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
0

文字

分享

0
18
0

熟男隱憂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發現時已轉移

careonline_96
・2021/03/30 ・215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68 ・九年級

診間一位 76 歲的老伯攝護腺指數 PSA 高達 300 ng/ml,透過攝護腺切片確定是攝護腺癌,而且骨頭掃描顯示已有多處骨轉移,進一步詢問後,更得知老伯最近下肢感覺比較無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陳嘉宏醫師表示,轉移到骨頭的攝護腺癌可能會壓迫脊髓神經,導致下肢無力,若未及時治療,恐將導致癱瘓。

「做完電腦斷層後,發現老伯的脊髓神經確實有受到壓迫,進一步討論後,決定使用針劑的荷爾蒙合併口服的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來治療。」

所幸,接受治療一段時間後,老伯不僅下肢無力的狀況改善許多,攝護腺指數 PSA 更降到幾乎歸零。讓老伯非常開心!

早期沒症狀,發現時就已轉移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目前在台灣男性 10 大癌症排第 5 名,罹病人數每年都有增加,這 20 年來大概已經增加了 3 倍,每年大概有 6000 名新增加個案。陳嘉宏醫師解釋,其中約有 3 成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時就已經有轉移的狀況,這些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大概是 4 年。

這幾年來台灣的攝護腺癌患者越來越多,可能與幾個因素有關,一個是人口老化,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隨著中老年男性人口越來越多,攝護腺癌患者也隨之增加。第二個是攝護腺指數 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較常被使用,所以可以找到比較多的早期攝護腺癌。另一個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平時攝取較多高脂、紅肉,可能增加罹癌風險。相較於歐美,亞洲人的攝護腺癌惡性度較高,大家應該要更加重視。

「如果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較高。」陳嘉宏醫師提醒,「目前也找到幾個與攝護腺癌有關的基因,帶有這些基因的人,可能在日後發展出攝護腺癌。」

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沒有症狀,讓患者無法察覺。當腫瘤越長越大,可能出現頻尿、解尿不順的狀況,由於症狀與攝護腺肥大類似,而容易被輕忽。隨著疾病進展,攝護腺癌可能壓迫直腸導致解便困難、若轉移到淋巴可能導致水腫、若轉移到骨頭可能造成疼痛不適。陳嘉宏醫師說,「1、2 期的攝護腺癌症通常沒有什麼感覺,到了 3、4 期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

積極治療,小心維護

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陳嘉宏醫師說,「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可以利用傳統手術或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將攝護腺全部切除,也可以利用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

若攝護腺癌細胞已經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其他器官、骨頭,患者需要接受「全身性治療」,例如荷爾蒙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化學治療等。

由於男性荷爾蒙可以促進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治療是相當重要的治療方式。所謂的「去勢」,在過去可能會將睪丸切除,減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現在可以使用藥物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對荷爾蒙治療有反應的攝護腺癌稱為「去勢敏感性攝護腺癌」。

然而,接受荷爾蒙治療大約兩年後,可能演變成「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陳嘉宏醫師分析,「我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主要來自睪丸與腎上腺,不過研究發現部分攝護腺癌細胞也會發展出分泌荷爾蒙的能力,,導致荷爾蒙治療失效。在治療過程中,若發現原本控制穩定的攝護腺指數 PSA 開始爬升,代表荷爾蒙治療漸漸失效。」

荷爾蒙失效之後,過去就只剩下化學治療,但是因為副作用較明顯且成效有限,所以患者接受度較低,近年來發展出來的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就是為了解決過去的治療困境。

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阻止雄性素跟細胞的受體結合,阻斷訊息傳遞路徑,幫助控制病情,降低 PSA 指數,有助延長患者的存活期,延緩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還可以減輕癌症轉移的疼痛、降低骨折的風險,改善生活品質。

相較於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較少,對心臟肝臟的負擔較小,患者接受度較高,且採用口服劑型,患者不用住院,較為便利。

陳嘉宏醫師說,「一開始,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只被用在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不過新的研究發現,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若與荷爾蒙治療併用,對患者也有幫助,不用等到荷爾蒙治療失效才用。」

貼心小提醒

陳嘉宏醫師叮嚀,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相對較緩慢的癌症,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為攝護腺癌容易轉移到骨頭,可能造成嚴重的骨頭疼痛,非常不舒服。

