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1
案情:進擊的「十大恐怖外食」
日前(2014/6/5)中時、蘋果、自由、聯合等各大報皆不約而同地以「十大恐怖外食」為標題,大篇幅地報導這十種外食組合的油、鹽、糖指數,以及對於健康可能造成的威脅,例如:
「…國人外食比率高,一項針對1020名上班族的調查顯示,八成民眾平均每天一到兩餐靠外食解決,三餐都外食者高達六成。營養師列出十大恐怖外食組合,每項熱量近1000大卡,且高油、高脂可能引發脂肪肝,前三名依序是:漢堡薯條加可樂、排骨便當加珍奶、鍋貼加豆漿,近來流行的霜淇淋也榜上有名。…」(聯合報)
這些報導都引述了一張精美的圖表(都長一樣喔),將十大恐怖外食精美地排列呈現,這些食物不僅都是平日生活上耳熟能詳的小吃,還有很應景的「韓式炸雞+啤酒」。真的好感謝哪一個善心人士願意花精神、花時間來告誡我們這些食物風險,只是,秉持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原則,讓我們解剖一下這一則科學新聞的來龍去脈。
解剖:「十大恐怖外食」疑點重重?!
科學新聞如果上了解剖台,最好同時用兩把解剖刀來看看究竟有什麼問題,分別看看在「科學」及「媒體」上各有什麼需要懷疑的地方。先看看這新聞科不科學:
科學疑點一:到底是什麼「調查」?如何「調查」?
攤開各媒體的報導,都會提到這恐怖外食是源自一項「調查」,但各媒體對於「調查」的說明卻都不太一樣。有的說是針對國內上班族外食次數的調查,有的說是調查外食族常吃的餐點中的恐怖排行榜(恐怖排行是用「調查」的嗎?怪怪)。
經解剖員一一比對各報導並搜尋相關資料後發現,原來這篇報導源自一項「調查」,是「某保健食品業者」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上班族工時與外食的調查,目的是為了得到工時長短與外食次數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想告訴大家:「國人外食的比例很高」這件事。
所以報導中所謂的「調查」參與的樣本有多大、如何做、具不具有代表性?這個「網路調查」與「十大恐怖外食」有什麼直接關係呢?調查歸調查,恐怖食物歸恐怖食物,這兩者的關係是由誰去把它連接起來,然後暗示大家吃這些東西真的很恐怖呢?可疑,十分可疑。
科學疑點二:哪來的排行榜?
不管報紙或電視,每個報導都用了同一張精美的「十大恐怖外食」圖表,這個「排行榜」總共羅列了10種排列組合。每篇媒體報導都指出,這排行榜是來自於「營養師程涵宇」,她以糖、油、鹽的分析為主,根據衛福部、台灣小吃大調查還有日本熱量分析書籍等統整的資訊列出十大外食組合。營養師並且在自己的臉書貼文:「我知道很多是黃金組合,不應該拆散他們,但是他們真的很油+很甜」,因此,這所謂的「十大恐怖外食排行榜」是來自這位營養師的組合所得。
但是,這個排列組合是如何選出來的呢?如果置換一下組合,「可樂+炸雞」、「滷肉飯+貢丸湯」行不行?因為「來自星星的你」而爆紅的「炸雞+啤酒」也在榜上,那麼台灣口味的「鹽酥雞+手搖杯」只因沒有名人代言就不上榜嗎?不可否認,這個榜單很親民,甚至有點時尚感,但是怎麼讓人覺得有點隨意與媚眾呢?可疑,非常可疑。
科學疑點三:做法都一樣、數量都一樣嗎?
再來,讓解剖員不解的是,記者朋友們在報導這則新聞時都不感到懷疑:又不是每個賣家的做法都一樣,可以這樣一概而論嗎?例如,豆漿的好處多多,但一樣上榜了,但營養師在訪問影片中說的可是「含糖」的豆漿啊,圖表中也沒標明,豆漿就這麼被貼上恐怖標籤。
奇怪的是,每一個店家做的食物「內涵」都一樣嗎?被放在榜上的數量都一樣嗎?鍋貼2個與20個一樣嗎?豚骨拉麵與醬油拉麵一樣嗎?南部滷肉飯與北部滷肉飯(肥瘦不同)一樣嗎? 麥香魚跟大麥克漢堡一樣嗎?肉絲炒飯跟蛋炒飯一樣嗎?如果這些最基本的營養數量及含量都沒有交代的話,就算有營養師掛名,合理嗎?可疑,實在可疑。
再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為何許多媒體同時報導這則新聞?
台灣的媒體這麼多,大家怎麼這麼有默契地都在當天的新聞報導中出現這則新聞,還附帶相同的照片與精美圖表。
解剖員看遍了所有的新聞報導及電視畫面後發現,原來,這是一場「記者會」,因此將媒體都聚集了起來。從電視畫面中看見,記者會的現場不僅佈置了巨幅「十大恐怖外食」的組合表,還擺放了十大外食組合供媒體取景,更有營養師現身說法,如此完整、聳動、與民生高度相關的話題,正中媒體的報導偏好,這麼低成本但高話題的新聞不報著實可惜,人之常情啊。
但是,究竟誰這麼佛心來著,自己花錢聯繫記者?花錢租場地(而且看起來頗高級)、製作精美海報?最終最終只為了讓大家拒絕外食、吃得健康、活得愉快,如果有這種人那絕對是菩薩轉世。無奈的是,在解剖員的社會化經驗中,這些無來由的感人事蹟背後,恐怕都有點可疑。
媒體疑點二:美女營養師?!
外食族餐飲與健康是民生重要問題,可能解剖員習慣了過去林杰樑醫師在這類議題上的諄諄教誨,所以對於這一系列報導中不斷出現且被標榜的「美女營養師」頗不習慣。當然,如果一則健康新聞可以既有內容又賞心悅目,何樂而不為。加上營養師也在電視報導中強調「適度補充蜆精,作為護肝幫手,或自己煮蜆湯來飲用。重要的是購買蜆精要認明標示,來源必需安全無污染,且無重金屬,才有健康保障。」,還教大家怎麼買蜆精,多麼地貼心啊!只是各家媒體除了在這篇新聞中標榜這位整理恐怖排行榜的營養師是美女之外,也都不約而同地將她的職稱報導為:「前」新光醫院營養師。
不過,經解剖者搜尋相關資訊查證後發現,該美女營養師不僅是「沐光臨床營養機構」的院長,同時也經營「沐光醫食廚房」,那為何記者大哥不報導「現職」卻報導「前職」,這樣對得起美女嗎?媒體的考慮真是可疑(翻桌)。
解剖總結:太容易的新聞要小心!
總結前面的解剖結果,這一系列的科學新聞報導,缺乏對於科學事件追根究柢的精神,媒體只是把業者既有記者會的資料照案全登,便宜行事。對於科學資料的來源、過程及合理性均疏於查證及檢驗,並且被炫麗用詞、恐怖訴求及美女符碼等戲劇效果給迷惑,根本不能給予閱聽人一個客觀的事件評價。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系列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1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 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
|
「便宜行事」指數 | |
「忽略過程」指數 | |
「戲劇效果」指數 |
- 蘋果日報-10大恐怖外食 漢堡、薯條配可樂最殺
- 自由時報-10大恐怖外食…漢堡薯條+可樂 第一名
- 中時-礙肝大調查 揭露恐怖外食
- 聯合報-外食注意!漢堡薯條+可樂最傷身
- 聯合晚報-十大恐怖外食當心脂肪肝上身
(策劃/寫作:黃俊儒、賴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