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10/28
就像一部電影所描述的:幽藍幽藍的海,小船的尾跡裡發比夜空裡還要多的星光,忽然揮著長翅的巨獸從水中躍出,將身披的海水裡的星光打碎,藍綠色的火花飛濺……這樣的場景,若不是用眼睛親見,只靠無力的文字來欣賞它在是有點浪費審美情操。
・2013/10/28
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科學家Philip Livermore等人解決了一個懸宕300年之久的難題:地球的地核到底朝那個方向自轉?有趣的是:內核與外核的自轉方向和速度皆不相同:內核向東自轉,且處在超自轉(superrotate)狀態,亦即其自轉速度比地球其餘部分還快很多;而外核則向西自轉,且自轉速度相當緩慢。
・2013/10/27
一項新的德國研究發現,像洗手這些簡單的清潔行為,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失敗及挫折。 科隆大學的Kai Kaspar博
・2013/10/26
你睡眼惺忪地坐在電腦前,看著一堆即將處理的待辦事項,心想在開始處理這堆工作先收個E-mail吧,看完信件後又忍不住點開臉書看看新動態,接著想說上網拍跟論壇瞄一下…。不知不覺發現已經過兩個小時了!工作都還沒做但卻買了一堆網拍啊(崩潰~)。這種網路神遊(Cyberloafing)的經驗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但為什麼明明該認真工作卻適得其反呢?研究發現睡眠可能是其中一個影響因子,當睡眠不足或睡不好時,工作時就越容易出現這種網路神遊的狀態。
・2013/10/25
一項有關青少年飲酒的研究指出特定基因及父母管教方式可能會決定青少年以後是否有酗酒問題。
・2013/10/25
「科學家是如測量S波在內地核的波速?」外地核是液態,S波無法穿透,而內地核又會有S波的波速,既然無法穿透,那為何又再度出現呢?的確,就文字邏輯上的判斷,是不容易理解的。身為一個鍵盤地球科學家,是有必要來認真回答一下。
・2013/10/24
芭芭拉‧奈特森赫洛維茲是在因緣際會下,在洛杉磯動物園協助治療一隻帝王獠狨時,發現原來獸醫老早就曉得的疾病,在人類卻要到晚近才知曉。她好奇心大作之 下,從人醫跳進獸醫學的領域,探索各種各樣有趣的動物世界,並且探討那些獸醫學知識,是否能對人類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本《共病時代》,就是她的探索旅程,讀起來讓我回想博物學家David Attenborough的生態記錄片一樣充滿各種各樣的趣味。
・2013/10/23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經歷情緒的起伏,負向情緒尤其會對於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在面對負向情緒時,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選擇重新評估,有些人選擇淡定處理。但究竟哪一種情緒調控的方式比較好呢?
・2013/10/23
在拙作《竹筏還是燈塔——數據洪流中的科學方法》中,我曾寫道:「互聯網既是信息庫,也是垃圾場」。在這「垃圾場」中,有一類「垃圾」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那就是流言。互聯網上的流言是如此眾多,我們不僅時常能夠聽到,甚至很可能曾在有意無意中傳播過它。
・2013/10/23
電池,一般狹義上的定義是將本身儲存的化學能轉成電能的裝置,廣義的定義為將預先儲存起的能量轉化為可供外用電能的裝置。因此,像太陽能電池只有轉化而無儲存功能的裝置不算是電池。其他名稱有電瓶、電芯,而中文池及瓶也有儲存作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