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3/23
地衣雖常被誤認為苔蘚或青苔,不過它們並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不僅能作為空氣汙染的指標,更有「陸上的珊瑚」之稱。
・2020/01/15
大約在二戰末到剛結束後不久的這段時期,神明可能永遠拋棄了這些漁民,年年海草都沒有再長回來。 海苔的消失不只對文化造成了衝擊,人民也因處於飢餓民不聊生。當時的日本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八成的漁船由於美國的轟炸受損,仰賴進口的食物供應被迫中斷,三百五十萬日本軍隊和人民也從海外回國。對漁業的續存來說,紫菜至關重要,但是沒有人知道怎樣才能讓這些海草再次生長出來。
・2018/02/05
當癌症在身體中散播時,會入侵並破壞維持身體恆定的器官,阻礙體內系統的運行。而在自然生態的問題中,也有類似「環境癌症」的失衡問題,殺了扮演抑制者角色的掠食者,獵物就會瘋狂增加--從湖泊藻類暴增、稻田害蟲肆虐、野生狒狒入侵農田到海底的扇貝吃個精光都是。
・2014/01/13
為了解決石化危機,穩定石油供給量,日前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用一連串的化學反應,將水藻在一小時內轉化成為石油!
・2013/08/09
但是,如果變化是來自這些勢力強大的石油巨頭本身呢?二○一○年,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研發部副總裁埃米爾.雅各布斯(Emil Jacobs)27宣布一項前所未有的計畫:撥款六億美元,以六年時間致力開發新一代的生物燃料。當然,上一代的生物燃料(主要為玉米乙醇)簡直是一場災難28。
・2013/04/18
在德國的漢堡市,一棟十五房公寓的東南側及西南側外部,掛滿了一百二十九扇如同百頁窗的藻類培養槽-這是世界上第一棟專門以藻類驅動的建築。這棟建築是由Arup、 SSC (Strategic Science Consultants)及Splitterwerk的建築師共同設計,倡導建築物本身可利用藻類來加溫或降溫,命名為生物智能住宅(Bio Intelligent Quotient House)。
・2013/01/09
培養藻類就像其它農作物一樣,在好好的培養之後,下一個步驟就是收穫。然而如何將藻類從水裡分離出來都是目前藻類能源的一大挑戰。藻類收穫的困難之處在於微藻體積很小,僅有數微米的體型使得打撈不易。除此之外,微藻的密度與水相近,不會主動沈澱,更增加了採收難度。因此如何便宜、有效地從水中採集微藻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2012/12/06
隨者人類的發展與經濟擴張,死區在二十世紀大幅增加,造成生態危機。墨西哥灣是全球最大的死區,但今年卻因為乾旱有縮小的現象。
・2012/09/25
應該很少人知道台灣產業除了晶圓代工佔有率是世界第一之外,綠藻產量也是世界排名第一。根據經濟部2008年的統計,台灣本土的綠藻年產量約979公噸,佔了全球51%,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