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黑面琵鷺E77出現在嘉義鰲鼓濕地

賴鵬智
・2013/12/29 ・177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4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黑面琵鷺在台灣是冬候鳥,每年秋天從中國北方、韓國繁殖地飛越千山萬水到臺灣度冬,春天再北返繁衍,延續生命。2013年12月2日下午3點前後,我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七號賞鳥亭附近拍攝黑面琵鷺,從望遠鏡與相機鏡頭都看到一隻站在海茄苳上的黑面琵鷺有腳環,於是趕緊拍下並設法瞭解牠的來龍去脈。

11430284996_8a1f25177b
站在海茄苳上的黑琵有一隻套有辨識用的腳環
11430244176_dc8e134671
格放後可以清楚看到編號E77

鳥類學家為了瞭解鳥類遷徙的路徑、時程、族群動態、繁殖狀態、棲地領域、行為等,會在安全的方式下捕捉鳥類,在測量與標記(繫上有編號的金屬腳環與不同顏色的色環組合)後將之野放,有的利用衛星定位發報器或無線電發報器追蹤,有的則是蒐集各地傳來觀察到的資訊用以追蹤與判斷其動態,這種研究鳥類行為的方法在台灣稱為「繫放」。

臺灣有關黑面琵鷺繫放資料的收集與研究工作是由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統籌,該協會設有「標記黑面琵鷺資訊系統」,可以讓民眾登錄發現有標記的黑面琵鷺所在地點與時間,如果註冊成為會員,還可以看該鳥更多詳細遷徙資料。

11434199516_fe6875a5db_z
任何人在台灣各地看到有腳環的黑面琵鷺,都可以利用這個網頁登錄發現的時地與黑琵編號。
11434164504_65a76b5c7a_b
可以選擇發現到的編號,也可以上傳照片,並在地圖上標示發現地點,資料庫會自動顯示經緯度,非常方便。
11434141785_9463640602_z
免費註冊後可進入資料庫看某一段期間有環誌的黑琵在台灣的發現紀錄

也可在資料庫選定登錄的那隻黑琵看詳細遷移資料,包括何時何地第一次繫放,以及之後在哪些地方與時間被發現而回報的紀錄,可以大略知道這隻黑琵的遷移經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隻E77是2012年6月20日在南韓Chilsando繫放的,其後被發現而回報登錄的時地分別為:

  • 2012/09/16 南韓Yeonggwang
  • 2012/11/01 台南四草
  • 2012/11/10、11/17、11/22 嘉義鰲鼓濕地
  • 2013/01/11 嘉義布袋
  • 2013/02/06、02/20、03/28 嘉義鰲鼓濕地
  • 2013/04/21、04/27、05/08 嘉義布袋
  • 2013/0725、09/19、09/22 南韓Yeonggwang
  • 2013/10/26 嘉義布袋
  • 2013/11/10 台南七股主棲地
  • 2013/12/02 嘉義鰲鼓濕地
  • 2013/12/16 嘉義鰲鼓濕地

可見這隻黑琵在台灣是台南、嘉義間的濕地飛來飛去,也可知好的濕地環境(食源豐富、不受人類干擾、水質安全、棲地樣態長期穩定)愈多,對黑琵(當然也對其他的水鳥或生物)的保育愈有幫助。

2013/12/08另有鳥友登錄S01與S42黑琵也出現在鰲鼓濕地。

國際上就是要靠這樣集結民眾的力量,才能點點滴滴累積鳥類遷移的訊息,作為研究鳥類生態及提供保育決策的基礎資料。您在濕地賞鳥時,請隨時注意鳥兒的腳上是否有標記,如有標記,可詢問中華鳥會(+886-2-86631252)如何上傳資訊。(黑面琵鷺的標記資訊則請與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聯繫或上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黑面琵鷺是在東亞遷移的候鳥,幾個國家或地區有進行繫放研究並合作資訊交流。為了一眼認出黑琵是在何處被繫放的,因此每個國家或地區的編號環顏色不同,例如台灣是藍色、日本是黃色、香港是綠色、南韓是紅色、俄羅斯是白色。不過有時也會因研究者沒有協調好而採用不同顏色的編號環,現在因為資訊流通發達,腳環的制度逐漸趨於一致了。

