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沒日沒夜的囤積物品,無法斷捨離?認識「儲物症」

林希陶_96
・2020/05/28 ・234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25 ・七年級
相關標籤:

這次因為 COVID-19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的關係,世界各地都出現民眾大規模囤積各種民生用品,從與疫情相關的口罩、洗手液、酒精,到救急的糧食、泡麵、飲用水、衛生紙、逃生就難包等等。許多人身處這樣的氛圍之下,也不得不跟風買了幾樣。

有一些朋友在這樣的風潮之下,開始懷疑起自己是不是也變成了儲物症的患者?

什麼徵兆看出患有儲物症?

看到這樣的疑問,我只能搖搖頭說,各位離真正的儲物症 (Hoarding Disorder) 還非常遙遠。

大家可能會有印象,有時走在路上,會看到一兩家住戶的物品堆到滿坑滿谷,可以塞的地方已經擺滿了各種物品,可能早就分不清楚是垃圾還是可以使用的物品。這一小群人,才可能是患有儲物症的問題。他們不管物品的價值為何,沒日沒夜地收集,並且難以丟棄它們。他們過度地收羅、囤積各種物品,已經造成居住場所擁擠不已、混亂不堪 1。如果詢問他們為何要收集這麼多東西,他們普遍會回答,這些東西都有用,現在先收著,以後就會派上用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與一般的「御宅族」、「收集玩家」並不相同,玩家們通常會有特定收集的種類,如漫畫、動畫、雜誌、汽車模型、鐵道模型、電玩遊戲、小火柴盒、軟膠玩具、機器人模型等等,收集時也會小心翼翼、分門別類,並且會講究擺設陳列,以突顯個人特殊品味,不時地也會拿出來把玩一番,閒暇之餘更是會進行各種清潔。

收藏家會針對特定的物品進行收集、排序,儲物症患者有別於收藏家,其收集的物品不特定。圖\pixabay

但患者與玩家在本質上並不相同,個案並不是只收集固定特別種類的玩物,而是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能保留下來,小到用過的衛生紙、便當盒,大到衣物、塑膠袋,乍看之下都是毫無價值或價值很低的物品。

他們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會逐漸出現各種徵兆,只是那時候因為自己不是家裡的主宰者,所能自由運用的空間有限,無法無限制地堆積下去。成年之後若能擁有房產,其蒐集的物品就會逐漸累積。通常會以十年為一個階段越來越嚴重,也越發不可收拾,並且與同住的家人產生極大的衝突。

儲物症患者無法丟棄任何一樣認為「用得到」的物品,久而久之常與同居家人造成衝突。圖\GIPHY

附帶一提,另一種與儲物症相關的病症是動物儲物症 (Animal Hoarding) 。他們會大量的收集活體動物,可能是流浪狗或流浪貓,但並無法提供適當的空間豢養他們,使動物們長期處於過度擁擠、不衛生的情境,導致被收留的動物長期處於飢餓、營養不足,甚至後續可能衍生生病或死亡。這一小群人可能沒有病識感,他們整體的狀況可能更為棘手,因為不只會過度收集動物,也會收集其他無生命的物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患有儲物症的這一群人較難就醫,也難以參與研究調查。目前推估盛行率大約 2%~6% ,男女比率大約相當1

臨床上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個案,可以簡易評估一下個案的嚴重程度,使用混亂物品影像評估量表 (Clutter Image Rating Scale):分成三種情境,臥室、客廳、廚房;每一種情境皆有九張圖, 1 為最乾淨, 9 為最混亂。若個案選擇 4 分以上,為臨床需要特別注意之狀況。

臨床使用上會請患者就自己家裡的狀況,自行選擇相符合的分數 2。得知個案之嚴重程度,才知道後續要做何種治療。

混亂物品影像評估量表,分成 1-9 , 4 分以上為臨床需要特別注意之狀況。圖/取自Clutter Image Rating scale (CIR)

儲物症該如何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的效果還未被有效確立,一般仍會使用 SSRI 類藥物(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是一種常見的抗鬱劑)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治療部分則著重使用認知行為治療,透過心理衛教、建立動機、認知重建、建立購物規則,最後可丟棄不適當的物品,並且期待未來可預防復發 4。儲物症治療過程可說是漫漫長路,起起伏伏。詳細的治療細節非常複雜,若要建立治療目標的話,可能可以朝以下方向努力:

