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有地震快發文!沒有網路的年代,古人如何記錄地震?-歷史中的臺日震災特展(上)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2019/02/28 ・4882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26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震識》還沒開始寫歷史地震題材前,我們發現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了《「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特展》,當然要去參觀啊!參觀當日也有幸由策展人陳怡宏陪同導覽聊天,透過交流也多認識了更多人文角度觀點,由於本文為阿樹的觀展心得,免不了會透露一些展品資訊,說不定讀完文章再去看展,會有更深的體驗!

台灣日本多地震,這一定有什麼巧合

如果你是地科人,可能一到展區入口一看錯誤的板塊邊界線,會想掉頭就走。但請先留步啊!雖然這張圖有些問題,但我們不是來看地震科學的啊(笑),此時我倒是反思:如果人人在國中畢業後,不會客氣的把板塊運動知識送還給老師,或許不管是文組理組,都能正確理解臺灣附近的板塊環境與地震的關係,自然就不會畫錯邊界了。

特展入口處附近標出的臺日板塊邊界與歷史大地震的位置。圖/震識提供

回到正題,臺灣和日本地質環境有一個共通點:同樣處在板塊聚合的邊界上,有著地震災害頻繁的宿命。而在歷史洪流中,又有五十年日治時期的交集,在這交集間也發生了上個世紀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譬如:1923 年的關東大地震、1935 新竹臺中烈震。這些歷史與自然的巧合,或許就是這個展的發想緣起吧?

雖然是歷史面向的特展,但以板塊運動架構帶入臺日地震的頗為特別。圖/震識提供

不過只講臺日交集的地震,故事未免太短,所以展區還是有稍稍拓展時間軸,臺灣的部分就追到了上世紀的清領後期,而日本則到江戶時代。不是說更早的時期就沒有地震,只像臺灣在清領初期、明鄭時期或是更早的時期,人口較少,紀錄自然也較少且不夠完整。

我還以為誰又跌倒了,原來是動物翻身啊!

以前阿樹在演講分享時,總會舉幾個不同國家見過的地震傳說意象,不過我大多是舉「動物靈」的傳說為主,譬如大家熟知的月月(即哈士奇,來自西伯利亞的傳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實際上這種神話的傳說,除了動物靈之外,還會有「巨人靈」與「自然靈」[註1]。

有趣的是,在臺灣的原住民傳說中三者都兼具,分別在不同族中。至於我們常聽到「地牛翻身的說法」,其實是「現代」才流行的[註2]!那麼以前居住臺灣的漢人說法多是什麼?

特展中有提到「陰陽調合」的說法,似乎頗接近道教融合民俗的觀點,當然常見的還有「上天示警」,甚至會涉及政權轉移等等,大地震的週期也接近數百年,而多數的政局更迭週期也差不多,拿來作為聯想也不令人意外,畢竟當時還不知道地震的成因。

圖像化的各種臺灣原住民的地震傳說。圖/震識提供

至於日本,或許有些人較常聽到以「鯰魚」為地震靈的說法,不過就像前面地牛的例子一樣,這傳說也是「進化」而來的,更早的時期早就有人直接拜「地震神」。而鯰魚「大紅特紅」則是自江戶時代的「鯰繪」開始,鯰繪中也有些寫著要以「要石」(一種靈石)鎮住作亂的鯰魚,方能平息或減少地震。而由這些資料以及相關祭拜的神社,多少也可以了解過去震災較為嚴重的地方,當然臺灣的宮廟也亦然,許多歷史地震的科學研究,也有來自廟裡的石碑廟誌的資訊。

哈士奇犬這麼可愛,現代人很難想像牠和地震有關了吧?圖/pxhere

清末大地震,台灣震出新化18嬈

在展區中的歷史地震開端是 1839 年的嘉義地震,接著是 1845 臺中地震、1848 彰化地震、1862 臺南地震。並非早期完全沒有史料或沒有地震,詳情可看臺灣地區歷史地震文獻資料庫中的資料,或許是受限於展區空間,僅選了數次代表性的地震來展示。而這些地區為當時臺灣主要的行政區,傷亡也較為慘重,歷史與故事的可著墨之處也相對較多,展示品中包括了廟誌的拓印,寫著民眾的重建善款,還有官員們上報朝廷的奏褶,以及政府的告示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過去的史料可以發現,地震多少會對政治、經濟、民俗等發生影響,而地震造成的影響除了跟它的規模、地點有關,也會因當時的背景而有不同的變化。譬如「新化十八嬈」的習俗出現,就與 1862 的台南地震有關,有人考究傳說中的說法是,或許是因為地震的搖晃劇烈,八卦蜘蛛穴中的蜘蛛精被「震」出來作亂,造成的的影響則是當地女性在接近元宵節(應該是隔年)附近時行為「怪異」。