黑面琵鷺繫放台灣金屬環顏色藍色
這是臺灣繫放過的黑琵編號環及色環組合情形。

以上資料庫圖片皆取自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標記黑面琵鷺資訊系統」網頁。

延伸閱讀

轉載自賴鵬智的野FUN特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賴鵬智
4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

1

1
2

文字

分享

1
1
2
我們所追尋的「舒適圈」:一場生物與環境氣溫的耐力賽——《跳出溫度舒適圈》
商周出版_96
・2022/10/29 ・420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林子平

幾年前,有一則蝴蝶遷徙的新聞,引起了我的興趣。澎湖有位民眾發現住家的花園內有隻蝴蝶,身上被標示了日期和日本地名,原來是一隻從日本富山縣標放的青斑蝶,歷經46天從日本飛行了2,277公里來到台灣。富山縣自然博物館負責人說:「這隻青斑蝶創下了富山縣蝴蝶的最長距離飛行紀錄,飛到翅膀已破裂,令人感到心碎。」

遠渡重洋的蝴蝶。圖/商周出版《跳出溫度舒適圈

創下地表上最長昆蟲遷徙紀錄的是帝王斑蝶。每年會有上億隻帝王斑蝶在接近冬天時,由北美寒冷的洛磯山往南遷徙至溫暖的墨西哥,並在春天來臨時往北飛回洛磯山,但因為不順風,長達4,800公里、歷時四個月的長途遷徙,讓生命週期僅有一個多月的蝴蝶沒辦法在有生之年飛抵目的地,中途還得暫停德州來繁衍下一代,一共要歷經三代接棒才能返回洛磯山。

在台灣新竹苗栗等地山區,多達五十萬隻的紫斑蝶,也會在秋末準備南飛度冬,常落腳在高雄茂林。「氣溫是蝴蝶長程遷徙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溫暖的環境讓蝴蝶能夠生存並產卵,還能讓剛孵化的幼蟲找到豐富的食物。」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黃啟鐘教授這麼告訴我,他對昆蟲生態及植物病蟲害都很有研究。

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 圖/Flickr

「也許是遺傳基因,這裡的氣溫一直刻劃在牠們的記憶之中,驅動著牠們歷代返回。」黃教授說,「雖然蝴蝶一代只有一個多月的生命,但為了下一代,牠們長途遷徙到最適合幼蟲出生的氣溫及生態環境,等到春天清明節前,經數代後剛羽化之成蝶,就開始往北飛,回到牠們此生未曾到過的故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紫蝶北返的飛行蝶道。 圖/交通部觀光局

生物為了生存而追尋溫度

昆蟲願意冒這樣的風險長途跋涉,那人類也有這種追求溫度的本能嗎?

我們得從現代人類的起源「智人」(Homo sapiens)的發展談起。科學家普遍認為,在二十萬年前智人起源於非洲。直到了四萬年前,智人已經遍布歐亞大陸。科學家一直在探索,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這個物種「遠離非洲」。

亞利桑那大學地球科學系Jessica Tierney教授透過氣候重建資料,並比對化石及石器的狀況,推論八萬年前非洲東北部溫暖且溼潤,適合居住。然而,在七萬年前,氣候開始變得寒冷而乾燥,艱難的氣候條件,使人類在六萬年前走出非洲進行大遷徙,這才讓歐亞大陸有人類出現。

智人(紅)與直立人(黃)遷徙路徑。圖/wikipedia

無獨有偶,德國科隆大學Frank Schäbitz教授等人則是透過衣索比亞湖岩芯來重建氣候,同樣也發現,在距今六萬到一萬四千年間非洲氣候的極度乾燥達到頂峰,使智人最終在距今五萬到四萬年間抵達歐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因為溫度而遷徙之外,比智人更早,比「露西」(Lucy)[註1]更晚的「直立人」(Homo erectus),大概在一百萬年前開始會用火來獲取他們想要的溫度。除了用來烹煮食物,火還可以使身體溫暖來度過寒冬,得以生存。