患者要與醫師詳細討論,積極治療才能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若有骨頭轉移的狀況,要留意家中環境,盡量預防跌倒、碰撞,以減少骨折的機會。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421 篇文章 ・ 263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熟齡男性多留意 PSA 指數,攝護腺癌初期無感且易轉移
careonline_96
・2022/12/27 ・233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吳佳璋醫師

「醫師,我的健檢報告顯示 PSA 攝護腺指數異常。」王先生將報告遞給醫師。

「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

「常常腰酸背痛。」王先生槌了搥背。

「正常的 PSA 攝護腺指數會小於 4ng/ml,你的 PSA 攝護腺指數已經超過 1,000ng/ml,要盡快安排檢查。」醫師慎重地回答。

檢查發現,患者確實罹患攝護腺癌,而且已經有多處骨頭轉移,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佳璋醫師解釋,因為攝護腺癌合併多處轉移,所以便開始進行荷爾蒙治療,施打 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患者的 PSA 攝護腺指數逐漸下降,甚至降到小於 0.1ng/ml,荷爾蒙治療發揮顯著成效。

吳佳璋醫師說,攝護腺癌治療成效與腫瘤惡性度有關,順利的話,部分患者可維持 3 年至 5 年,甚至達到 10 年,病況相對來說穩定。即使病情開始出現變化,醫師也可以調整用藥,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

當心攝護腺癌早期警訊,PSA 數值異常上升要留意

隨著年紀增長,各種慢性病會慢慢出現,除了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問題,中高齡以上的男性,還要多加留意攝護腺的健康。吳佳璋醫師指出,在熟齡男性身上常見的攝護腺肥大,會造成一些排尿的症狀,如頻尿、尿急、尿不出來等。

至於攝護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是男性癌症的第五位,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越來越大,患者可能出現頻尿、血尿、解尿困難、精液帶血、射精疼痛等症狀,如果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便會導致骨頭疼痛,也容易出現病理性骨折,導致嚴重疼痛,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早期警訊一定要多加留意,才能掌握治療先機。

另外,在攝護腺癌的檢查上,大部分的病患進行抽血檢查之後,會發現 PSA 攝護腺指數異常上升。不過,有多種原因都可能造成 PSA 攝護腺指數上升,因此必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為攝護腺癌。

多元工具對抗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最為常見

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臨床上會根據攝護腺癌的期別、癌細胞的特性、病人的年紀與身體狀況來擬訂合適的治療策略。

針對攝護腺裡的腫瘤,可採取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吳佳璋醫師表示,如果攝護腺癌已經擴散、轉移,便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如果是第一期或第二期攝護腺癌,一般會選擇開刀,吳佳璋醫師說,若是不適合開刀的患者,可以採用放射治療搭配荷爾蒙治療或直接使用荷爾蒙治療。

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因此荷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進行荷爾蒙治療時,常會使用 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吳佳璋醫師解釋,我們的下視丘會釋放 GnRH(促性腺素釋放素),GnRH 能夠促使腦下垂體分泌 LH 黃體激素與 FSH 濾泡刺激素,進而促進睪丸分泌男性荷爾蒙;GnRHa 注射進體內後剛開始會造成男性荷爾蒙快速上升,然後對下視丘產生回饋抑制使得內生性的 GnRH 分泌下降,造成腦下垂體減少分泌 LH 黃體激素與 FSH 濾泡刺激素,進而抑制睪丸分泌男性荷爾蒙。

GnRHa 採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通常在一個月後,便能降低男性荷爾蒙濃度,達到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的效果。目前在荷爾蒙治療的使用上,主要有兩種劑型,患者可選擇一個月或三個月施打一次,而三個月的劑型因為不需要經常回診,便利性高,有助維持生活品質、提升治療順從度。

若是選擇三個月施打一次的長效型 GnRHa,可以讓患者們的回診安排更加便利,在預約醫院和醫師看診時間時,也有更多的選擇彈性,且效果跟一個月施打一次的效果相同,在使用的第一個月就可以大幅降低睪固酮,可以說是「快、長、強」的治療選擇。

吳佳璋醫師也表示:「大部分患者在使用 GnRHa 時,會合併一些口服抗荷爾蒙藥物。因此若是回診時施打每三個月一次的長效型 GnRHa,並且領取三個月的口服藥連續處方箋,對患者與家屬都非常方便。」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早期患者常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在狀況許可時,早期攝護腺癌有機會透過手術治療達到痊癒的目標。在台灣,很多攝護腺癌患者被診斷時便已經不屬於早期,吳佳璋醫師說,因此病情相對嚴重,甚至產生擴散及全身性轉移,所以必須仰賴全身性治療。