「怪異」的說法是比較保守,維基百科條目引用研究後的用詞是「放蕩浪漫」,而嬈字的台語念ㄏㄧㄠˊ,熟悉台語的人大概就能了解這意思了!而據傳說也在請示神明後,才有了新化朝天宮和傳承下來的宗教活動。

特展中直接用影片的方式呈現「新化十八嬈」。圖/震識提供

關於新化十八嬈的民俗背景,疑點重重,筆者、同行的鍾令和博士(於車籠埔斷層保存館服務),以及策展人陳怡宏研究員在展區中討論此事時,由於各自有看過不同的說法,對於這件事的想法莫衷一是。

1862 台南地震時間發生在農曆五月,至隔年的元宵還有半年的時間,把這兩件事拉在一起也算有點牽強,至於它是不是有背後目的(譬如教化女性、以此為蓋新廟的契機),或許也很難考究了。不過也可以藉此看出當時社會民俗對女性地位的觀點,像是男尊女卑、對於情感態度的諸多限制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奏報台郡震災勘捐卹由(故宮館藏,特展中拍攝)。圖/震識提供

安政大地震,日本繪出藝術創作

比起清領時期的臺灣地震,日本安政年間的大地震在特展中的史料,明顯多出許多,一部分是這三次地震真的都很大、影響也深遠(包括美國的黑船來敲門等事件,因認為不吉利而在 1854 年改了年號「安政」,不然其實原來是「嘉永」年間的地震,但沒想到改完後 1855 又大地震),一部分是當時的日本史料對於天災的紀事已經頗有經驗,過去長期的與災共生,雖然不明白地震成因,但對於災情的記載仍十分豐富。

科學面來談,1854 年的安政地震算是一個接連兩個大地震的地震序列,包括較北邊的「東海地震」和稍微南邊一點的「南海地震」(日本的東海、東南海和南海指的是日本本州中部到四國的南側海域,見下圖)。

東海 (Tokai)、東南海 (Tonankai)、南海 (Nankai) 位置示意。圖/wikimedia

1854 年 12 月 23、24 日相鄰的 2 天、不到 36 小時接連發生了兩次規模約 8.4 的地震,也造成了嚴重的災害。除了震災,還有伴隨的海嘯以及因地震造成的火災。簡單再提一點,從東海 (Tokai)、東南海 (Tonankai)、南海 (Nankai) 連起來,為一個連續的隱沒帶,這些地區時有規模 8 以上的大地震,前兩次大地震的間隔約 100 年左右,1854 發生地震後就是 1944 年,因此是十分重要且需持續關注的孕震區。

至於 1855 的地震,又稱「安政江戶地震」,是屬於「直下型地震」,規模推估大約 7 左右,震度用日本分級則有達 6 級,雖然規模沒有前一年的地震來得大,但由於當時行政中心已由京都改為東京(即江戶),影響仍大。而這種地震其實也是地震預警難以提前警告的!(不過像P波3秒這類的技術就能派上用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人文的角度來看,這時期的地震產生了特別的藝術創作,那就是「瓦板」「鯰繪」

很少在他國看到以地震為主題,且當代十分流行的文創作品。後世的人來看這些作品,也可以更了解當代民間對於地震的想法。首先,瓦板看起來比較像是「新聞」的感覺,只是並非固定發行,但這樣幫大家整理資料卻有助於掌握災情,讓不在當地的人們也能身歷其境。而由於當時的印刷術較為普遍,瓦板和鯰繪便能大量製作並廣為流行,而且還有精美的多色套印,不失為一種藝術創作。