今日,我們為了舒適追求溫度

以前的人類,就像會遷徙的蝴蝶及候鳥一樣,追求溫度是為了活命,是最基礎的生理需求 [註2] 。然而,時至今日,人們追求溫度的目的已經不同。

經濟學家西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認為,近代人類的第一個需求,就是「舒適」[註3]

近代的人們會為了追求更舒適的氣溫而遷徙。對英國君主來說,白金漢宮是他們的冬季宮殿,溫莎城堡則是夏日宮殿,讓他們在不同的季節中得以維持長時間舒適的居住環境。另外則是觀光旅遊,近代西歐人(如德、法、荷)冬天移動至地中海旁溫暖的國家西班牙、希臘旅遊,或是更遠的東南亞國家,以求得數日的舒適氣溫。

然而,人們逐漸覺得為了追求舒適而頻繁地遷徙和移動有點麻煩,因此反過來想要讓日常生活居住的空間及場域能配合人的需要,常保舒適,於是開始思考如何打造一個四季都舒適的居住空間。在寒冷的國家,增加牆面的厚度,提高隔熱性,來達到保溫的效果,或在屋頂做一個閣樓,能阻擋大雪的低溫直接傳到室內。而在炎熱的國家,則利用室內通風、窗戶遮陽,來確保室內維持舒適,並透過選用適合的植栽、設置水域來調節戶外氣溫,讓人們在戶外行走或活動時都感到舒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人來說,打造一個舒適的居住空間很重要。 圖/envato.elements

溫度控制全面強力介入

這些使居住環境舒適的方法,其實都不需要耗用能源及資源,我們稱為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或稱誘導式設計)。它雖然能讓冬天暖一點,夏天涼一點,但是沒辦法維持在一個恆定的氣溫。

早期的人類為了生存而追尋溫度,現代的人類為了舒適而追求溫度。圖/商周出版《跳出溫度舒適圈

因此,人們又想更進一步控制生活及居住環境的溫度,我們開始利用能源及資源來介入控制。一開始是耗費較少電力及資源的手段,例如溫帶國家燒柴的暖爐,熱帶國家使用的電風扇,而後一些更耗能源的設備出現了,如冷氣或暖氣的設備及系統,這些都屬於主動式控制(active control)。以冷氣或暖氣來改變氣溫,讓我們不必大老遠遷徙及移動,可以四季都維持在恆溫舒適的狀況。

而在生活環境中,我們也開始控制各種溫度。例如控制液體的溫度,把冬天冰冷的水加熱,洗澡才舒服;或是使用電冰箱讓飲料涼一些,使用電熱水瓶來保持最適合入口的水溫。

人類當然不會滿足於基本的溫度,我們對於溫度的控制只會愈加精確及全面。我們希望冷暖氣控制的溫度是恆定的,最好一年四季,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能維持相同的溫度。我們還希望冬天冰冷的廁所能溫暖些,所以現在廁所的馬桶座不但可以加熱,甚至還可以整晚持續保溫,讓你隨時都能享受剛剛好的溫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除了舒適,還要刺激

然而,有時人對溫度需求的還不只是為了舒適。追求「刺激」,則是西托夫斯基提出的人類第二個需求—人們追求溫度,有時只是想要有不一樣的體驗。

就像長年低溫的寒帶國家中,一旦有個難得的溫暖晴天,人們就會傾巢而出到公園做日光浴。同樣的,像台灣一樣位處於熱溼氣候區的人們,偶有山區下雪的機會,許多人會不畏寒冷地上山賞雪,這就是本於氣候刺激造成的新鮮感。

不過,如果是為了刺激而想要控制環境,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冬天時,人們湧入滾燙的三溫暖或烤箱,這麼高的溫度絕對算不上是舒適吧,但人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生理刺激來滿足心理的需求。

又比如說在寒帶地區滑雪是常態,但位在熱帶國家興建一個室內滑雪場,甚至是單純造雪讓人們遊玩,就是要讓人們能感受到溫帶國家寒冷的天氣能帶來的體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追求的是什麼呢?

