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9月 重設

・2022/09/15
心理治療師在諮商的過程中,引導女孩虛構出性侵的記憶。
・2015/09/19
短期記憶的作用有點像傳入感測資訊與長期記憶儲存之間的門房。你不斷受到資訊的轟炸,而自感覺受器傳入的各種蛛絲馬跡到消失只會歷時不到一秒鐘。你沒有時間處理這一切;所以短期記憶讓你可以在大腦決定要拿這些資訊怎麼辦的同時,將少量重要資訊放進暫時性的迴路當中。
・2015/09/11
同時使用多種媒體對我們會有何影響呢?我們會因為使用多媒體而變得更聰明、更靈巧嗎?近十年來,我們大腦的應變力得到明確的證實:它好比是生理上的硬體,持續跟某種軟體(我們的生活經驗)相適應。所以我們所經歷的事情並非不重要,因為任何心智活動都會在腦內留下痕跡,而這些痕跡會影響大腦未來的功能。
・2015/09/03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是最近當紅的皮克斯動畫片:除了劇情有趣、呈現方式新穎外,當中呈現了很多心理學的概念,讓身為心理所學生的我們覺得深深感動,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衝動想要將看到的知識跟大家分享。本文將會介紹腦筋急轉彎這部電影與心理學有密切關聯的部分,讓大家在享受電影之餘也可以學到些知識。讓我們先從記憶開始吧!
・2014/09/03
《記憶與認知》期刊(Memory & Cognition)最近有一篇論文,研究學習心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力,結果顯示,透過簡單的指令,僅僅告訴學生他們將為人師,就足以改變他們的心態,讓他們選擇較有效的學習方法,並且對所學內容有更完整、更有組織的記憶。
・2012/09/25
不僅在台灣,歐美許多國家的學生每到大考之前,美國校園的走廊裡總能看到有人兜售「聰明藥」。它的效果很明顯,據一位服用者表示,短短幾分鐘之後便能感覺注意力明顯集中,讀書和記憶速度更快,「我感覺自己就像充滿電的電池!」 逐漸上癮的服用者將利他林和其他IQ興奮劑統稱為「大腦威爾鋼」。
・2012/09/14
和其他器官一樣,我們的大腦也是演化下的產物。演化,並非使生物得以「無敵」或「完美」,而是讓生物能適應所處的環境並將基因傳承下去。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並非完美,它有許多「即使存在也還是能讓我們適應環境並傳承基因」的小「瑕疵」。
・2012/09/13
一個人對於某事件的經歷如何轉換成記憶,那能在數月,甚至數年後被存取呢?一個由賓州大學科學家所領導的團隊,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已快要呼之欲出了。他們確認一種關鍵分子,在協助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上,至關緊要。這些蛋白質也許會成為藥物的目標,能夠強化記憶,減緩某些認知症候群。
・2012/09/13
記憶流失不是因為你的年紀或是你的性別,問題很可能在於「干擾」。你本來是想要做什麼而走進了廚房,只是站在廚房裡的你很驚訝地發現居然忘記自己來這邊的目的是什麼。找鑰匙?喝水?吃東西?天呀,腦袋一片空白,到底怎麼了?
・2011/09/06
兒童有記憶,但是記得「記憶來源」的能力發展相對緩慢,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這樣的能力會在青少年時期漸趨成熟,且要直到成年後才會發展完成,德國沙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這些發現刊登在《兒童發展期刊》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