瓦板印刷,圖中為1855年安政江戶年間的震災情況,可見火勢驚人。圖/震識提供

至於鯰繪作品,除了傳遞鯰魚與地震關聯的傳說,也間接傳遞出人們對地震的看法,包括大家因為不喜歡地震而在鯰繪上可見以要石壓制巨大鯰魚、或是人們追打鯰魚的概念。仔細看作品細節,還能看到更多東西,譬如各行各業不同階層的人們都不喜歡這些大鯰魚;在某些著名作品中,也會看到不止一隻大鯰魚,不同隻鯰魚分別代表不同次地震的「成因」,這點阿樹自己也覺得頗為巧合,因為的確這些相隔甚遠的地震,的的確確就是「不同斷層、成因也不盡相同」啊!

左上那隻鯰魚頭上寫著「信州」,下方則寫著「江戶」,代表造成兩次不同地震的不同鯰魚,大家正想辦法壓制牠們。圖/震識提供

另外,特展中也有和災後重建有關的作品,就是一幅以弁慶[註3]作為形象的木工武士,除了正史之外亦有許多傳說記載,傳說中弁慶收集了大量武器,使用「七武器」也是他的特色,故日文稱其具有「七つ道具」。

而這幅鯰繪則以鯰魚著武士服背著數種木工道具,代表著重建的力量。而藉由策展人提示(並未寫在展示說明的部分),才知道原來「七つ」的日文發音「ななつ」(nanatsu) 和鯰魚的日文「なまず」(namazu) 有諧音的梗在裡面[註4]。也就是說即使深知地震可怕,但災害復興重建的正向力量,也是在這地震頻繁的島國必備的心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弁慶形象的鯰繪與背上的「七つ道具」。圖/震識提供

古人不po文,用繪圖、音樂記錄地震

或許大家會覺得,怎麼日本保存的東西好多好精美,我們臺灣都沒多少?是我們比要沒有努力嗎?這方面阿樹倒有不同的想法,試想一下,如果是像前述的廟會文化,或是其它口耳相傳之事,許多事情經過多人的傳播情況下,已不知加了多少油添了多少醋,就像我們已難以揣測新化十八嬈中的諸多疑點。

另一方面,其實臺灣還有一種獨特的記載媒體,那就是「音樂」,像是我們曾介紹過林占梅的「地震歌」,便是一例,然而現在僅能留下古詩文字,譜曲就少了許多。此外,經過考證,也發現了許多地震的文獻記載,只是文字的傳播多少受限於知識水平的落差,沒辦法像鯰繪般有兼具渲染、傳播與保存之功效。但古人也應該不懂多媒體傳播的理論,他們只是用最習慣的方式,將記憶流傳下去罷了。

至於歷史中的地震災害有什麼差別?像前述安政年間帶來大海嘯的東海、南海地震的類型,在臺灣並不常見,史料多多少也反映出過去受到海嘯頻率的差異,在日本顯然是較多的。

而地震部分,則可看出不同的建築方式造成不同的災害種類,在日本多半較為嚴重的是火災,由於房屋多為木造,對於剪力的扺抗能力比單純的磚造房較好,然而木造房最怕的就是火災;反觀臺灣早期的漢人建築多以磚造為主,許多從閩南一帶遷來臺灣的人過去少有遇到地震經驗,這些磚造建築抵擋不住規模 6 以上造成的震度,雖未釀火災,但屋毀人亡顯然是更大的威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限於篇幅,故事還請待續,下週我們將來談談上個世紀台日最大的兩個地震:1923日本關東地震與 1935 新竹—台中地震。

註解

  • [註1]:巨人靈也包括像類似人的形體的神靈,而自然靈則是指涉像天、地、水、火這類偏向環境的神靈。
  • [註2]:地牛與地震的關聯說法考究請見http://think.folklore.tw/posts/709
  • [註3]:武藏坊弁慶,為平安時代的著名僧兵,為源義經(平安至幕府時代的著名人物)重要的家臣武將。
  • [註4]:相關的日文說法請見此連結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原文為《歷史視角脈絡中的地震故事(上)》,也歡迎追蹤粉絲頁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了解更多地震事。

