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說明的是,在 7 篇最終結論為二者無關的論文中, 1996 年發表於《歐洲癌症預防雜誌》(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的一項在瑞典進行的研究結論:初步統計結果中,胸部大小與乳腺癌發生率負相關(即胸小的女性更易患癌),但進一步分析發現,這是由於受試者中,胸部較小者有更大可能性擁有高危險型的緻密型乳腺結構,排除這一因素後的最終結論為:胸部大小與乳腺癌發生率之間沒有明顯關係。這篇文章還指出:胸部較小者更容易擁有高危險型乳腺結構的現像只存在於高加索民族中,亞洲人種中不存在這種情況。
2013年的這篇文章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的保羅·威廉姆斯( Paul T. Williams )教授發表於 PLoS ONE 雜誌 。這項分析的數據來源為「國家步行者與路跑者之健康研究」( National Walkers’ and Runners’ Health Study ),這一項目開始於 20 世紀 90 年代並持續至今,它將參與者按其日常運動情況劃分為「走路的人」或「路跑的人」,並對其身體狀況進行長期追踪。和既往研究相比,這項分析在統計人數規模、樣品隨機性和研究持續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威廉姆斯教授統計了項目中的 79124 名女性( 32872 名步行者和 46252 名路跑者),在過去 11 年中,這接近 8 萬名女性志願者中,有 111 名女性死於乳腺癌( 57 名步行者和 54 名路跑者)。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在所有因素中,胸部尺寸與死於乳腺癌可能性的相關性最為顯著:和 A 罩杯女性相比, C 罩杯女性死於乳腺癌的概率提高了 3 倍(為 A 罩杯女性的 4 倍), D 罩杯及以上則提高了 3.7 倍;胸部尺寸每提高一個罩杯,這一概率便提高約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