  • 購買前先詢問自己:買的東西立刻要用嗎?沒有買有關係嗎?可以讓自己的房間有空位嗎?購買的東西重要嗎?買下這個物品的優缺點是什麼?
  • 建立購物規則:立即要使用的、有時間立刻處理的、金錢上足夠、有空間可存放才能購買。
  • 辨識購買物品的模式:調整購物信念、建立購物階層、練習不要購買、與空白空間相處。
  • 如何拋棄物品:從簡單的物品開始、用置物櫃分類、如何下決定、練習從家中最重要的位置開始、分類完即歸位或丟棄。
  • 協助個案組織與分類:訂定計畫、不需要的物品即丟棄、回收、捐贈、轉賣、需要的東西如何保存。
  • 管理、維持注意力:使用計時器以減少分心、每週固定時間整理物品、建立優先順序、細分整理步驟。
  • 自我認同信念:為何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為何需要追求完美、想要與需要、對於浪費物品的罪惡感、重要的記憶如何決定、我就是我而非擁有什麼物品、控制感的來源。
儲物症患者在購買前應先謹慎考慮購買物品的必要性、空間的容納度等評估。圖\pexels

除了上述類似課堂的課程之外,每一個步驟可能都需要實際演練,臨床心理師甚至可能需要陪同個案回家練習。像是怎麼組織分類、怎麼拋棄物品,都是需要熟練,才有可能仔細執行。

此次全球性的 COVID-19 疫情正在慢慢舒緩當中,我們也因為社交距離限制而多數時間在家。在這段時間裡,正好可以慢慢想想家裡的物品是否已經囤積過多了。如果心理上還有餘裕整理,不要懷疑,即刻就動手,斷捨離一番,趁機遠離儲物狂潮。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2013).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 Clutter Image Rating scale (CIR)
  3. Vilaverde, D., Gonçalves, J., & Morgado, P. (2017). Hoarding Disorder: A Case Report.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8.
  4. Tolin, D.F., Frost, R.O., Steketee, G.S., & Muroff, J. (2015).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hoarding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32 3, 158-66 .
文章難易度
林希陶_96
80 篇文章 ・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夜尿、頻尿、解尿不順嗎?你的膀胱無法緊縮,可以做一個攝護腺拉開術
careonline_96
・2024/05/01 ・228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因為晚上要起床解尿好幾次而導致失眠,白天上班也常跑廁所,所以來泌尿科檢查。」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科高偉棠醫師表示,「檢查後確認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於是便開始服藥。」

患者服藥之後,解尿的症狀有改善,但是藥物的副作用卻讓他很困擾。高偉棠醫師說,患者突然從坐姿要站起來的時候,容易頭昏眼花,而且性生活時因沒有射精,而被懷疑是在外面亂搞,讓他百口莫辯。雖然改善了排尿,卻影響了性生活,使他更難勃起,痛不欲生。

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微創攝護腺拉開術,利用細小的植入物拉開攝護腺。高偉棠醫師說,術後患者便能順利解尿,很快就可以上班,不用費心解釋請假手術的原因。隨著性生活漸漸恢復,讓患者相當開心。

良性攝護腺肥大的常見症狀包括尿液流速變慢、排尿的力道沒有年輕時那麼有力、尿到一半會中斷,無法一次將膀胱排空,需分多次排尿。高偉棠醫師說,患者排尿時需要藉助腹肌的力量將尿液排出,排尿後仍有尿液滴滴答答,內褲可能被沾濕。患者會越來越頻尿,夜尿的情況會加重,而且一感到尿意就很急迫,行動不便者可能會來不及而尿失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往認為 60 歲以上才會發生,但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改變、營養過剩等因素,50 多歲的男性就可能出現相關症狀。因此,中年男性要留意身體狀況的改變,及早發現並治療。

如果不治療良性攝護腺肥大,膀胱功能會漸漸受到影響。高偉棠醫師說,因為膀胱會持續用力收縮,試圖將尿液排出,將導致膀胱過度敏感及焦躁。如果長期未改善,膀胱最終會過度疲勞、無法收縮,導致膀胱失能的狀態。即使日後治療攝護腺肥大,但膀胱功能已經受損,難以恢復正常收縮能力。嚴重時會演變成神經性膀胱,膀胱完全喪失收縮力,無法自主排尿,是相當危險的狀況。

「就像車子卡在泥濘中,如果讓引擎持續高速運轉,最終引擎就會報銷。」高偉棠醫師說。因此,良性攝護腺肥大需要及早治療,以避免對膀胱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

