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10/12
行星探索的費用高昂,對於火星2020計畫也不例外。光是把一台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車造出來後發射就要花上720億台幣,而且這還沒算上機智號(Ingenuity)無人直升機和其他的花費。 為毅力號做的每一個決策,像是選擇著陸點,都必須要確保這台探測車能夠發揮最大的機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任務目標。
・2020/07/30
「毅力號」將於 2020 7/30 發射,前往火星執行「火星 2020 探測車任務 」(Mars 2020 rover mission, Mars 2020),進一步探索火星的生物線索,將樣本送回地球,尋找上頭的生命跡象,提升人類對它的認識,也為未來實際登陸做準備。
・2020/01/01
2020 年的星空非常精彩,台灣可以看見日環食、火星衝、土星合木星,連流星雨發生時的月相都不會太差!希望 2020 年有個好天氣,讓天文迷大飽眼福!
・2019/07/25
這是人類在繼地球與月球之後,第三個發現的具有地震活動的天體。然而,不管是火星也好月球也好,與板塊運動活躍的地球相比都顯得死寂許多,縱使存在一些斷層、火山、峽谷 (例如火星上的水手谷),也都是非常古老的地形。可想而知,在這些不同星球上,地震的來源應該也會有所不同。
・2019/03/20
在《離開太陽系》,無論是星球的天然條件與改造計畫,或是太陽系外的宇宙,滿滿都是知識與推論,不只有科學角度,有歷史上的發現與臆度,還有這些星球在科幻電影與小說中的想像與詮釋。對於喜歡探索宇宙、星球科學、或是揣卜未來的讀者,都能在此書讀到有趣的內容。
・2018/11/27
歷經千辛萬苦,NASA 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 終於在七個月的航行後順利抵達火星表面。接下來,它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深入探索,嘗試更了解火星的解構,解開類地行星的誕生秘密。
・2018/11/20
現今人類發射各式探測器至火星上偵測、採樣,就已發佈的新聞而言,在在證明火星是有水的。其實,上世紀科學家也早就從地球上仔細觀察過火星表面的地貌和地形,並推論出火星過去應該是有水的,而且還極有可能存在過大量的水或海洋。
・2018/06/08
番薯(sweet potato)原產中南美洲,雖然它是相當重要的農作物,不過我們仍不太清楚它的起源。另一方面,由於當歐洲人船隊抵達太平洋時,許多島上已經存在番薯,一些考古、語言學研究便認為太平洋島上的番薯,這是大洋洲的南島語族與南美洲早已有過接觸的證據。 不過最近有學者在研究蕃薯與其多種親戚的演化史以後,反駁上述論點,引起許多了質疑。這篇論文有兩大部分,前半著重在探討番薯的家族關係;而引起爭議的是後半討論有關太平洋番薯來歷的部分。到底番薯從何而來,大家質疑的又是什麼?
・2017/10/26
古代的天文學家透過觀察,認為宇宙是由一層一層的球殼組成的,地球位在球殼的中心,最外側的球殼是天球,所有的星星都鑲在天球上,而這七顆發亮的天體,各自有一個球殼,它們繞著地球運行,由外而內排列的順序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和月球。這7顆日月行星是人類最熟悉的天體,後來它們就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各代表一個星期中的一天,星期的“星”指的就是這七個天體,它們合稱七曜。
・2017/05/29
人類,從來就是有一批人能夠不畏艱途地前往未知之地冒險,這不僅是出現在大航海時代的各種發現和冒險而已,其實我們智人的祖先,就是天生的冒險家,否則我們也不會在上萬年前就散佈到了地球上各大洲各大島上。火星在人類剛移民過去時,那裡的環境不會對人類友善,就像過去人類征服一個又一個新大陸時,是血淚斑斑的。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我們現在有了更豐富的科學知識以及更先進的工程技術。所以人類移居火星,不再像過去的探險一樣前往完全未知的世界,而是可以有備而去的。人類能夠在火星上生活,絕對又是人類文明的一項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