是你想阻止一隻用蠻力鑽進來肆虐的殺手細菌,可能得加強好多層細胞外工事才能辦得到,困難度高很多,因此可以用來做為對付多重抗藥細菌的一道防線。而且這樣可以少吃點藥,你的腎臟細胞會感謝你的。

 

資料來源:

  • Willis AR, Moore C, Mazon-Moya M, Krokowski S, Lambert C, Till R, Mostowy S, Sockett RE.
    Injections of predatory bacteria work alongside host immune cells to treat Shigella infection in zebrafish larvae.
    Curr Biol. 2016 Dec 19;26(24):3343-3351.
  • Shatzkes K, Singleton E, Tang C, Zuena M, Shukla S, Gupta S, Dharani S, Onyile O, Rinaggio J, Connell ND, Kadouri DE. Predatory bacteria attenuate Klebsiella pneumoniae burden in rat lungs. MBio. 2016 Nov 8;7(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陳俊堯
109 篇文章 ・ 22 位粉絲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教書匠。對肉眼看不見的微米世界特別有興趣,每天都在探聽細菌間的愛恨情仇。希望藉由長時間的發酵,培養出又香又醇的細菌人。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比爾蓋茲的第四代核能發電廠終於開始建設!核能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PanSci_96
・2024/08/31 ・123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比爾蓋茲在美國懷俄明州興建的 Natrium 反應爐,標誌著第四代核能技術的新篇章。這座核電廠使用鈉冷快中子技術,不僅挑戰了過去鈉冷反應爐屢屢失敗的歷史,其關鍵技術還能應用於太陽能發電,解決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Natrium 是否真的能成為第四代核電廠的突破口?然而,質疑聲也不容忽視,這座反應爐真的能達到第四代核電廠的安全標準,並減少核廢料的生成嗎?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比爾蓋茲的能源革命:Natrium 反應爐的誕生

比爾蓋茲對核能的投入並非首次嘗試。2008 年,他創立了 TerraPower 公司,並在 2015 年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合作研發「行波反應爐」。這種反應爐的設計目的是利用高階核廢料作為燃料,減少核廢料的總量。然而,隨著美中關係惡化,這項合作最終在 2019 年終止。

蓋茲並未因此止步,他轉向美國市場,與巴菲特旗下的太平洋電力公司合作,在懷俄明州啟動Natrium 1 號鈉冷快中子反應爐的建設計畫,預計 2030 年完工。這個 Natrium 與傳統核反應爐有何不同?

冷卻劑革命:液態金屬鈉的優勢

Natrium 反應爐與傳統核電廠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的冷卻劑。傳統核反應爐使用水作為冷卻劑,而 Natrium 則使用液態金屬鈉。這種設計具有幾個優勢。首先,鈉的沸點高,能在更高的溫度下運行,提升反應效率。其次,鈉具有極高的導熱率,熱交換效率是水的 100 倍。此外,鈉冷快中子反應爐還能進行「滋生反應」,將核廢料轉化為新的核燃料,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重要的是,Natrium 的設計還包含了一個能量儲存系統。利用液態鈉加熱熔鹽,能量可以長時間儲存,隨時用於發電,這種技術被稱為熱能儲存(TES)。這使得 Natrium 能夠根據需求調節發電量,甚至在用電高峰時提供穩定的電力。

然而,Natrium 的技術優勢也伴隨著安全隱患。鈉的化學活性非常高,遇水易爆,且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導致腐蝕性問題。歷史上,鈉冷快中子反應爐多次因冷卻系統故障而引發事故。

Natrium 反應爐與傳統核電廠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的冷卻劑,Natrium 反應爐用的鈉冷卻劑雖然效率高,但卻具有安全隱患。圖/envato

鈉冷技術與核擴散的潛在威脅

除安全隱患外,Natrium 反應爐還面臨核武擴散的風險。快中子反應爐需要使用高濃度的鈾燃料,而滋生反應會生成鈽 239,這是製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因此,如何管理核材料,防止核擴散,成為快中子反應爐必須面對的難題。

Natrium 反應爐的建設標誌著第四代核電廠技術的一大進步,然而它的發展也伴隨著重大的挑戰。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或許能期待更安全、更高效的核能技術的實現,但在此之前,對於安全性和核武擴散問題的解決,將是推動這一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翻越性別高牆 打破生乳營養迷思 埃凡斯促成牛奶滅菌(2)
顯微觀點_96
・2024/08/13 ・235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顯微鏡後的女性科學家系列

他像是一艘船在河中航行;四處遇到阻礙,唯獨一面通暢;在那,所有的障礙都消失了,他徐徐地穿越著深深的航道,進入無盡的海洋。

——愛默生

埃凡斯在動物工業局的研究興趣集中到一種致流產的傳染性微生物。

丹麥獸醫伯納.班(Bernhard Bang) 在 19 世紀末發現了一種導致乳牛流產的病菌,而這種病菌多年來已知存在於受感染的乳牛乳房中。

而農業工業局病理部的施洛德(Schroeder) 和卡登(Cotton)在 1911 年從看似健康的牛隻的牛奶樣本中分離出這種病菌;幾乎同時,另一組研究人員史密斯(Theobeld Smith)和費比恩(Febyen)也在 1912 年從牛奶中分離出同樣的病菌。因此埃凡斯開始思索這類致牛隻流產的病菌是否也會導致人類生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此同時,蘇格蘭病理學家布魯斯(David Bruce)分離出了會使人類發燒和肌肉疼痛的波浪熱(或稱馬爾他熱,Malta fever)的病菌,且發現可透過羊奶傳染給人類。