在過去,針對良性攝護腺肥大的治療大多會先考慮藥物治療,直到藥物已無法改善症狀,或是患者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後,才考慮手術治療。高偉棠醫師說,主要原因是傳統攝護腺刮除手術屬於較大的手術,手術時間較長、失血量較多、風險較高、併發症較多,而且術後可能造成逆行性射精或影響勃起功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微創攝護腺拉開術的發展,有助於改變良性攝護腺肥大的治療觀念。高偉棠醫師說,因為微創攝護腺拉開術的手術時間較短、手術風險較低、不會破壞攝護腺、不會影響勃起功能,所以只要出現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就可以考慮早期介入治療。

對患者而言,及早接受微創治療能夠避免一些藥物的副作用。高偉棠醫師說,目前用於良性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主要有兩種,一種叫甲型阻斷劑,能讓攝護腺周邊的肌肉放鬆,缺點是會造成血壓下降、頭暈;另一種是5α還原酶的抑制劑,能夠抑制男性荷爾蒙,讓攝護腺萎縮,而患者可能出現性慾下降、性功能下降的狀況。

「有些患者是犧牲性生活,來改善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高偉棠醫師說。「所以微創治療的好處就是減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而且中老年人經常服用多種慢性病的藥物,如果能夠減少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也可避免藥物出現交互作用。」

傳統攝護腺刮除術會對組織造成較大的破壞,術中失血量較多、術後可能遭遇出血、疼痛、漏尿的狀況,恢復期比較長。高偉棠醫師說,無論是使用刮除手術或雷射,術後都有逆行性射精的狀況,而且約有 10 % 至 20 % 患者的勃起功能會受到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創攝護腺拉開術是藉由內視鏡進入尿道,然後利用至少 4 條細小的束帶將攝護腺向外拉開。高偉棠醫師說,因為不會破壞攝護腺,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幾乎不會流血,術後有立即性的改善。患者能夠很快恢復工作,且不會有逆行性射精的問題,不會影響原有的性功能。

貼心小提醒

微創攝護腺拉開術的發展,讓良性攝護腺肥大患者多了另一項選擇。高偉棠醫師說,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不願意長期服藥、想要保留性功能、無法承受傳統手術風險的患者都可以將微創攝護腺拉開術納入考量。患者要與專科醫師詳細討論,根據攝護腺的大小與形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你被暗示了嗎?是什麼偷偷影響了我們決策?——《超越直覺》
一起來
・2024/04/30 ・213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十年來,多數心理學家和新興的行為經濟學家在可控制的實驗情境中,不斷研究人類的決策過程。這些研究結果不僅動搖關於人類理性的基本假設,甚至迫使大家用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來思考人類行為。

例如,心理學家已經藉由無數個實驗證明,人的選擇和行為會受到特定字詞、聲音等刺激的「促發」(priming)所影響。受試者若在實驗中念到「老」和「虛弱」等字詞,他們離開實驗室在走廊上行走的速度就會變慢。在酒坊裡,如果店家播放的背景音樂是德國音樂,消費者更有可能購買德國葡萄酒,如果是法國音樂,則會傾向購買法國葡萄酒。受訪者在填寫跟運動飲料有關的調查問卷時,如果是用綠色的筆,則更可能會選擇開特力運動飲料(Gatorade)。購物網站的背景圖案如果是蓬鬆的白雲,網路購物者更有可能選擇昂貴、舒適的沙發,如果背景圖案是錢幣,則購物者傾向買較硬、較便宜的沙發。

圖/envato

我們的反應也可能被無關的數字給影響。有一項實驗,要求參與葡萄酒拍賣會的人在競價之前寫下自己社會保險號碼的末兩位數字。儘管數字基本上是隨機的,且絕對與買家對酒的估價無關,但研究人員發現數字越大,買家就更願意出價。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錨定效應」。不論是估計非洲聯盟的會員國數量,或是我們認為合理的小費或捐款金額,都可能受到錨定效應的影響。

事實上,當慈善機構的募款單上附有「建議」捐款金額,或帳單上預先寫出小費的比率,你都該懷疑這是利用錨定效應技巧,因為提出一個較高的金額,其實是在錨定你對「公平」的初步估計。就算你覺得 25% 的小費似乎太高了,所以調降你的估計值,但最後給出去的小費或許還是高於沒有被暗示時的金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改變情境呈現的方式也可能強烈影響個人偏好。比方說,在同一個賭局,如果強調輸錢的可能性,就會讓人傾向規避風險,但如果強調贏錢的可能性,則會造成相反的結果。更讓人困惑的是,加入第三種選項,竟然可以逆轉一個人對先前兩種選項的偏好。