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能夠有效抑制攝護腺癌,幫助維持生活品質,順利的話能讓病情穩定數年,倘若癌細胞產生去勢抗性,也還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以合併使用。

患者、家屬要與醫師詳細討論,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以達到最佳的成效!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攝護腺癌全身性治療——認識荷爾蒙療法及常見副作用
careonline_96
・2022/09/01 ・175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診斷攝護腺癌時,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哪些問題?

確診是攝護腺癌之後,我們會建議患者要跟醫師討論,你目前攝護腺癌的期別,不同的期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我們會希望病人自己也要知道,你的期別,包含格里森分數,你的攝護腺指數 PSA 是多少?同時也有可能會接受核磁共振,或骨骼掃描,我們要知道有沒有轉移的現象。

根據台灣的癌登資料,一開始被診斷攝護腺癌的患者中,大概有一半以上,可能是第三期或第四期的患者,甚至有 30% 的患者,一開始被診斷就已經是第四期的患者。

攝護腺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比較初期的攝護腺癌有幾種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治療,也就是達文西手術,前列腺全切除手術,或放射線治療,也就是電療或放療,甚至在一些惡性度比較沒那麼高的患者,或者是很初期的患者,年紀很大的患者,我們甚至可以考慮積極監控,或者是觀察等待。

中期的攝護腺癌患者,以手術治療,達文西手術、前列腺全切除,或者是放射線治療為主。

但晚期的患者,也就是可能已經轉移的患者,則以荷爾蒙療法,或荷爾蒙療法加上化學治療,荷爾蒙療法加上新一代的荷爾蒙藥物,再更晚期的患者可能就要考慮化療,或者是鐳 223 等治療為主。

什麼是荷爾蒙治療?

在比較晚期的患者,因為攝護腺癌的生長是需要男性荷爾蒙,我們在過去會選擇兩種抗荷爾蒙的方式,一個是把睪丸全切除,在大概 2、30 年前,男性可能都需要把睪丸全切除,在這 1、20 年來,我們會用針劑的抗荷爾蒙治療,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的產生,進而來控制前列腺癌的進展。

第二期以上的患者,如果要搭配放射線治療,我們就會接受大概半年至三年的荷爾蒙治療,但如果一開始就已經有轉移的患者,可能就要接受長期,甚至一輩子的荷爾蒙治療。

荷爾蒙治療頻率及副作用

荷爾蒙治療的頻率基本上有分為,我們有分為口服的荷爾蒙藥,以及針劑的荷爾蒙藥,目前絕大部分主流,都是以針劑的荷爾蒙藥為主。

針劑的荷爾蒙藥基本上是以一個月,三個月或六個月,不同的劑型會選擇不同的藥物,基本上這些藥物它的效果都是相當不錯,它的副作用也都是差不多的,如果病情穩定,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甚至可以接受三個月,甚至六個月的長效型針劑,因為這樣對病人,他們有更好的順從性以及便利性,也不用在短期一個月就要再打針,對他們來講比較舒適一點。

荷爾蒙治療就是讓男性荷爾蒙降到最低,所以可能會有一些性慾減低,人會覺得比較疲勞、體重減輕,甚至有些人會有些憂鬱,甚至骨質疏鬆的現象發生,我們會建議,病人如果要減少一些骨質疏鬆的現象,我們會建議要多曬太陽,或者是使用維他命 D3、鈣片等藥物。

貼心小提醒

呂育全醫師分享:

我有一位患者大概 70 多歲,本身因為是晚期攝護腺癌,在我的門診接受荷爾蒙治療,以及新一代的荷爾蒙治療,他有一位兒子,大概 50 多歲,定期都會陪爸爸回到門診來追蹤,我有跟兒子提到因為爸爸有攝護腺癌,如果你也一定年紀了,大概 50 多歲了,也可以接受 PSA 攝護腺癌指數的追蹤,這位兒子後來也被診斷有攝護腺癌,因為一開始發現是比較初期的,所以他就接受手術治療,目前恢復相當不錯,攝護腺指數也都降到非常低。