文章難易度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38 篇文章 ・ 9 位粉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會藉由分享各種地震的歷史或生活故事,讓地震知識也充滿人文的溫度。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2022 唐獎漢學獎:中西貫通,為無聲之物發聲——潔西卡‧羅森
PanSci_96
・2022/06/21 ・243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年唐獎漢學獎授予潔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教授,以表彰其精研中國藝術文物之成就。羅森教授視野宏闊,見解精準,為無聲之物發聲,再現人之所未見;審美觀物,傳承薪火,賦予華夏古典嶄新意義。

潔西卡‧羅森教授獲得唐獎漢學獎。圖/唐獎

不同以往得獎者多集中在文學、歷史與思想史領域,著重文字書寫,羅森教授則以藝術史與物質文化研究見長,關注考古出土的器物,使人們看見藝術品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豐富漢學內涵,展現唐獎漢學獎作為世界大獎的開闊格局及視野。

器物上蘊藏的視覺系統

羅森教授為牛津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教授,專研中國青銅器、玉器,關注層面尤其著重中國與中亞鄰國的交流。她近年的研究從馬匹貿易切入,考察沿著絲路與歐亞草原諸族的馬匹貿易。羅森教授指出,歐亞大陸上各個族群都有一套談論器物的傳統,其中蘊藏著所謂視覺系統(visual systems),使人們得以依據社會、信仰或其他層面上的概念、慣例或預設,將器物分門別類。因此也意味著其器物的材質、形式與裝飾具有特定的組合模式。

編按:在電影《孟買女帝》中,出現將茶杯裡的茶倒入下方茶杯碟中,再用茶杯碟喝茶的一幕。

對現代人來說,茶杯碟只是用來墊茶杯,但過去茶杯碟的用法是將茶倒出來,增加茶接觸空氣的表面積,達到快速冷卻的效果,而人們也是用茶杯碟直接喝放涼的茶。

現今茶杯碟已經失去了放涼的功能,但杯子與碟子的特定組合,仍成為了辨識「喝茶器具」的關鍵而被沿用至今,像上述杯子與碟子的組合,我們就稱它為「視覺系統」。

每個社會的傳統與視覺系統都是獨特的,需經過學習才得以熟悉,也深深地影響人們如何看待與解讀所見之物。這樣的視覺系統一旦進入新的脈絡,它們先前所承載的意義將慢慢淡去,進而與不同文化產生新的聯結。藉由視覺系統的研究,能夠釐清西方古典建築的裝飾是如何傳播到西亞,接著沿著絲路來到中國,最終體現在佛教石窟的造型上。這些交流為中國的藝術掀開了全新的一頁,而後隨著蒙古西征,中國藝術的樣貌也反過來傳播到西方世界。

藉由研究釐清西方古典建築的裝飾是如何傳播到西亞,接著沿著絲路來到中國,最終體現在佛教石窟的造型上。中國洛陽龍門石窟。圖/wikipedia

陵墓代表著墓主的微縮宇宙

羅森教授的研究亦對中國古代墓葬文化有深刻的洞見。古代墓葬為其墓主提供了一個完備的死後世界。商周的豎穴土坑墓以青銅器和玉器陪葬,這些器物不但為墓主提供了禮儀及身份所需的物品,也提供戰爭所需的兵器和馬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秦代以來的墓葬發生了許多大變化,其中以兵馬俑的出現最為突出。秦始皇陵不僅僅有軍隊,墓中的車馬廄、朝臣、百戲、官員、嬪妃,以及天地星辰的圖像,都為秦始皇的死後世界而創造,陵墓成為墓主的微縮宇宙。

羅森教授的貢獻不僅止於開創性的學術研究。她致力於促進東西方藝術、文化與學術的交流及認識,更在學術範疇之外,向普羅大眾推廣中國文明之博大精深。因其博物館任職經歷,羅森教授身兼學者與實務執行者兩種身分,她策劃展覽所帶來的影響力早已有目共睹。

即便離開大英博物館轉任牛津教授,她仍繼續為大眾展現中國多元的樣貌。如 2005 年末至 2006 年初,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的「盛世華章─康、雍、乾三代帝王」(China: The Three Emperors, 1962-1795)特展,即是由羅森教授策劃,向西方社會鮮活重現古老東方文物豐富的藝術內涵。