舉例來說,A 是一款品質好、價錢昂貴的相機,B 是品質較差,但較便宜的相機。光這樣看可能很難比較與選擇。但假設如下圖所示,加入第三個選項 C1,雖然品質差不多,但顯然比 A 貴。這時要選擇 A 或是 C1 就變得很明確了。三者中選擇 A 的占大多數,這似乎非常合理。但假設加入的第三個選項是價錢跟 B 差不多,但品質較差的 C2,那大家又會如何選擇?這種情況當然會選擇 B。換句話說,即使選項 A 和 B 都沒有改變,只要加入一個不同的選項,就能夠有效逆轉對 A 和 B 的偏好。更奇怪的是,決策者永遠都不會選擇引起偏好逆轉的第三個選項。

心理學家藉由研究這一系列非理性的行為發現,提取或回憶不同類型訊息時,其難易度通常會影響人類的決策與判斷。以搭飛機為例,與其他任何致命因素相比,人們通常會高估死於恐怖攻擊的可能性。因為人們對恐怖攻擊的印象非常鮮明,即便它發生的機率明顯低於任何其他事故。

還有一個矛盾的情況,當人們被要求回憶自己果斷行動的經驗時,通常會認為自己沒那麼果斷。並不是因為這個問題和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有衝突,而是因為回想的時候很費力。相較於真實情形,人們也傾向於認為自己現在的行為、信念都跟過去差不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在閱讀一份手寫聲明稿時,如果字體容易閱讀,或者之前曾經看過,那這份聲明就會更容易被取信。就算人們上次看這份聲明時,已經明確知道那是假的,結果依然如此。

圖/envato

最後,人們消化新訊息的方式,往往會增強他們既有的想法。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我們偏愛注意「更能證實自己既有信念」的訊息,並忽略不符合自己信念的訊息。

另一方面,我們對於那些不符合自己信念的訊息,也傾向加以質疑或嚴格檢查。這兩種密切相關的傾向,分別稱作「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和「動機性推論」(motivated reasoning),會嚴重阻礙我們解決爭端的能力。從家事上的小分歧,到北愛爾蘭或以巴衝突都深受其害。在這些爭端當中,各持己見的雙方看待的明明是同一套「事實」,但對實情的印象卻完全不同。

即便是在科學領域,確認偏誤與動機性推論也時常扮演有害的角色。基本上,科學家應該遵循基於證據的真相,即使該證據與自己既有的信念或理論相抵觸,但是更多時候,科學家反而質疑證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正如量子力學創始者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的至理名言:「一個新的科學真理之所以能勝出,不是因為它說服了反對者,讓那些人接受——而是因為反對者死光了。」

——本文摘自《超越直覺》,2024 年 01 月,一起來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AI 模型的未來趨勢——MoE 是什麼?怎麼在我的電腦上運行類似 chatGPT 的服務?
泛科學院_96
・2024/04/29 ・577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各位有看 Nvidia 黃老闆在 GTC 開發者大會的演講了嗎?

在演講當中出現了一張簡報——注意看,裡面有GPT-1、GPT-2、GPT-3,還有……啊?GPT-MoE?然後是這張簡報,90 天就可以完成 1.8 個 Trillion 參數的 MoE 模型訓練,是 18 後面 11 個零,一兆八千萬個參數。

然後同一個禮拜 OpenAI 創辦人上了 MIT 麻省理工學院的 Lex Fredman 的 Podcast 專訪,親口證實了 GPT-5 正在開發。嗯……這有點意思,那個 GPT-MoE 究竟是不是傳說中的 GPT-5 呢?

所以今天,就要來跟你分享三個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什麼是 MoE?GPT-MoE 是 GPT-5 嗎?
  2. 有哪些 AI 模型運用了 MoE 技術?
  3. 我要怎麼在自己的電腦上運行 MoE 模型?

希望對你未來選擇 AI 模型與服務有提供一點方向。

如果你想要詳細的安裝教學,歡迎成為頻道會員跟我們敲碗或者使用超級感謝催促我們製作,在這邊先感謝你的支持!

有其他想要看的 AI 測試或相關問題,也可以留言分享喔~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討論功能關閉中。

泛科學院_96
33 篇文章 ・ 41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