因為攝護腺癌是非常具有家族病史,如果家裡長輩,或者是兄弟有家族病史,我會建議大概 45 歲以上,就要接受定期的 PSA 檢驗,如果臨床上已經有泌尿道的症狀,以及排尿困難,也會建議到泌尿科門診,接受詳細的追蹤及治療。

0

18
0

文字

分享

0
18
0
熟男隱憂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發現時已轉移
careonline_96
・2021/03/30 ・215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68 ・九年級

診間一位 76 歲的老伯攝護腺指數 PSA 高達 300 ng/ml,透過攝護腺切片確定是攝護腺癌,而且骨頭掃描顯示已有多處骨轉移,進一步詢問後,更得知老伯最近下肢感覺比較無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陳嘉宏醫師表示,轉移到骨頭的攝護腺癌可能會壓迫脊髓神經,導致下肢無力,若未及時治療,恐將導致癱瘓。

「做完電腦斷層後,發現老伯的脊髓神經確實有受到壓迫,進一步討論後,決定使用針劑的荷爾蒙合併口服的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來治療。」

所幸,接受治療一段時間後,老伯不僅下肢無力的狀況改善許多,攝護腺指數 PSA 更降到幾乎歸零。讓老伯非常開心!

早期沒症狀,發現時就已轉移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目前在台灣男性 10 大癌症排第 5 名,罹病人數每年都有增加,這 20 年來大概已經增加了 3 倍,每年大概有 6000 名新增加個案。陳嘉宏醫師解釋,其中約有 3 成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時就已經有轉移的狀況,這些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大概是 4 年。

這幾年來台灣的攝護腺癌患者越來越多,可能與幾個因素有關,一個是人口老化,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隨著中老年男性人口越來越多,攝護腺癌患者也隨之增加。第二個是攝護腺指數 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較常被使用,所以可以找到比較多的早期攝護腺癌。另一個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平時攝取較多高脂、紅肉,可能增加罹癌風險。相較於歐美,亞洲人的攝護腺癌惡性度較高,大家應該要更加重視。

「如果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較高。」陳嘉宏醫師提醒,「目前也找到幾個與攝護腺癌有關的基因,帶有這些基因的人,可能在日後發展出攝護腺癌。」

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沒有症狀,讓患者無法察覺。當腫瘤越長越大,可能出現頻尿、解尿不順的狀況,由於症狀與攝護腺肥大類似,而容易被輕忽。隨著疾病進展,攝護腺癌可能壓迫直腸導致解便困難、若轉移到淋巴可能導致水腫、若轉移到骨頭可能造成疼痛不適。陳嘉宏醫師說,「1、2 期的攝護腺癌症通常沒有什麼感覺,到了 3、4 期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

積極治療,小心維護

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陳嘉宏醫師說,「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可以利用傳統手術或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將攝護腺全部切除,也可以利用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

若攝護腺癌細胞已經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其他器官、骨頭,患者需要接受「全身性治療」,例如荷爾蒙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化學治療等。

由於男性荷爾蒙可以促進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治療是相當重要的治療方式。所謂的「去勢」,在過去可能會將睪丸切除,減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現在可以使用藥物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對荷爾蒙治療有反應的攝護腺癌稱為「去勢敏感性攝護腺癌」。

然而,接受荷爾蒙治療大約兩年後,可能演變成「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陳嘉宏醫師分析,「我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主要來自睪丸與腎上腺,不過研究發現部分攝護腺癌細胞也會發展出分泌荷爾蒙的能力,,導致荷爾蒙治療失效。在治療過程中,若發現原本控制穩定的攝護腺指數 PSA 開始爬升,代表荷爾蒙治療漸漸失效。」

荷爾蒙失效之後,過去就只剩下化學治療,但是因為副作用較明顯且成效有限,所以患者接受度較低,近年來發展出來的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就是為了解決過去的治療困境。

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阻止雄性素跟細胞的受體結合,阻斷訊息傳遞路徑,幫助控制病情,降低 PSA 指數,有助延長患者的存活期,延緩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還可以減輕癌症轉移的疼痛、降低骨折的風險,改善生活品質。

相較於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較少,對心臟肝臟的負擔較小,患者接受度較高,且採用口服劑型,患者不用住院,較為便利。

陳嘉宏醫師說,「一開始,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只被用在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不過新的研究發現,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若與荷爾蒙治療併用,對患者也有幫助,不用等到荷爾蒙治療失效才用。」