主持跨國研究計畫促成文化交流

羅森教授出生英國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曾任大英博物館東方文物部主任、牛津大學莫頓學院首位女院長,亦曾出任牛津大學副校長。羅森教授身為一位執行者,主持大型研究計畫,大大地提升了英國與歐洲學界對中國研究的重視。2011 年至 2016 年,跨國研究計畫「中國與內亞:改變了中國的文化交流(西元前 1000 年至西元前 200 年)」(“China and Inner Asia: Interactions Which Changed China (1000-200 BC)”)獲英國最大的學術研究資助單位利華休姆基金會(Leverhulme Trust)獎助。羅森教授與中國學者共同主持,聯合多國專家一同檢視中國、伊拉克、伊朗、中亞的出土文物,與各地博物館的藏品,試圖回溯物質文化的傳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校園之內,羅森教授促成各國學者至牛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且不遺餘力地支持並培養世界各地的學生,其中有多位如今已成中國藝術與考古領域中的重要學者。羅森教授亦為牛津大學爭取到利華休姆基金會以十年為期的獎助計畫,以支持校內當代中國研究的發展。此計畫獎助了四個學術職位,實質地擴大中國研究的規模,也間接促成了隨後 2008 年牛津大學中國中心(University of Oxford China Centre)的成立。

羅森教授於 1990 年榮膺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British Academy),2002 年因其在東方研究的貢獻獲英國女王授勳封爵(DBE),2012 年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外籍名譽院士,2017 年獲頒弗瑞爾獎章(Charles Lang Freer Medal)。2022 年唐獎漢學獎授予羅森教授,肯定其在中國藝術與考古領域的成就,不僅為該領域開創了嶄新局面,更加深了人們對中國文明的認識。

【關於唐獎】

有感於全球化的進展,人類在享受文明與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亦面臨氣候變遷、新傳染疫病、貧富差距、社會道德式微..等種種考驗,尹衍樑博士於 2012 年 12 月成立唐獎,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獎項,每兩年由專業獨立評選委員會(邀聘國際著名專家學者,含多名諾貝爾獎得主),不分種族、國籍、性別,遴選出對世界具有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的得主。每獎項提供 5 千萬獎金,其中含 1 千萬支持相關研究教育計畫,以鼓勵專業人才投入探索 21 世紀人類所需,以頂尖的創新研究成果及社會實踐引領全人類發展。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暑假有三寶「颱風地震屁孩到處跑」,面對天災該如何預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2019/07/04 ・219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樹來說前言:本文雖然並不是單純跟大家談地震,但防災的思維是大同小異,我們若可以預先做好颱風防災,同樣思維下一定也能為地震防災做些事。

先別管屁孩了,遇到天災你都如何預防?

當颱風快來時,大家會怎麼做?先查人事行政局網頁有沒有放假?人事行政局傳送門:https://www.dgpa.gov.tw/(應該很多人存到我的最愛 or 書籤裡了吧?)

不是啦,先看氣象局的颱風潛勢機率再決定我們要如何因應,其實近年來在許多媒體、網路與科普人士宣傳下。雖然嘴巴上常罵氣象預報不準,但由於我們已漸漸習慣這樣的呈現方式,即使颱風預報可能會有些誤差,但我們至少知道它侵台的機率高、發生的可能性高,而我們也知道颱風對我們會帶來哪些危害或是不便,進而提前做出預防措施。

颱風潛勢和常見表示方式的說明示意。圖/取自阿樹的地球故事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決定了隔天或是晚上停班停課、颱風來襲的可能性很高,接下來就可以擬定計畫,因為屆時風大雨大、就不要再出門去公司檢查了,「門窗有沒有鎖好鎖滿?」「防淹水的沙包閘門有沒有放置妥當?」「排水是否堵塞?」「怕水的重要文件電器有沒有做好預防措施?」有的時候過去曾有沒做好而受災的紀錄,這時就可以借鏡用來擬定對策,當然別人發生的情況也可以拿來一併思考。

再想遠一點,如果颱風不幸滯留的話,「差旅有沒有可能延期?」「會議有沒有變數?」「活動有沒有備案?」這類產生的問題雖然不是「災害」,但也是一種衍生問題,先做好因應,就能降低不便。(這類的思維還可參考單信瑜老師在個人臉書提供的建議。)

颱風防災和地震防災有什麼類似之處?

