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遷徙
16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breeding ground
feeding ground
南極
去角質
季節性
抗菌
換膚
攝食場
極圈
海域
細菌
育幼場
虎鯨
蛻皮
遷徙
鬚鯨
鯨魚
齒鯨
保育
候鳥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動物世界
Lea Tang
・2020/05/14
來匆匆、去匆匆!虎鯨橫跨大海的「換膚旅行」
鯨的季節性遷移除了育兒外,還有「換膚」。
breeding ground
feeding ground
南極
去角質
季節性
抗菌
換膚
攝食場
極圈
海域
細菌
育幼場
虎鯨
蛻皮
遷徙
鬚鯨
鯨魚
齒鯨
10
1
動物世界
活躍星系核
・2020/01/25
跨國遷徙的動物該如何研究及保育?從八色鳥、鸕鶿與青斑蝶的故事談起
為了保存珍稀物種或特殊地質景觀與環境,棲地保育是最常見且十分重要的手段。除了設立保護區,還需要長期進行生態監測,掌握當地的生態狀況,才能發現潛在的生態威脅並檢討改進。不過,倘若監測的物種是夏來冬去的候鳥該怎麼辦呢?由於遷徙性動物的遷徙範圍各有不同,時空變化大,族群監測和估算都很複雜,因此科學家各自針對不同物種的生態習性,設計不同的調查方式,來解決特定的保育問題。
保育
候鳥
八色鳥
大絹斑蝶
婆羅洲
族群監測
棕櫚油
生態
穩定同位素
遷徙
青斑蝶
鸕鶿
0
0
動物世界
蕭 昀
・2017/12/01
逝者如斯,但昆蟲化石仍在生物地理學的研究中不捨晝夜
昆蟲是地球上多樣性最高的家族,且至今每年仍有為數相當可觀的新物種蟲蟲被發表,現生的族裔們都如此讓人眼花撩亂了,究竟為何還要研究看起來像壓壞了的標本的化石昆蟲呢?事實上,化石單元的加入直接影響了類群分布範圍的重建,可能會大大的改寫演化學家原本以為的演化故事呢!
化石
古昆蟲學
寬尾鳳蝶
演化
生物地理學
遷徙
0
0
環境生態
葉綠舒
・2016/07/09
虎鯊的萬里長征
候鳥會遷徙、鮭魚會遷徙、帝王蝶會遷徙、海龜也會遷徙,但若說到鯊魚會遷徙,應該是聞所未聞。不過,沒聽過並不代表沒有這件事。畢竟,追蹤生物的長距離移動,過去限於技術,多半都只針對陸地與空中的生物;海洋的生物,在過去進行得也極為有限。最近,一個結合了英國與美國的研究團隊,以衛星追蹤24頭虎鯊,了解了牠們的遷徙行為。
虎鯊
遷徙
0
0
讀寫科學
PanSci
・2015/11/17
蝶:擁有一雙美麗翅膀的嬌客──《大人的昆蟲學》
在野外追蝴蝶、爬樹捉蟬是許多人兒時的美好記憶,但是在長大以後,似乎和這些昆蟲敬而遠之。筆者精彩生動地描述了青斑蝶大舉遷徙和鳳蝶幼蟲逐漸成長、羽化的姿態,彷彿帶著你我走進時光隧道,回到那個熱愛昆蟲的童年時光。
昆蟲學
羽化
變態
遷徙
青斑蝶
鳳蝶
0
0
動物世界
owls
・2014/05/23
鳥兒內建的磁羅盤-《鳥的感官》
磁覺為何一度看似不可能存在?一個原因是鳥類沒有顯然能用來偵測磁場的特定器官。對於視覺和聽覺,眼睛和耳朵顯然便是分別用來直接偵測環境中的光線和聲音。磁覺則不同,因為磁覺能穿過身體組織,和光線和聲音不一樣。意思是,鳥兒(或其他生物)能透過全身個別細胞內的化學反應來偵測磁場。
磁場
磁覺
羅盤
遷徙
鳥的感官
0
0
動物世界
賴鵬智
・2013/12/29
黑面琵鷺E77出現在嘉義鰲鼓濕地
黑面琵鷺在台灣是冬候鳥,每年秋天從中國北方、韓國繁殖地飛越千山萬水到臺灣度冬,春天再北返繁衍,延續生命。2013年12月2日下午3點前後,我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七號賞鳥亭附近拍攝黑面琵鷺,從望遠鏡與相機鏡頭都看到一隻站在海茄苳上的黑面琵鷺有腳環,於是趕緊拍下並設法瞭解牠的來龍去脈。
候鳥
公民科學家
東石鄉
繫放
遷徙
黑面琵鷺
0
0
動物世界
Peggy Lo
・2013/04/17
于小雅:蝴蝶效應,青斑蝶的奇幻旅程
「就在我們的身邊,有一種美麗的青斑蝶,在他短短的生命裡頭,竟然能完成一趟一千公里以上的驚人旅程!」2007年日本鹿兒島發現了第一隻來自台灣陽明山的青斑蝶,也開啟了台大昆蟲所碩士于小雅以青斑蝶遷徙研究作為論文的題目。透過標記再補法(捉放法)累積遷徙記錄,並觀察青斑蝶DNA的含氮鹼基序列,研究者發現台灣、日本青斑蝶的基因交流程度確實高於其他地區,可歸為同一族群。
于小雅
科仔7分熟
蝴蝶
遷徙
開放吧!科學
青斑蝶
0
0
文明足跡
Whyjay
・2013/03/29
「出埃及記」與「出台灣記」
人類的起源與遷徙一直是人類學家興致勃勃的課題。在台灣,學校的歷史課本會告訴你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意謂台灣的原住民與東南亞島群的原住民是系出同源。如果把視角放大,不難查到目前全球的人類很有可能全部起源於非洲。
南島語族
古人類學
粒腺體
遷徙
非洲
0
0
動物世界
陸子鈞
・2012/05/30
黑鮪魚帶有核災輻射污染物質
在加州沿岸捕捉到的黑鮪魚(Thunnus orientalis)含有來自去年福島核災釋出的放射性物質。這些魚可能是游經日本海域時攝入放射性物質,隨後游向太平洋另一端。科學家強調,這些魚仍然安全無虞,可以食用。
太平洋
放射性
核災
污染
海洋
福島
輻射
遷徙
銫
黑鮪魚
0
0
1
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