貼心小提醒

陳嘉宏醫師叮嚀,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相對較緩慢的癌症,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為攝護腺癌容易轉移到骨頭,可能造成嚴重的骨頭疼痛,非常不舒服。

患者要與醫師詳細討論,積極治療才能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若有骨頭轉移的狀況,要留意家中環境,盡量預防跌倒、碰撞,以減少骨折的機會。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421 篇文章 ・ 263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4
0

文字

分享

0
4
0
攝護腺癌出現抗藥性怎麼辦?
careonline_96
・2021/08/24 ・209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護腺癌出現抗藥性怎麼辦?醫師圖文詳解

75 歲的老伯伯因為解尿困難而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醫師做肛門指診時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切片檢查確定是攝護腺癌。後續的檢查發現,攝護腺癌有多處骨頭轉移,雖然已經痠痛好一段時間,但老伯伯都以為是年紀大造成的痠痛,而不以為意。

在得知攝護腺癌已是第四期時,老伯伯感到很沮喪,不過醫師鼓勵他說,現在有新一代的口服藥物,可以先不用做化療。經過討論,老伯伯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與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治療,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護團隊全面且完善的照護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症狀便改善很多,生活品質也提升了,讓老伯伯十分開心。

早期攝護腺癌經常沒症狀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主任黃士維醫師指出,近年來攝護腺癌的治療進步很多,臨床上會根據 PSA 指數、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等將侷限性攝護腺癌分為「非常低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非常高風險」。不同風險的攝護腺癌生長速度差很多,非常低風險的攝護腺癌可能要一、二十年才會危及患者性命,非常高風險的攝護腺癌病程進展就很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科袁倫祥醫師說明,攝護腺癌的治療包括局部治療與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是針對轉移到身體各處的癌細胞,治療方式有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攝護腺癌手術已從傳統手術進展到微創的腹腔鏡手術以及機械手臂手術,袁倫祥醫師說,「我們能夠在相對狹小的空間中進行精準的手術,可以有效保留病患的性功能且減少併發症。」

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

依據攝護腺癌的期別、風險與預期壽命,醫師會與患者、家屬詳細討論,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怎麼辦?

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對攝護腺癌相當重要,然而在使用荷爾蒙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漸漸產生抗藥性,讓癌細胞復發、擴散。

「高風險型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可能在 2 年之內就會變成所謂的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導致荷爾蒙治療失效。化學治療大約只能增加 3 個月的存活,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較低。」袁倫祥醫師說,「現在有開發出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幫助解決過去的治療困境。利用口服,不用打針,便利性高,患者的接受度較高,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少,對心臟、肝臟的負擔也比較少。以前是用於比較晚期的患者,現在的觀念是提前使用,甚至還沒有轉移、或者是剛轉移,尚未變成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就開始使用新一代的藥物,有助延緩癌症的轉移,延長病人的整體存活。」

如果是剛轉移的患者,有機會讓病人壽命延長大概 2 到 3 年以上。另外,有將近八成的比率可以讓病人的 PSA 指數降低 50% 以上。疾病惡化的速度變慢,可以減輕癌症轉移所造成的疼痛、骨折的比率也會下降,有助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且延後後續接受化學治療的時間。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怎麼辦?

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

攝護腺癌常出現轉移、病情較複雜,且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從局部治療到全身性治療需要不同專科來共同照護,黃士維醫師說,「我們會結合泌尿科、腫瘤科、放射診斷、放射腫瘤科、病理科等不同專科的醫師,組成攝護腺癌多專科團隊。多專科團隊成員皆共同討論,為患者擬定最佳治療策略,從診斷、治療、追蹤、復發,都能提供周延的照護。台大雲林分院提供完善的就醫資源,同步引進總醫院治療方式,雲林鄉親不需要捨近求遠到都市就診,就近即可擁有高品質治療照護。」

袁倫祥醫師說,「面對攝護腺癌時,網路也可以發揮作用,我們會利用臉書、LINE 建立與家屬、病患聯繫溝通的管道,並能提供衛教資訊,讓患者與家人能對攝護腺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掌握病情。」

貼心小提醒

黃士維醫師叮嚀,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隨著治療的進步,已可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建議患者保持平常心,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要抽菸。攝護腺癌的治療與慢性病類似,患者務必按時服藥、定期追蹤,與醫師好好配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