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滑著手機上的社群、新聞、影片,你點擊的每個按鈕,停留的每段時間,都在告訴媒體你喜歡的是什麼;不久之後,頁面上跳出的內容你都喜歡極了,不順眼的內容都消失了,這一切彷彿為你量身打造,你就這麼瀏覽下去。回過神才發現時間已過了大半,你接受了不重要(甚至錯誤)的資訊,買了你不需要的東西。

讓我們從虛擬環境切換到實體空間。當我們進入一個室內空間,你直覺地按下空調開關,它也許就記憶著你上次設定的溫度。先進的系統還能觀察現在室內有多少人、你是靜止或移動的、你以前喜歡什麼樣的溫度,就幫你調得好好的。太冷的時候,你也許會選擇穿上外套,而不是起身去調整溫度設定,或是反映給管理者知道。

這就是舒適圈,為你量身打造客製化的體驗。舒適的感受可能掠奪你的專注力,讓你忘了你真實的需求。

從智人遠離非洲到歐亞大陸,到近代人類移動到舒適的地點、建立舒適的住居,都是有意識地了解需求,因為,這都有風險,也需要付出代價。

然而,當空間內的氣溫控制變成輕鬆自在的生活常態,卻可能導致我們不認真去思考我們的需求。我們得自問:「為什麼要設定在這個溫度呢?」是為了舒適,還是為了刺激,還是只是習慣性地延續你昨天的設定,或是直接由人工智慧幫你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人習慣活在舒適的溫度中。圖/envato.elements

一個根本的問題是,舒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生理的需求,還是心理的滿足?每個人對舒適需求的差異,又是怎麼產生的?是體質的差異,過去的經驗,還是個人的喜好?

唯有理解舒適的起源,我們才能客觀地檢視我們的觀點及行為,並做出適當的調整與改變。下一節,就讓我們從一盤蛋炒飯,來談談什麼是舒適吧。

消暑涼方03:動物和原始人只為生存而追尋溫度,但現代人卻是為了舒適而改變溫度。嘿,享受舒適的同時,也為地球上其它生物想想吧!

註釋

  • 註1: 露西是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南方古猿標本。也就是由盧貝松執導且在台北取景的《露西》片中,那位將人腦用到100%且具有超能力的主角,在片尾回到遠古時期時見到的人類祖先。
  • 註2: 馬斯洛需求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由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於1943年提倡的理論,他劃分出五種等級的需求:自我實現、尊重、社會、安全、生理。生理屬於為基礎的需求,如食物、呼吸、基本維生環境等—溫度就是屬於最基礎的生理需求。
  • 註3: 西托夫斯基認為人有舒適和刺激兩種需求,舒適又分為個人舒適(personal comforts)及社會舒適(social comforts)兩種。

——本文摘自《跳出溫度舒適圈》,2022 年 9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0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0

4
2

文字

分享

0
4
2
2022黑面琵鷺全球普查結果:在臺度冬數量持續增加!
活躍星系核_96
・2022/04/17 ・229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文改寫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新聞稿
黑面琵鷺,黃色部份為繁殖羽,攝於台南七股。圖/台南鳥會郭東輝攝

黑面琵鷺全球數量持續上升!「2022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的成果顯示,全球黑面琵鷺族群已來到 6,162 隻,其中在臺灣共記錄到 3,824 隻,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其中嘉義地區的黑面琵鷺數量成長最為明顯。

過去不常有黑面琵鷺度冬的縣市如桃園、花蓮、臺東等,今年也都發現有零星個體度冬,顯示黑面琵鷺數量不只上升,度冬範圍也明顯持續擴張。

黑琵全球同步普查族群趨勢。圖/中華鳥會

黑面琵鷺數量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觀鳥會所發起,每年定期於一月召集各國調查員協力同步調查,而臺灣是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度冬地,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負責統籌,聯繫全國鳥友協力進行調查,並由林務局推動的「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支持全臺灣的黑面琵鷺普查工作。

2022 年全球普查於 1 月 8 日至 9 日期間進行,全球數量持續突破紀錄,共調查到 6,162 隻黑面琵鷺,今年各度冬區的數量都有增加,整體相較 2021 年大幅增加 940 隻,其中臺灣是成長幅度最明顯的地區,全臺共調查 3,824 隻,超過全球總數六成,相較去年增加 692 隻(增加 22.1%),族群數量保持上升的趨勢,更持續三年刷新歷史最大量紀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調查員進行黑琵普查中 攝於台南四草。圖/中華鳥會提供
休息和理羽中的黑面琵鷺,攝於台南土城。圖/台南鳥會郭東輝攝

