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7/10
號稱太空最強望遠鏡的「哈伯」,其實有個很大的弱點——視野狹小。但即使這樣,哈伯仍然想要拍攝大範圍的巡天計畫,這時,有個新技術出現了⋯⋯!
・2022/01/13
由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執行的泛星計畫望遠鏡近期又發現了一顆新的彗星。這顆彗星將在4月底至5月初最接近地球,估計其亮度最亮可達 5 等,因此人們將很有機會透過肉眼看見。
・2012/11/05
行星狀星雲是質量與太陽類似的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時,核心的氫融合燃料用盡後會逐漸膨脹成半徑比原來正常時還大數十到數百倍的紅巨星;我們的太陽估計約在幾十億年後便會進入這個階段。在此階段,恆星絕大部分的外層大氣會逐漸向外擴張,在恆星周圍形成殼層狀氣體層,最後只留下最後會收縮成白矮星的熾熱核心。來自熾熱核心的快速恆星風衝進原本已向外奔散的外層大氣,不僅將它們更進一步向外推送,並讓它們激發發光,因而形成瑰麗的行星狀星雲。
・2012/07/28
一組Wide Field Camera (WFCAM) Transit Survey研究團隊的天文學家Bas Nefs等人,利用位在夏威夷的3.8米英國紅外望遠鏡(United Kingdom Infrared Telescope,UKIRT)發現4對軌道週期極短的密近雙星,每對雙星的子星們互繞的軌道週期不滿4小時。在此之前,天文學家們一直認為這樣的密近雙星是不可能存在的,但這個新發現顯然打破了先前的想法。
・2012/07/24
就在銀河系外不遠處,有些非常黯淡的超小矮星系,那裡的恆星數量非常少,長久以來,天文學者對於這些矮星系的恆星數量為何極低的現象一直很好奇。
・2012/01/20
來自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和歐洲的天文物理學家Eric Mamajek等人,在半人馬座方向發現一個與土星環類的有趣環系統。Mamajek等人認為很可能觀察到一個外觀與土星及土星環系統類似、正在形成衛星系統的系外行星。
・2012/01/15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天文學家Catherine Heymans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Ludovic Van Waerbeke等人,首度公布觀測到的暗物質在大尺度空間中的分布圖,呈現在約10億多光年的空間中,由暗物質和星系所組成、錯綜複雜的宇宙網絡。
・2011/11/05
在2010年12月11.4日,卡塔利納巡天計畫(Catalina Sky Surve)的Steve Larson注意到Scheila亮度異常增加;由於Scheila位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按理來說,這樣的小行星應該不會有這樣短時間內亮度異常增亮的現象。經由哈柏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史威福觀測衛星(Swift Satellite)的觀察,天文學家發現Scheila應該是受到另一顆更小的小行星撞擊,才造成Scheila出現類似彗星的彗尾特徵。
・2011/10/21
智利天文學家Dante Minniti等人最近利用歐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帕拉納觀測站(Paranal Observatory)的VISTA巡天望遠鏡進行的銀河巡天計畫(Via Lactea survey,VVV),看透擁擠且滿佈氣體塵埃的銀河中心,在銀河系的另一側發現2個新的球狀星團;此一發現,讓銀河系已知的球狀星團總數增加到15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