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5/02
1800年4月,英國皇家學會主席班克斯(Joseph Banks)收到一封來自義大利化學家伏打的信。他打開一看,原來是伏打的論文,描述他如何將鋅片、濕紙板、銅片三者層層相疊,而產生持續穩定的電流。班克斯既震驚又興奮,如果論文屬實,這將是人類史上第一個電池啊!問題是信中只有論文的前半部。 原來伏打考慮到英法戰爭還在進行,不知信件能否順利抵達,所以將論文拆成兩部分投遞。班克斯還沒等到另一封信,已經忍不住跟老友卡萊爾醫生(Anthony Carlisle)分享這消息。卡萊爾看了這半篇論文後也是又驚又喜,他也忍不住了。他向化學家好友尼寇森(William Nicholson)透露論文內容後,兩人決定親自實驗看看「伏打堆」電池是否真的能產生電。
・2015/02/18
電學的發展可以說是自 1800 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後才突飛猛進的。雖然人們很早之前就發現摩擦會產生靜電,但只當作是有趣的自然現象,即使 1746 年德國與荷蘭的物理學家各自獨立發明「萊頓瓶」,可以貯存大量靜電,但因觸碰之後,所有靜電即瞬間傾洩而出,根本無法拿來做研究,多是拿來電人體娛樂之用。直到伏打發明電池,科學家才有穩定持續的電流來作相關實驗,而開啟了電學的發展。
・2014/12/04
讓電池的電極上帶有微小尺度的結構,可增加電極與電解質接觸的表面積,縮短電解質中離子漂移到電極的平均距離,密緻的結構也讓電池的蓄電力最佳化。如此一來,會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縮短充電所需的時間,電池也能輸出較高的功率。
・2013/10/23
電池,一般狹義上的定義是將本身儲存的化學能轉成電能的裝置,廣義的定義為將預先儲存起的能量轉化為可供外用電能的裝置。因此,像太陽能電池只有轉化而無儲存功能的裝置不算是電池。其他名稱有電瓶、電芯,而中文池及瓶也有儲存作用之意。
・2013/09/03
窗外斜雨飄搖、疾風颯颯,窗內戰聲隆隆、烽火連天,甫滿週歲的PanSci M.I.C.在第XIII場迎來了潭美颱風相伴,也迎來一場科學人在能源、疾病戰場上,科技與人心的終極對戰。而率領著雙方陣營,舞動軍旗、指揮若定的陣前大將,分別是......
・2012/09/15
美國研究人員創造出一種新型的動力電池(power cell),能直接將機械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需要用時再轉換成電能釋出。相形之下,其他類似技術則是先把機械能轉換成電能,然後才以化學能形式儲存。
・2012/09/04
一如其名所暗示的,鋰空氣電池利用空氣來運作,拉出氧分子以用於多孔、碳基的陰極,而陽極則用鋰。因為用的是空氣,意味這種電池不需要在陰極存放沈重的電荷源,所以該電池能提供極高的能量密度,幾乎與相同體積汽油所能提供的能量相當,是鋰離子電池的 5-10 倍以上。
・2012/08/31
現在,工程師首度證明,可在單一裝置內產生與儲存能量,那直接將機械能轉換成化學能,繞過中間電力產生的步驟。此裝置基本上作用如同一個混合式發電--電池裝置,或換句話說,一個「自我充電的電池」。
・2012/04/03
假日出門逛街聚餐,玩樂之後看看皮夾裡的信用卡和金融簽帳卡,你知道戶頭裡的餘額是多少嗎?除了到ATM刷卡查看帳戶餘額或者上網路銀行查詢,現在有了更方便的發明!
・2011/04/28
突破過去奈米碳管技術,現在用「病毒」可以讓太陽能電池的運作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