當時的科學家都認為透過羊奶傳染給人和導致牛流產的是不同的病菌。透過羊奶傳染馬爾他熱的是羊微球菌;引起牛流產的則是流產芽孢桿菌。

但埃凡斯透過觀察,認為這兩種來源的細菌形態相似:這些細胞呈桿狀,但有不同的長度;有些細胞很短,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呈球形。

經過細菌鑑定以及將病菌接種在動物身上的對比試驗,埃凡斯推斷這兩者其實是同一種桿菌,並將這些發現於 1917 年 12 月在美國細菌學家協會(the Society of American Bacteriologists)年會上報告,並發表於 1918 年 7 月的《傳染病雜誌》(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而後來為紀念首先研究這病症的布魯斯,這個病原菌被定名為「布氏桿菌」(Brucella abortu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埃凡斯基於研究發現也提出質疑:「我們是否確信,人類不會因為飲用生牛奶而偶爾發生腺熱(glandular fever)、流產或可能的呼吸道疾病?」

Alice Evans 1945。圖片來源:wiki

避免人畜傳染 推動牛奶滅菌

1864 年,法國生物、化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描述了如何透過加熱保存液體的系統,也就是巴氏殺菌。但當時這樣的滅菌法應用於葡萄酒或啤酒,而不是牛奶,因為人們認為牛奶只要不被污染就是安全的。

當時牛奶的問題在於變質的速度。過去,有些乳牛場為了解決變質,會建在城市,以縮短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時間;而有些則使用摻假物,例如碳酸氫鹽、糖、糖蜜甚至粉筆,來掩蓋乳品腐敗的狀況。

對於埃凡斯提出喝生牛乳可能致病的質疑,不但未被採納,還遭到其他科學家、醫師和酪農業等各界的批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來是科學家普遍相信發現結核菌的德國生物學家柯霍(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所提出的觀點:同一種病菌會同時造成動物與人類的共同疾病。

柯霍曾在 1901 年提出儘管結核病是牛隻常見的疾病,產出的牛奶含有大量的「結核菌」,但這種牛型結核病不會傳染給人。

他說,如果牛結核桿菌能夠感染人類,就會出現很多病例,尤其是脆弱的兒童;但大多數醫護人員認為案例數並不多並非如此。他甚至認為,採取措施保護人類免受牛結核病的侵害是不明智的。

二來是科學家們不相信埃凡斯這樣沒有博士學位的女性,能提出如此「重大的發現」。對酪農和乳製品業而言,埃凡斯則被認為在圖利巴氏殺菌設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幸,埃凡斯的發現在 1920 年後陸續得到梅耶(Karl Friedrich Meyer)等人的研究支持,被認為是可信的科學發現。 美國衛生局(USPHS)也從 1924 年開始制定了一項名為《標準牛奶條例》(Standard Milk Ordinance)的示範法規,由州和地方掌控乳製業機構自願採用。之後又陸續頒布行政和技術細節,修改成 A 級巴氏滅菌牛奶條例(Grade A 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提供全國統一的牛奶衛生標準。

重要貢獻鼓勵後進女科學家

為了表彰埃凡斯的成就,美國細菌學家協會(現為美國微生物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ASM)於 1928 年推舉她成為首位女性主席。

然而儘管有豐富的實驗室經驗以及預防措施,但埃凡斯仍在 1922 年感染布氏桿菌,並在往後幾年反覆發作。她曾在回憶錄中提到,「完全喪失能力和康復的時期交替出現,最後一次致殘的病情惡化發生在 1943 年夏天,距感染之日已近 21 年」。

更慘的是,當時對疾病沒有夠多的認識,因此她和其他布氏桿菌患者一樣,被診斷為「神經衰弱」,認為這些症狀是被幻想出來的,被誤解為騙子,是在「詐病」。但埃凡斯說,慢性症狀方面的經歷使她有機會親眼觀察這種疾病及其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她也漸漸將研究目光轉向溶血性鏈球菌,一直致力於此直到 1945 年退休。1975 年 9 月 5 日埃凡斯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逝世,享年 94 歲。她的墓誌銘刻著::「溫柔的獵人,追趕並馴服她的獵物,穿越到了新的家園」。

雖然埃凡斯並未取得博士學位,又曾因女性身分導致科學發現不被認可。但美國微生物學會於1983年為表彰埃凡斯在微生物學領域的參與以及傑出貢獻,設立了「埃凡斯獎」(The Alice C. Evans Award),以表揚後進致力於微生物科學領域的女性。

查看原始文章

參考資料

推薦閱讀

顯微鏡後的女性科學家:甘居配角仍不減貢獻 微生物學家安娜‧威廉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