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10/16
要提升農作物的產量,但是又不能使用化肥,於是世界混農林業中心的研究員們,尋找能夠永續保持土壤肥份的方法。
・2011/10/16
棕矮星是所謂的「失敗的恆星」,其質量介在恆星與行星之間,因為質量不夠大,不足以點燃或不足以維持核心的核融合反應而無法成為一顆正式恆星,其表面的亮度來自原本雲氣收縮的殘餘熱度,因此會逐漸冷卻,最後其大氣特徵將與行星非常類似。
・2011/10/16
如果你想干擾對手的思緒,嘗試著低吟吧。這是對在北美森林常見的一種體型小、灰色麻雀—黑眼燈心草雀的有效忠告。這種
・2011/10/15
能源自給自足——它是遏制不斷擴大的能源鴻溝的動力,甚至也是對政治權重的渴望——意味著有核能雄心的發展中國家在福島核事故之後幾乎沒有放棄這些雄心。下面是對它們的原因的彙總。
・2011/10/15
日本的RIKEN腦科學研究所,最近發明了一種被稱為"Scale"的水溶液;當他們把使用螢光蛋白標定後的神經組織泡在這溶液中,原本灰白色的組織會被轉為透明,但是標定的蛋白質的會被保存下來...
・2011/10/15
來自劍橋大學工程系的研究者,添加非常少量的金到生長石墨烯的鎳薄膜表面。所產生的合金,使他們能在攝氏 450 度的溫度下生長石墨烯,相較之下,正常溫度為攝氏 1000 度。
・2011/10/14
"奈米粒子自我組裝已經進入「樂高年代(LEGO era)」," Travesset 表示。"你真的可以像玩樂高積木那樣,以相同方式使用奈米粒子。這代表我們在操縱物質方法上的一項突破。真正革命性的應用將要來臨。
・2011/10/14
成果之一,是利用不同波段觀察灶神星表面後,發現灶神星表面的組成成分差異頗大,尤其是在隕坑周圍更明顯。成果之二是深入分析一系列赤道附近的槽谷,並近距離觀察一個奇怪的隕坑,顯示灶神星地表的地形,比絕大部分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還要粗糙,高低起伏差異很大。成果之三,利用隕坑數量的方式初步估算灶神星南半球的相對地質年齡僅約10~20億年,比北半球年輕許多。
・2011/10/13
這些天文學家耗費3年時間所測量的這些迄今已知最遙遠星系,大都位在大霹靂後約7億8000萬年到10億年之間的時期中。距今130億年前的再游離時期,原本電中性的氫霧被星系或恆星所發出的輻射游離而變成離子,讓紫外光可以穿透而抵達地球,地球上的觀察者才能透過望遠鏡觀察瞭解該時期發生了什麼事件。
・2011/10/13
一個簡單的原子核就能揭開某種特性,那與稱之為時間反演(time reversal,時間逆轉)的神秘現象的相關,且導致對物理學中最大謎題之一 -- 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均衡 -- 的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