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12/26
彭汪嘉康被譽為台灣「癌症研究之母」,曾在美國國家衛生總署服務三十三年,並擔任所屬國家腫瘤研究所細胞遺傳研究室主管;她成功證實人類腫瘤細胞起因於染色體的改變,並進一步從母親血液中判斷胎兒白血球及性別的可能性。此外,她亦整合了台灣醫界的力量,推動成立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造福病患。
・2019/11/22
你知道狗和人類的年齡該如何換算嗎?除了直接乘以 7,科學家找到了更科學的轉換法,而這背後的原理跟「表觀遺傳時鐘」大有關係。
・2019/11/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到諾貝爾獎,就想到一系列複雜又艱深的研究嗎?其實諾貝爾獎從上個世紀
・2019/07/12
生物科技專利的演進過程,從第一個生物技術專利介紹到關於基因專利合理性的最終判決,並進一步深思研究者欲申請基因專利的原因。
・2019/04/26
每個細胞攜帶 23 對染色體,而我們的遺傳資訊儲存在細胞核中,而在 6 微米的細胞核,若把存在其中的 DNA 資訊拉直拉平,那麼大約會有 2 公尺長,這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就像把繞地球 3 百多萬圈的細繩,放到一顆籃球裡面[註1],這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
・2019/04/15
二十世紀初,科學家普遍認為遺傳物質為蛋白質而非 DNA。奧斯華.艾佛瑞 (Oswald Avery) 的研究團隊利用酵素與免疫學方法,於 1944 年證明遺傳物質為 DNA ,但一直到 1952 年,阿佛雷德.第.赫雪 (Alfred Day Hershey) 與瑪莎.考爾斯.蔡斯 (Martha Cowles Chase) 利用同位素與噬菌體,再度得到相同的結論,科學界才逐漸接受。艾佛瑞的研究設計實為嚴謹,但為何其成果沒有立即說服科學界?
・2019/04/03
八文字DNA相較於自然存在的DNA是由我們熟知的A、T、C、G四種鹼基組成,多出了額外四種人工合成的鹼基Z、P、S、B。這樣的人工物,要如何「混進」DNA的天然結構,順利被生物體的酵素辨識?一切的疑問,都要先從DNA到底為什麼能成為資訊的載體開始
・2019/02/27
王中茹與研究團隊發現,當玉米的生殖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有一個關鍵蛋白質 DSY2 會影響 DNA 斷裂和互換。這基因重組的過程,是育種學家尋找更多有用的基因、產生更多遺傳組合,以培育更優良品種的基礎。
・2019/02/12
生命運作的機制本身就已蘊含了老化的命運。1960 年代,李奧納多.海佛列克發現人類體細胞不能無限地分裂下去,而是有其極限,大約只能分裂 40-60 次,就會停滯不分裂或者細胞凋亡而死亡。到了 1980 年代,科學家們發現染色體末端的端粒(telomere)結構,就是海佛列克極限的分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