普查首次13個縣市皆記錄有黑面琵鷺

臺灣的黑面琵鷺主要度冬在西南沿海,超過九成以上的族群集中分布在臺南、嘉義、高雄及雲林,其中今年臺南的數量有 2,158 隻 (56.4%),主要在七股與安南(四草)地區;嘉義有 962 隻 (25.2%),主要在布袋和鰲鼓濕地;高雄有 369 隻 (9.7%),主要在茄萣、永安濕地及高屏溪口;雲林的數量有 227 隻 (5.94%),主要在口湖以及濁水溪口南岸。

屏東、金門及宜蘭有穩定的小族群度冬,其中屏東有 36 隻 (0.9%),主要在大鵬灣與田厝;金門有 29 隻 (0.8%),主要在慈湖、浯江溪口與西湖;宜蘭有 27 隻 (0.7%),主要集中在頭城下埔。

特別的是,今年有較多零星的黑面琵鷺出現在其他縣市,包含臺北、桃園、新竹、彰化、花蓮及臺東等地都同時有 1-5 隻不等的度冬個體,總共 13 個縣市都有記錄到黑面琵鷺,是同步普查有史以來首次的紀錄。

左:2022黑琵同步普查分布圖/右:近年台灣黑琵普查各區數據比較。圖/中華鳥會提供

黑面琵鷺分布範圍持續擴大

從各區數據的變化來看,黑面琵鷺在臺灣不只是數量持續增加,也持續擴大度冬棲地範圍。今年臺南、高雄、雲林的數量維持在小幅度的變化,數量增加最顯著的區域則在嘉義布袋,總數量為 783 隻,對比去年棲地乾旱的狀態,今年水域環境狀況較佳,增加了 564 隻,也首度刷新嘉義地區普查的最大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屏東往年並無黑面琵鷺度冬,自 2021 起已有連續兩年的度冬紀錄,未來應有機會建立長期穩定的度冬地。而今年最特殊的現象,莫過於往年不常有黑面琵鷺度冬的縣市,今年卻同時有許多零星個體度冬,破除「零鴨蛋」的魔咒,讓各地調查員也非常的驚喜,例如臺東是首次普查當日記錄到黑面琵鷺,桃園、彰化、花蓮也是普查期間未有紀錄多年。從零到有,從少變多,種種跡象皆證實黑面琵鷺在臺灣的度冬範圍越來越擴散。

覓食中的黑面琵鷺,攝於嘉義東石。圖/台南鳥會郭東輝攝

保育工作有賴公私協力

農委會林務局近年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結合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友善棲地,包含沿海濕地環境的保全;台江國家公園鼓勵友善棲地的魚塭養殖,也推動在地的生態旅遊,並改善保護區內的棲地環境。黑面琵鷺族群逐年攀升是民間、政府與國際間共同協力的保育成果,相較於 30 年前的滅絕危機已有大幅度的改善,然而對比其他族群健全無虞的物種,全球僅六千隻的黑面琵鷺仍是需要注目的受脅鳥類,棲地保育不能懈怠。近期正值黑面琵鷺的北返季節,期待未來族群數量持續上升,早日脫離瀕危名單。

黑面琵鷺族群逐年攀升是民間、政府與國際間共同協力的保育成果,期待未來族群數量持續上升,早日脫離瀕危名單。圖/台南鳥會郭東輝攝

合作夥伴:

感謝基隆市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桃園市野鳥學會、新竹市野鳥學會、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臺灣野鳥協會、彰化縣野鳥學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嘉義市野鳥學會、嘉義縣野鳥學會、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團隊、台南市野鳥學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屏東縣野鳥學會、宜蘭縣野鳥學會、花蓮縣野鳥學會、台東縣野鳥學會、金門縣野鳥學會、澎湖縣野鳥學會等單位協助調查。

補助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台江國家公園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10
0

文字

分享

0
10
0
高原鼠兔的過冬絕招——吃大便!?
羅夏_96
・2021/08/04 ・301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冬季,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萬物休眠的季節,因動植物的活動在此時會大幅降低。面對寒冷的天氣和食物的短缺,不少動物的因應策略便是「冬眠」。但對於無法冬眠的動物,牠們又該如何應對冬季呢?近期發表在 PNAS 上的研究就顯示,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高原鼠兔發展出一種讓人不敢恭維的過冬絕招(Speakman et al., 2021)!