地震雖然沒辦法做到像颱風或降雨一般的預報,但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利用統計和科學方法,一樣能得到發生的潛勢機率,只是這個尺度是三十年、五十年,把時間拉長的用意是因為科學上還無法掌握更短周期的不確定性,所以會需要更長尺度的評估。但是,防災絕不會因為時間拉長了就無能為力,而是需要調整一些做法。

五十年的最大地振動評估,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建築的耐震設計,若相關單位能依此有計畫的實施耐震評估補強,提升房屋的韌性,雖然平常不會看到效果,但在地震來時就能達到減災之效。或許我們很在意地震到底會不會發生、到底何時發生,但事實上許多建物的設計都需要讓它至少使用五十年(法定年限),因此設計時考量五十年某個機率以上會發生的事件,就是一種預防措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地表振動強度機率分布圖。圖/震識提供

或許有人會問說:那麼我的耐震設計做到更高不是更好?確實,但前提是這得花上不少錢。因此在全國適用的規定下,訂出個基本措施、優先處理震度高潛勢區、人口密集處等高風險區,可以說是考量未來可能遇到震度的「最低標準」。而如果我們有能力,做得比最低標準高當然是好事,但前提是要有能力,有許多新建住宅也會標榜其耐震、制震能力,相對的也提高了成本,並非人人都能負擔得起。那和我們前面提到基本的預防措施就是兩回事了。

我們也曾被問過,如果是自家房子想評估耐震怎麼辦?很抱歉這方面的問題不能光靠地震領域,還要跨到工程領域,阿樹只能提供營建署老舊住宅耐震安檢專區的連結,裡面有政府對住家耐震安檢的規定和補助,也有相關單位的資訊。阿樹不確定這樣的作為是夠還不夠,若有朋友有實際經驗,也歡迎大家分享。

長期抗災,我們能做什麼?

簡單舉幾個阿樹會做的事,其實不外乎是一些常提到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櫥櫃固定於牆上
  • 減少家中懸吊物的風險
  • 平時就備有防災用品和食品等
  • 常待的地點必須事先想好防災逃生路線
  • 不要覺得防震演練很蠢要好好的思考做法用意
  • 知道各種地方情境(客廳、臥房、浴室、廚房、辦公室)該第一時間怎麼應對

以上是平時就可以做的事情,如果大家已經有了自覺,知道自己所處的地方具有地震風險潛勢,那麼就把覺得可以做的防災做為先做好,防災專家告訴大家的多半都是大觀念,更需要大家因地制宜的舉一反三,就如同我們已經熟悉颱風災害的處置一般,熟悉地震帶來的問題,因應與面對,我們可以擔心做得不夠多,但沒必要過度恐慌,更怕的是只喊著怕卻裹足不前!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原文為《如果你知道怎麼做好防颱準備,也該要知道怎麼做好防震準備》,也歡迎追蹤粉絲頁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了解更多地震事。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38 篇文章 ・ 9 位粉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會藉由分享各種地震的歷史或生活故事,讓地震知識也充滿人文的溫度。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地震來了躲桌下可以嗎?應該怎麼做才恰當?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2019/04/18 ・371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30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阿樹

就像漫畫進擊的巨人第一話的情節一般,地震防災的困境,並不是人們不知道有地震威脅,而是很容易就忘了…直到下一次電視上再瘋狂播送,或者是自己遇到,才會問:「對喔,地震來時該怎麼做才對?」

身為地震知識推廣平台,理所當然也要分享給大家地震防災知識,不過有許多的地震防災作為所強調的點是「觀念」而非「做法」,難以用 SOP 的方式提供給大家。換句話說,本篇能提供的是「我個人的做法」和「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當然,我的做法並不一定百分之百適用在每個人身上,但藉此能知其所以然,在遇到急難時才能有所變通。

臨「震」不亂:不同情境的避難原則

阿樹最常被朋友問到的問題是「地震來到底該不該跑?什麼時候該跑?」,這問題可分成以下幾個情境:

【一、上班、上課中,發生大地震】

遇到這個情境,就是先找掩避躲再說,原因有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多數情況我們不知道搖晃會不會越來越大,如果是離我們很近的強震,根本是不會有站穩的機會,當身體開始有明顯感受可以確認是地震(震度起碼已達 2 級),數秒內就會達到無法站立的程度,這種情況下還想做「關瓦斯、開門、再躲好」的一連串動作,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2. 大地震來時,你永遠不會知道會不會有東西倒下來,因此確實做好頭部防護,甚至躲桌下是將受傷風險降到最小的方式。而若沒有穩固的桌子時,至少也選擇最近的柱子、遠離易倒的櫃子矮牆等地方。

如果是比較小的地震,也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結束,即使躲到桌下也一下子(數十秒內)的時間,不過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多數情況下大概只有我會有嘗試躲避。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躲在桌子底下似乎蠢蠢的。但就我認為這件事並不蠢,花幾秒鐘可以讓自己減少災害風險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最起碼,把性命和羞恥心放在同個天平上反而才是蠢事。

真的遇到需要避難時,就先別管蠢不蠢了!桌子也盡量找穩固的,此照只是示意圖。圖/震識提供

【二、正好待在家,遇到大地震】

確實,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做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如果是煮飯用火,確實把火源瓦斯關掉是當務之急,在過去許多在用餐前後時間發生的大地震,火災是主要的二次災害。
  • 而無論是洗澡、上廁所等比較難馬上離開現場的情況,倒也不用太著急,當然也是選擇靠近穩固處、避免掉落物為首要指導原則,並活用手邊的物品。
  • 若在睡著中遇到該怎麼辦?筆者建議:「那就起碼讓自己睡覺的地點,不要有掉落物的威脅!」不過這點屬於事前預防,我們稍後再說。簡單來說即使是睡著的情況,我們都應先預想遇到地震的應對方式,正因為我們無法確知地震發生的時間,才需要去預先設想不同情境。

眾說紛紜:「生命三角」「防震床」真的有用嗎?

這問題也是阿樹在不同場合都很常被問到的,生命三角的論述是基於「整棟房子倒塌時,很多生還者是從某些堅硬物與倒塌物的三角空間救出」而發展出來的理論。但這樣的論述有許多問題,譬如:

  • 沒有考量全面的統計數據
  • 沒有考量地震情境的多元性(包括震源特性、建物強度)
  • 太過強調「最好的選擇」

當然,也有專業的防災專家曾對此提出看法,在此就不多羅列說明。但從這個例子我們發現,多數的防災倡儀者會因為地震情境太過於多元,無法提供大家「完整 SOP」的防災建議,只能提醒大家如何評估出「相對較好的選擇」。因此,若有某種倡議是「這樣做就對了」的武斷說法,我會建議「想一想和以往防災建議是否有衝突,再決定要不要接受」。

至於防震床,阿樹覺得是有夠獵奇的產品,許多內容農場還十分推崇,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對於這項概念產品(我不太想相信這個會真的有賣),在此提出兩個想法:

  1. 近代台灣的地震史,有多少比例的房子是應聲全毀的?如果多數「正常」的房子有這麼脆弱,我們再來考慮這產品。但若要考量偷工或不肖建商的問題,應該是要從根本著手解決的。
  2. 睡覺習慣是否會把手腳掛在床緣?這樣一來會不會被這種自動化設備先弄受傷(直接上演絕命終結站?)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情境是這種概念產品無法處理的。

對於防震來說,臨震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盡其所能穩住自己、不讓自己被壓到砸到」,而實際上我們多數能做的事,都是在「事前的準備」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前預防:多一分準備少一份災害

在談防災的準備之前,我們先做個簡單的調查,如果以下三個問題,您曾想過二題以上並思考或實踐相關作為,筆者認為您至少是很有防災意識的。:

  • 您覺得您家的房子遇到大地震時穩固嗎?要怎麼確定?
  • 您有準備防災避難包或者是相關用品嗎?
  • 家中的櫥櫃等傾倒或掉落會造成危險的家具有固定好嗎?

