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1/07
製造原子彈是一回事,利用和控制核分裂連鎖反應發電,是大不相同的另一回事。包括科技、工程和知識在內,有太多的東西,必須從頭開始發明和發展。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路易斯.史特勞斯一九五四年送出的電會「便宜到無法計算電費」的說法,變成了著名的預言。
・2012/04/30
據《自然》(Nature)的一項報導指出,在天津的「綠色煤電」煤氣化廠的啟動之後,中國已經越來越接近捕捉和封存其碳排放的目標了。
・2012/02/19
「生質能源能夠完全取代石化能源嗎?」常有人如是問。我們BET作者群認為「不可能」。乍看之下我們似乎自相矛盾,既認同它做為替代能源的潛力,卻又不相信它能夠完全取代石化能源。其實不然,關鍵在於它不會是減少石化能源使用的唯一作為,要降低石化能源的倚賴程度,可以運用的有生質能源、核能、風力、太陽能…等,可是從前述選項單獨挑一項出來,沒有哪一個可以完全「取代」石化能源。
・2012/02/07
加拿大人是大量的能源消費者,平均每人使用量超過世界平均值的四倍,但是隨著加國各省和地區採行新的加拿大國家建築能源法規(National Energy Code of Canada for Buildings,NECB),顯著的節約了能源,此法規使得社經獲利。
・2012/02/05
以氣態形式被利用的生質能源,最主要的兩項是沼氣(biogas, marsh gas)與合成氣(syngas),都是原本被認為是廢棄物或低價值的原料經化學作用後產生的可燃氣體,本文將針對這兩種產品進一步說明。
・2012/01/03
20111129台灣媒體都報導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今年6月畢業的8位學生製作的「吃電怪物」(The Light Eater)獲得今年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年度大獎,該部動畫內容是「描述小北極熊因暖化失去棲息地,將悲傷轉為憤怒,偽裝成黑熊,拿著鐵鎚到城市大肆破壞燈泡,以為只要除掉耗電的燈泡,家園就能回到從前。
・2011/11/08
全世界有440座運行中的反應堆,提供了全世界電力供應的大約14%。其中大多數是在30到40年前安裝的,當時核能生產的相對成本讓它成為了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 1985年以後,更低的石油成本再加上對核安全的擔憂(由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和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事故帶來)讓全世界核電的發展停滯不前。 但是近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擔憂幫助導致了一個核能「復興」,這受到了政府補貼的刺激。與使用煤或其他燃料的熱電不同,核電在整個壽命週期內對排放的貢獻很小,而且可能有助於解決全球變暖問題。
・2011/10/15
能源自給自足——它是遏制不斷擴大的能源鴻溝的動力,甚至也是對政治權重的渴望——意味著有核能雄心的發展中國家在福島核事故之後幾乎沒有放棄這些雄心。下面是對它們的原因的彙總。
・2011/10/01
前天(2011/9/29)的「科學」雜誌上,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Daniel Nocera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就是他們發明了一個以矽(Si)為原料的半導體電池,它可以在接受光能後,將水分解為氫氣(H2)與氧氣(O2)(2);接著只要把氫氣收集起來,就可以做為燃料了。
・2011/09/25
通常討論到「替代能源」時,往往會強調其「可再生」的特質,希望此類能源能夠永久提供能源,並經由自然過程不斷地補充,進而在人類有生之年不會有耗竭之時。若加上這樣的特質,核能將不在討論的範圍之內。