高原鼠兔。圖/維基百科

動物因應冬季的策略

對於要保持穩定體溫的恆溫動物來說,冬季可說是非常頭疼的。因外在環境的溫度降低,動物的身體必須產生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的恆定,而這就需要靠攝取大量的食物來達成。但冬季除了寒冷外,通常也伴隨著食物的匱乏。因此恆溫動物最常見的兩個過冬策略,就是「遷徙」和「冬眠」。

遷徙的思路非常簡單,既然冬季這個生活環境不好,那我就直接搬到較溫暖且食物充足的地方。這個方法主要由鳥類使用,例如每年冬季來台灣的候鳥們,就是遷徙來過冬的。雖然遷徙是個好方法,但對於無法長距離移動的動物來說,這個方法就不實際了。因此一些動物就會採取另一個策略——冬眠。

Black faced spoonbill at Niigata.JPG
來台過冬的黑面琵鷺。圖/維基百科

冬眠是指動物會通過降低體溫,讓身體進入類似昏睡的生理狀態。在冬眠的狀態下,動物的身體機能會大幅下降,這樣就能降低能量的耗損。不過即使身體進入低耗能狀態,光靠這樣就想渡過冬季仍有難度。因此會冬眠的動物通常在秋季會大量進食,將熱量以脂肪的形式預先儲存下來。另外牠們也會尋覓理想的冬眠場所,並事先鋪好草和葉子,以此增加冬眠處的安全性和保暖性。這樣動物就能在溫暖的冬眠處,讓身體在低耗能情況下,緩慢的消耗預先儲備的脂肪來度過冬季了。

bear_curled_up_in_den.jpg
冬眠中的黑熊。圖/Do Black Bears Hibernate?

上面兩種因應冬天的策略是最為人所知的。然而,一些動物在冬季既不遷徙也不冬眠,那牠們又是如何過冬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北美紅松鼠(Tamiasciurus hudsonicus)為例,牠們會在秋季先修好一個溫暖的庇護所,並在庇護所內囤放大量的食物。到了冬季,如非必要,牠們幾乎都待在溫暖的庇護所中,以儲備的食物來過冬。

和北美紅松鼠不同,白靴兔 (Lepus americanus)既不會建立庇護所,也不會預先儲備食物。但牠們可以透過主動調控自身的體溫和代謝率,讓自身在寒冷的環境中活動。但究竟白靴兔是通過怎樣的生理機制作調控,仍需更多研究。

事實上,科學家投注在研究遷徙和冬眠的興趣上,遠比這些非冬眠策略高。因此過往對於非冬眠動物的過冬策略,並沒有太多研究。不過隨著氣候變遷,一些本會遷徙和冬眠的動物也開始改變牠們的過冬策略,因此近年來對於非冬眠策略的研究正逐年增加。而近期發表在 PNAS 上的研究,就揭示了高原鼠兔這種非冬眠動物的過冬策略(Speakman et al., 2021)。

高原鼠兔的生活環境

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區的草食性動物。牠們可愛的外表被不少人認為是精靈寶可夢中 – 皮卡丘的原型。不過根據寶可夢設計師的說法,皮卡丘的原型是松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lateau pika of the Tibetan Plateau.jpg
高原鼠兔。圖/維基百科

雖然高原鼠兔很可愛,但牠們生活的環境卻不可愛。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 4,500 m。青藏高原有著空氣稀薄、降雨少、氣溫低、太陽輻射強等嚴峻的環境條件,這讓生活於此的動物受到不少考驗。而要想生活在冬季的青藏高原又更艱難了,乾燥少雨又低氧的環境,加上動輒 -30℃ 的低溫,讓植物的生長受到極大的限制,而這對高原鼠兔這種草食性動物來說,無疑是壞消息。然而在這種嚴峻的冬季環境下,高原鼠兔不僅不會遷徙到溫暖的區域,也不會冬眠,牠們究竟如何在寒冬裡生存,一直是個謎。而來自蘇格蘭亞伯丁大學和中國國家科學院的聯合團隊,就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高原鼠兔的過冬策略