或許,有些人對於以上的問題,還是很沒有找到一個自己也覺得適用的答案,或是也有前面提到像生命三角、防震床的疑惑,其本質是出於大家對「房子會不會倒」的恐懼,因此最直接的事前準備,就該是「確保自家的耐震能力」。這方面雖非阿樹的專業,但可以提供一些查詢的方向和準備:

【一、查明建築年分、地震危險區】
要直接有個查詢建築系統是有點難度的,因為建物主要是依當年的耐震法規來蓋,不過因此我們可以將年份作為第一個考量方向。

台灣建築耐震相關規範關鍵年分。圖/國家地震工程中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譬如比較重要的幾個關鍵年份如:1974、1982、1999、2005 年前後,耐震的標準都多少有一些的差異,並不是說越老的房子越危險,而是說當年的科學知道的沒有現在多,因此較老的房子或許可以請專業的土木或營建相關專家以現在的角度重新評估。當然,包括本站之前所提過的「地振動強度的可能值」,雖然現在才剛起步,但這未來也是該逐漸納入考量的概念,至少,我們希望在潛勢高、可能發生震度較高的地方,能有更完善的考量。

台灣地震潛勢圖2015版。圖/科技部

【二、依據建築型式,評估耐震度】

這部分也是要仰賴專業,但如果今天我是個外行人,要如何切入了解呢?或許我們可以先研讀一下營建署網站上可看到的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進而決定是否要尋求進一步的諮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在附錄的「耐震工程品管」中有提到一些現今審查時的原則,如儘可能採用簡單、對稱及規則之外型,或是使用較短之跨度及較近之柱距,這也意味著我們如果看到不對稱、挑高或是對柱體大小數量距離有疑惑時,就可以尋求土木或建築專家提出疑問,不過裡面有涉及許多專業術語,真心覺得還是很不安的朋友,直接請人來評估檢測最快。另外,還有一個專門評估「街屋」這種常見的老屋型式的街屋耐震網,如果型式是符合該網站的,可以試著輸入參數計算,算完也可以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測,自己的屋子自己顧!

【三、備妥急救包,隨時更新】

避難包的部分,個人覺得這是會有個人需求差異的問題,絕對是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答案。舉例來說,在城市地區的食物與一般性藥品的準備比重就不若離都市較遠的地方重要,然而居家中的長者,在震後如果缺乏水電、個人或慢性病藥物的需求,就可能也該納入防震包的考量,甚至家中有平常陪伴如親小孩的毛小孩們,是不是也能照顧到他們?因此在本文阿樹對避難包只有最簡單的兩點建議:

  1. 避難包是讓你度過災後什麼東西都缺的兩三天用的!
  2. 避難包不是讓你去「防震」,而是預防之後的不便和困擾!

不一定要做得像日本有一堆很新奇厲害的防災食品、用品,(不過筆者覺得他們這方面的產業真的很有規模),但至少要準備一些自己必定會用上的東西。進一步的防災包討論由於涉及各種災害情境,這部分我們在近期另一篇防災演練的情境討論中會再提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穩固危險、易落物品】

固定廚櫃,阿樹個人覺得這應該是目前所有地震防災作為中,唯一可以稱得上是 SOP 的工作。

以過去常見情況看來,只要震度大於五級的情況搖個一陣子,很多東西就會掉滿地,因此至少利用簡單的工具將笨重的書櫃、衣櫃、電視固定在牆上,一來可以在地震時減少被砸到或是家具傾倒困住的風險,二來也可以有效減少災損。

固定廚櫃,是筆者認為唯一可以稱得上防震 SOP 的工作。圖/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實際的做法還是非常多元,無論是高貴但美觀一點的系統櫃、再平價一點的瑞典家具也有鎖上牆的工具,或者是更簡單的利用角鐵加矽利康等材料自行固定,只要做的確實,起碼都比完全沒做來得好。當然也有租屋族因房子或房東因素沒辦法鑽鎖牆壁,那就只好用比較簡單的防震措施或是調整家具的擺設(起碼不要讓衣櫥有機會壓到睡夢中的自己)。

身為地震科普知識傳播者,還是期待能讓大家知災、防災,終極的目標是希望大家除了能主動「問問自己可以做什麼」,也能藉由各種知識的累積後,「想想自己能做什麼」。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_96
38 篇文章 ・ 9 位粉絲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會藉由分享各種地震的歷史或生活故事,讓地震知識也充滿人文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