研究團隊透過測量高原鼠兔的體溫和活動紀錄發現,冬季的高原鼠兔其體溫和活動量都比夏季低。研究團隊認為,這是高原鼠兔的降低能量消耗的策略。而後續的檢測證實了他們的想法,冬季的高原鼠兔其身體代謝率比夏季低 30%。研究團隊也測量了高原鼠兔血液中的甲狀腺素含量,發現其甲狀腺素的含量會在冬季大幅下降。因此他們推測,高原鼠兔降低代謝率的能力是通過控制甲狀腺素的量來調控的。

降低身體代謝率是動物過冬的常見策略,因此這個發現沒讓研究團隊太意外,但光靠這個策略是不足以撐過冬天的。要對抗寒冷,必須要攝取食物來產生熱量,但冬季的青藏高原並沒有足夠的食物讓高原鼠兔食用。正當研究團隊困惑這些小傢伙到底靠食用甚麼來維生時,當地的西藏人給他們一個驚人的觀察報告:高原鼠兔會吃氂牛的糞便。起初研究團隊對這個觀察沒放在心上,但隨著越來越多西藏人都表明有看到這樣的景象,讓他們覺得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團隊通過在多個氂牛的群居地設置狩獵用攝影機,成功拍攝到高原鼠兔在大啖氂牛糞便的景象,而且頻率頗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片來源/PNAS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高原鼠兔的胃部殘留物和腸道菌組成,發現牠們的胃內確實有大量氂牛的 DNA ,而且其腸道菌組成也和氂牛幾乎一致,顯示了高原鼠兔確實會將氂牛糞便當作食物來源。不過根據研究顯示,高原鼠兔的吃屎行為一年四季都有,只是在食物匱乏的冬季頻率較高。這個結果解釋了過往科學家們的疑惑:為何氂牛數量較多的地方,高原鼠兔的數量也較多?這兩個物種會互相競爭食物,理論上同一地區不該都有高數量。但這個結果告訴我們,因為氂牛糞便也是高原鼠兔的食物來源,因此氂牛多的地方,高原鼠兔自然也多~

那高原鼠兔怎麼會發展出這種讓過冬策略呢?研究團隊推測有以下原因:

  1. 氂牛糞便作為食物來源,非常容易取得,這讓高原鼠兔不用花太多能量就能找到。而這也體現在,居住在氂牛數量高地區的高原鼠兔,其活動量也較少。
  2. 這些糞便因經過氂牛的消化,更容易被高原鼠兔吸收,而這減少了高原鼠兔消化食物所需消耗的能量。
  3. 糞便能提供水分和稀缺的營養成分。

雖然糞便做為食物有不少好處,但同樣也有不少風險,例如攝取到寄生蟲的問題,因此關於高原鼠兔食用糞便背後的好處/壞處,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信隨著對非冬眠動物的研究增加,未來一定能揭示更多的非冬眠策略。或許未來地球的氣候突然來個大轉變,再次進入冰河期,這些策略就能作為人類存活下去的重要參考依據。不過希望這方面的研究能揭示更多策略,畢竟吃大便的策略,還真讓人不敢恭維啊……

參考資料

  1. Speakman JR, Chi Q, Ołdakowski Ł, Fu H, Fletcher QE, Hambly C, Togo J, Liu X, Piertney SB, Wang X, Zhang L, Redman P, Wang L, Tang G, Li Y, Cui J, Thomson PJ, Wang Z, Glover P, Robertson OC, Zhang Y, Wang D. Surviving winter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ikas suppress energy demands and exploit yak feces to survive winte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1 Jul 27;118(30):e2100707118
  2. 冬眠
羅夏_96
52 篇文章 ・ 821 位粉絲
同樣的墨跡,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意象,也都呈現不同心理狀態。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人會體驗和看到一樣的事物。因此分享我認為有趣、有價值的科學文章也許能給他人新的靈感和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